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電池包,特別是涉及一種電池包。
背景技術:
1、隨著電池包電量和充電倍率的不斷提高,整包發熱量越來越大,為了對電芯進行散熱,相關結構中常采用底部液冷散熱或者雙大面液冷散熱。其中,底部液冷散熱,指的是在電芯底部設置液冷板,液冷散熱與液冷板之間涂導熱膠固定,散熱面積為底部小面,導熱路徑上熱阻大且散熱效果一般;雙大面液冷散熱指的是在電芯兩個大面貼口琴管散熱,散熱面積增加為兩個大面,散熱效果提升,但更高倍率的充電也存在過溫風險,并且,需要在口琴管的兩端設置多個接口接管和出口接管,使得電池包的結構較為復雜。
技術實現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能夠提高對電芯散熱效果且結構相對簡單的電池包。
2、一種電池包,該電池包包括冷板組件和多個電芯組,每個電芯組包括多個沿長度方向排列的電芯,冷板組件具有多個裝配空間,且每個裝配空間用于對應容置一個電芯組,并使得電芯沿著厚度方向的兩個側面以及沿高度方向的底面均貼合于冷板組件,并且,冷板組件內具有多個流道,沿著電芯的長度方向,每個流道在冷板組件的兩端往復折返;其中,冷卻液能夠沿著流道流通,并對電芯沿著厚度方向的兩個側面以及電芯沿高度方向的底面進行冷卻。
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冷板組件包括端板和多個液冷板,液冷板的橫截面呈l型,多個液冷板均朝向端板設置并沿著電芯的厚度方向排列,以使相鄰兩個液冷板之間,或者液冷板與端板之間圍設形成裝配空間。
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電池包還包括進液集流管和出液集流管,端板內設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的進液端連通進液集流管,第一通道的出液端連通出液集流管;每個液冷板內設有一個流道,且流道的進液口連通進液集流管,流道出液口連通出液集流管。
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每個液冷板包括主體部以及沿著電芯長度方向連接于主體部兩端的進液集流件和出液集流件,進液口開設于進液集流件,出液口開設于出液集流件,主體部內具有n個相互平行的第二通道,進液集流件及出液集流件對應第二通道設有連通腔,連通腔的數量配置為n-1個,其中,n個第二通道通過n-1連通腔首尾依次連通形成流道,且n≥3。
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主體部包括相連接的底板和側板,底板貼設于電芯沿高度方向的底面,側板貼設于電芯沿厚度方向的側面;第二通道的數量配置為三個,其中一個第二通道開設于底板,另外兩個第二通道開設于側板。
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通道和/或第二通道內設有多個隔板,多個隔板將第一通道和/或第二通道分隔形成多個相互平行的子通道。
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沿著電芯的高度方向,進液口位于出液口的下方。
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進液集流管和/或出液集流管包括一級管和多個二級管,一級管上設有多個間隔分布的分流點,每個分流點對應連通一個二級管,并且,二級管設有多個分流管,每個分流管對應連通一個液冷板或者連通端板。
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電池包還包括下箱體和多個加強筋,加強筋焊接于下箱體的底壁,冷板組件壓接于加強筋。
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加強筋的橫截面呈幾字形,且加強筋中部與下箱體的底壁之間形成隔熱腔,加強筋與冷板組件之間設有隔熱墊。
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提供的電池包,通過在冷板組件上設置裝配空間,使得冷板組件能夠同時對電芯沿厚度方向的兩個側面以及電芯沿高度方向的底面進行冷卻。如此設置,能夠有效增大電芯的散熱面積,從而顯著提高冷板組件對電芯的散熱效果。并且,相較于相關結構中將流道設置成沿著電芯長度方向延伸的形式,在本申請中,由于沿著電芯的長度方向,每個流道在冷板組件的兩端往復折返,相當于將相關結構中多個沿著電芯長度方向延伸的流道首尾串接在一起形成一個長度更長的流道,如此,減小了流道的進口數量及出口數量,進而能夠減小連接于流道進口的進口接管數量,以及連接于流道出口的出口接管數量,從而有利于簡化電池包的結構。
1.一種電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包包括冷板組件(110)和多個電芯組(120),每個所述電芯組(120)包括多個沿長度方向排列的電芯(121),所述冷板組件(110)具有多個裝配空間(111),且每個所述裝配空間(111)用于對應容置一個所述電芯組(120),并使得所述電芯(121)沿著厚度方向的兩個側面以及沿高度方向的底面均貼合于所述冷板組件(110),并且,所述冷板組件(110)內具有多個流道(112),沿著所述電芯(121)的長度方向,每個所述流道(112)在所述冷板組件(110)的兩端往復折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組件(110)包括端板(113)和多個液冷板(114),所述液冷板(114)的橫截面呈l型,多個所述液冷板(114)均朝向所述端板(113)設置并沿著所述電芯(121)的厚度方向排列,以使相鄰兩個所述液冷板(114)之間,或者所述液冷板(114)與所述端板(113)之間圍設形成所述裝配空間(11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包還包括進液集流管(130)和出液集流管(140),所述端板(113)內設有第一通道(113a),所述第一通道(113a)的進液端連通所述進液集流管(130),所述第一通道(113a)的出液端連通所述出液集流管(14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液冷板(114)包括主體部(115)以及沿著所述電芯(121)長度方向連接于所述主體部(115)兩端的進液集流件(116)和出液集流件(117),所述進液口(112a)開設于所述進液集流件(116),所述出液口(112b)開設于所述出液集流件(117),所述主體部(115)內具有n個相互平行的第二通道(115a),所述進液集流件(116)及所述出液集流件(117)對應所述第二通道(115a)設有連通腔(116a),所述連通腔(116a)的數量配置為n-1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部(115)包括相連接的底板(114a)和側板(114b),所述底板(114a)貼設于所述電芯(121)沿高度方向的底面,所述側板(114b)貼設于所述電芯(121)沿厚度方向的側面;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113a)和/或所述第二通道(115a)內設有多個隔板(115b),多個所述隔板(115b)將所述第一通道(113a)和/或所述第二通道(115a)分隔形成多個相互平行的子通道(115c)。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沿著所述電芯(121)的高度方向,所述進液口(112a)位于所述出液口(112b)的下方。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液集流管(130)和/或所述出液集流管(140)包括一級管(131)和多個二級管(132),所述一級管(131)上設有多個間隔分布的分流點(131a),每個所述分流點(131a)對應連通一個所述二級管(132),并且,所述二級管(132)設有多個分流管(133),每個所述分流管(133)對應連通一個所述液冷板(114)或者連通所述端板(113)。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包還包括下箱體(150)和多個加強筋(160),所述加強筋(160)焊接于所述下箱體(150)的底壁,所述冷板組件(110)壓接于所述加強筋(160)。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筋(160)的橫截面呈幾字形,且所述加強筋(160)中部與所述下箱體(150)的底壁之間形成隔熱腔,所述加強筋(160)與所述冷板組件(110)之間設有隔熱墊(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