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應用于臥式后掀連接器上的鎖合單元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應用于臥式后掀連接器上的鎖合單元,所述臥式后掀連接器包括掀蓋、主體塑件、固定片和若干連接端子,所述掀蓋包括蓋體,由蓋體延伸而出的防塵蓋,所述鎖合單元包括設置于蓋體上的限位件以及設置于主體塑件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為設置于主體塑件上端兩側,所述限位件為固定設置于蓋體兩端的限位塊,所述限位槽的槽口設置于限位塊的運動軌跡之上,并且槽口開口朝向與限位塊的運動方向相反,所述限位塊以及限位槽兩者可形變限位。
【專利說明】
一種應用于臥式后掀連接器上的鎖合單元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連接器領域,尤其是一種應用于臥式掀蓋連接器上的鎖合單元。
【背景技術】
[0002]連接器在電路內被阻斷處或孤立不通的電路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從而使電流流通,使電路實現預定的功能。現有的連接器根據掀蓋的固定方式不同,通常包括立式掀蓋和臥式掀蓋,其中臥式掀蓋連接器的固定方向與插線方向相反,從而可以進一步節省體積以及增強固定效果。臥式連接器包括主體塑件、掀蓋、固定片和若干個連接端子,如專利號為201310048418.5申請的“柔性電路電纜連接器”,如圖1所示,該連接器掀蓋與主體塑件通過設置在掀蓋兩側外側部的限位件7以及設置在主體塑件兩側內側部的限位槽8,通過側向形變限位,達到鎖合固定的技術效果。但是這樣的鎖合配合方式,其固定效果不佳,在使用過程中經常會發生脫落現象,卡點結構較差。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應用于連接器上的按壓單元。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述臥式后掀連接器包括掀蓋、主體塑件、固定片和若干連接端子,所述掀蓋包括蓋體,由蓋體延伸而出的防塵蓋,所述鎖合單元包括設置于蓋體上的限位件以及設置于主體塑件上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為設置于主體塑件上端兩側,所述限位件為固定設置于蓋體兩端的限位塊,所述限位槽的槽口設置于限位塊的運動軌跡之上,并且槽口開口朝向與限位塊的運動方向相反,所述限位塊以及限位槽兩者可形變限位。
[0005]采用了上述結構后,由于設置了限位槽與限位件,并且限位槽與限位件是通過形變限位,槽口開口朝向也與限位塊的運動方向相反,這樣就從原先的側向固定改成了正向固定,使得固定效果更好,卡點結構更加優化。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限位塊包括塊體,所述塊體一側設有凸起,所述限位槽上與該凸起對應處設有一凹槽。所述凸起設置于塊體右側,并且限位槽的凹槽位置設置可與該塊體相適配。
[0007]采用了上述結構后,塊體一側的凸起與凹槽相適配,形成形變限位。而且凸起設置于塊體右側,可以增加掀蓋在鎖合時的側向固緊效果。
【附圖說明】
[0008]圖1所示為原專利連接器掀蓋與主體塑件爆炸示意圖;
[0009]圖2所示為本專利連接器掀蓋與主體塑件爆炸示意圖;
[0010]【具體實施方式】。
[0011]如圖2所示,所述臥式后掀連接器包括掀蓋1、主體塑件2、固定片和若干連接端子3,所述掀蓋包括蓋體11,由蓋體11延伸而出的防塵蓋4,所述鎖合單元包括設置于蓋體11上的限位件5以及設置于主體塑件上的限位槽6,所述限位槽6為設置于主體塑件上端兩側,所述限位件5為固定設置于蓋體兩端的限位塊51,所述限位槽6的槽口設置于限位塊的運動軌跡之上,并且槽口開口朝向與限位塊的運動方向相反,所述限位塊以及限位槽兩者可形變限位。由于設置了限位槽與限位件,并且限位槽與限位件是通過形變限位,槽口開口朝向也與限位塊的運動方向相反,這樣就從原先的側向固定改成了正向固定,使得固定效果更好,卡點結構更加優化。所述限位塊51包括塊體,所述塊體一側設有凸起511,所述限位槽6上與該凸起對應處設有一凹槽61。所述凸起設置于塊體右側,并且限位槽的凹槽位置設置可與該塊體相適配。塊體一側的凸起511與凹槽61相適配,形成形變限位。而且凸起設置于塊體右側,可以增加掀蓋在鎖合時的側向固緊效果。
【主權項】
1.一種應用于臥式后掀連接器上的鎖合單元,所述臥式后掀連接器包括掀蓋、主體塑件、固定片和若干連接端子,所述掀蓋包括蓋體,由蓋體延伸而出的防塵蓋,所述鎖合單元包括設置于蓋體上的限位件以及設置于主體塑件上的限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為設置于主體塑件上端兩側,所述限位件為固定設置于蓋體兩端的限位塊,所述限位槽的槽口設置于限位塊的運動軌跡之上,并且槽口開口朝向與限位塊的運動方向相反,所述限位塊以及限位槽兩者可形變限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應用于臥式后掀連接器上的鎖合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塊包括塊體,所述塊體一側設有凸起,所述限位槽上與該凸起對應處設有一凹槽。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應用于臥式后掀連接器上的鎖合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設置于塊體右側,并且限位槽的凹槽位置設置可與該塊體相適配。
【文檔編號】H01R13/516GK205724157SQ201620588977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6日
【發明人】洪新江
【申請人】浙江新富爾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