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實施例涉及互聯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界面顯示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應用越來越多,例如外賣類應用、購物類應用。基于這些應用,用戶足不出戶即可獲取自己所需的物品。這些應用在便利用戶的同時,也面臨著物品配送問題,因此帶動了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
在物流行業中,包括專送配送模式和眾包配送模式。專送配送模式是指由系統為配送員統一配單的配送模式;眾包配送模式是指配送員自由搶單的配送模式。眾包配送模式配合專送配送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社會閑散運力,達到削峰平谷,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等目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申請發明人跟蹤調查了眾包配送模式的應用過程,發現:眾包配送模式所帶來的有益效果不太穩定,時而可以達到削峰平谷,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的目的,時而又會帶來反效果。
針對跟蹤觀察到的結果,發明人進行了統計分析,發現:對于眾包配送模式能夠明顯產生有益效果的情況,配送員的數量與訂單數量具有較高的匹配度,因此可以削峰平谷,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對于眾包配送模式未能帶來有益效果甚至帶來反效果的情況,一般是配送員的數量與訂單數量具有較低的匹配度,因此可能導致訂單無法及時配送,降低用戶體驗度,配送成本上漲,或者運力浪費,極大的傷害商戶及用戶的利益。
進一步,發明人分析和研究了產生上述分析結果的原因,發現:在眾包配送模式中,配送員可以自由搶單,不受系統的統一調度分配,配送員的流動性和靈活性較大,使得配送員數量與訂單數量的匹配關系波動較大,時不時會出現配送員數量與訂單數量不匹配的問題。進而得出:解決眾包配送模式下存在的配送員數量與訂單數量不匹配的問題是當務之急。
對于經跟蹤觀察及層層分析才發現的上述問題,發明人經過創造性勞動后想到:如果能夠預先判斷出可能出現的配送員數量與訂單數量不匹配的問題,基于預判結果,及時調整相應策略,解決配送員數量與訂單數量不匹配的問題,便可充分地發揮眾包配送模式的優勢。
如何預先判斷出配送員數量與訂單數量可能會不匹配,發明人提出一種將運力供需關系的動態變化可視化的方案,直觀、實時地了解訂單分布狀況和配送員分布狀況,據此預先判斷是否會出現配送員數量與訂單數量不匹配的問題,進而動態靈活的調控訂單放單范圍,對現有放單策略的有效性進行合理的評估,解決運力供需不平衡的問題。
基于上述分析,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界面顯示方法,包括:
獲取第一數據,所述第一數據反映第一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
在所述第一地理區域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與所述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在獲取所述第一據數據之前,包括:響應于監控觸發操作,確定所述第一地理區域。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地理區域的確定步驟,包括:
響應于預設對象列表上的選擇操作,確定所述被選擇對象對應的地理區域,作為所述第一地理區域;或者
響應于上一地圖頁面上的選擇操作,確定所述被選擇對象對應的地理區域,作為所述第一地理區域;
響應于所述上一地圖頁面上的搜索確認操作,確定搜索詞所標識對象對應的地理區域,作為所述第一地理區域。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在展示所述界面元素之前,還包括:獲取所述地圖頁面的圖層列表;根據所述第一數據,在所述圖層列表中,定義所述界面元素對應的圖層。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界面元素的展示步驟,包括:
在所述地圖頁面上,展示包含所述第一數據的圖表型界面元素;和/或
在所述地圖頁面上,展示用于標識所述第一數據的圖標型界面元素。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圖表型界面元素的展示步驟,包括:在所述地圖頁面的非中心區域,展示所述圖表型界面元素。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方法還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操作:
響應于對所述圖表型界面元素的拖動操作,移動所述圖表型界面元素;
響應于對所述圖表型界面元素的關注操作,突出顯示所述圖表型界面元素;
響應于所述地圖頁面上的切換觸發操作,在第二地理區域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與第二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所述第二地理區域是需要切換到的地理區域,所述第二數據反映所述第二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
響應于對所述圖標型界面元素的顯示觸發操作,展示所述顯示觸發操作涉及對象的詳情數據。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地理區域為城市,所述第一數據包括:所述城市中每個商圈的運力供需基礎數據和反映運力供需匹配度的匹配度表征數據;
所述圖表型界面元素的展示步驟,包括:
在所述地圖頁面上,展示所述每個商圈的邊界以及包含所述每個商圈的運力供需基礎數據的基礎圖表;
所述圖標型界面元素的展示步驟,包括:
對所述每個商圈,識別所述商圈在所述地圖頁面上的位置區域;
在所述位置區域中,展示代表所述商圈的匹配度表征數據的匹配度指示圖標。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方法還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操作:
根據所述商圈的匹配度表征數據,設置所述匹配度指示圖標的顏色;
根據所述商圈的匹配度表征數據,設置所述位置區域的顏色;
響應于對所述位置區域的觸發操作,在所述地圖頁面上,展示包含所述商圈的運力供需詳情數據的詳情圖表;
響應于對所述商圈對應的報警控件的觸發操作,在所述地圖頁面上,展示與所述商圈的匹配度表征數據相匹配的報警提示信息;
響應于對所述基礎圖表中商圈的選擇操作,在所述被選擇商圈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與所述被選擇商圈的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運力供需基礎數據包括:有單配送員數量、在崗配送員數量、離崗配送員數量、平均訂單量以及待搶訂單量;所述匹配度表征數據包括:臨近超時訂單的占比;
所述運力供需詳情數據包括:有單配送員數量、在崗配送員數量、離崗配送員數量、平均訂單量、待搶訂單量、臨近超時訂單量、臨近超時訂單率以及接起率。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地理區域為商圈;所述第一數據包括:所述商圈的運力供需詳情數據和所述商圈中每個配送員的屬性數據;
所述圖表型界面元素的展示步驟,包括:
在所述地圖頁面上,展示包含所述運力供需詳情數據的詳情圖表和包含所述每個配送員的屬性數據的屬性圖表;
所述圖標型界面元素的展示步驟,包括:
對所述每個配送員,根據所述配送員的位置屬性,識別所述配送員在所述地圖頁面上的位置;
在所述地圖頁面的所述位置處,展示所述配送員的標識圖標。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方法還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操作:
響應于對所述配送員的標識圖標的觸發操作,展示所述配送員的配送中訂單詳情;
響應于對所述配送員對應的統計控件的觸發操作,展示所述配送員的今日送單統計信息。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地理區域為待監控訂單的派單區域;所述第一數據包括:所述待監控訂單的詳情數據以及所述派單區域內配送員的位置屬性和搶單狀態;
所述圖表型界面元素的展示步驟,包括:
在所述地圖頁面上,展示包含所述待監控訂單的詳情數據的圖表;
所述圖標型界面元素的展示步驟,包括:
根據所述配送員的位置屬性,識別所述配送員在所述地圖頁面上的位置;
在所述地圖頁面的所述位置處,展示標識所述配送員的搶單狀態的搶單狀態圖標。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方法還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操作:
響應于對所述配送員的搶單狀態圖標的觸發操作,在所述地圖頁面上,展示所述配送員的配送中訂單詳情;
響應于對所述配送員對應的統計控件的觸發操作,在所述地圖頁面上,展示所述配送員的今日送單統計信息。
相應地,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界面顯示方法,包括:
在第一地圖頁面上,展示與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所述第一數據反映第一地圖頁面對應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
響應于所述第一地圖頁面上的切換觸發操作,在第二地圖頁面上,展示與第二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所述第二數據反映所述第二地圖頁面對應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在響應所述切換觸發操作之前,還包括:
捕捉對所述第一地圖頁面上搜索控件的點擊操作,作為所述切換觸發操作;或者
捕捉對所述第一地圖頁面上可操作對象的點擊操作,作為所述切換觸發操作。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方法還包括:響應于所述第一地圖頁面或所述第二地圖頁面上的顯示觸發操作,在所述第一地圖頁面或所述第二地圖頁面上,展示所述顯示觸發操作涉及對象的詳情數據。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與所述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包括:圖表型界面元素和/或圖標型界面元素;所述與所述第二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包括:圖表型界面元素和/或圖標型界面元素。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與所述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的展示步驟,包括:展示所述第一地圖頁面;以動態方式,將與所述第一地圖頁面關聯的界面元素展示于所述第一地圖頁面上;或者
所述與所述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的展示步驟,包括:同步展示所述第一地圖頁面以及與所述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與所述第二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的展示步驟,包括:從所述第一地圖頁面,切換到所述第二地圖頁面;以動態方式,將與所述第二地圖頁面關聯的界面元素展示于所述第二地圖頁面上;或者
所述與所述第二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的展示步驟,包括:同步展示所述第二地圖頁面以及與所述第二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在展示與所述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之前,還包括:向服務端發送異步數據請求,所述異步數據請求包括所述第一數據的標識;接收所述服務端根據所述第一數據的標識返回的所述第一數據。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在展示與所述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之前,還包括:獲取所述第一地圖頁面的圖層列表;在所述圖層列表中,定義與所述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對應的圖層。
相應地,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數據處理方法,包括:
接收客戶端發送的異步數據請求,所述異步數據請求包括第一數據的標識;
根據所述第一數據的標識,獲取所述第一數據,所述第一數據反映第一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與配送需求;
將所述第一數據發送給所述客戶端,以供所述客戶端在所述第一地理區域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與所述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
相應地,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界面顯示裝置,包括:
獲取單元,用于獲取第一數據,所述第一數據反映第一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
展示單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地理區域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與所述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
相應地,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界面顯示裝置,包括:
展示單元,用于在第一地圖頁面上,展示與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所述第一數據反映第一地圖頁面對應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
響應觸發單元,用于響應于所述第一地圖頁面上的切換觸發操作,觸發所述展示單元切換所述第一地圖頁面;
所述展示單元還用于,在所述響應觸發單元的觸發下,在第二地圖頁面上,展示與第二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所述第二數據反映所述第二地圖頁面對應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
在本申請實施例中,獲取反映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的數據,在所述地理區域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與所述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使得運營人員可以直觀、實時地了解到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為運營人員預判是否會出現運力供需不平衡的情況提供了條件,便于動態靈活地調整策略,以保證運力供需平衡。另外,本申請實施例還支持不同地理區域之間的切換,運營人員可以靈活地監控不同地理區域內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申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申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申請,并不構成對本申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申請一實施例提供的界面顯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申請另一實施例提供的界面顯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3a為本申請又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城市維度界面的整體示意圖;
圖3b和圖3c為圖3a所示界面中部分界面元素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a為本申請又一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城市維度界面的整體示意圖;
圖4b和圖4c為圖4a所示界面中部分界面元素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5a為本申請又一實施例提供的商圈維度界面的整體示意圖;
圖5b和圖5c為圖5a所示界面中部分界面元素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6a為本申請又一實施例提供的訂單維度界面的整體示意圖;
圖6b和圖6c為圖6a所示界面中部分界面元素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7為本申請又一實施例提供的界面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申請又一實施例提供的界面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申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具體實施例及相應的附圖對本申請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圖1為本申請一實施例提供的界面顯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方法包括:
101、獲取第一數據,所述第一數據反映第一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
102、在第一地理區域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與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地理區域是需要監控配送力與配送需求的地理區域,可以是任意維度的地理區域,例如可以是城市維度的地理區域、商圈維度的地理區域、訂單維度的地理區域等。
若是城市維度,則第一地理區域一般是一個城市。若是商圈維度,則第一地理區域是某個商圈對應的地理區域,商圈劃分可視應用需求而定。若是訂單維度,則第一地理區域可以是某個訂單對應的地理區域,訂單對應的地理區域可視應用需求而定,例如可以是訂單所屬商戶的位置區域,或者可以是訂單的派單區域。一般來說,商圈維度的地理區域小于城市維度的地理區域,訂單維度的地理區域小于商圈維度的地理區域,但并不限于此。
第一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一般可體現為數據,稱之為第一數據。則可以獲取第一數據;在第一地理區域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與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
其中,第一數據反映第一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故與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也可以直觀地反映第一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便于運營人員了解第一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為運營人員預判第一地理區域是否會出現運力供需不平衡的情況提供了條件,便于動態靈活地調整策略,以保證運力供需平衡。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數據優選為實時數據。這樣運營人員可以實時地了解第一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為運營人員預判第一地理區域是否會出現運力供需不平衡的情況提供了條件,便于動態靈活地調整策略,以保證運力供需平衡。
可選的,本實施例提供的方法可應用于電子商務領域,但不限于此。以電子商務領域為例,一個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主要體現為配送員的相關信息,例如配送員的數量及分布情況;相應地,配送需求主要體現為訂單的相關信息,例如訂單數量及分布情況。
在電子商務領域的一種應用場景中,物流配送包括專送配送模式和眾包配送模式。眾包配送模式是指配送員自由搶單的配送模式。眾包配送模式與專送配送模式相結合,可以充分利用社會閑散運力,達到削峰平谷,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的目的。但是,在眾包配送模式中,配送員可以自由搶單,不受物流調度系統的統一調度,配送員的流動性和靈活性較大,使得配送員與訂單之間經常不匹配。因此,有必要了解各地理區域中眾包配送模式下的配送員的相關信息與訂單的相關信息,以便及時調整派單策略,使得配送員與待配送訂單之間保持平衡,充分發揮眾包配送模式的優勢。
在上述應用場景中,本申請實施例中的第一地理區域可以是任何采用眾包配送模式的地理區域;相應地,配送力主要體現為第一地理區域中眾包配送模式下的配送員相關信息,配送需求主要體現為第一地理區域中眾包配送模式下的訂單相關信息;相應地,第一數據可以是體現第一地理區域中眾包配送模式下的配送員相關信息和訂單相關信息的數據。值得說明的是,根據監控需求以及第一地理區域的不同,第一數據也會有所不同。例如,第一數據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種:第一地理區域中眾包配送模式下的配送員總數量、在崗配送員數量、離崗配送員數量、訂單總數量、待搶訂單數量、臨近超時的訂單數量、臨超率等等。
在上述實施例及后續實施例中,可以向用戶提供一交互界面,一方面供用戶觸發監控操作,另一方面用于確定需要監控的第一地理區域。基于此,可以響應于監控觸發操作,確定需要監控配送力和配送需求的第一地理區域。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可以提供一對象列表,所述對象列表中包括至少一個對象。所述對象可以是地理區域的標識,例如名稱。例如,對象列表可以包括:城市A、城市B、城市C等對象。可以選擇所述對象列表中對象對應的地理區域作為第一地理區域。基于此,可響應于預設對象列表上的選擇操作,確定被選擇對象對應的地理區域作為第一地理區域。例如,若選擇對象列表中的城市A,則需要監控城市A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即城市A為第一地理區域。
在另一可選實施方式中,可在不同地理區域對應的地圖頁面上設置切換入口,以便在不同地理區域之間進行切換。
可選的,所述切換入口可以是地圖頁面顯示的對象,則可響應于上一地圖頁面上的選擇操作,確定被選擇對象對應的地理區域作為第一地理區域。例如,假設城市A的地圖頁面上顯示有A1行政區,則可以選擇A1行政區,意味著需要監控A1行政區內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即A1行政區為第一地理區域。又例如,城市A的地圖頁面顯示有訂單D1,則可以選擇訂單D1,意味著需要監控訂單D1對應地理區域內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即訂單D1對應地理區域為第一地理區域。其中,訂單D1對應地理區域可以是訂單D1所屬商戶的位置區域,或者訂單D1的派單區域。所述選擇操作可以是點擊、滑動、鼠標懸停(Mouseover)等。
可選的,所述切換入口可以是地圖頁面上的搜索控件(包括搜索框及搜索確認按鈕),當需要監控其它地理區域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時,可以在當前地圖頁面上的搜索框內輸入搜索詞,例如某訂單或某地理區域的標識并點擊搜索確認按鈕。基于此,可響應于上一地圖頁面上的搜索確認操作,確定搜索詞所標識對象對應的地理區域,作為第一地理區域。值得說明的是,搜索詞可以標識一城市、商圈或訂單。
值得說明的是,上述各種確定第一地理區域的實施方式,可以單獨應用,也可以以任意方式結合應用。為便于理解結合應用的情況,一種應用示例如下:
預先為每個運營人員配置監控權限,不同監控權限所能監控的地理區域不同,為每個監控權限配置一對象列表,該對象列表中存儲有相應監控權限可監控地理區域的標識。這里默認與監控權限對應的地理區域是城市維度。在運營人員登錄系統的過程中,向運營人員展示與其權限匹配的對象列表,以供運營人員選擇需要監控的城市;運營人員可在對象列表中選擇。于是,可響應于對象列表上的選擇操作,確定被選擇的城市作為需要監控配送力和配送需求的第一地理區域。之后,可以獲取反應第一地理區域中配送力和配送需求的第一數據,在第一地理區域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與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
在本示例中,在各個可監控地理區域對應的地圖頁面上設置有切換入口,支持切換功能。這樣運營人員可以直接從當前地理區域切換到下一地理區域,以便于快速監控下一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地圖頁面上的切換入口包括:地圖頁面上顯示的對象和/或地圖頁面上的搜索控件(包括搜索框及搜索確認按鈕)。
基于上述,若當前地圖頁面展示的對象中包括運營人員接下來需要監控的對象,則可以直接針對當前地圖頁面上展示的對象發出選擇操作;于是,可響應于地圖頁面上的選擇操作,確定被選擇對象對應的地理區域作為第一地理區域。若當前地圖頁面展示的對象中不包括運營人員接下來需要監控的對象,則可以在搜索框中輸入搜索詞,并點擊搜索確認按鈕;于是可響應于當前地圖頁面上的搜索確認操作,確定搜索詞所標識對象對應的地理區域,作為第一地理區域。
在上述示例中,在登錄階段,可通過對象列表選擇城市維度的地理區域作為第一地理區域;在登錄后,可以基于當前地圖頁面上的切換入口,執行切換觸發操作,可方便地在不同地理區域之間切換,便于監控不同地理區域內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
可選的,在上述實施例或下述實施例中,可由客戶端負責界面元素的展示,服務端負責數據統計與分析。基于此,客戶端可以向服務端發送異步數據請求,該異步數據請求包括第一數據的標識;第一數據的標識用于告知服務端需要返回哪些數據;服務端接收客戶端發送的異步數據請求,根據異步數據請求中的第一數據的標識,獲取第一數據,并返回給客戶端。
可選的,服務端可以根據監控需求,生成第一數據并存儲到數據庫中。當接收到客戶端發送的異步數據請求時,可以直接訪問數據庫,從中獲取第一數據的標識所標識的數據,并返回給客戶端。
可選的,服務端可以將第一地理區域的基礎數據存儲到數據庫中。當接收到客戶端發送的異步數據請求時,訪問數據庫中的基礎數據,實時統計或分析,以生成第一數據的標識所標識的數據,并返回給客戶端。
可選的,在上述實施例或下述實施例中,在獲取第一數據后,展示與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之前,可以獲取第一地理區域對應地理頁面的圖層列表,根據第一數據,在所述圖層列表中,定義與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對應的圖層。基于此,在展示第一地理區域對應的地圖頁面時,該地圖頁面上會展示與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
可選的,在上述實施例或下述實施例中,在獲取第一數據后,展示與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之前,可以根據與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的樣式生成浮層,在所述第一地理區域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所述浮層,從而達到在所述第一地理區域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與所述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的效果。
在上述實施例或下述實施例中,并不限定與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的實現形式。舉例說明:與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可以包括圖表型界面元素和/或圖標型界面元素。其中,圖表型界面元素可以展示第一數據;圖標型界面元素可以以圖標形式標識第一數據。其中,可以根據第一數據的形式,采用合適的界面元素。基于此,與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的展示步驟,可包括:在第一地理區域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包含第一數據的圖表型界面元素;和/或,在第一地理區域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標識第一數據的圖標型界面元素。
進一步,圖表型界面元素需要展示第一數據,所占屏幕空間相對較多,而圖標型界面元素所占屏幕空間相對較少。為了降低圖表型界面元素對地圖頁面的影響,可以在地圖頁面的非中心區域,一般是地圖頁面的周邊,展示圖表型界面元素。對圖標型界面元素來說,為了圖標具有更好的指向性,一般可以將圖標顯示于相關對象附近。
可選的,在上述實施例或下述實施例中,允許移動上述圖表型界面元素。基于此,可響應于對圖表型界面元素的拖動操作,移動圖表型界面元素。
可選的,在上述實施例或下述實施例中,允許重點關注圖表型界面元素。基于此,可響應于對圖表型界面元素的關注操作,突出顯示圖表型界面元素。所述突出顯示圖表型界面元素可以是高亮顯示圖表型界面元素中的部分或全部數據,或者以抖動方式顯示所述圖表型界面元素等。另外,可以針對圖表型界面元素設置關注按鈕,基于此,可響應于運營人員對所述關注按鈕的點擊或鼠標懸停等觸發操作,突出顯示圖標型界面元素。
可選的,在上述實施例或下述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地理區域對應的地圖頁面上設有切換入口。基于此,可響應于第一地理區域對應的地圖頁面上的切換觸發操作,在第二地理區域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與第二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所述第二地理區域是需要切換到的地理區域,所述第二數據反映所述第二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
進一步可選的,切換入口可以是圖表型界面元素中的對象,或者是地圖頁面上其它區域展示的對象,或者是地圖頁面上的搜索控件。基于此,可以捕捉第一地理區域對應地圖頁面上搜索控件的點擊操作,作為上述切換觸發操作。或者,可以捕捉對圖表型界面元素中可操作對象的點擊操作,作為上述切換觸發操作。
可選的,在上述實施例或下述實施例中,所述圖標型界面元素具有顯示詳情數據的功能。基于此,可響應于對所述圖標型界面元素的顯示觸發操作,展示所述顯示觸發操作涉及對象的詳情數據。所述顯示觸發操作可以是點擊、滑動、鼠標懸停等。
由上述分析可見,采用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方法,運營人員可以直觀、實時地了解到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為運營人員預判是否會出現運力供需不平衡的情況提供了條件,便于動態靈活地調整策略,以保證運力供需平衡。另外,采用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方便地在不同地理區域之間切換,運營人員可以靈活、及時地監控不同地理區域內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
基于上述實施例提供的界面顯示方法,本申請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相關的界面顯示方法,該方法主要從界面操作的角度,描述了監控不同地理區域時的切換過程。如圖2所示,該方法包括:
201、在第一地圖頁面上,展示與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所述第一數據反映第一地圖頁面對應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
202、響應于第一地圖頁面上的切換觸發操作,在第二地圖頁面上,展示與第二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所述第二數據反映第二地圖頁面對應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
在本實施例中,當前界面展示第一地圖頁面,第一地圖頁面上展示與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第一數據反映第一地圖頁面對應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第一地圖頁面對應地理區域可以是任何需要監控配送力和配送需求的地理區域,例如可以是城市維度的地理區域、商圈維度的地理區域、訂單維度的地理區域等。
可選的,可由客戶端負責展示,服務端負責數據統計和分析。基于此,客戶端可以向服務端發送異步數據請求,該異步數據請求包括第一數據的標識;服務端接收客戶端發送的異步數據請求,根據異步數據請求中第一數據的標識,獲取第一數據,并返回給客戶端。
可選的,在展示與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之前,可以獲取第一地圖頁面的圖層列表,在所述圖層列表中,定義與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對應的圖層。之后,在展示第一地圖頁面時,會展示與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
另外,在第一地圖頁面上設置切換入口,允許運營人員觸發切換操作,從而從第一地圖頁面對應地理區域切換到其它地理區域,以便監控其它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
可選的,上述切換入口可以是第一地圖頁面上的搜索控件(包括搜索框以及搜索確認按鈕),則可以捕捉對第一地圖頁面上搜索控件的點擊操作,作為切換觸發操作,之后響應于該切換觸發操作,從對第一地圖頁面對應地理區域的監控,切換到對第二地圖頁面對應地理區域的監控。
可選的,上述切換入口可以是第一地圖頁面上的可操作對象,則可以捕捉對第一地圖頁面上可操作對象的點擊操作,作為切換觸發操作,之后響應于該切換觸發操作,從對第一地圖頁面對應地理區域的監控,切換到對第二地圖頁面對應地理區域的監控。
其中,從對第一地圖頁面對應地理區域的監控,切換到對第二地圖頁面對應地理區域的監控可以是:在第二地圖頁面上,展示與第二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第二數據反映第二地圖頁面對應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
可選的,可由客戶端負責展示,服務端負責數據統計和分析。基于此,客戶端可以向服務端發送異步數據請求,該異步數據請求包括第二數據的標識;服務端接收客戶端發送的異步數據請求,根據異步數據請求中第二數據的標識,獲取第二數據,并返回給客戶端。
可選的,在展示與第二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之前,可以獲取第二地圖頁面的圖層列表,在所述圖層列表中,定義與第二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對應的圖層。之后,在展示第二地圖頁面時,會展示與第二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第一地圖頁面或第二地圖頁面設有展示詳情數據的功能。基于此,可響應于第一地圖頁面或第二地圖頁面上的顯示觸發操作,在第一地圖頁面或第二地圖頁面上,展示顯示觸發操作涉及對象的詳情數據。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展示與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的步驟,可以是:展示第一地圖頁面;以動態方式,將與第一地圖頁面關聯的界面元素展示于第一地圖頁面上。相應地,展示與第二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的步驟,可以是:展示第二地圖頁面;以動態方式,將與第二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展示于第二地圖頁面上。在該實施方式中,先展示地圖頁面,再動態展示相關界面元素,展示效果上具有一定的層次感。
可選的,以動態方式,將相關界面元素展示于第一或第二地圖頁面可以是:響應于運營人員的點擊操作,逐步展示相關界面元素。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展示與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的步驟,可以是:同步展示第一地圖頁面以及與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相應地,展示與第二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的步驟,可以是:同步展示第二地圖頁面以及與第二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在該實施方式中,同步展示地圖頁面及相關界面元素,便于用戶快速了解相關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
在上述實施例或下述實施例中,并不限定與第一或第二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的實現形式。舉例說明:與第一或第二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可以包括圖表型界面元素和/或圖標型界面元素。其中,圖表型界面元素可以展示第一或第二數據;圖標型界面元素可以以圖標形式標識第一或第二數據。其中,可以根據第一或第二數據的形式,采用合適的界面元素。
進一步,圖表型界面元素需要展示第一或第二數據,所占屏幕空間相對較多,而圖標型界面元素所占屏幕空間相對較少。為了降低圖表型界面元素對地圖頁面的影響,可以在地圖頁面的非中心區域,一般是地圖頁面的周邊,展示圖表型界面元素。對圖標型界面元素來說,為了圖標具有更好的指向性,一般可以將圖標顯示于相關對象附近。
下面結合眾包配送模式這一應用場景,對本申請上述實施例提供的方法進行詳細說明。
在本實施例中,假設可以從四個維度,監控眾包配送模式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所述四個維度分別是:城市、商圈、騎士、訂單。根據應用需求還可以增加發單方等維度,并不限于這四個維度。
城市維度:是眾包配送模式的基礎。眾包配送業務是以城市為最大單位開展的,城市維度的監控屬于總覽角度上的監控。
商圈維度:每個城市又可以劃分為多個商圈,由于商圈存在很多差異化的屬性,比如商圈的面積、用戶人數、眾包騎士的數量等,所以商圈維度的監控是精細化運營的必要手段。
騎士維度:即配送員維度。眾包配送業務由騎士主動搶單,所以會存在某些商圈中騎士運力過剩,某些商圈中騎士運力不足的情況,因此需要較為方便地關注騎士維度。
訂單維度:訂單維度的監控可以幫助運營人員關注每一個訂單的運轉狀態;另外,對訂單來說,運營人員還可以直觀地逐個的查看問題,所述問題包括處理用戶催單,或者用戶來電查詢訂單狀態,基于訂單維度都可以很好的解決。
在產品實現上,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方法可實現為一監控系統,該監控系統包括客戶端和服務端。與界面相關的功能在客戶端實現,與數據統計分析相關的功能在服務端實現。
在一情況下,需要從城市維度監控配送力和配送需求,則第一地理區域為城市。例如,在運營人員登錄監控系統時,可默認為城市維度,則運營人員可以從預先配置的對象列表中選擇需要監控配送力和配送需求的城市。客戶端可響應于運營人員的選擇操作,向服務端發送異步數據請求,以請求反映所述城市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的第一實時數據。服務端接收客戶端發送的異步數據請求,向客戶端返回第一實時數據。可選的,城市維度的第一實時數據包括:城市中每個商圈的運力供需基礎數據和反應運力供需匹配度的匹配度表征數據。
客戶端在城市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與第一實時數據關聯的圖表型界面元素和圖標型界面元素。其中,展示圖表型界面元素的步驟,包括:客戶端可以在城市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每個商圈的邊界以及包含每個商圈的運力供需基礎數據的基礎圖表。相應地,展示圖標型界面元素的步驟,包括:對每個商圈,識別該商圈在城市對應的地圖頁面上的位置區域;在地圖頁面上所述位置區域中,展示代表所述商圈的匹配度表征數據的匹配度指示圖標。
可選的,上述運力供需基礎數據包括但不限于:有單配送員數量、在崗配送員數量、離崗配送員數量、平均訂單量以及待搶訂單量。上述匹配度表征數據包括但不限于:臨近超時訂單的占比。臨近超時訂單的占比是指臨近超時訂單占所述城市中眾包配送模式下所有訂單的百分比。所述臨近超時訂單是指當前時間距離訂單的預計送達時間小于預設時間間隔的訂單。
假設運營人員選擇監控的城市為北京,則在北京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基礎圖表和匹配度指示圖標后的界面到如圖3a所示。
圖3a所示界面左側的圖表為所述基礎圖表,在所述圖表中,顯示有商圈、有單騎士、均單、在崗、待搶訂單以及離崗等幾個信息項。在圖3a或后續附圖中,商圈信息項表示北京這一城市包括商圈,例如有豐臺科技、亦莊、三元橋東、良鄉、新發地等等;有單騎士信息項表示當前有單配送員數量;均單信息項表示平均訂單量,可由當前時間取貨中和配送中訂單總和除以有單配送員數量獲得;在崗信息項表示當前在崗配送員數量;待搶訂單信息項表示當前待搶訂單量;離崗信息項表示當前離崗配送員數量。
如圖3a所示界面,地圖頁面上每個商圈的位置區域中顯示有一匹配度指示圖標,如三角形圖標、六邊形圖標、方形圖標、圓形圖標等。不同形狀的圖標表示不同的匹配度表征數據。以匹配度表征數據為臨近超時訂單的占比為例,三角形圖標表示臨近超時訂單占比大于25%;六邊形圖標表示臨近超時訂單占比在15%-25%(含)區間;方形圖標表示臨近超時訂單占比在5%-15%(含)區間;圓形圖標表示臨近超時訂單占比小于或等于5%。值得說明的是,圖3a所示匹配度指示圖標的樣式僅是舉例,并不限于三角形、六邊形、方形、圓形,還可以是五角星等任何具有標示作用的圖標。
在圖3a所示界面中,通過匹配度指示圖標的形狀或樣式區分不同匹配程度,但不限于此。例如,還可以通過匹配度指示圖標的不同顏色表示不同匹配程度。例如紅色表示臨近超時訂單的占比大于25%,嚴重不匹配;橙色表示臨近超時訂單的占比在15%-25%(含25%)區間,表示不匹配程度較高;紫色表示臨近超時訂單的占比在5%-15%(含15%)區間,表示不匹配程度較低;藍色表示臨近超時訂單的占比小于或等于5%,表示不匹配程度非常低。基于此,展示圖標型界面元素的步驟,還可以包括:根據每個商圈的匹配度表征數據,設置每個商圈對應的匹配度指示圖標的顏色。
可選的,為便于區分不同商圈中配送力與配送需求的匹配程度,還可以通過商圈在地區頁面上的位置區域的顏色來區分,如圖3a所示,區域顏色最深的商圈,其配送力與配送需求之間的不匹配度較高,臨近超時訂單的占比大于25%;區域顏色越淺,表示配送力與配送需求之間的不匹配度越低。基于此,展示圖標型界面元素的步驟,還可以包括:根據每個商圈的匹配度表征數據,設置每個商圈在地圖頁面上的位置區域的顏色。
可選的,運營人員可對每個商圈在地圖頁面上的位置區域進行操作,例如滑動、點擊或鼠標懸停等,從而觸發客戶端顯示相應商圈的詳情圖表。基于此,客戶端可響應于對商圈在地圖頁面上的位置區域的觸發操作,在地圖頁面上,展示相應商圈的詳情圖表,該詳情圖表包括:相應商圈的運力供需詳情數據。這里的運力供需詳情數據相對于運力供需基礎數據而言,所包含的數據更為詳細。如圖3a和圖3b所示,展示了南1商圈以及五道口商圈的詳情圖表。結合圖3a和圖3b,所述運力供需詳情數據包括但不限于:有單配送員數量、在崗配送員數量、離崗配送員數量、平均訂單量、待搶訂單量、臨近超時訂單量、臨近超時訂單率、送單量、接單量以及接起率。如圖3b所示,送單量、接單量和接起率位于一曲線圖中,其它詳情數據位于一列表中,但并不限于此實現形式。
可選的,在城市對應的地圖頁面上,還可以設置報警控件,如圖3a和3b所示詳情圖表左側的圖標“<”,以便于顯示相應商圈的報警提示信息。基于此,可響應于對商圈對應的報警控件的觸發操作,在地圖頁面上,展示與所述商圈的匹配度表征數據相匹配的報警提示信息。結合圖3a和圖3b,所述報警提示信息包括:“南1商圈臨近超時單75%”、“待搶單超閾值”以及“在崗騎士數過低”等。
可選的,如圖3a和圖3b左側所示基礎圖表,運營人員可以點擊對應商圈,以便從城市維度切換到商圈維度。基于此,客戶端可響應于對基礎圖表中商圈的選擇操作,在被選擇商圈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與所述被選擇商圈的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這是從城市維度切換到商圈維度的一種方式,但并不限于此。
結合圖3a和圖3b展示的圖表和圖標,運營人員不僅可以方便、及時地了解城市維度的騎士和訂單基本分布情況,而且可以在地圖頁面上執行相應操作迅速地查看某個商圈的詳情數據,比如說待搶單、臨超單、臨超率、有單騎士、單均等等核心指標,非常方便運營人員監控。進一步,還可以通過顏色來標記出運力供需不匹配度較高的商圈,可以讓運營人員直觀簡單地做出調控運力的決策。例如,若發現城市內配送員數量較多,而待搶訂單數量較少,則可以增加派單量,以保證整個城市的運力供需平衡,充分發揮眾包配送模式的優勢。
在一種情況下,需要從商圈和騎士維度監控配送力和配送需求,則第一地理區域為商圈。例如,結合圖3a和圖3b,假設運營人員點擊基礎圖表中的商圈,從而從城市維度切換到商圈維度。客戶端可響應于運營人員的選擇操作,向服務端發送異步數據請求,以請求反映所述商圈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的第一實時數據。服務端接收客戶端發送的異步數據請求,向客戶端返回第一實時數據。可選的,商圈維度的第一實時數據包括:商圈的運力供需詳情數據和商圈中每個配送員的屬性數據。
客戶端在商圈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與第一實時數據關聯的圖表型界面元素和圖標型界面元素。其中,展示圖表型界面元素的步驟,包括:客戶端可以在商圈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包含商圈的運力供需詳情數據的詳情圖表和包含商圈中每個配送員的屬性數據的屬性圖表。相應地,展示圖標型界面元素的步驟,包括:對所述商圈中的每個配送員,根據配送員的位置屬性,識別配送員在商圈對應地圖頁面上的位置,在商圈對應地圖頁面上所述位置處,展示配送員的標識圖標。
可選的,上述運力供需詳情數據包括但不限于:有單配送員數量、在崗配送員數量、離崗配送員數量、平均訂單量、待搶訂單量、臨近超時訂單量、臨近超時訂單率、送單量、接單量以及接起率。上述配送員的屬性數據包括但不限于:配送員姓名(圖示為騎士姓名)、商圈、類別、狀態、位置以及操作等屬性。其中,騎士姓名屬性表示配送員的姓名;商圈屬性表示配送員所屬的商圈;類別屬性表示配送員工作性質,屬于夜班、眾包兼職或全職等;狀態屬性表示配送員當前的狀態,例如在崗或離崗;等等。
假設運營人員選擇監控的商圈為南1商圈,則在南1商圈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南1商圈的詳情圖表和配送員的屬性圖表得到的界面如圖3c所示。圖3c中所示地圖頁面上,左側是南1商圈中配送員的屬性圖表,右上角是南1商圈的詳情圖表。另外,在圖3c所示地圖頁面上,還顯示有“人騎自行車”的圖標,即配送員的標識圖標,表示不同配送員的當前位置。
可選的,在商圈對應地圖頁面上,運營人員可以對配送員的標識圖標進行操作,以觸發顯示配送員的配送中訂單詳情。基于此,客戶端可響應于對配送員的標識圖標的觸發操作,展示所述配送員的配送中訂單詳情。如圖3c所示,運營人員點擊配送員“魏**”對應的標識圖標,則展示“魏**”的配送中訂單詳情。可選的,任一配送員的配送中訂單詳情包括但不限于:訂單號、考核時間、剩余、訂單狀態(圖示為狀態)、訂單來源(圖示為來源)、總收費、騎士收入、取貨地址、送貨地址以及不同時間段的搶單數量、讀單數量和中單數量等。如圖3c所示,不同時間段的搶單數量、讀單數量和中單數量位于柱狀圖中,其它詳情數據位于列表中,但不限于這種圖表形式。
可選的,在商圈對應的地圖頁面上,還可以設置報警控件,如圖3c所示配送中訂單詳情左側的圖標“<”,以便于顯示相應配送員的今日送單統計信息。基于此,可響應于對配送員對應的統計控件的觸發操作,在地圖頁面上,展示所述配送員的今日送單統計信息。結合圖3c,所述今日送單統計信息包括:配送中訂單數量:如3單;總單量:如13單,打敗80%;讀單率:97%;搶單率:87%;今日在崗時長:4.8h,打敗59%;行駛里程:59.3km等。
可選的,在商圈對應地圖頁面上,運營人員可以對配送員的配送中訂單詳情進行操作,例如選擇配送中訂單,以便從商圈維度切換到訂單維度。或者,在商圈對應地圖頁面上,運營人員可以在搜索框中輸入需要監控的訂單號并點擊搜索確認按鈕,以便從商圈維度切換到訂單維度。基于此,客戶端可響應于運營人員的選擇操作或搜索操作,在被選擇或被搜索訂單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與所述被選擇或被搜索訂單關聯的界面元素。
結合圖3c可知,將商圈維度與騎士維度合并在一起展示,運營人員可以查看到該商圈內單量按時間分布的情況,并且還可以看到中單、搶單、讀單、接受訂單的比例以及該商圈中配送員的情況,并且通過對配送員的標識圖標進行操作,如點擊,可以看到配送員配送中的訂單、在崗時常、行駛里程等指標參數,因此可以迅速分析出該商圈中的運力供需是否平衡。例如,若發現商圈內配送員數量較多,而待搶訂單數量較少,則可以增加派單量,或降低送單成本以刺激配送員向其他商圈擴散,以保證各商圈的運力供需平衡,充分發揮眾包配送模式的優勢。
在一種情況下,需要從訂單維度監控配送力和配送需求,則第一地理區域為訂單對應的地理區域,如訂單的派單區域。例如,結合圖3c,假設運營人員從配送員的配送中訂單詳情中選擇某個訂單,從而從商圈維度切換到訂單維度。客戶端可響應于運營人員的選擇操作,向服務端發送異步數據請求,以請求反映所述訂單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的第一實時數據。服務端接收客戶端發送的異步數據請求,向客戶端返回第一實時數據。可選的,訂單維度的第一實時數據包括:待監控訂單的詳情數據以及待監控訂單的派單區域內配送員的位置屬性和搶單狀態。
客戶端在待監控訂單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與第一實時數據關聯的圖表型界面元素和圖標型界面元素。其中,展示圖表型界面元素的步驟,包括:客戶端可以在待監控訂單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包含待監控訂單的詳情數據的圖表。相應地,展示圖標型界面元素的步驟,包括:根據派單區域內配送員的位置屬性,識別配送員在待監控訂單對應地圖頁面上的位置;在所述地圖頁面上所述位置處,展示標識配送員的搶單狀態的搶單狀態圖標。進一步可選的,展示圖標型界面元素的步驟,還可以包括:在所述地圖頁面上所述位置處,展示配送員的標識圖標。
可選的,上述待監控訂單的詳情數據包括但不限于:訂單號、下單時間、擴散開始時間、擴散半徑、涉及商圈、取貨地址、送貨地址、收到擴散騎士數量、讀單率、搶單騎士、中單騎士、中單時間等等。上述配送員的搶單狀態包括但不限于:未收到擴散,已收到擴撒、但未讀,已收到擴散、已讀但未搶,已收到擴散、已讀、已搶但未中,已收到擴散、已讀、已搶且已中,等等。
假設運營人員選擇監控的訂單是訂單號為1*******************3,則在該訂單的派單區域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訂單的詳情數據和配送員的搶單狀態圖標得到的界面如圖3d所示。圖3d中所示地圖頁面上,左側是訂單的詳情數據;中間較大的圓圈表示訂單的派單區域,派單區域內的圓點圖標表示該區域內各配送員的搶單狀態。其中,不同的搶單狀態可以通過搶單狀態圖標的顏色來區分。或者,不同的搶單狀態可以通過搶單狀態圖標的形狀或樣式來區分。如圖3d所示,三角形圖標表示未收到擴散;方形圖標表示已收到擴撒、但未讀;圓形圖標表示已收到擴散、已讀但未搶;菱形圖標表示已收到擴散、已讀、已搶但未中;六邊形圖標表示已收到擴散、已讀、已搶且已中,但不限于此。另外,不同的搶單狀態還可以同時結合搶單狀態圖標的顏色以及形狀來區分。
可選的,在待監控訂單對應地圖頁面上,運營人員可以對配送員的搶單狀態圖標進行操作,以觸發顯示配送員的配送中訂單詳情。基于此,客戶端可響應于對配送員的搶單狀態圖標的觸發操作,展示所述配送員的配送中訂單詳情。如圖3d所示,運營人員點擊配送員“魏**”對應的標識圖標,則展示“魏**”的配送中訂單詳情。
可選的,在待監控訂單對應的地圖頁面上,還可以設置統計控件,如圖3d所示配送中訂單詳情左側的圖標“<”,以便于顯示相應配送員的今日送單統計信息。基于此,可響應于對配送員對應的統計控件的觸發操作,在地圖頁面上,展示所述配送員的今日送單統計信息。
結合圖3d可知,在訂單維度的界面中,可以查看訂單詳情,如下單時間、擴散開始時間、擴散半徑、商圈、取送貨地址等信息,并且可以看到以該訂單為中心,以不同擴散半徑所覆蓋的地理區域內的配送員數量及搶單狀態,便于及時發現異常,以便于及時進行策略調整。例如,若發現訂單的派單區域內搶單的配送員數量太少,或收到擴散的配送員數量過少,則可以減少派單量,或提升送單費用以刺激配送員搶單等,從而解決運力供需不平衡的問題,充分返回眾包配送模式的優勢。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所提供方法的各步驟的執行主體均可以是同一設備,或者,該方法也由不同設備作為執行主體。比如,步驟101至步驟102的執行主體可以為設備A;又比如,步驟101的執行主體可以為設備A,步驟102的執行主體可以為設備B;等等。
圖4為本申請又一實施例提供的界面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4所示,該裝置包括:獲取單元41和展示單元42。
獲取單元41,用于獲取第一數據,所述第一數據反映第一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
可選的,獲取單元41具體可用于:向服務端發送異步數據請求,所述異步數據請求包括所述第一數據的標識;接收所述服務端根據所述第一數據的標識返回的所述第一數據。
展示單元42,用于在所述第一地理區域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與所述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數據優選為實時數據,但不限于此。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該界面顯示裝置還包括:確定單元。
確定單元,用于響應于監控觸發操作,確定所述第一地理區域,并提供給獲取單元41。
可選的,確定單元具體可用于:
響應于預設對象列表上的選擇操作,確定被選擇對象對應的地理區域,作為所述第一地理區域;或者
響應于上一地圖頁面上的選擇操作,確定被選擇對象對應的地理區域,作為所述第一地理區域;
響應于所述上一地圖頁面上的搜索確認操作,確定搜索詞所標識對象對應的地理區域,作為所述第一地理區域。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獲取單元41還用于:在展示單元42展示與第一數據相關的界面元素之前,獲取所述地圖頁面的圖層列表;根據所述第一數據,在所述圖層列表中,定義所述界面元素對應的圖層,為展示單元42提供條件。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展示單元42具體可用于:
在所述地圖頁面上,展示包含所述第一數據的圖表型界面元素;和/或
在所述地圖頁面上,展示用于標識所述第一數據的圖標型界面元素。
可選的,展示單元42在展示圖表型界面元素時,具體可用于:在所述地圖頁面的非中心區域,展示所述圖表型界面元素。
可選的,展示單元42還可響應于對所述圖表型界面元素的關注操作,突出顯示所述圖表型界面元素。
可選的,展示單元42還可響應于所述地圖頁面上的切換觸發操作,在第二地理區域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與第二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所述第二地理區域是需要切換到的地理區域,所述第二數據反映所述第二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
可選的,展示單元42還可響應于對所述圖標型界面元素的顯示觸發操作,展示所述顯示觸發操作涉及對象的詳情數據。
進一步可選的,該界面顯示裝置還包括:移動單元,用于響應于對所述圖表型界面元素的拖動操作,移動所述圖表型界面元素。
進一步可選的,展示單元42還用于在響應所述切換觸發操作之前,捕捉對所述地圖頁面上搜索控件的點擊操作,作為所述切換觸發操作;或者,捕捉對所述圖表型界面元素中可操作對象的點擊操作,作為所述切換觸發操作。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地理區域為城市,所述第一數據包括:所述城市中每個商圈的運力供需基礎數據和反映運力供需匹配度的匹配度表征數據。
基于上述,展示單元42在展示圖表型界面元素時,具體可用于:在所述地圖頁面上,展示所述每個商圈的邊界以及包含所述每個商圈的運力供需基礎數據的基礎圖表。相應地,展示單元42在展示圖標型界面元素時,具體可用于:對所述每個商圈,識別所述商圈在所述地圖頁面上的位置區域;在所述位置區域中,展示代表所述商圈的匹配度表征數據的匹配度指示圖標。
進一步可選的,展示單元42還可用于執行以下至少一種操作:
根據所述商圈的匹配度表征數據,設置所述匹配度指示圖標的顏色;
根據所述商圈的匹配度表征數據,設置所述位置區域的顏色;
響應于對所述位置區域的觸發操作,在所述地圖頁面上,展示包含所述商圈的運力供需詳情數據的詳情圖表;
響應于對所述商圈對應的報警控件的觸發操作,在所述地圖頁面上,展示與所述商圈的匹配度表征數據相匹配的報警提示信息;
響應于對所述基礎圖表中商圈的選擇操作,在被選擇商圈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與所述被選擇商圈的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
可選的,上述運力供需基礎數據包括:有單配送員數量、在崗配送員數量、離崗配送員數量、平均訂單量以及待搶訂單量;所述匹配度表征數據包括:臨近超時訂單的占比。相應地,上述運力供需詳情數據包括:有單配送員數量、在崗配送員數量、離崗配送員數量、平均訂單量、待搶訂單量、臨近超時訂單量、臨近超時訂單率、送單量、接單量以及接起率。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地理區域為商圈;所述第一數據包括:所述商圈的運力供需詳情數據和所述商圈中每個配送員的屬性數據。
基于上述,展示單元42在展示圖表型界面元素時,具體可用于:在所述地圖頁面上,展示包含所述運力供需詳情數據的詳情圖表和包含所述每個配送員的屬性數據的屬性圖表。相應地,展示單元42在展示圖標型界面元素時,具體可用于:對所述每個配送員,根據所述配送員的位置屬性,識別所述配送員在所述地圖頁面上的位置;在所述地圖頁面的所述位置處,展示所述配送員的標識圖標。
進一步可選的,展示單元42還可用于執行以下至少一種操作:
響應于對所述配送員的標識圖標的觸發操作,展示所述配送員的配送中訂單詳情;
響應于對所述配送員對應的統計控件的觸發操作,展示所述配送員的今日送單統計信息。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地理區域為待監控訂單的派單區域;所述第一數據包括:所述待監控訂單的詳情數據以及所述派單區域內配送員的位置屬性和搶單狀態。
基于上述,展示單元42在展示圖表型界面元素時,具體可用于:在所述地圖頁面上,展示包含所述待監控訂單的詳情數據的圖表。相應地,展示單元42在展示圖標型界面元素時,具體可用于:根據所述配送員的位置屬性,識別所述配送員在所述地圖頁面上的位置;在所述地圖頁面的所述位置處,展示標識所述配送員的搶單狀態的搶單狀態圖標。
進一步可選的,展示單元42還可用于執行以下至少一種操作:
響應于對所述配送員的搶單狀態圖標的觸發操作,在所述地圖頁面上,展示所述配送員的配送中訂單詳情;
響應于對所述配送員對應的統計控件的觸發操作,在所述地圖頁面上,展示所述配送員的今日送單統計信息。
本實施例提供的界面顯示裝置,可用于執行圖1所示界面展示方法的流程,詳細描述可參見方法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提供的界面顯示裝置,獲取反映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的數據,在所述地理區域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與所述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使得運營人員可以直觀、實時地了解到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為運營人員預判是否會出現運力供需不平衡的情況提供了條件,便于動態靈活地調整策略,以保證運力供需平衡。另外,本實施例提供的界面顯示裝置,還支持不同地理區域之間的切換,運營人員可以靈活地監控不同地理區域內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
圖5為本申請又一實施例提供的界面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5所示,該裝置包括:展示單元51和響應觸發單元52。
展示單元51,用于在第一地圖頁面上,展示與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所述第一數據反映第一地圖頁面對應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
響應觸發單元52,用于響應于所述第一地圖頁面上的切換觸發操作,觸發所述展示單元51切換所述第一地圖頁面,
所述展示單元51還用于,在所述響應觸發單元52的觸發下,在第二地圖頁面上,展示與第二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所述第二數據反映所述第二地圖頁面對應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數據和第二數據優選為實時數據,但不限于此。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響應觸發單元52在響應于所述第一地圖頁面上的切換觸發操作之前,還用于:捕捉對所述第一地圖頁面上搜索控件的點擊操作,作為所述切換觸發操作;或者,捕捉對所述第一地圖頁面上可操作對象的點擊操作,作為所述切換觸發操作。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展示單元51還用于,響應于所述第一地圖頁面或所述第二地圖頁面上的顯示觸發操作,在所述第一地圖頁面或所述第二地圖頁面上,展示所述顯示觸發操作涉及對象的詳情數據。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與所述第一或第二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包括:圖表型界面元素和/或圖標型界面元素。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展示單元51在展示與所述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時,具體用于:展示所述第一地圖頁面;以動態方式,將與所述第一地圖頁面關聯的界面元素展示于所述第一地圖頁面上;或者,同步展示所述第一地圖頁面以及與所述第一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
在一可選實施方式中,展示單元51在展示與所述第二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時,具體用于:展示所述第二地圖頁面;以動態方式,將與所述第二地圖頁面關聯的界面元素展示于所述第二地圖頁面上;或者,同步展示所述第二地圖頁面以及與所述第二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
可選的,該界面顯示裝置還包括:獲取單元。獲取單元,用于向服務端發送異步數據請求,所述異步數據請求包括所述第一數據或第二數據的標識;接收所述服務端根據所述第一數據或第二數據的標識返回的所述第一數據或第二數據。
可選的,展示單元51還用于:獲取所述第一或第二地圖頁面的圖層列表;在所述圖層列表中,定義與所述第一或第二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對應的圖層,為后續展示相應界面元素提供條件。
本實施例提供的界面顯示裝置,可用于執行圖2所示方法實施例的流程,具體可參見方法實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贅述。
本實施例提供的界面顯示裝置,在所述地理區域對應的地圖頁面上展示與所述數據關聯的界面元素,使得運營人員可以直觀、實時地了解到地理區域中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為運營人員預判是否會出現運力供需不平衡的情況提供了條件,便于動態靈活地調整策略,以保證運力供需平衡。另外,本實施例提供的界面顯示裝置,還支持不同地理區域之間的切換,運營人員可以靈活地監控不同地理區域內的配送力和配送需求。
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計算機程序產品。因此,本發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實施例、完全軟件實施例、或結合軟件和硬件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可采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計算機可用程序代碼的計算機可用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于磁盤存儲器、CD-ROM、光學存儲器等)上實施的計算機程序產品的形式。
本發明是參照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計算機程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計算機程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可提供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到通用計算機、專用計算機、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于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也可存儲在能引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使得存儲在該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制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也可裝載到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上,使得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計算機實現的處理,從而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在一個典型的配置中,計算設備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CPU)、輸入/輸出接口、網絡接口和內存。
內存可能包括計算機可讀介質中的非永久性存儲器,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內存等形式,如只讀存儲器(ROM)或閃存(flash RAM)。內存是計算機可讀介質的示例。
計算機可讀介質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動和非可移動媒體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術來實現信息存儲。信息可以是計算機可讀指令、數據結構、程序的模塊或其他數據。計算機的存儲介質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變內存(PRAM)、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其他類型的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電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EPROM)、快閃記憶體或其他內存技術、只讀光盤只讀存儲器(CD-ROM)、數字多功能光盤(DVD)或其他光學存儲、磁盒式磁帶,磁帶磁磁盤存儲或其他磁性存儲設備或任何其他非傳輸介質,可用于存儲可以被計算設備訪問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計算機可讀介質不包括暫存電腦可讀媒體(transitory media),如調制的數據信號和載波。
還需要說明的是,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領域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申請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計算機程序產品。因此,本申請可采用完全硬件實施例、完全軟件實施例或結合軟件和硬件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請可采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計算機可用程序代碼的計算機可用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于磁盤存儲器、CD-ROM、光學存儲器等)上實施的計算機程序產品的形式。
以上所述僅為本申請的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本申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申請的精神和原理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申請的權利要求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