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機定子繞線機多股線入槽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機定子繞線機多股線入槽機構,包括電機定子,其特點是所述電機定子的一側沿其直徑方向上設有定位頭,該定位頭具有與所述電機定子的單一繞組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定位頭的兩側對稱的分布有呈弧形的導線板,該導線板上設有與所述電機定子的槽口相對應的若干定位銷;所述導線板的一端設有跨線限位塊。該技術方案能夠將多股線方便順利的繞入電機定子的槽口。
【專利說明】 一種電機定子繞線機多股線入槽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入槽機構,尤其是一種電機定子繞線機多股線入槽機構,屬于國際專利分類表中電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在電機定子生產時會用到人工繞線和繞線機繞線,而現在多數使用繞線機繞線,可以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但是傳統的繞線機在生產過程中多股線在由繞線臂繞入電機定子的槽內時,由于繞線機機構中多是活動機構,多股線在繞入時不能夠很順利方便的繞入。
【發明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將多股線方便順利的繞入電機定子的槽口的一種電機定子繞線機多股線入槽機構。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機定子繞線機多股線入槽機構,包括電機定子,其中所述電機定子的一側沿其直徑方向上設有定位頭,該定位頭具有與所述電機定子的單一繞組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定位頭的兩側對稱的分布有呈弧形的導線板,該導線板上設有與所述電機定子的槽口相對應的若干定位銷;所述導線板的一端設有跨線限位塊。
[0005]上述的一種電機定子繞線機多股線入槽機構,其中所述定位頭垂直地連接在一定位板上,定位頭沿豎直方向的上、下兩側還設有上、下夾頭,該上、下夾頭均垂直固定連接在所述定位板上。
[0006]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主要體現在:定位頭與電機定子的直徑在同一方向上這樣有利于電機定子的單一繞組進入定位頭的凹槽內,在電機定子進入定位頭的凹槽內的同時電機定子卡入沿定位頭呈對稱分布的導線板上的定位銷,這樣在繞線過程中,由于多股線的張力較大,張力作用分散在導線板上,就會阻止電機定子和導線板之間發生位移,從而能夠使得繞線臂很順利的將多股線繞入電機定子的槽口內,同時在導線板上安裝有跨線限位塊,這樣可以阻止多股線轉位時從電機定子的槽口滑出,順利的實現多股線的跨槽轉位。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08]圖2:本實用新型結構俯視圖。
[0009]圖中,各附圖標記的含義為:1-電機定子,2-定位頭,3-凹槽,4-單一繞組,5-導線板,6-定位銷,7-跨線限位塊,8-定位板,9-上夾頭,10-下夾頭,11-多股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述,以使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11]如圖1、圖2所示,一種電機定子繞線機多股線入槽機構,包括電機定子1,電機定子I的一側沿其直徑方向上設有定位頭2,定位頭2垂直地連接在一定位板8上,定位頭2沿豎直方向的上、下兩側還設有上、下夾頭(9,10),上、下夾頭(9,10)均垂直固定連接在定位板8上。
[0012]定位頭2具有與電機定子I的單一繞組4相匹配的凹槽3 ;定位頭2的兩側對稱的分布有呈弧形的導線板5,導線板5上設有與電機定子I的槽口相對應的若干定位銷6 ;導線板5的一端設有跨線限位塊7。
[0013]通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定位頭2與電機定子I的直徑在同一方向上這樣有利于電機定子I的單一繞組4進入定位頭2的凹槽3內,在電機定子I進入定位頭2的凹槽3內的同時電機定子I卡入沿定位頭2呈對稱分布的導線板5上的定位銷6,這樣在繞線過程中,由于多股線11的張力較大,張力作用分散在導線板5上,就會阻止電機定子I和導線板5之間發生位移,從而能夠使得繞線臂很順利的將多股線11繞入電機定子I的槽口內,同時在導線板5上安裝有跨線限位塊7,這樣可以阻止多股線11轉位時從電機定子I的槽口滑出,順利的實現多股線11的跨槽轉位。
[0014]當然,以上所述僅本實用新型典型應用的示例性說明,通過對相同或相似技術特征的組合與替換,可以形成多種具體方案,這些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電機定子繞線機多股線入槽機構,包括電機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定子的一側沿其直徑方向上設有定位頭,該定位頭具有與所述電機定子的單一繞組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定位頭的兩側對稱的分布有呈弧形的導線板,該導線板上設有與所述電機定子的槽口相對應的若干定位銷;所述導線板的一端設有跨線限位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機定子繞線機多股線入槽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頭垂直地連接在一定位板上,定位頭沿豎直方向的上、下兩側還設有上、下夾頭,該上、下夾頭均垂直固定連接在所述定位板上。
【文檔編號】H02K15/085GK204216758SQ201420484961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1日
【發明者】李昆銘, 周美能 申請人:寧波奧捷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