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尤其涉及該線纜連接器中電阻的連接位置。
背景技術:
2016年4月6日公開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第CN105470688A號公開了一種傳輸USB2.0信號可實現正反插的插頭連接器,這種連接器命名為USB Type C連接器,該連接器包括一對信號端子、若干電源端子、接地端子、一偵測端子及一電阻,而該等端子都直接一體成型于絕緣塊中,與線纜直接焊接相連。由于導電端子與線纜直接焊接無電路板,因此電阻也直接焊接于對應的導電端子掛于絕緣塊之外,由于Type C連接器的體積小,這樣設計使得連接器的體積將會增加。
所以,需要開發一種新型的線纜連接器組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其電阻連接位置的改變減小了Type C連接器的體積。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線纜連接器組件,其包括可與對接連接器電性相連的第一插頭連接器、第二插頭連接器及連接第一插頭連接器和第二插頭連接器的線纜,所述第二插頭連接器的體積大于第一插頭連接器的體積,所述第一插頭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及若干第一導電端子,所述若干第一導電端子包括一對傳輸USB2.0信號的第一信號端子、第一電源端子、第一接地端子及偵測端子,所述線纜包括復數芯線,所述第二插頭連接器包括若干第二導電端子,所述第二導電端子包括一對第二信號端子、第二電源端子及第二接地端子,所述線纜連接器組件還包括一電阻,所述復數芯線包括與偵測端子直接電性相連的偵測芯線,所述電阻的一端與第二插頭連接器的第二電源端子直接電性連接,電阻的另一端與偵測芯線直接電性相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線纜連接器組件通過將電阻的位置移至符合USB A型標準的連接器一頓,從而減小了Type C型連接器的體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線纜連接器組件的立體圖。
圖2為圖1所示線纜連接器組件的分解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插頭連接器的分解圖。
圖4為圖3所示第一插頭連接器的另一角度分解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二插頭連接器的的分解圖。
圖6為圖5所示第二插頭連接器的另一角度的分解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一插頭連接器的端子模組與絕緣本體的分解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一插頭連接器的導電端子的立體圖。
如下具體實施方式將結合上述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線纜連接器組件100,其包括可與對接連接器正反對接的第一插頭連接器200、第二插頭連接器300及連接第一、第二插頭連接器200、300的線纜400。第一插頭連接器200為傳輸USB2.0 信號的Type C 型連接器,第二插頭連接器300為符合USB A型標準的STD A連接器。第二插頭連接器300的體積大于第一插頭連接器200的體積。
如圖2-4及7-8所示,第一插頭連接器200包括絕緣本體20、安裝在絕緣本體20后端面的端子模組21、金屬殼體22緊密地包覆于絕緣本體20外及包覆于端子模組外的屏蔽殼體23。所述端子模組21包括支撐板210及一體成型于支撐板210內的復數第一導電端子211。所述第一導電端子211包括延伸入絕緣本體20內的接觸部212及與線纜400直接焊接的焊接部213。第一導電端子211還包括上排端子214和下排端子215。所述上排端子214包括一對傳輸USB 2.0信號的第一信號端子2110、一對傳輸電源信號的第一電源端子2111、一對第一接地端子2112及一偵測端子2113;所述下排端子215包括一對傳輸電源信號的第一電源端子2111、一對第一接地端子2112。上、下兩排端子214、215的所有第一電源端子2111相互電性連接,所有第一接地端子2112相互電性連接。
所述絕緣本體20設置有向前貫穿的對接腔,對接腔具有相對的內壁面,上排端子214及下排端子215分別設置在對接腔的相對內壁面且凸伸入對接腔。第一插頭連接器200還包括金屬鎖扣件24,所述鎖扣件24包括延伸出絕緣本體20的尾部241,所述鎖扣件24的尾部241肩并肩抵接于上排端子214中的第一接地端子2112的焊接部213。
支撐板210具有相對的上表面2101和下表面2102,上排端子214中的一對第一信號端子2110的焊接部213、一個第一電源端子2111的焊接部213及一個第一接地端子2112的焊接部213裸露在支撐板210的上表面2101方便與線纜400直接焊接。上排端子214中的偵測端子2113的焊接部213、下排端子215中的第一電源端子2111的焊接部213及下排端子215中的第一接地端子2112的焊接部213裸露于支撐板210的下表面2102。
所述線纜400包括復數芯線40,芯線40包括與一對信號芯線401、電源芯線402、接地芯線403及偵測芯線404。所述一對信號芯線401直接焊接于第一信號端子2110的焊接部213,電源芯線402及接地芯線403分別直接焊接于裸露在支撐板210上表面2101的第一電源端子2111的焊接部213和第一接地端子2112的焊接部213上,偵測芯線404直接焊接于裸露在支撐板210下表面2102的偵測端子2113的焊接部213。
如圖5-6所示,所述第二插頭連接器300包括絕緣板30、復數第二導電端子31一體成型于絕緣板30上及包覆于絕緣板30外的第二屏蔽殼體32,所述第二導電端子31包括第二焊接部310,所述第二焊接部310向后延伸出絕緣板30。第二導電端子31包括一對第二信號端子311、第二電源端子312及第二接地端子313。線纜400的一對信號芯線401的另一端與第二信號端子311直接焊接相連,電源芯線402的另一端與第二電源端子312焊接相連,接地芯線403的另一端與第二接地端子313焊接相連。第二焊接部310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表面3101和第二表面3102,所述芯線401分別焊接于對應的第二導電端子31的第一表面3101。所述第一插頭連接器200還包括一56K歐姆的電阻25,所述電阻25的一端與第二電源端子312的第二焊接部310的第二表面3102焊接相連,電阻25的另一端與偵測芯線404的另一端焊接相連。從而實現將第一插頭連接器200的電阻25的位置移至第二插頭連接器300一側,由于第二插頭連接器300的體積大于第一插頭連接器200,因此電阻25安裝于第二插頭連接器300一側比較方便,第一插頭連接器200的體積也不會增大。
本實施方式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當然,本實用新型也可采用其他實施方式,此處不再一一贅述,任何與本實用新型的構思相同或等同的技術方案均為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