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智能變電站仿真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系統,具體地,涉及一種智能變電站仿真系統。
技術背景 隨著IEC61850標準的實施,智能變電站已經成為未來變電站的發展方向與建設重點。不同電壓等級、不同接線形式的智能變電站的網絡傳輸性能、時鐘同步的精確性、智能故障診斷等課題已經成為智能變電站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針對上述問題,有必要在實驗室環境下建設一種具有靈活架構的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仿真測試系統。該系統應能根據實際需要快速調整架構,用以模擬不同電壓等級、不同接線形式智能變電站的各種運行工況,在仿真環境下對站內主要二次設備進行各種性能測試。目前,采用按一定比例制作的物理模型系統(可以稱為動模系統)作為仿真變電站的一次模擬系統,該一次模擬系統與合并單元、智能終端的接口采用單一固定方式實現。一次模擬系統與過程層設備(包括合并單元、智能終端)、間隔層設備(如繼電保護裝置、測控裝置、故障錄波器等)以及站控層設備(如監控系統、保護信息子站等)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智能變電站仿真系統。但是,目前的智能變電站仿真系統存在如下問題(I)采用動模系統來模擬仿真變電站的一次系統,存在仿真規模小、試驗周期長等缺陷,仿真變電站的一次系統結構不能適應靈活的一次系統接線方式,如單母運行方式、單母分段方式、雙母線運行、雙母分段運行、3/2接線方式的切換;(2) 一次模擬系統與合并單元、智能終端的接口采用單一固定方式實現,這種方法不能適應多種類型合并單元測試的需要,如某些合并單元的輸入接口為數字輸入方式、某些為傳統的交流電氣量方式(這種方式又分為PT/CT 二次值輸入、交流小信號電壓輸入);(3)過程層與間隔層設備之間的網絡聯接為固定方式,如保護裝置A只能從合并單元A獲得采樣值,而合并單元A只向保護裝置A傳輸采樣值。當一次系統接線方式發生變化時,必然導致保護裝置與合并單元、智能終端的連接方式發生變化,而該技術方案無法適應這種要求。綜上所述,目前的智能變電站仿真系統存在由于一次模擬系統與變電站二次設備接線方式單一而導致的測試范圍較小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變電站仿真系統,以解決上述的由于現有的一次模擬系統與變電站二次設備接線方式單一而導致的測試范圍較小的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智能變電站仿真系統,該系統包括實時數字仿真裝置、合并單元、智能終端、光電隔離裝置、保護裝置、監控裝置,所述實時數字仿真裝置與所述的合并單元連接,所述光電隔離裝置分別與所述實時數字仿真裝置與智能終端連接,所述的合并單元、智能終端分別與所述的保護裝置連接,所述的保護裝置與所述的監控裝置連接,所述實時數字仿真裝置模擬實際電力系統并輸出二次電壓、電流信號至所述合并單元,所述實時數字仿真裝置輸出電位信號、并經過所述光電隔離裝置轉換為節點信號后輸出至所述智能終端,所述合并單元和所述智能終端分別輸出報文,并通過光纖跳線方式將所述的報文輸出至所述保護裝置,所述保護裝置根據所述的報文生成保護動作信號并輸出至所述監 控裝置,所述監控裝置根據所述保護動作信號監測仿真系統中各設備的狀態,所述保護裝置根據所述報文生成跳閘信號并發送至所述智能終端,所述智能終端根據所述跳閘信號跳開所述實時數字仿真裝置中相應的斷路器模塊。上述的系統還包括功率放大器,分別與所述的實時數字仿真裝置和合并單元連接,所述功率放大器對所述實時數字仿真裝置輸出的二次電壓、電流信號放大后輸出至所述合并單元。上述的實時數字仿真裝置通過如下方式輸出所述二次電壓和電流信號至所述合并單元所述的實時數字仿真裝置將所述二次電壓和電流信號轉換為交流小信號電壓量輸出至所述合并單元;或者所述的實時數字仿真裝置將所述二次電壓和電流信號轉換為SMV報文輸出至所述合并單元。上述的保護裝置包括母線保護單元、變壓器保護單元、線路保護單元、母聯保護單元、電抗器保護單元、斷路器保護單元,分別與所述合并單元、智能終端采用點對點模式進行信息傳輸,其中,母線保護單元,用于保護母線;變壓器保護單元,用于保護變壓器;線路保護單元,用于保護線路;母聯保護單元,用于保護母聯;電抗器保護單元,用于保護電抗器;斷路器保護單元,用于保護斷路器。上述的系統還包括交換機,與所述的合并單元、智能終端、保護裝置、監控裝置分別連接,用于傳輸所述合并單元、智能終端與所述保護裝置之間的交換報文、以及所述保護裝置與所述監控裝置之間的交換報文。上述的系統還包括報文分析儀,與所述的交換機連接,用于獲取所述交換機傳輸的報文,并根據所述報文進行實時記錄分析。上述的系統還包括故障錄波器,與所述的交換機連接,用于在系統故障時獲取所述交換機轉發的來自合并單元、智能終端的報文,并根據所述報文形成錄波文件進行故障分析。上述的系統還包括光纖轉接盒,分別與所述合并單元和所述智能終端連接,用于以光纖跳線方式實現所述合并單元和所述智能終端、與保護裝置之間的信號傳輸。上述的系統還包括主時鐘裝置,分別與合并單元、智能終端、保護裝置、監控裝置連接,用于為所述仿真系統提供對時功能,以保證各設備的準確運行。上述的監控裝置包括多個主接線電路,用于分別對應所述實時數字仿真裝置模擬實際電力系統中的多個一次接線方式。借助于上述技術方案至少之一,通過實時數字仿真裝置模擬實際電力系統,可以模擬不同狀況的電力系統,通過光纖跳線方式將合并單元、智能終端、與保護裝置連接,實現了光纖網絡隨接線方式的靈活變換,能夠提高對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的測試能力。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智能變電站仿真系統的結構框圖;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智能變電站仿真系統的另一結構框圖;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智能變電站仿真系統的又一結構框圖;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智能變電站仿真系統的具體架構圖;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RTDS輸出信號至智能終端的電路示意圖;圖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智能終端輸出信號至RTDS的電路示意圖; 圖7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合并單元及智能終端的配置示意圖;圖8是變壓器保護與合并單元智能終端的連接示意圖;圖9是高壓側線路、高壓電抗保護與合并單元、智能終端的連接示意圖;圖10是500kV母線保護與合并單元、智能終端的連接示意圖;圖11是斷路器保護與合并單元、智能終端的連接示意圖;圖12是繼電保護裝置與過程層設備之間設計光纖轉接盒的連接示意圖;圖13中變壓器中壓側為單母分段接線電路示意圖;圖14中變壓器中壓側為雙母線接線電路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由于現有技術中的智能變電站仿真系統存在一次模擬系統與變電站二次設備接線方式單一而導致的測試范圍較小的問題,基于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智能變電站仿真系統,以解決上述問題。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智能變電站仿真系統,如圖I所示,該系統包括實時數字仿真裝置11、合并單元12、智能終端13、光電隔離裝置14、保護裝置15、監控裝置16,其中,實時數字仿真裝置與合并單元連接,光電隔離裝置分別與實時數字仿真裝置與智能終端連接,合并單元、智能終端分別與保護裝置連接,保護裝置與監控裝置連接。實時數字仿真裝置模擬實際電力系統并輸出二次電壓、電流信號至合并單元,實時數字仿真裝置輸出電位信號、并經過光電隔離裝置轉換為節點信號后輸出至智能終端,合并單元和智能終端分別發送報文,并通過光纖跳線方式將報文輸出至保護裝置,保護裝置根據報文生成保護動作信號并輸出至監控裝置,監控裝置根據保護動作信號監測仿真系統中各設備的狀態,保護裝置根據報文生成跳閘信號并發送至智能終端,智能終端根據跳閘信號跳開實時數字仿真裝置中相應斷路器模塊。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通過實時數字仿真裝置模擬實際電力系統,可以模擬電力系統多種典型主接線方式,通過光纖跳線方式將合并單元、智能終端、與保護裝置連接,實現了光纖網絡隨接線方式的靈活變換,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接線方式單一的問題,能夠提高對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的測試能力。具體地,合并單元和智能終端分別輸出smv采樣報文及開關量goose報文,并通過光纖跳線方式分別將smv采樣報文及開關量goose報文輸出至保護裝置,保護裝置通過mms報文將生成的保護動作信號輸出至監控裝置,監控裝置根據保護動作信號監測仿真系統中各設備的狀態,保護裝置通過goose報文輸出跳閘信號并發送至智能終端,智能終端根據跳閘信號跳開實時數字仿真裝置中相應斷路器模塊。上述實時數字仿真裝置可以是RTDS。優選地,如圖2所示,上述仿真系統還包括功率放大器17,分別與實時數字仿真裝置與合并單元連接,功率放大器對實時數字仿真裝置輸出的二次電壓、電流信號放大后輸出至合并單元。上述實時數字仿真裝置還通過如下方式輸出二次電壓和電流信號至合并單元將 二次電壓和電流信號轉換為交流小信號電壓量輸出至合并單元;或者,將二次電壓和電流信號轉換為SMV報文輸出至合并單元。也就是說,實時數字仿真裝置中包含PT、CT模塊,其二次電壓、電流信號可通過三種方式送入具有不同輸入接口的合并單元(I)對于輸入量為普通PT、CT的二次電壓、電流量的合并單元,對此合并單元可通過RTDS將模型中的PT、CT的二次電壓、電流信號送入功率放大器,經功率放大器放大后形成模擬普通PT、CT的二次電壓、電流量后再送入具備該接口的合并單元;(2)對于輸入量為交流小信號電壓量的合并單元,對此合并單元可通過RTDS將模型中的PT、CT的二次電壓、電流信號轉為一定變比的±5V小信號電壓量,通過RTDS自身的模擬量輸出通道直接送入該類型合并單元;(3)對于數字輸入的合并單元,可通過RTDS將模型中的PT、CT的二次電壓、電流信號經模型中的IEC61850協議轉換模塊轉換為相應報文,通過RTDS自身的網絡通信接口送入該類合并單元。如圖3所示,上述的系統還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交換機18,與合并單元、智能終端、保護裝置、監控裝置分別連接,用于傳輸合并單元、智能終端與保護裝置之間的交換報文、以及保護裝置與監控裝置之間的交換報文,即,分別轉發合并單元、智能終端、保護裝置、監控裝置輸出的報文;報文分析儀19,與交換機連接,用于獲取交換機轉發或傳輸的報文,并根據報文進行實時記錄分析。故障錄波器20,與交換機連接,用于在系統故障時獲取交換機轉發的來自合并單元、智能終端的報文,并根據報文形成錄波文件進行故障分析,即,在系統故障時獲取交換機轉發的采樣及跳閘報文,并根據報文進行故障錄波及分析;光纖轉接盒21,分別與合并單元和智能終端連接,用于以光纖跳線方式實現合并單元和智能終端、與保護裝置之間的信號傳輸;主時鐘裝置22,分別與合并單元、智能終端、保護裝置、監控裝置連接,用于為仿真系統提供對時功能,以保證各設備的準確運行。以下給出一實例。圖4是智能變電站仿真系統的具體架構圖,如圖4所示,根據實際實驗需要,RTDS構建變電站一次仿真系統,一次系統仿真模型中包含PT、CT模塊,其二次電壓、電流信號可通過上述描述的三種方式送入不同類型合并單元,一次系統仿真模型中斷路器狀態(分或合位置)信號由RTDS中開關量輸出通道(輸出信號為電位信號,高電位代表“1”,低電位代表“0”)送入光電隔離裝置,經光電隔離裝置轉換為節點信號(節點閉合代表“1”,節點導通代表“0”)再送入智能終端,具體電路示意圖如圖5所示。相應地,智能終端的跳/合開關命令信號為節點信號,送入光電隔離裝置并轉換為電位信號后送入RTDS中開關量輸入通道,具體電路示意圖如圖6所示,從而控制仿真系統中相應斷路器模型的分/合閘操作。在如圖4所示的本仿真系統中,過程層設備包括多臺合并單元(例如,數量為13)、和多臺智能終端(例如,數量為8),圖7是合并單元及智能終端的配置示意圖;間隔層設備包括多臺保護裝置,每臺保護裝置包括母線保護單元、變壓器保護單元、線路保護單元、母 聯保護單元、電抗器保護單元、斷路器保護單元,分別與所述合并單元、智能終端采用點對點模式進行信息傳輸。其中,母線保護單元,用于保護母線;變壓器保護單元,用于保護變壓器;線路保護單元,用于保護線路;母聯保護單元,用于保護母聯;電抗器保護單元,用于保護電抗器;斷路器保護單元,用于保護斷路器。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保護裝置也可以稱為繼電保護裝置,主要用于母線保護、變壓器保護、線路保護、母聯保護、電抗器保護、斷路器保護,數量可以為13臺。圖8至圖11是保護裝置與合并單元、智能終端的連接示意圖,其中,圖8是變壓器保護與合并單元智能終端的連接示意圖,圖9是高壓側線路、高壓電抗保護與合并單元、智能終端的連接示意圖,圖10是500kV母線保護與合并單元、智能終端的連接示意圖,圖11是斷路器(或稱為邊斷路器)保護與合并單元、智能終端的連接示意圖。在該仿真系統中,所有設備都按照能滿足各種不同主接線方式進行最大化配置,即不論接線方式如何改變,設備數都能滿足要求。其中合并單元能夠輸出8路IEC60044-8 (FT3)格式的采樣值報文、8路IEC61850-9-2協議的點對點采樣報文(即采用單光纖傳輸)以及I路9-2組網(即采用一對光纖傳輸)的報文;智能終端能夠輸出共10路GOOSE報文;每套保護裝置均能接收8路FT3格式的采樣值報文以及至少6路goose報文。上述繼電保護裝置與合并單元、智能終端的信息傳輸網絡采用點對點模式。在現有技術中,保護裝置只能從配置好的合并單元及智能終端采集數據,合并單元、智能終端只能發送數據給特定的保護裝置。而在本實用新型中,考慮到多種接線方式的調整,保護裝置與合并單元、智能終端的連接采用了 “光纖跳線”的方式來實現。具體連接如圖12所示,在繼電保護裝置與過程層設備之間設計光纖轉接盒,將合并單元、智能終端的所有光纖輸出口接至轉接盒;同時保護裝置的所有輸入輸出光纖口也接至轉接盒。在試驗時,根據一次接線方式,通過調整轉接盒之間的光纖跳線,實現保護裝置與過程層設備間的連接關系。在智能變電站仿真系統中,監控系統與間隔層設備之間通過mms協議組網,通過測控裝置采集一次系統PT、CT采樣值及開關、刀閘位置狀態,對開關刀閘進行遙控操作,并在主接線圖中以圖形化的形式顯示各設備狀態;此外,還采集保護裝置的定值、壓板、保護遙測、遙信、錄波等信息,以檢測各設備的狀態。智能變電站中,系統配置文件(scd文件),描述變電站一次系統結構、通訊網絡、各智能設備的輸入輸出信息以及設備間信息傳遞的內容。監控系統通過讀取SCd文件,與各裝置建立關聯,并通過mms服務從各裝置讀取測量值、定值、保護遙信等信息,并與主接線圖中的元素進行關聯,形成直觀的可視化結果。本該系統中,監控裝置包括多個主接線電路或多個主接線圖及配置,用于分別對應實時數字仿真裝置模擬實際電力系統中的多個一次接線方式。也就是說,系統主接線方式隨試驗要求而變,監控系統的主接線圖及其配置也需要靈活設置。因此,該監控系統設計為多套主接線圖,需要時進行切換;并且支持讀取多個scd文件,方便與不同配置的保護裝置關聯。例如,圖13中變壓器中壓側為單母分段接線方式,圖14中變壓器中壓側為雙母線接線方式,當試驗需要由單母分段接線方式轉為雙母線接線方式時,監控系統可根據需要從單母分段接線方式切換為雙母線接線方式。報文分析儀及故障錄波器通過過程層交換機與站控層交換機對全站SV、G00SE、MMS網絡報文進行實時記錄分析,并可保存至少一周的全站數據;故障錄波裝置在故障時通過過程層交換機記錄采樣值報文及跳閘報文、保存為Comtrade錄波文件并進行故障分析。主時鐘裝置的時鐘同步作用在變電站中具有重要作用(1)通過變電站時鐘同步,可為故障分析、監視控制及運行提供準確的時間依據;(2)在智能變電站中,精確時鐘同步是電子式電流/電壓互感器、智能斷路器、合并單元、繼電保護、測控單元等智能設備正確工作的關鍵;(3)智能變電站采用分布式采集,由合并單元輸出的數字采樣信號中必須含有時間信息,各合并單元輸出的電壓、電流信號必須嚴格同步,否則將直接影響保護動作的正確性,甚至在失去同步時要退出相應的保護。在該仿真系統中,主時鐘裝置可對各類型的對時報文進行測試,保證對時精度滿足變電站要求。該仿真系統還可接收GPS、北斗的授時信號,測試時鐘精度,還可測試智能變電站的網絡傳輸時延;可以用來測量和分析時鐘、交換機、合并單元、保護、測控裝置、智能表計的精確時間誤差、報文傳輸時延,顯不、分析報文內容。該仿真系統可以按照智能變電站仿網絡拓撲結構圖搭建網絡測試環境,組網后對智能變電站過程層、站控層等網絡(SV網、GOOSE網、MMS網)經過采樣數據流、分析數據流、構造數據流,分別發送極限流量和常規流量,測試出整站系統級的網絡數據交換性能和功能,確保關鍵組網設備的功能和性能滿足要求。例如,如果在全智能變電站環境下對某類型數字式母線保護進行測試,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搭建智能變電站仿真系統,將被測母線保護接入到該仿真系統中,在RTDS的變電站一次仿真系統中設置母線區內、區外各種故障,通過網絡報文分析儀及錄波器記錄電壓、電流波形及保護跳閘波形,檢測該母線裝置邏輯功能。通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能夠模擬全智能變電站環境,并能夠根據具體需要靈活設置變電站一次系統結構,以及適應不同類型的合并單元,同時,應用本技術方案能夠對不同類型的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進行全面的仿真測試,為保證智能變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智能變電站仿真環境,構建了可調整的變電站二次設備接線方式,可以實現光纖網絡隨接線方式靈活變換,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接線方式單一的問題,可以實現不同主接線方式的仿真環境,能夠提高對智能變電站二次設備的測試能力,增加仿真系統的測試范圍。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 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智能變電站仿真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統包括 實時數字仿真裝置、合并單元、智能終端、光電隔離裝置、保護裝置、監控裝置, 所述實時數字仿真裝置與所述的合并單元連接,所述光電隔離裝置分別與所述實時數字仿真裝置與智能終端連接,所述的合并單元、智能終端分別與所述的保護裝置連接,所述的保護裝置與所述的監控裝置連接, 所述實時數字仿真裝置模擬實際電力系統并輸出二次電壓、電流信號至所述合并單元,所述實時數字仿真裝置輸出電位信號、并經過所述光電隔離裝置轉換為節點信號后輸出至所述智能終端,所述合并單元和所述智能終端分別輸出報文,并通過光纖跳線方式將所述的報文輸出至所述保護裝置,所述保護裝置根據所述的報文生成保護動作信號并輸出至所述監控裝置,所述監控裝置根據所述保護動作信號監測仿真系統中各設備的狀態,所述保護裝置根據所述報文生成跳閘信號并發送至所述智能終端,所述智能終端根據所述跳閘信號跳開所述實時數字仿真裝置中相應的斷路器模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統還包括 功率放大器,分別與所述的實時數字仿真裝置和合并單元連接,所述功率放大器對所述實時數字仿真裝置輸出的二次電壓、電流信號放大后輸出至所述合并單元。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實時數字仿真裝置通過如下方式輸出所述二次電壓和電流信號至所述合并單元 所述的實時數字仿真裝置將所述二次電壓和電流信號轉換為交流小信號電壓量輸出至所述合并單元;或者 所述的實時數字仿真裝置將所述二次電壓和電流信號轉換為SMV報文輸出至所述合并單兀。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護裝置包括母線保護單元、變壓器保護單元、線路保護單元、母聯保護單元、電抗器保護單元、斷路器保護單元,分別與所述合并單元、智能終端采用點對點模式進行信息傳輸,其中, 母線保護單元,用于保護母線; 變壓器保護單元,用于保護變壓器; 線路保護單元,用于保護線路; 母聯保護單元,用于保護母聯; 電抗器保護單元,用于保護電抗器; 斷路器保護單元,用于保護斷路器。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統還包括 交換機,與所述的合并單元、智能終端、保護裝置、監控裝置分別連接,用于傳輸所述合并單元、智能終端與所述保護裝置之間的交換報文、以及所述保護裝置與所述監控裝置之間的交換報文。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統還包括 報文分析儀,與所述的交換機連接,用于獲取所述交換機傳輸的報文,并根據所述報文進行實時記錄分析。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統還包括 故障錄波器,與所述的交換機連接,用于在系統故障時獲取所述交換機轉發的來自合并單元、智能終端的報文,并根據所述報文形成錄波文件進行故障分析。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統還包括 光纖轉接盒,分別與所述合并單元和所述智能終端連接,用于以光纖跳線方式實現所述合并單元和所述智能終端、與保護裝置之間的信號傳輸。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統還包括 主時鐘裝置,分別與合并單元、智能終端、保護裝置、監控裝置連接,用于為所述仿真系統提供對時功能,以保證各設備的準確運行。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監控裝置包括多個主接線電路,用于分別對應所述實時數字仿真裝置模擬實際電力系統中的多個一次接線方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智能變電站仿真系統,該系統包括實時數字仿真裝置、合并單元、智能終端、光電隔離裝置、保護裝置、監控裝置,實時數字仿真裝置模擬實際電力系統并輸出二次電壓、電流信號至合并單元,實時數字仿真裝置輸出電位信號、并經過光電隔離裝置轉換為節點信號后輸出至智能終端,合并單元和智能終端分別發送報文,并通過光纖跳線方式將報文輸出至保護裝置,保護裝置根據報文生成保護動作信號并輸出至監控裝置,監控裝置根據保護動作信號監測仿真系統中各設備的狀態,保護裝置根據報文生成跳閘信號并發送至智能終端,智能終端根據跳閘信號跳開實時數字仿真裝置中相應的斷路器模塊。
文檔編號H02J13/00GK202488214SQ20122002989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1日
發明者劉少波, 劉平, 劉童亮, 劉蔚, 吳濤, 孫集偉, 孟超, 莊博, 曹天植, 李烜, 沈宇, 王豐, 王媛, 王寧, 王沛然, 郭鑫 申請人:華北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華北電網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