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永磁同步電動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機,具體為一種永磁同步電動機。
技術背景同步電動機的轉子上設置有鼠籠結構和勵磁結構。電動機起動過程運行于 異步狀態下(由鼠籠和定子繞組中旋轉磁場相互作用),起動后運行于同步狀態 下(由勵磁結構與定子繞組中旋轉磁場相互作用)。通過合理的電磁、結構設計, 可使電動機異步狀態下的起動轉矩較大,這樣,該同步電動機就特別適合應用于起動慣性大(起動轉矩大于3倍的額定轉矩)、恒轉速、直接起動、長時運行 的場合。但現有同步電動機采用的是勵磁線圈,勵磁線圈通以直流電來實現勵 磁。這樣,電動機需要復雜的換向器和電刷裝配且轉子結構相對復雜。因此, 現有同步電動機的整體結構比較復雜。并且由于勵磁需通以直流電,所以能耗 較咼。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同步電動機采用直流勵磁方式,因而結構比較復 雜且能耗較高的問題,提供一種永磁同步電動機。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永磁同步電動機,包含定子和轉 子,轉子包含轉軸和固定于轉軸上、由轉子沖片疊壓而成的鼠籠轉子鐵心,在 轉子鐵心的軛部均布有磁極槽(即在每一轉子沖片的軛部均勻分布地開有磁極 槽),各磁極槽內放置有永磁體磁極。起動時電動機運行于異步狀態,當轉子轉 速接近同步轉速時(起動轉矩較大),由于轉子上永磁體磁極的存在(與定子繞 組中旋轉磁場相互作用)電動機將進入同步運行狀態。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永磁同步電動機通過在轉子鐵心軛部開設磁極槽,使同 步電動機轉子中形成永磁體磁場,省去了直流勵磁系統(勵磁線圈、換向器和電 刷等),簡化了系統結構,減少了能耗。經過型式試驗、工業運行試驗和節電測試,
該電機的技術參數達到設計要求,額定工況時功率因數為98.4%、效率94%; 起動轉矩為額定轉矩的3. 2倍;平均綜合節電率達到1145%;電機具有大的起
動轉矩和顯著的高效節能技術特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永磁同步電動機的轉子結構示意圖2為圖1的剖面圖3為圖2的局部A放大圖中l-轉軸,2-轉子鐵心,3-永磁體磁極,4-墊條,5-端板,6-雙頭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永磁同步電動機,包含定子和轉子,轉子包含轉軸1和固定于轉軸上、由 轉子沖片疊壓而成的鼠籠轉子鐵心2,在轉子鐵心的軛部均布有磁極槽(即在 每一轉子沖片的軛部均勻分布地開有磁極槽),各磁極槽內放置有永磁體磁極3。 磁極槽為梯形,梯形磁極槽內的永磁體磁極3為三個(底部一個、腰部各一個), 這樣可增加永磁體磁極的表面積,增大磁極的磁通量,從而提高電動機的功率。 在永磁體磁極3之間設置有墊條4,以此實現對磁極更好地定位。轉子鐵心2 的兩端設有由非導磁材料制成的端板5,端板5通過雙頭螺栓6與轉子鐵心固 定。端板5用以固定永磁體磁極并減少端部漏磁。轉子沖片材料為低損耗、高 磁場硅鋼片,提高節電率。磁極3采用稀土永磁釹鐵硼,具有較高的剩磁、內 稟矯頑力。
權利要求1、 一種永磁同步電動機,包含定子和轉子,轉子包含轉軸(1)和固定于 轉軸上、由轉子沖片疊壓而成的鼠籠轉子鐵心(2),其特征為在轉子鐵心的 軛部均布有磁極槽,各磁極槽內放置有永磁體磁極(3)。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永磁同步電動機,其特征為磁極槽為梯形,梯形 磁極槽內的永磁體磁極(3)為三個。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同步電動機,其特征為在永磁體磁極(3) 之間設置有墊條(4)。
4、 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永磁同步電動機,其特征為轉子鐵心(2) 的兩端設有由非導磁材料制成的端板(5),端板(5)通過雙頭螺栓(6)與轉 子鐵心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機,具體為一種永磁同步電動機。解決現有同步電動機采用直流勵磁方式,因而系統結構比較復雜且能耗較高的問題。該永磁同步電動機包含定子和轉子,轉子包含轉軸和固定于轉軸上、由轉子沖片疊壓而成的鼠籠轉子鐵心,在轉子鐵心的軛部均布有磁極槽,各磁極槽內放置有永磁體磁極。磁極槽為梯形,梯形磁極槽內的永磁體磁極為三個,以增加永磁體磁極的表面積,增大磁極的磁通量,從而提高電動機的功率。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永磁同步電動機通過在轉子鐵心軛部開設磁極槽,使同步電動機轉子中形成永磁體磁場,省去了直流勵磁系統,簡化了結構,減少了能耗。電機具有大的起動轉矩和顯著的高效節能技術特性。
文檔編號H02K1/27GK201038848SQ200720101049
公開日2008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13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13日
發明者何宗格, 周國聘, 孫德強, 尚詩賢 申請人:中國北車集團永濟電機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