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的示例涉及定向天線系統。
背景技術:
1、定向天線系統可以包括主拋物面反射器;以及
2、饋入裝置,該饋入裝置包括:用于操作頻帶的波導饋入、以及被配置作為主反射器的饋入的副反射器。
3、最好具有雙頻帶天線系統。
技術實現思路
1、根據各種但不一定所有的示例,提供了一種裝置,所述裝置包括:
2、主反射器;以及
3、饋入裝置,該饋入裝置包括:
4、多頻帶波導饋入,該多頻帶波導饋入包括用于第一頻帶的第一波導饋入、以及用于與第一頻帶分離的第二頻帶的第二波導饋入,其中第一波導饋入和第二波導饋入同軸并且分別具有第一孔徑和第二孔徑;以及
5、副反射器,該副反射器被配置作為用于主反射器的饋入,該副反射器包括至少一個大體凹形的雙曲面反射表面。
6、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的示例中,雙曲面反射表面具有能夠通過于雙曲線繞主反射器的對稱瞄準軸旋轉而形成的形狀。
7、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的示例中,大體凹形的雙曲面反射表面具有被優化以提供位于主反射器的焦點處的相位中心的形狀。
8、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的示例中,主反射器包括具有環焦點的大體凹形的拋物面反射表面,其中大體凹形的雙曲面反射表面具有被優化以提供沿著主反射器的環焦點的相位中心軌跡的形狀。
9、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的示例中,副反射器包括具有不同環形凹口的外表面,其中外表面和環形凹口具有繞主反射器的瞄準軸的旋轉對稱性。
10、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的示例中,副反射器包括第一外部導電表面,該第一外部導電表面被定位成比大體凹形的雙曲面反射表面更遠離主反射器,并且具有一個或多個不同的第一環形凹口,該第一環形凹口具有繞主反射器的瞄準軸的旋轉對稱性。
11、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的示例中,副反射器包括外部介電表面,該外部介電表面被定位成比一個或多個不同的第一環形凹口更靠近主反射器,并且具有一個或多個不同的第二環形凹口,該第二環形凹口具有繞主反射器的瞄準軸的旋轉對稱性。
12、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的示例中,不同的第一環形凹口是深度大于寬度的深凹口,并且不同的第二環形凹口是深度小于寬度的淺凹口。
13、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的示例中,凹口的尺寸被優化,以最大化第一頻帶處的線性電場,其中第一頻帶是比第二頻帶低的頻帶。
14、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的示例中,其中大體凹形的雙曲面反射表面形成充滿空氣的介電通道的前表面,該空氣的介電通道從主反射器的瞄準線沿著徑向方向變寬至一個開口,其中通道的開口被相對介電常數大于2的介電材料短路。
15、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的示例中,介電材料具有可變厚度。
16、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的示例中,第二波導饋入是較高頻率饋入,并且第一波導饋入是較低頻率饋入,其中第二波導饋入是大體上圓柱形的,并且是被定位在外部第一波導內并與外部第一波導同軸的內部波導饋入。
17、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的示例中,第一波導包括與第一孔徑相鄰的收縮頸部。
18、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的示例中,第一波導饋入支持用于兩個極化的較低頻率同軸te11模式,并且第二波導饋入支持用于兩個極化的較高頻率圓形te11模式。
19、在一些但不一定是所有的示例中,第一波導饋入的尺寸被設計為以小于25ghz的頻率傳送無線電波,并且第二波導饋入的尺寸被設計為以大于30ghz的頻率傳送無線電波。
20、根據各種但不一定所有的示例,提供了如所附權利要求中要求保護的示例。
21、“
技術實現要素:
”部分描述了可能是所描述示例中的任何示例的特征的各種特征。對功能的描述還應被視為還公開了適合于執行該功能的任何部件。
22、雖然上述公開內容的示例和可選特征是分開描述的,但是應理解,它們以所有可能的組合和排列提供都被包含在公開內容中。應理解,公開內容的各種示例可以包括針對公開內容的其他示例所描述的任何或所有特征,反之亦然。此外,應當了解,任何一個或多個或所有特征,以任何組合,都可以根據需要和適當地由裝置、方法、和/或計算機程序指令來實現/被包括在裝置、方法、和/或計算機程序指令中/可以由裝置、方法、和/或計算機程序指令執行。
1.一種裝置,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雙曲面反射表面具有能夠通過于雙曲線繞所述主反射器的對稱瞄準軸旋轉而形成的形狀。
3.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大體凹形的雙曲面反射表面具有被優化以提供位于所述主反射器的焦點處的相位中心的形狀。
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主反射器包括具有環焦點的大體凹形的拋物面反射表面,其中所述大體凹形的雙曲面反射表面具有被優化以提供沿著所述主反射器的所述環焦點的相位中心軌跡的形狀。
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副反射器包括具有不同環形凹口的外表面,其中所述外表面和所述環形凹口具有繞所述主反射器的瞄準軸的旋轉對稱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副反射器包括第一外部導電表面,所述第一外部導電表面被定位成比所述大體凹形的雙曲面反射表面更遠離所述主反射器,并且具有一個或多個不同的第一環形凹口,所述第一環形凹口具有繞所述主反射器的瞄準軸的旋轉對稱性。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副反射器包括外部介電表面,所述外部介電表面被定位成比所述一個或多個不同的第一環形凹口更靠近所述主反射器,并且具有一個或多個不同的第二環形凹口,所述第二環形凹口具有繞所述主反射器的瞄準軸的旋轉對稱性。
8.根據權利要求6和7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不同的第一環形凹口是深度大于寬度的深凹口,并且所述不同的第二環形凹口是深度小于寬度的淺凹口。
9.根據權利要求5、6、7、或8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凹口的尺寸被優化,以最大化所述第一頻帶處的線性電場,其中所述第一頻帶是比所述第二頻帶低的頻帶。
10.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大體凹形的雙曲面反射表面形成充滿空氣的介電通道的前表面,所述空氣的介電通道從所述主反射器的瞄準線沿著徑向方向變寬至一個開口,其中所述通道的所述開口被相對介電常數大于2的介電材料短路。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介電材料具有可變厚度。
12.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二波導饋入是較高頻率饋入,并且所述第一波導饋入是較低頻率饋入,其中所述第二波導饋入是大體上圓柱形的,并且是被定位在所述外部第一波導內并且與所述外部第一波導同軸的內部波導饋入。
13.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波導包括與所述第一孔徑相鄰的收縮頸部。
1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波導饋入支持用于兩個極化的較低頻率同軸te11模式,并且所述第二波導饋入支持用于兩個極化的較高頻率圓形te11模式。
1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波導饋入的尺寸被設計為以小于25ghz的頻率傳送無線電波,并且所述第二波導饋入的尺寸被設計為以大于30ghz的頻率傳送無線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