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終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置于所述終端內部的天線和導電介質層;
所述導電介質層與接地線連接;
所述導電介質層與所述天線的走線面平行設置且相隔設定距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線包括高頻走線以及低頻走線,所述高頻走線與所述低頻走線位于同一走線面;
所述導電介質層與所述高頻走線平行且相隔第一設定距離;
所述導電介質層與所述低頻走線平行且相隔所述第一設定距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頻走線與所述低頻走線位于不同的走線面;
所述導電介質層包括低頻導電介質層和高頻導電介質層;
所述高頻導電介質層與所述高頻走線平行且相隔第一設定距離;
所述低頻導電介質層與所述低頻走線平行且相隔第二設定距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設定距離是根據天線的頻偏和帶寬的性能要求確定的。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介質層的投影與所述天線的走線面的投影部分重合。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終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導電介質層為導電布,所述導電布貼合在所述終端內部。
7.一種制作終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確定天線的走線面與導電介質層之間的預設距離;
根據所述預設距離和所述天線在終端內部的第一位置,確定所述導電介質層在所述終端內部的第二位置;
將所述導電介質層設置在所述第二位置處,且所述導電介質層與所述天線的走線面相平行;
將所述導電介質層與接地線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將所述導電介質層設置在所述第二位置處,且所述導電介質層與所述天線的低頻走線平行;
或者
將所述導電介質層設置在所述第二位置處,且所述導電介質層與所述天線的高頻走線平行。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將所述導電介質層設置在所述第二位置處,且所述導電介質層與所述天線的投影部分重合。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將所述導電介質層設置在所述第二位置處,且所述導電介質層與所述天線的低頻走線平行;
設置所述導電介質層與所述天線之間的間距為第一預設距離;
將所述導電介質層設置在所述第二位置處,且所述導電介質層與所述天線的高頻走線平行;
設置所述導電介質層與所述天線之間的間距為第二預設距離;
所述第一預設距離與所述第二預設距離不相同。
11.根據權利要求7~10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確定天線的走線面與導電介質層之間的預設距離按照下列方法進行確定:
s1、根據天線的頻偏和帶寬的性能要求,粗調整預設距離;
s2、測試天線的回波損耗,確定是否滿足天線的頻偏和帶寬的性能要求;
s3,若確定滿足天線的頻偏和帶寬的性能要求,則測試天線的有源指標;
s4,根據測試天線的有源指標,精調整預設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