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供應鏈管理,具體涉及一種基于雙向同步機制的實物管理系統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1、在供應鏈管理領域,確保實物資源與數據資源之間的一致性和同步性對于提高管理效率和準確性至關重要。然而,現有的解決方案在實現這一目標時存在諸多不足。
2、目前,主流的實物資源與數據資源同步方案主要依賴于人工或半自動的方式。以設備調撥為例,當管理員需要將一個設備從庫存中調撥到另一個位置時,通常需要手動核對庫中的實物和數據資源,以確保兩者的一致性。這種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實現同步,但其效率極低,且容易出錯。由于人工操作的主觀性和不穩定性,往往會導致數據記錄不準確或實物與數據不符的情況,從而增加了管理難度和成本。
3、此外,一些企業為了提升同步效率,采用了自動化系統來進行實物和數據資源的同步。然而,這些自動化系統往往依賴于特定的硬件設備和軟件平臺,這限制了其廣泛適用性。不同企業可能采用不同的it架構和軟硬件環境,導致這些自動化系統難以跨平臺或跨企業應用。同時,由于這些系統的高度定制化,其開發和維護成本也相對較高,不利于大規模推廣和應用。
4、更為嚴重的是,在同步過程中,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難以保證。由于實物操作和數據更新可能涉及多個環節和多個系統,數據在傳輸和處理過程中容易出現丟失或沖突的情況。例如,當兩個管理員同時對同一設備進行操作時,如果系統沒有有效的沖突解決機制,就可能導致數據狀態不一致或數據丟失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同步的準確性,還可能對后續的管理和決策造成不利影響。
5、綜上所述,現有的實物資源與數據資源同步方案存在諸多不足,包括依賴人工操作、缺乏廣泛適用性、數據一致性和完整性難以保證等問題。這些問題限制了實物資源與數據資源同步技術的發展,無法滿足現代化的管理體系對高效、準確、實時同步的需求。因此,需要一種新的實物管理方法及其系統來解決這些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雙向同步機制的實物管理系統及其方法,旨在實現實物資源與數據資源之間的自動化、實時同步,提高管理效率和準確性,并確保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2、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3、一種基于雙向同步機制的實物管理系統,包括:
4、實物管理模塊,用于處理泛終端設備的管理操作,并為每個泛終端設備分配唯一序列號;
5、數據資源管理模塊,用于存儲和管理與泛終端設備相關的數據資源;
6、同步接口,設置在所述實物管理模塊和數據資源管理模塊之間,用于實現兩者之間的通信和數據同步;
7、其中,當在所述實物管理模塊中發起某一泛終端的調撥操作時,所述系統執行以下步驟:
8、通過所述泛終端設備的唯一序列號,向所述數據資源管理模塊發送校驗請求,以核實所述泛終端的數據資源是否存在于發起調撥的管理員所管理的庫中;
9、所述數據資源管理模塊接收并核查所述校驗請求,確認所述數據資源的存在;
10、在確認通過后,所述實物管理模塊繼續執行所述泛終端的調撥操作;
11、調撥成功后,所述實物管理模塊再次通過所述同步接口與所述數據資源管理模塊通信,觸發數據資源的同步調撥流程,確保接收調撥的管理員獲得與該泛終端相關的最新數據資源,從而實現實物資源與數據資源的雙向同步和一致性管理。
12、根據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雙向同步機制的實物管理系統,所述實物管理模塊包括:
13、序列號管理模塊,用于管理泛終端設備的唯一序列號;
14、入庫管理模塊,用于處理泛終端設備的入庫操作;
15、調撥管理模塊:用于處理泛終端設備的調撥操作;
16、出庫管理模塊:用于處理泛終端設備的出庫操作。
17、根據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雙向同步機制的實物管理系統,所述序列號管理模塊包括:序列號數據庫,用于存儲所有泛終端設備的唯一序列號信息;序列號驗證器,用于在泛終端設備入庫時生成并驗證每個序列號的唯一性;
18、所述入庫管理模塊包括:入庫登記表,用于輸入新入庫泛終端設備的詳細信息;入庫記錄數據庫,用于安全存儲所有入庫操作的記錄;入庫驗證器,用于在設備入庫時核對并確認入庫信息的準確性;
19、所述調撥管理模塊包括:調撥請求表,用于允許管理員發起泛終端設備的調撥請求,并指定調撥的目標管理員;調撥記錄數據庫,用于記錄所有調撥操作的詳細信息;調撥驗證器,在調撥操作執行前后,通過核對序列號和數據資源管理模塊的反饋,確保調撥信息的準確性和調撥操作的合法性;
20、所述出庫管理模塊包括:出庫登記表,供管理員在泛終端設備出庫時填寫出庫信息;出庫記錄數據庫,用于長期保存出庫操作的完整記錄;出庫驗證器,用于在出庫前驗證出庫信息的準確性,確保出庫設備與記錄一致,并在出庫后更新庫存狀態。
21、根據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雙向同步機制的實物管理系統,所述數據資源管理模塊包括:
22、數據存儲模塊:用于存儲泛終端設備的數據資源;
23、數據同步模塊:用于處理實物管理模塊發送的同步請求,以及更新數據資源;
24、沖突檢測與解決模塊:用于檢測數據同步過程中的沖突,并采取措施解決沖突。
25、根據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雙向同步機制的實物管理系統,所述數據存儲模塊包括:數據存儲庫,用于集中存儲所有與泛終端設備相關的數據資源;數據庫管理系統,用于管理數據存儲庫中的數據資源,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26、所述數據同步模塊包括:同步請求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實物管理模塊的同步請求;數據更新處理器,用于根據接收到的同步請求對數據存儲庫中的相應數據資源進行更新或同步;數據確認反饋器,在數據更新完成后,用于向所述實物管理模塊發送更新確認信息,確保雙向同步過程的閉環管理;
27、所述沖突檢測與解決模塊包括:沖突檢測器,用于檢測數據同步過程中的數據沖突;沖突解決策略庫,用于提供一系列預設的沖突解決策略;沖突解決執行器,用于根據沖突檢測器的報告和沖突解決策略庫的建議,執行沖突解決操作,確保數據同步過程中的一致性和穩定性。
28、一種基于雙向同步機制的實物管理方法,該方法應用于上述的一種基于雙向同步機制的實物管理系統,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29、實物管理模塊初始化步驟:設置系統參數;對泛終端設備進行唯一標識,分配唯一序列號,并將這些序列號存儲在實物管理模塊中;
30、數據資源管理模塊初始化步驟:設置系統參數;配置數據資源管理模塊與實物管理模塊的同步接口;
31、設備入庫步驟:將泛終端設備入庫,并將設備的序列號輸入到實物管理模塊;實物管理模塊利用序列號對設備進行唯一標識,并將入庫信息存儲在數據庫中;實物管理模塊通過同步接口將入庫信息發送給數據資源管理模塊;數據資源管理模塊接收并存儲入庫信息。
32、設備調撥步驟:管理員發起設備調撥請求,將設備從自己的庫中調撥給另一管理員;系統利用序列號與數據資源管理模塊通信,核實發起調撥的管理員庫中的泛終端數據資源;數據資源管理模塊確認后,實物管理模塊執行調撥,并通過同步接口將調撥信息發送給數據資源管理模塊;數據資源管理模塊接收并存儲調撥信息,同時更新接收管理員庫中設備的數據資源;
33、數據同步步驟:采用數據同步算法和沖突解決機制,當發起設備調撥時,系統檢查發起調撥的管理員庫中設備的當前狀態;若設備狀態為已入庫,則發送設備信息給數據資源管理模塊,數據資源管理模塊接收并存儲這些信息,同時更新接收管理員庫中設備的當前狀態;若設備狀態為已調撥,則系統檢測到數據沖突,利用沖突解決機制更新設備的當前狀態為已調撥,并將調撥信息發送給數據資源管理模塊;數據資源管理模塊接收并存儲調撥信息,同時更新接收管理員庫中設備的當前狀態。
34、根據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雙向同步機制的實物管理方法,所述數據同步算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35、數據變更檢測步驟:實物管理模塊實時監控泛終端設備的各項狀態變更;
36、數據變更記錄步驟:每當檢測到狀態變更時,實物管理模塊自動記錄詳細的變更信息,該信息至少包含設備的序列號、變更發生的具體時間以及變更的類型;
37、數據變更通知步驟:實物管理模塊通過預先配置的同步接口,將上述變更信息實時且準確地發送給數據資源管理模塊;
38、數據更新步驟:數據資源管理模塊在接收到來自實物管理模塊的變更信息后,立即對數據庫中的相關記錄進行更新,以反映最新的設備狀態;
39、數據確認步驟:為確保數據同步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數據資源管理模塊在完成數據更新后,需向實物管理模塊發送更新確認信息,實現數據同步的雙向確認機制。
40、根據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雙向同步機制的實物管理方法,所述沖突解決機制包括沖突檢測步驟,用于識別并區分狀態沖突與時間沖突,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41、實時監控步驟:實物管理模塊與數據資源管理模塊協同工作,對泛終端設備的所有狀態變更進行持續、不間斷的監控,包括所有關鍵操作環節;
42、變更記錄步驟:一旦檢測到狀態變更,實物管理模塊立即記錄詳細的變更信息;同時,數據資源管理模塊也對其接收到的數據變更進行相應記錄;
43、變更通知與初步檢測步驟:實物管理模塊通過同步接口將變更信息詳情實時發送給數據資源管理模塊;數據資源管理模塊在接收到變更信息詳情后,立即啟動初步的沖突檢測程序,該程序用于檢查接收到的變更詳情與數據庫中當前存儲的設備狀態信息是否保持一致;
44、狀態與時間沖突識別步驟:在初步沖突檢測過程中,數據資源管理模塊若發現接收到的變更詳情與數據庫中的當前狀態存在不一致,則立即將該情況標記為潛在的狀態沖突;同時,系統還具備時間沖突檢測機制,用于識別并標記出在時間上極為接近、可能導致數據不一致的操作。
45、根據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雙向同步機制的實物管理方法,所述沖突解決機制包括沖突解決步驟,用于根據沖突的具體類型和預設規則選擇沖突解決策略,包括以下具體步驟:
46、沖突識別步驟:數據資源管理模塊對初步檢測出的潛在沖突進行分析,確定沖突的具體類型;
47、策略選擇步驟:根據沖突類型以及預先設定的沖突解決規則,數據資源管理模塊選擇適用的沖突解決策略;
48、優先級規則應用步驟:在沖突涉及不同管理員操作時,根據管理員的權限級別或操作的預設優先級,自動決定哪個操作應優先執行,確保高級別或高優先級操作的優先處理;
49、時間戳比較步驟:對于時間接近的操作導致的沖突,通過比較操作的時間戳,自動選擇時間戳較早的操作進行執行,保證操作順序的合理性;
50、手動介入步驟:在特定情況下識別需要人工判斷的場景,提示管理員介入。
51、根據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基于雙向同步機制的實物管理方法,所述沖突解決機制還包括沖突解決執行與后續處理步驟:
52、沖突解決執行步驟:根據所選的沖突解決策略執行相應的沖突解決操作;
53、數據更新步驟:在沖突解決后,數據資源管理模塊立即更新數據庫中的相關記錄,確保數據庫狀態與實物管理模塊保持一致;同時,實物管理模塊也更新其內部狀態信息,反映最新的操作結果;
54、確認與反饋步驟:數據資源管理模塊在完成數據更新后,向實物管理模塊發送沖突解決的結果和更新確認信息,實物管理模塊接收并確認,同時記錄沖突解決過程及結果。
55、由此可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56、1、提高效率和準確性:本發明通過引入基于雙向同步機制的實物管理系統及方法,實現了實物資源與數據資源之間的自動化同步,避免了人工操作的繁瑣和易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準確性。同時,通過采用先進的數據同步算法和沖突解決機制,保證了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減少了數據丟失或沖突的情況。
57、2、廣泛的適用性:本發明的泛終端實物管理系統及方法,并不依賴于特定的硬件設備和軟件平臺,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它可以適用于需要精確管理實物與數據資源同步的多種場景,包括但不限于企業管理、物流管理、倉儲管理等,滿足了現代化的管理體系對高效、準確、實時同步的需求。
58、3、實時同步和一致性:本發明通過實物管理模塊和數據資源管理模塊之間的通信,實現了實物資源與數據資源之間的實時同步。管理員在發起設備調撥時,系統自動進行通信和核實,確保了實物資源和數據資源的最終一致性。這種實時同步和一致性的管理方式,可以大大提高供應鏈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滿足現代企業對高效管理的需求。
59、4、降低成本和復雜性:由于本發明的系統及方法不依賴于特定的硬件設備和軟件平臺,因此在實施和維護方面,成本較低,復雜性較低。同時,由于系統的自動化程度高,可以減少人工干預,進一步降低了運營成本??偟膩碚f,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廣泛的適用性、更好的數據一致性和更低的成本和復雜性,是一種理想的實物資源與數據資源同步管理方案。
6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