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燃機車布線槽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的內燃機車布線槽,由剛性金屬材料構成,線槽內部沿縱向設置隔板,形成交流線、直流線和信號線三個通道。交流線通道側壁上的進出線位置為帶有進出孔的非金屬板。將電纜按電磁兼容性分類布設,提高了機車抗干擾性,滿足了內燃機車電磁兼容需求,杜絕微機系統信號傳遞過程中產生的動作不良及誤動作現象;減少了由交流線感應渦流而造成的導線及線槽過熱現象。
【專利說明】內燃機車布線槽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內燃機車布線槽,屬于鐵路機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內燃機車上各種電氣線路繁多,在布線槽內各種電纜之間形成電場耦合,造成各個電氣設備之間有電磁干擾,影響電氣設備的正常運用,甚至造成機破事故的發生。一些大功率的交流線纜更是會在出入線槽的部位感應渦流發熱,埋下事故隱患。為應對這些故障的發生,生產廠商要在機車控制設備中增加故障勵磁裝置等備用方案,機務段也要加強整備工作和乘務員應急處理能力,這樣不僅增加了機車線路的復雜性和故障點,也增加了機務段的運營成本。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提供一種內燃機車布線槽。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內燃機車布線槽,由剛性金屬材構成,其特征在于線槽內部沿縱向設置隔板,形成交流線、直流線和信號線三個通道。
[0005]為了更好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所述布線槽交流線通道側壁上的進出線位置為帶有進出孔的非金屬板。
[0006]本發明的方案,將電纜按電磁兼容性分類布設,使交流線、直流線、信號線完全分開,提高了機車抗干擾性,滿足了內燃機車電磁兼容需求,杜絕微機系統信號傳遞過程中產生的動作不良及誤動作現象;減少了由交流線感應渦流而造成的導線及線槽過熱現象。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內燃機車布線槽剖面原理示意圖。
[0008]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內燃機車布線槽交流線進出位置結構示意圖。
[0009]圖中標記為:1-殼體,2-隔板,3-直流線通道,4-交流線通道,5-信號線通道,6-進出孔,7-電工板,8-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0010]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0011]參看圖1,本實施例的內燃機車布線槽,其殼體I采用優質敷鋁鋅板材料,耐腐蝕,抗氧化性高,加工后無需表面處理,接地連續性好,耐熱性好,使用壽命長。新型線槽端部折彎處進行打磨光滑處理,去除尖角。線槽內部用隔板2隔開,分成直流線通道3、交流線通道4及信號線通道5。內部隔板斷開處使用活用護線套進行可靠防護,防止割傷、劃傷電纜。[0012]參看圖2,布線槽交流線通道側壁上的進出線位置設置了帶有進出孔6的電工板7,用螺栓8緊固。
[0013]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內燃機車布線槽,由剛性金屬材料構成,其特征在于:線槽內部沿縱向設置隔板,形成交流線、直流線和信號線三個通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燃機車布線槽,其特征在于:布線槽側壁上的進出線位置為帶有進出孔的非金屬板。
【文檔編號】H02G3/04GK103427377SQ201310361754
【公開日】2013年12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6日
【發明者】曲鐵濤, 淡永寧, 呂婷婷, 溫吉斌, 程雷 申請人:中國北車集團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