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屬于智能終端測試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智能終端的Web測試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HTML5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智能終端APP開始采用Web技術實現,因而系統Web功能、性能對用戶體驗也日益重要。
現有技術中移動終端Web測試,主要借助于計算機,通過手動方式打開瀏覽器,輸入某項測試所需的測試網站的網址,連接該網站進行測試。現有Web測試都是人工啟動瀏覽器,去逐個訪問測試網站。現有技術中還沒有專門的在測試終端測試智能終端設備Web相關內容的系統,用戶使用計算機測試智能終端Web具有體驗效果差,測試過程繁瑣,測試效率低的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申請提供一種智能終端的Web測試方法及系統,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智能終端Web測試繁瑣、效率低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一技術方案提供的智能終端的Web測試方法包括:安裝于智能終端上的Web測試平臺將用戶選擇的測試項目發送至Web服務器,并啟動智能終端上的瀏覽器發送網頁請求連接所述Web服務器;
所述Web服務器根據用戶選擇的測試項目執行相應的測試程序,測試程序執行過程中調取與網頁相關的測試資源,將測試結果發送至所述Web測試平臺;
所述Web測試平臺將所述測試結果顯示在智能終端上。
本申請方法的進一步實施例中,所述Web測試平臺還將測試結果發送至測試管理平臺,由測試管理平臺根據測試結果生成測試報表和結果分析報告。
本申請方法的進一步實施例中,所述測試管理平臺根據測試結果生成測試報表和結果分析報告之后還包括:用戶通過計算機登錄到所述測試管理平臺,以獲取測試報表和結果分析報告。
本申請方法的進一步實施例中,還包括:所述測試管理平臺制定測試策略,將測試策略下發至多個Web測試平臺;
所述Web測試平臺將所述測試策略發送至所述Web服務器,以使所述Web服務器根據所述測試策略進行測試。
本申請方法的進一步實施例中,所述測試項目包括Web協議一致性、Web協議性能及Web協議安全性的一個或多個。
本申請另一技術方案提供的智能終端的Web測試系統包括:Web測試平臺及Web服務器;
所述Web測試平臺安裝于智能終端上,用于將用戶選擇的測試項目發送至所述Web服務器,并啟動智能終端上的瀏覽器通過發送網頁請求連接所述Web服務器;將測試結果顯示在智能終端上;
所述Web服務器用于接收用戶選擇的測試項目,根據接收到的測試項目執行相應的測試程序,測試程序執行過程中調取與網頁相關的測試資源,將測試結果發生至所述Web測試平臺。
本申請系統的進一步實施例中,還包括測試管理平臺,連接所述Web測試平臺,接收所述Web測試平臺發送的測試結果,根據所述測試結果生成報表和結果分析報告。
本申請系統的進一步實施例中,還包括計算機,用于供用戶登錄到所述測試管理平臺,以獲取測試報表和結果分析報告。
本申請系統的進一步實施例中,所述測試管理平臺還用于制定測試策略,將測試策略下發至多個Web測試平臺;各所述Web測試平臺還用于接收所述測試管理平臺下發的測試策略,將所述測試策略發送至所述Web服務器,以使所述Web服務器根據所述測試策略進行測試。
本申請系統的進一步實施例中,所述測試項目包括Web協議一致性、Web協議性能及Web協議安全性的一個或多個。
本申請提供的智能終端的Web測試方法及系統能夠對智能終端的Web協議進行自動測試,極大地提高了測試效率,節省了用戶和測試人員的時間及工作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申請一實施例智能終端的Web測試方法流程圖;
圖2為本申請另一實施例智能終端的Web測試方法流程圖;
圖3為本申請再一實施例智能終端的Web測試方法流程圖;
圖4為本申請一實施例智能終端的Web測試系統結構圖;
圖5為本申請另一實施例智能終端的Web測試系統結構圖;
圖6為本申請一具體實施例的智能終端的Web測試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申請的技術特點及效果更加明顯,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申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說明,本申請也可有其他不同的具體實例來加以說明或實施,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權利要求范圍內做的等同變換均屬于本申請的保護范疇。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個具體實施例”、“例如”、“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申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各實施例中涉及的步驟順序用于示意性說明本申請的實施,其中的步驟順序不作限定,可根據需要作適當調整。
本申請所述的智能終端可以為Android系統,還可以為iOS系統,亦或是Windows系統,本申請對智能終端的操作系統不做具體限定。
如圖1所示,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智能終端的Web測試方法流程圖。本實施例能夠對智能終端的Web協議進行自動測試,極大地提高了測試效率,節省了用戶和測試人員的時間及工作量。
具體的,智能終端的Web測試方法包括:
步驟101:安裝于智能終端上的Web測試平臺將用戶選擇的測試項目發送至Web服務器,并啟動智能終端上的瀏覽器發送網頁請求連接所述Web服務器。
詳細的說,所述Web測試平臺包括多個測試項目,不同的測試項目對應的測試網頁請求(即測試網址,由Web測試平臺提供)可以不同。這些測試項目顯示在智能終端上,以供用戶選擇。Web測試平臺可通過用戶輸入用戶名和密碼的方式登錄,登錄后以供用戶選擇測試項目,啟動智能終端上的瀏覽器連接所述Web服務器。
Web測試平臺由測試管理平臺提供,具體實施時,測試管理平臺根據用戶通過智能終端的請求,將Web測試平臺下發到智能終端。Web測試平臺能夠自動探測Web測試平臺的最新版本,以提示智能終端用戶及時更新。
啟動的智能終端上的瀏覽器可以為安裝于智能終端上任意一瀏覽器,本申請對此不做限定。
步驟102:所述Web服務器根據用戶選擇的測試項目執行相應的測試程序,測試程序執行過程中調取與網頁相關的測試資源,將測試結果發送至所述Web測試平臺。
Web服務器中存儲有測試所需的測試程序及網頁相關的測試資源。測試所需資源例如為測試所需要的圖片資源、動畫資源、文本資源等與測試程序(算法)相關的內容或者說是測試程序/算法在測試過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內容。
步驟103:所述Web測試平臺將所述測試結果顯示在智能終端上。測試結果與測試項目相對應,為了便于用戶理解,可以以數據表格的形式顯示在智能終端上。
本申請一具體實施例中,測試項目包括Web協議一致性、Web協議性能及Web協議安全中的一個或多個。其中,Web協議包括但不限于ACID3、HTML5、JAVASCRIPT、CSS3等;Web協議性能包括但不限于JAVASCRIPT解析性能、CSS3渲染性能等;Web協議安全包括但不限于對HTTPS協議的支持、隱私保護協議的支持等。
本申請一具體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智能終端的Web測試方法還包括:
步驟201:所述Web測試平臺將測試結果發送至測試管理平臺。
步驟202:測試管理平臺根據測試結果生成測試報表和結果分析報告。測試報表由選擇的測試項目決定,結果分析報告是將測試結果以圖表的形式輸出。
若同時對多個智能終端進行Web測試,則測試管理平臺可獲得多個測試結果,對多個測試結果進行匯總生成一份完整的測試報表。
用戶可通過計算機登錄到測試管理平臺,以獲取測試報表和結果分析報告。該測試管理平臺具有用戶鑒權能力,并非所有用戶均可通過計算機獲取測試報表和結果分析報告,已經注冊的,或設定用戶才可以。
本實施例采用測試管理平臺綜合分析多份測試結果以生成測試報表和結果分析報告,提高了智能終端Web測試結果的采集及分析效率。
本申請一具體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智能終端的Web測試方法還包括:
步驟301:所述測試管理平臺制定測試策略,將測試策略下發至多個Web測試平臺。
實施時,用戶可使用用戶名和密碼登陸測試管理平臺,在測試管理平臺定制測試策略。具體的,測試策略如為測試項目、測試結果是否需要上傳至測試管理平臺、測試結果上傳至測試管理平臺的時間等,測試策略可根據用戶需求進行設定,本申請對測試策略包含的內容不做具體限定。
步驟302:所述Web測試平臺將所述測試策略發送至所述Web服務器,并啟動智能終端上的瀏覽器發送網頁請求至所述Web服務器。
步驟303:所述Web服務器根據所述測試策略執行相應的測試程序,測試程序執行過程中根據網頁請求獲取測試資源。
通過本實施例,能夠使得一測試人員負責的所有智能終端進行相同的批量測試,提高測試人員工作效率。
如圖4所示,圖4為本申請實施例的智能終端的Web測試系統,該測試系統能夠對智能終端的Web協議進行自動測試,極大地提高了測試效率,節省了用戶和測試人員的時間及工作量。具體的,智能終端的Web測試系統包括:Web測試平臺401及Web服務器402。
所述Web測試平臺401安裝于智能終端上,用于將用戶選擇的測試項目發送至所述Web服務器,并啟動智能終端上的瀏覽器發送網頁請求連接所述Web服務器;將測試結果顯示在智能終端上。詳細的說,測試項目包括但不限于Web協議一致性、Web協議性能及Web協議安全性。
所述Web服務器402用于接收用戶選擇的測試項目,根據接收到的測試項目執行相應的測試程序,測試程序執行過程中調取網頁相關的測試資源,測試程序執行完后生成測試結果,將測試結果發生至所述Web測試平臺。
本申請一具體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智能終端的Web測試系統還包括:測試管理平臺403,連接所述Web測試平臺401,接收所述Web測試平臺發送的測試結果,根據所述測試結果生成報表和結果分析報告。
進一步的,還包括計算機404,用于供用戶登錄到所述測試管理平臺,以獲取測試報表和結果分析報告。
本申請一具體實施例中,測試管理平臺還用于制定測試策略,并將其下發至多個智能終端的Web測試平臺;Web測試平臺接收所述測試管理平臺下發的測試策略,將所述測試策略發送至所述Web服務器,以使所述Web服務器根據所述測試策略進行測試。
本申請提供的智能終端的Web測試系統能夠對智能終端的Web協議進行自動測試,極大地提高了測試效率,節省了用戶和測試人員的時間及工作量。
為了更清楚說明本申請技術方案,下面以對多個智能終端同時進行Web測試進行說明,各智能終端上安裝有Web測試平臺,如圖6所示:
步驟601:用戶使用用戶名和密碼測試管理平臺,以在測試管理平臺定制測試策略。
步驟602:用戶登錄各測試終端上的Web測試平臺,Web測試平臺從測試管理平臺獲取測試策略,并將其發送至Web服務器,自動啟動智能終端上的瀏覽器發送網頁請求連接Web服務器。
步驟603:Web服務器根據測試策略執行相應的測試程序,測試程序執行過程中調取與網頁相關的測試資源,將測試結果發送至Web測試平臺。
步驟604:各Web測試平臺將測試結果發送至測試管理平臺。
步驟605:測試管理平臺根據各Web測試平臺發送的測試結果生成測試報表及結果分析報告,以使用戶通過計算機登錄測試管理平臺查看或下載測試報表及結果分析報告。
以上所述僅用于說明本申請技術方案,任何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均可在不違背本申請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與改變。因此,本申請的權利保護范圍應視權利要求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