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永磁同步電機內模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永磁同步電機內模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永磁同步電機因其尺寸小、慣量小、響應速度快、效率高和等優點,因而以永磁同步電機為控制系統在機械制造、電動汽車、工業機器人、航空航天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對電機控制系統來說,一般都采用PI調節器對系統進行調節,它的結構簡單,容易實現,有較好的動態性能。但系統存在易受系統參數變化的影響、對負載變化的適應能力 差和抗干擾能力弱等缺點,并且在控制器參數的整定過程中,往往依賴大量的工程經驗進行反復調試。因此,在對動態性能要求較高的場合,采用傳統PI調節器就會受到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滿足相關方面的要求。內模控制是一種實用性很強的控制方法,最早產生于過程控制并得到了成功應用。其特點也適用于快速響應的永磁同步電機控制系統。它設計原理簡單,參數整定直觀,魯棒性強,控制性能好,因此得到了國內外許多學者的關注。然而,常規內模控制僅有一個可調參數,設計方便,控制簡單。但是,在跟蹤性和魯棒性之間只能折中考慮,難以達到雙優控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永磁同步電機內模控制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跟蹤性和魯棒性難以達到雙優控制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永磁同步電機內模控制方法,包括內模控制器,通過給被控對象并聯一個與被控對象盡量一致的標稱模型,利用被控對象的電流輸出值與標稱模型的電流輸出值作差,得到的差值經過一個反饋控制器,反饋到內模控制器的輸入端,與期望電流值作差后輸入到內模控制器來抑制參數的變化、模型失配與外部干擾信號;將免疫算法引入到內模控制器當中,利用免疫算法的自適應性通過對參數kp調整,達到對內模控制器和反饋控制器中的兩個定常參數α和λ的調整,所述方法包括如下環節I)給出重構的標稱模型Gn(S),即永磁同步電機電流環的模
——1-J
型為G (s)= d τ s τ \ ,永磁同步電機電流輸出表達式為 L <°Ld sLq +Rx
m =J^+\m+(l'7777 ) (,ν)^φj e(s)力碰膽白勺 髓m購柄爾麵·
流輸出值之差,即44= . ' J、、/,8為頻域拉普拉斯算子,G(s)為被
I+ € O) 6V)[ G(S) - Gn ⑶]
控對象模型,即永磁同步電機,R(S)為期望電流值,d(s)為外部擾動,C(S)為內模控制器
權利要求
1.一種永磁同步電機內模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內模控制器,通過給被控對象并聯一個與被控對象盡量一致的標稱模型,利用被控對象的電流輸出值與標稱模型的電流輸出值作差,得到的差值經過一個反饋控制器,反饋到內模控制器的輸入端,與期望電流值作差后輸入到內模控制器來抑制參數的變化、模型失配與外部干擾信號;將免疫算法引入到內模控制器當中,利用免疫算法的自適應性通過對參數kp調整,達到對內模控制器和反饋控制器中的兩個定常參數α和λ的調整,所述方法包括如下環節 1)給出重構的標稱模型Gn(S),即永磁同步電機電流環的模型 為
全文摘要
一種永磁同步電機內模控制方法,包括內模控制器,通過給被控對象并聯一個與被控對象盡量一致的標稱模型,利用被控對象的電流輸出值與標稱模型的電流輸出值作差,經過一個反饋控制器,反饋到內模控制器的輸入端,與期望電流值作差后輸入到內模控制器來抑制參數的變化、模型失配與外部干擾信號。利用二自由度結構,實現了跟蹤性和魯棒性的獨立調節。由于內模控制器和反饋控制器中含有α和λ兩個濾波常數,利用免疫算法通過控制調節系數kp對兩個濾波常數進行實時調節,不但實現了跟蹤性和魯棒性的獨立調節,而且參數的實時調節也保證了系統的快速性和穩定性。
文檔編號H02P6/08GK103023398SQ20121046886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9日
發明者尹忠剛, 牛劍博, 鐘彥儒 申請人:西安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