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建筑工程設計與施工協同工作的平臺系統架構。
背景技術:
勘察設計行業目前都在積極推進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仿真技術在工程項目中的應用,但工程建設行業在建設過程中涉及二個階段和二個產業鏈,即作為服務業的設計階段和作為制造業的施工階段。目前的現狀是這二個階段的技術是有各自的專業特點,設計階段的二維設計深度達不到施工階段的施工圖深化要求,即現場不能直接用二維設計圖紙進行施工,施工單位必須進行二維施工圖深化設計,才能滿足實際施工的要求。但是由于是二維圖紙作業,在實際工程中各專業往往產生大量的錯、漏、碰、缺問題,其本質是上下游二個產業的分工和性質引起的。
現有技術的設計與施工信息不交互,使得工程項目的設計與施工模型的數據不能共享,由于設計與施工不能協同工作,大大影響了工程的建設周期、成本以及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設計的一種設計與施工協同工作的平臺系統架構,采用虛擬服務器群作為協同工作的應用服務器,通過二路接入INTERNET網絡,并利用基于BIM技術建立工程對象的仿真數字模型進行設計與施工的協同工作,在互聯網和集成技術的支持下使設計與施工的模型數據共享,將建設工程產業鏈上的上、下游(即設計、施工)工程對象集成在一個數字化平臺系統上,利用BIM技術建立工程對象的仿真數字模型,使得數字模型貫穿于整個工程建設的各個階段,達到工程項目設計與施工協同工作,并根據各階段的工程建設需要,挖掘數字模型數據價值,從而提高工程建設質量,縮短建設周期,節約建設成本、確保安全的目標。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設計與施工協同工作的平臺系統架構,其特點是該平臺系統架構在互聯網上,采用虛擬服務器群作為協同工作的應用服務器,通過二路接入INTERNET網絡以及利用基于BIM技術建立工程對象的仿真數字模型進行設計與施工的協同工作,所述平臺系統由協同工作平臺連接的三維設計、三維施工模擬、設計與施工信息和竣工模型組成,三維設計與三維施工模擬由設計與施工信息交互后輸入協同工作平臺;所述三維設計包括設計三維軟件、設計專業構件庫和工程造價系統;所述三維施工模擬包括施工三維軟件、施工專業構件庫和施工造價系統;所述協同工作平臺將三維設計、三維施工模擬和設計與施工信息以及設計變更、施工變更和數據中心接入的數據協同工作后輸入竣工模型;所述竣工模型根據輸入的協同數據即時建立各階段的仿真數字模型后逐步形成工程所需的最終模型。
所述三維設計根據設計與施工信息反饋三維施工模擬的施工信息后進行碰撞及凈高的設計檢查、性能分析和優化設計工作。
所述三維施工模擬根據設計與施工信息反饋三維設計的設計修改信息后進行碰撞及凈高的施工檢查、分段施工進度模擬、安裝模擬、設備材料模擬和工程量統計工作。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數字模型貫穿于整個工程建設的各個階段,達到工程項目設計與施工協同工作,并根據各階段的工程建設需要,挖掘數字模型數據價值,從而提高工程建設質量,縮短建設周期,節約建設成本、確保安全的目標,利用互聯網+設計與施工協同工作平臺系統可以降低建設過程中錯、漏、碰、缺等差錯率,節約建設成本,并為建設成本提供基礎數據,對一些復雜部位或節點可以進行仿真模擬,從而降低安全風險,如果配合計劃管理,虛實結合,可以直觀的掌握現場進度,同時建設對象模型可以為今后運行維護提供信息模型,為后期工程對象的管理維護提供保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平臺系統架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網絡拓撲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附圖1,本發明由協同工作平臺4連接的三維設計1、三維施工模擬2、設計與施工信息3和竣工模型8組成,三維設計1與三維施工模擬2由設計與施工信息3交互后輸入協同工作平臺4;所述三維設計1包括設計三維軟件11、設計專業構件庫12和概預算系統13;所述三維施工模擬2包括施工三維軟件21、施工專業構件庫22和施工造價系統23;所述三維設計1根據設計與施工信息3反饋三維施工模擬2的施工信息后進行碰撞及凈高的設計檢查14、性能分析15和優化設計16工作;所述三維施工模擬2根據設計與施工信息3反饋三維設計1的設計修改信息后進行碰撞及凈高的施工檢查24、分段施工進度模擬25、安裝模擬26、設備材料模擬27和工程量統計28工作;所述協同工作平臺4將三維設計1、三維施工模擬2和設計與施工信息3以及設計變更5、施工變更6和數據中心7接入的數據協同工作后輸入竣工模型8;所述竣工模型8根據輸入的協同數據即時建立各階段的仿真數字模型后逐步形成工程所需的最終模型;所述平臺系統架構在互聯網上,采用虛擬服務器群作為協同工作的應用服務器,通過二路接入INTERNET網絡以及利用基于BIM技術建立工程對象的仿真數字模型進行設計與施工的協同工作是對三維設計與施工軟件在工程應用中產生的數據進行數據管理與數據進行交換,解決了設計與施工兩個階段產生的數據標準、數據規劃和數據組織問題,達到數據的一致性、可交互性。
參閱附圖2,本發明利用互聯網+設計與施工的協同工作模式,將協同數字平臺(包括專業軟件和協同工作平臺)架構在互聯網上,采用虛擬服務器群作為本系統協同工作的應用服務器,并通過二路接入INTERNET網絡,其中應用服務器就是作為協同工作的服務器。
以上只是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專利,凡為本發明等效實施,均應包含于本專利的權利要求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