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燈具用鋰電池組。
背景技術:
鋰電池是一類由鋰金屬或鋰合金為負極材料、使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電池。由于鋰電池可以反復充放電,使用壽命比干電池長,體積、質量比鉛酸蓄電池小,其安全性、比容量、自放電率和性能價格比均優于普通電池。鋰電池組是由多個鋰電池并聯或串聯后再裝在塑料殼體內制成,殼體能增強鋰電池會環境的適應性,起到防水、防潮的效果,在應急燈、工礦燈、隧道燈中使用廣泛,能在相對惡劣的條件下為燈具應急供電,然而目前的鋰電池組雖然防水性能很高,然而鋰電池放電過程中會發熱,由于外殼密封性能好,從而導致鋰電池熱量難以及時散發出去,鋰電池工作溫度過高會降低其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鋰電池組散熱性能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散熱性能好、使用壽命長的燈具用鋰電池組。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燈具用鋰電池組,包括電池盒、設在電池盒內的若干鋰電池,所述的電池盒包括無底面的盒體、設在盒體上端的蓋體,所述盒體的底部設有陶瓷板,所述陶瓷板的下側面設有散熱板,所述散熱板與陶瓷板之間設有導熱膠層,所述陶瓷板的上側面設有與鋰電池數量相等的下定位孔,所述蓋體的下側面設有與下定位孔一一對應的上定位孔,每個下定位孔的底部均設有下導電片,陶瓷板上設有下導電柱,每個下導電片均與導電柱電連接,每個上定位孔內均設有上導電片,上導電片與上定位孔的底部之間設有壓簧,蓋體的下側面上設有上導電柱,每個上導電片均與上導電柱電連接,鋰電池的兩端分別位于上定位、下定位孔內,任意兩個鋰電池之間均存在散熱間隙,所述蓋體內設有第一接線端子、第二接線端子,所述的第一接線端子與上導電柱電連接,所述的第二導電端子與下導電柱電連接。每個鋰電池之間有足夠的散熱間隙,鋰電池散發的熱量傳遞給陶瓷板,陶瓷板再把熱量通過導熱膠層傳遞給散熱板,最后快速把鋰電池的熱量散發出去,導熱膠對陶瓷板與散熱板起到連接作用;導熱膠層、散熱板對陶瓷板具有保護作用,防止陶瓷板受到磕碰而破裂。
作為優選,所述陶瓷板的下側面上設有散熱槽。散熱槽能增加散熱表面積,提高散熱效率。
作為優選,所述的散熱板為鋁板,所述散熱板的邊緣延伸形成若干卡耳,所述的卡耳與盒體底端側面直接卡接。
作為優選,所述盒體的上端內邊緣處設有弧形卡槽,所述蓋體的側面設有與弧形卡槽卡接配合的弧形凸條。蓋體通過弧形凸條與弧形卡槽卡接配合,密封性能好,拆卸、裝配方便。
作為優選,所述蓋體的上側面邊緣處設有凸檐,所述的凸檐與盒體的上端面之間設有密封條。密封條對蓋體、盒體之間的縫隙進行密封,增強防水性能。
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散熱性能好、使用壽命長的有益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放大示意圖。
圖3為圖1中B處放大示意圖。
圖中:電池盒1、鋰電池2、陶瓷板3、散熱板4、導熱膠層5、下定位孔6、上定位孔7、下導電片8、下導電柱9、盒體10、蓋體11、上導電片12、壓簧13、上導電柱14、散熱間隙15、第一接線端子16、第二接線端子17、散熱槽30、卡耳40、弧形卡槽100、弧形凸條110、凸檐111、密封條11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的一種燈具用鋰電池組,包括電池盒1、設在電池盒內的若干鋰電池2,電池盒1包括無底面的盒體10、設在盒體上端的蓋體11,盒體10的底部設有陶瓷板3;如圖3所示,陶瓷板的下側面上設有散熱槽30,陶瓷板3的下側面設有散熱板4,散熱板與陶瓷板之間設有導熱膠層5,散熱板為鋁板,散熱板4的邊緣延伸形成若干卡耳40,卡耳與盒體底端側面直接卡接;
陶瓷板的上側面設有與鋰電池數量相等的下定位孔6,蓋體的下側面設有與下定位孔一一對應的上定位孔7,每個下定位孔的底部均設有下導電片8,陶瓷板上設有下導電柱9,每個下導電片均與導電柱電連接,每個上定位孔內均設有上導電片12,上導電片與上定位孔的底部之間設有壓簧13,蓋體的下側面上設有上導電柱14,每個上導電片均與上導電柱電連接,鋰電池2的兩端分別位于上定位、下定位孔內,任意兩個鋰電池之間均存在散熱間隙15,蓋體內設有第一接線端子16、第二接線端子17,第一接線端子與上導電柱電連接,第二導電端子與下導電柱電連接;
如圖2所示,盒體10的上端內邊緣處設有弧形卡槽100,蓋體11的側面設有與弧形卡槽卡接配合的弧形凸條110;蓋體11的上側面邊緣處設有凸檐111,凸檐與盒體的上端面之間設有密封條112。
結合附圖,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如下:鋰電池裝入下定位孔內,蓋上蓋體,蓋體與盒體之間卡接后并通過密封條密封,防水性能好;每個鋰電池之間有足夠的散熱間隙,鋰電池散發的熱量傳遞給陶瓷板,陶瓷板再把熱量通過導熱膠層傳遞給散熱板,最后快速把鋰電池的熱量散發出去。本實用新型具有散熱性能好、使用壽命長的有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