1.一種城市供水管網DMA實時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構建DMA管網模型及出入口邊界處理;
針對選定的供水管網DMA區域,以常規的水力平差建模技術構建DMA模型,即構造滿足微觀管網的基本質能守恒方程:
質量平衡方程:
∑q(i,j)+Qi=0 (1)
能量平衡方程
Hi-Hj=hk (2)
其中,q(i,j)表示與節點i相關聯的節點j之間的管道流量;Qi表示節點i的節點流量;Hi和Hj表示節點i和節點j的水頭,hk表示節點i和節點j之間的管道k的壓降;
對DMA管網模型進行如下出入口邊界處理:
①在出入水口邊界節點外均添加一個節點作為虛節點,將這些虛節點基本用水量初始值設為0,其它基本屬性與出入水口節點屬性設為完全一致;
②在每個入口虛節點外添加水庫作為虛水庫,添加管段,將入、出口節點與對應虛節點連接、將入口虛節點與對應虛水庫連接,連接采用理想無阻力管道;
步驟2.管網模型連接GIS和營收系統
以OPC方式將管網模型與GIS和營收系統連接,其中,GIS數據負責動態更新模型基礎信息,營收數據負責動態更新節點日基本用水量信息;按月動態更新管網模型節點基本用水量,具體是:對于任意的節點i,其包含r類用戶,每類用戶個數為n(i,r);
累計營收系統中節點i每類用戶的前一個月的月用水總量D(i,j):
其中d(i,r m)表示節點i中的第r類中的第m個用戶的月用水總量,節點i的r類用戶的日用水模式序列為P(i,r,1),P(i,r,2),…,P(i,r,L),L是用水模式序列長度值,若某用水類型長度為l,若l<L,則P(i,j,k)=0;然后得到節點i的r類用戶的日基本需水量更新值Base(i,r):
步驟3.管網模型連接SCADA系統
以ODBC方式連接SCADA系統數據庫,將SCADA在線數據作為模型運行的邊界條件和狀態參數;邊界條件包括入水口壓力及流量、出水口流量;狀態參數包括水箱水位、水泵流量及轉速,閥門壓力及流量、測量管道流量、測量點壓力;根據模型元素與SCADA數據庫的映射關系獲取在線的時間采樣序列q1,q2,q3,…,qt;
步驟4.數據在線預處理
獲取到的時間序列由于儀器等原因,需要進行預處理后才能反饋回模型;其中處理方式包括:重采樣、差分、插值、移動平滑、數據轉換;其中重采樣是去除冗余值及采樣時間標準化,得到重采樣后的數據q1′,q2′,q3′,…,qt′;針對累計值,需要對重采樣的數據進行一階差分;對于采樣時間間隔T,出現缺值時需要進行線性插值;使用移動平滑去除時間序列中的噪聲;對于雙向或環流管道測量,需要確定流向后進行轉換;
步驟5.實時模擬
①首先進行節點的需水量分配,令t時刻節點i的基本需水量為:
其中base(i,j)表示節點i的第s種預分配需水量模式,K表示節點的需水量模式s的總長度,θ(s,t)表示當前時刻t對應的用水量模式乘子,由下式獲得:
t0表示實時模型的運行初始時間,pst實時模型的模式起始時間,step表示需水量模式時間步長;
②清除反饋點模式,并將當前時刻的邊界條件和狀態參數更新到反饋點;其中對于虛節點,入水口虛節點需水量大小等于對應入水口管線流量測量值大小,值設為負;出水口虛節點需水量等于對應出水口管線流量值,若出水口管線流量流向是流出方向,則虛節點流量設為正,否則設為負;
③執行水力模型,并將結果存入模擬結果數據庫;需要時,可以實時顯示及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