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力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橋結構、換流電路及電力電子變壓器。
背景技術:
電力電子變壓器又稱固態變壓器,是近年來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發展而引起人們關注的新型電網配電變壓裝置。它采用最新的電力電子變流技術,將工頻交流電轉換為高頻交流電或直流電,然后用高頻變壓器進行隔離,以實現電壓電流的變換,最后將高頻交流電轉換為工頻交流電或者將直流電逆變為工頻交流電,供電網用戶使用。電力電子變壓器除了具備常規變壓器的變壓、隔離、能量傳遞等功能外,還具備無功補償、諧波治理、電網互聯、新能源并網等功能,有望在未來電網中得到廣泛應用。
現有技術中,傳統的多電平拓撲的電力電子變壓器,每相橋臂包含多個級聯的子模塊,每個子模塊可以包括H橋或者半橋整流電路,交流電經上述子模塊整流成直流電后需要再通過DC/AC轉換模塊調制成方波電壓,再經AC/DC轉換模塊調制成低壓直流電,轉換級數多,導致轉換效率低、占地面積大。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本發明實施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現有技術中的電力電子變壓器轉換效率低、占地面積大。
為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橋結構,包括:第一橋臂、第二橋臂、第三橋臂和第四橋臂,所述第一橋臂和所述第四橋臂的串聯支路與所述第二橋臂和所述第三橋臂的串聯支路并聯連接;所述第一橋臂與所述第四橋臂的公共端的引出端同所述第二橋臂和所述第三橋臂的公共端的引出端一起構成所述電橋結構的第一側,所述第一橋臂與所述第二橋臂的公共端的引出端同所述第三橋臂和所述第四橋臂的公共端的引出端一起構成所述電橋結構的第二側;所述第一橋臂、所述第二橋臂、所述第三橋臂和所述第四橋臂上均包括至少一組開關組,所述開關組中的開關器件導通時,其對應橋臂上的電流能雙向流動,所述開關組中的開關器件關斷時,其對應橋臂上的電流被截斷;當第一交流電壓從所述電橋結構的第一側或者第二側輸入后,通過控制所述電橋結構各個橋臂上所述開關器件的導通或者關斷將所述第一交流電壓調制成第一方波電壓后從所述電橋結構的第二側或者第一側輸出;當第二方波電壓從所述電橋結構的第二側或者第一側輸入后,通過控制所述電橋結構各個橋臂上所述開關器件的導通或者關斷將所述第二方波電壓調制成第二交流電壓后從所述電橋結構的第一側或者第二側輸出。
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電橋結構,每個所述開關組中均反向串聯連接有兩個雙向開關組件,且所述第一橋臂和所述第四橋臂上相鄰的兩個所述雙向開關組件以及所述第二橋臂和所述第三橋臂上相鄰的兩個所述雙向開關組件均正向串聯連接;所述第一橋臂和所述第二橋臂上相鄰的兩個所述雙向開關組件以及所述第三橋臂和所述第四橋臂上相鄰的兩個所述雙向開關組件均反向串聯連接。
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電橋結構,所述雙向開關組件包括一個二極管和一個開關器件,且所述二極管和所述開關器件反向并聯連接。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換流電路,包括至少一條換流支路,每條所述換流支路包括:多個上述電橋結構,分別對應三相交流電,且每相包括相同數量的所述電橋結構,同一相的相鄰所述電橋結構間的第一側或者第二側級聯連接,每相中級聯連接的所述電橋結構的其中一端的端口與其它兩相對應位置的端口連接,另一端的端口作為該相的交流接口;電壓轉換子單元,其原邊側與所述電橋結構的第二側或者第一側連接,對所述電橋結構的第二側或者第一側輸出的電壓進行隔離變壓后從其副邊側輸出;至少一個整流子單元,其交流側與所述電壓轉換子單元的一個副邊側連接,將從該副邊側接收的電壓整流成直流電壓后輸出。
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換流電路,所述電壓轉換子單元包括至少一個變壓器,所述變壓器的原邊側包括多個原邊繞組,分別與其對應的所述電橋結構的第二側或者第一側連接,副邊側包括至少一個副邊繞組,與對應的所述整流子單元的交流側連接。
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換流電路,所述電壓轉換子單元包括至少三個雙繞組結構的變壓器,且所述換流電路包括至少三個整流子單元,與所述變壓器一一對應;所述變壓器原邊側的原邊繞組與其對應的所述電橋結構的第二側或者第一側連接,副邊側的副邊繞組與其對應的所述整流子單元的交流側連接。
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換流電路,所述整流子單元包括至少一個整流子電路,所述整流子電路包括第一開關器件T1、第二開關器件T2、第三開關器件T3、第四開關器件T4、第一二極管D1、第二二極管D2、第三二極管D3和第四二極管D4;所述第一開關器件T1和所述第三開關器件T3的串聯支路與所述第二開關器件T2和所述第四開關器件T4的串聯支路并聯連接,所述第一二極管D1、所述第二二極管D2、所述第三二極管D3和所述第四二極管D4分別與所述第一開關器件T1、所述第二開關器件T2、所述第三開關器件T3和所述第四開關器件T4反并聯,所述第一開關器件T1和所述第三開關器件T3的公共端與所述第二開關器件T2和所述第四開關器件T4的公共端作為所述整流子單元的交流側,所述兩個串聯支路并聯連接后的公共端作為所述整流子單元的直流側。
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換流電路,所述整流子單元的直流側或者串聯或者并聯,并將直流側或者串聯或者并聯后的所述整流子單元的直流側作為隔離轉換直流接口。
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換流電路,還包括至少一個直流電容器,與所述整流子單元的直流側或者串聯或者并聯后的所述整流子單元的直流側并聯連接,并將所述直流電容器的電壓輸出端作為隔離轉換直流接口。
可選地,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換流電路,還包括至少一條逆變支路,每條所述逆變支路的直流側與所述隔離轉換直流接口連接,并將所述逆變支路的交流側作為隔離轉換交流接口。
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力電子變壓器,包括上述換流電路。
本發明實施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橋結構,該電橋結構正向可以將輸入的交流電壓直接調制成方波電壓,省去了DC/AC的轉換;逆向可以將輸入的方波電壓直接調制成交流電壓(正弦波),較中高頻方波電壓整流成直流電壓再進行脈沖寬度(PWM)調制的拓撲結構,可以減小一級。使得包含該電橋結構的電路,比如換流電路等的轉換效率得到有效提高,電路結構也更為緊湊,進而使包含上述換流電路的電力電子變壓器的轉換效率更高,體積更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中電橋結構的一個具體實例的電路原理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2中換流電路的一個具體實例的原理框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2換流電路中電壓轉換子單元的一個具體實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2中的換流電路在包括圖3所示結構的電壓轉換子單元時的一個具體實例的電路原理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2換流電路中電壓轉換子單元的另一個具體實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2中的換流電路在包括圖5所示結構的電壓轉換子單元時的一個具體實例的電路原理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2換流電路中整流子單元的一個具體實例的電路原理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2中的換流電路的另一個具體實例的原理框圖。
附圖標記:
1-換流支路;2-直流電容器;3-逆變支路;11-電橋結構;12-電壓轉換子單元;13-整流子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明實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實施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發明實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還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可以是無線連接,也可以是有線連接。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具體含義。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發明不同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結合。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橋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第一橋臂、第二橋臂、第三橋臂和第四橋臂,第一橋臂和第四橋臂的串聯支路與第二橋臂和第三橋臂的串聯支路并聯連接;第一橋臂與第四橋臂的公共端的引出端同第二橋臂和第三橋臂的公共端的引出端一起構成電橋結構的第一側,第一橋臂與第二橋臂的公共端的引出端同第三橋臂和第四橋臂的公共端的引出端一起構成電橋結構的第二側。
第一橋臂、第二橋臂、第三橋臂和第四橋臂上均包括至少一組開關組,開關組中的開關器件導通時,其對應橋臂上的電流能雙向流動,開關組中的開關器件關斷時,其對應橋臂上的電流被截斷。
當第一交流電壓從電橋結構的第一側或者第二側輸入后,通過控制電橋結構各個橋臂上開關器件的導通或者關斷將第一交流電壓調制成第一方波電壓后從電橋結構的第二側或者第一側輸出;當第二方波電壓從電橋結構的第二側或者第一側輸入后,通過控制電橋結構上各個橋臂開關器件的導通或者關斷將第二方波電壓調制成第二交流電壓后從電橋結構的第一側或者第二側輸出。具體地,若第一交流電壓從電橋結構的第一側輸入,則調制后的第一方波電壓從電橋結構的第二側輸出,此種情況下第二方波電壓從電橋結構的第二側輸入時,調制后的第二交流電壓從電橋結構的第一側輸出;若第一交流電壓從電橋結構的第二側輸入,則調制后的第一方波電壓從電橋結構的第一側輸出,此種情況下第二方波電壓從電橋結構的第一側輸入時,調制后的第二交流電壓從電橋結構的第二側輸出。可選地,通過脈沖寬度(PWM)調制方法控制電橋結構各個橋臂上開關器件的導通或者關斷。
可見,本實施例中的電橋結構正向可以將輸入的交流電壓直接調制成方波電壓,省去了DC/AC的轉換;逆向可以將輸入的方波電壓直接調制成交流電壓(正弦波),較中高頻方波電壓整流成直流電壓再進行脈沖寬度(PWM)調制的拓撲結構,可以減小一級。使得包含該電橋結構的電路,比如換流電路等的轉換效率得到有效提高,電路結構也更為緊湊,進而使包含上述換流電路的電力電子變壓器的轉換效率更高,體積更小。
可選地,本實施例中的電橋結構,第一橋臂、第二橋臂、第三橋臂和第四橋臂上均反向串聯連接有兩個雙向開關組件,且第一橋臂和第四橋臂上相鄰的兩個雙向開關組件以及第二橋臂和第三橋臂上相鄰的兩個雙向開關組件均正向串聯連接;第一橋臂和第二橋臂上相鄰的兩個雙向開關組件以及第三橋臂和第四橋臂上相鄰的兩個雙向開關組件均反向串聯連接。
可選地,本實施例中的電橋結構,雙向開關組件包括一個二極管和一個開關器件,且二極管和開關器件反向并聯連接。比如第一橋臂上的兩個開關器件導通時,正向時電流經靠近第一側的二極管向與其串聯的開關器件流入,逆向時電流經遠離第一側端的二極管向與其串聯的開關器件流入,實現了電流的雙向流動;若第一橋臂上的任意一個開關器件關斷時,則電流被截止。具體地,開關器件可以為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集MOSFET和GTR的優點于一身,具有輸入阻抗高、開關速度快、驅動電路簡單、通態電壓低、能承受高電壓大電流等優點。當然開關器件也可以選用三極管、晶閘管、MOS管等具有開關功能的器件或者上述開關器件的串并聯結構。
下面參照圖1,以電橋結構的第一側輸入第二方波電壓為例對本實施例中的電橋結構逆向經脈沖寬度(PWM)調制將輸入的第二方波電壓直接調制成第二交流電壓(正弦波)的工作原理進行詳細說明,電橋結構的第二側輸入第二方波電壓時的調制過程以及電橋結構正向經脈沖寬度(PWM)調制將輸入的第一交流電壓直接調制成第一方波電壓的調制過程與此相近似,不再累述。
1)當第二方波電壓為正時,控制器通過比較調制波和載波幅值,當調制波幅值大于載波幅值時控制第一橋臂和第三橋臂上的雙向開關組件開通,第二橋臂和第四橋臂上的雙向開關組件關斷;反之,當調制波幅值小于載波幅值時控制第二橋臂和第四橋臂上的雙向開關組件開通,第一橋臂和第三橋臂上的雙向開關組件關閉。
2)當第二方波電壓為負時,控制器通過比較調制波和載波幅值,當調制波幅值大于載波幅值時控制第二橋臂和第四橋臂上的雙向開關組件開通,第一橋臂和第三橋臂上的雙向開關組件關閉;反之,當調制波幅值小于載波幅值時控制第一橋臂和第三橋臂上的雙向開關組件開通,第二橋臂和第四橋臂上的雙向開關組件關斷。
本實施例中的電橋結構經上述脈沖寬度(PWM)調制就可以將第一側輸入第二方波電壓調制成第二交流電壓并從第二側輸出了。
可見,本實施例中的電橋結構正向可以將輸入的交流電壓直接調制成方波電壓,省去了DC/AC轉換電路;逆向可以將輸入的方波電壓直接調制成交流電壓(正弦波),較中高頻方波電壓整流成直流電壓再進行脈沖寬度(PWM)調制的拓撲結構,可以減小一級。使得包含該電橋結構的電路,比如換流電路等的轉換效率得到有效提高,電路結構也更為緊湊,進而使包含上述換流電路的電力電子變壓器的轉換效率更高,體積更小。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換流電路,如圖2所示,包括至少一條換流支路1,每條換流支路1包括:
多個實施例1中的電橋結構11,分別對應三相交流電,且每相包括相同數量的電橋結構11,同一相的相鄰電橋結構11間的第一側或者第二側級聯連接,每相中級聯連接的電橋結構11的其中一端的端口與其它兩相對應位置的端口連接,另一端的端口作為該相的交流接口。
電壓轉換子單元12,其原邊側與電橋結構11的第二側或者第一側連接,對電橋結構11的第二側或者第一側輸出的電壓進行隔離變壓后從其副邊側輸出。具體地,若電橋結構11的第一側級聯連接,則電橋結構11的第二側與電壓轉換子單元12的原邊側連接;若電橋結構11的第二側級聯連接,則電橋結構11的第一側與電壓轉換子單元12的原邊側連接。
至少一個整流子單元13,其交流側與電壓轉換子單元12的一個副邊側連接,將從該副邊側接收的電壓整流成直流電壓后輸出。
具體地,多個電橋結構11級聯連接,可以將通過交流接口輸入的對應相的高電壓交流電降低為較低的模塊交流電壓,為后期通過整流子單元13逆變為低壓直流電壓,以及將低壓直流電壓逆變為低壓交流電壓提供了便利。并且將高電壓降為較低的模塊電壓后,電橋結構11可以將輸入的模塊交流電壓調制為方波電壓后輸出,省去了DC/AC轉換電路,在提高換流電路轉換效率的同時,也使換流電路的結構更為緊湊,進而使包含上述換流電路的電力電子變壓器的轉換效率更高,體積更小。對電橋結構11進行脈沖寬度(PWM)調制的控制過程可以參考實施例1中的相關介紹。
可選地,本實施例中的換流電路,電壓轉換子單元12包括至少一個變壓器,變壓器的原邊側包括多個原邊繞組,分別與其對應的電橋結構11的第二側或者第一側連接,副邊側包括至少一個副邊繞組,與對應的整流子單元13的交流側連接。具體地,可以根據需求將多個副邊繞組串聯后的輸出端作為副邊側,與對應的整流子單元13的交流側連接,可以增大電壓轉換子單元12輸出電壓的幅值;也可以將多個副邊繞組并聯后的輸出端作為副邊側與對應的整流子單元13的交流側連接,可以進一步降低電壓轉換子單元12副邊側輸出電壓的電壓波動以及每個副邊繞組中的電流值。如圖3所示,為一個三入一出的中高頻變壓器。通過調節原、副邊投入使用的繞組的匝數來調節該變壓器的變比,得到需要的隔離變壓后的電壓值。換流支路各相中的電橋結構11輸出的高頻方波電壓經該中高頻變壓器的隔離耦合,其交流側的二倍頻功率在相間自動平衡,各相的功率波動也可自動平衡,無需再在每個電橋結構11上安裝大容量電容器了,大幅降低了整個換流電路的體積和造價,同時降低了均壓的控制難度。
下面以圖4所示的當變壓器為三入一出的中高頻變壓器時的換流電路為例,詳細說明變壓器的隔離耦合原理,應當理解的是,該示例并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定,應用中還可以選用六入多出、九入多出等多種結構的變壓器,只要能使換流電路中三相間的電橋結構11輸出的電壓隔離耦合進而消除電壓波動的變壓器結構均可適用。
因為每相包含相同數量的電橋結構11,更有利于對每相中電橋結構11投入、切出的控制。以a相為例,流過a相中電橋結構11的電流和其兩端電壓為:
式中,Um為電橋結構11兩端電壓峰值,Im為流過電橋結構11電流峰值,ψ為功率因數角。
通過如下公式計算流過a相電橋結構11的瞬時功率:
可知a相電橋結構11的瞬時功率中包含直流分量和二倍頻波動分量。
通過如下公式計算每個換流支路中a、b、c三相的高頻方波電壓經電壓轉換子單元12耦合后的輸出功率:
因為交流電三相間對稱運行,a、b、c相之間相差120°,通過電壓轉換子單元12將三相瞬時功率耦合相加時,二倍頻波動抵消,確保了電壓轉換子單元12輸出的功率基本無波動。無需再為抑制單相瞬時功率的波動而在每個電橋結構11上安裝大容量電容器。
作為另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本實施例中的換流電路,如圖5、圖6所示,電壓轉換子單元12包括至少三個雙繞組結構的變壓器,且換流電路包括至少三個整流子單元13,與變壓器一一對應;變壓器原邊側的原邊繞組與其對應的電橋結構11的第二側或者第一側連接,副邊側的副邊繞組與其對應的整流子單元13的交流側連接。具體地,電壓轉換子單元12選用雙繞組結構的變壓器,其繞組數和容量減小,降低了安裝難度和成本,并且如果將換流電路中各相對應的整流子單元13的直流側并聯,因為各相電橋結構11數量相同,也可以實現交流側的二倍頻功率在相間的自動平衡,從而有效減小與其輸出端并聯的直流電容的容值,進而降低整個換流電路的體積和造價。
可選地,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中的換流電路,整流子單元13包括至少一個整流子電路,整流子電路包括第一開關器件T1、第二開關器件T2、第三開關器件T3、第四開關器件T4、第一二極管D1、第二二極管D2、第三二極管D3和第四二極管D4。
第一開關器件T1和第三開關器件T3的串聯支路與第二開關器件T2和第四開關器件T4的串聯支路并聯連接,第一二極管D1、第二二極管D2、第三二極管D3和第四二極管D4分別與第一開關器件T1、第二開關器件T2、第三開關器件T3和第四開關器件T4反并聯,第一開關器件T1和第三開關器件T3的公共端與第二開關器件T2和第四開關器件T4的公共端作為整流子單元13的交流側,兩個串聯支路并聯連接后的公共端作為整流子單元13的直流側。可選地,第一開關器件T1、第二開關器件T2、第三開關器件T3、和第四開關器件T4可以為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集MOSFET和GTR的優點于一身,具有輸入阻抗高、開關速度快、驅動電路簡單、通態電壓低、能承受高電壓大電流等優點。當然開關器件也可以選用三極管、晶閘管、MOS管等具有開關功能的器件或者上述開關器件的串并聯結構。上述結構的整流子單元13可將交流側的方波電壓轉換成直流電壓,也可將直流電壓斬控成方波電壓。
可選地,如圖8所示,本實施例中的換流電路,整流子單元13的直流側或者串聯或者并聯,并將串聯或者并聯后的整流子單元13的直流側作為隔離轉換直流接口。具體地,將整流子單元13的直流側并聯,可以進一步減小隔離轉換直流接口輸出的直流電壓的波動,并且可以根據需要從整流子單元13并聯連接的直流側引出一個或者多個隔離轉換直流接口;如果將整流子單元13的直流側串聯連接,能夠增大隔離轉換直流接口輸出的電壓的幅值。具體地連接方式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可選地,本實施例中的換流電路,還包括至少一個直流電容器2,與整流子單元13的直流側或者串聯或者并聯后的整流子單元13的直流側并聯連接,并將直流電容器的電壓輸出端作為隔離轉換直流接口。具體地,通過在整流子單元13的直流側或者串聯或者并聯后的直流側并聯連接一個直流電容器2,能夠進一步抵消功率波動,使輸出的隔離轉換后的直流電壓更為穩定。并且當電壓轉換子單元12包括能夠三相耦合結構的變壓器或者即使電壓轉換子單元12包括雙繞組變壓器,但是整流子單元13的直流側并聯連接時,因為已經抵消了大部分功率波動,直流電容器2只需選取極小容值的直流電容器即可。
可選地,本實施例中的換流電路,還包括至少一條逆變支路3,每條逆變支路3的直流側與隔離轉換直流接口連接,并將逆變支路3的交流側作為隔離轉換交流接口。具體地,逆變支路3可以包括現有技術中任意一種能夠實現交直流逆變功能的逆變電路或者逆變器。
可見,本實施例中的換流電路,可以同時具備交流接口、隔離轉換直流接口和隔離轉換交流接口,能夠滿足中低壓交直流配電網的多用應用場合。比如當換流電路的交流接口接35KV高壓交流電時,經過該換流電路各相上的電橋結構11的分壓調制、電壓轉換子單元12的隔離變壓以及整流子單元13的整流,從其隔離轉換直流接口可以獲取到穩定的低壓直流電壓,再經逆變支路3的逆變處理,從其隔離轉換交流接口可以獲取到穩定的低壓交流電壓(比如380V的交流電壓);而當換流電路的隔離轉換交流接口接380V低壓交流電時,先經整流子單元13整流為低壓方波電壓,再經電壓轉換子單元12的隔離變壓將方波電壓傳輸至各相中的對應的電橋結構11的第二側或者第一側,經脈沖寬度(PWM)調制,每相中的每個電橋結構11的第一側或者第二側會輸出一個正弦波交流電壓,每相中的所有電橋結構11的正弦波交流電壓疊加,就可以獲取一個高幅值的正弦波交流電壓從各相的交流接口輸出。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力電子變壓器,包括實施例2中的換流電路。
本實施例中的電力電子變壓器,其換流電路中的多個電橋結構11級聯連接,可以將通過交流接口輸入的對應相的高電壓交流電降低為較低的模塊交流電壓,為后期通過整流子單元13逆變為低壓直流電壓,以及將低壓直流電壓逆變為低壓交流電壓提供了便利。并且將高電壓降為較低的模塊電壓后,電橋結構11可以將輸入的模塊交流電壓調制為方波電壓后輸出,省去了DC/AC轉換電路,在提高換流電路轉換效率的同時,也使換流電路的結構更為緊湊,進而使包含上述換流電路的電力電子變壓器的轉換效率更高,體積更小。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