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除濕裝置,具體涉及一種變電站電氣設備除濕裝置。
背景技術:
除濕裝置通常用于潮濕的環境中,除濕裝置是通過在其中空氣的流動接觸中完成除濕,根據除濕過程是否進行冷卻,除濕器采用冷水盤管或冷卻空氣,將除濕過程釋放出的部分潛熱帶走,抑制除濕溶液的升溫,提高除濕效率,而液體除濕具有連續除濕、再生快、可殺菌并洗滌空氣、可獲得穩定的干空氣,由于溶液是以霧狀與空氣接觸,需防止溶液帶出或飛散;但現有的除濕裝置在除濕時,沒有針對電氣設備除濕,電氣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受到濕氣的影響,易損壞,減少了使用壽命,另外,現有的除濕裝置,其結構簡單,除濕不
徹底,有待于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變電站電氣設備除濕裝置,便于除去電氣設備附近的濕氣,避免電氣設備由于環境影響受潮,提高了電氣設備的運行,防止其受潮的智能電氣設備除濕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變電站電氣設備除濕裝置,包括殼體及設于殼體上的進風口和出風口,所述進風口的內側設有冷凝裝置和內循環風機,所述殼體的出風口處設有加熱裝置和雙進離心風機,所述內循環風機的進風端與進風口呈相對設置,雙進離心風機的出風端與出風口呈相對設置,所述冷凝裝置由多個冷凝片相互疊加構成,在冷凝片上設有多個通風孔。
所述加熱裝置由多個加熱片相互疊加構成,且疊加后的加熱片上設有多個通風口,加熱片的長度與殼體的大小相匹配。
所述殼體內設有冷凝集水盤,該冷凝集水盤通過管道延伸至殼體外端。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通過設置冷凝裝置,主動將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為水滴,并通過冷凝集水盤流出的殼體,從而降低了電子部件內部的空氣濕度,避免水蒸氣在電子部件表面凝結而影響其運行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變電站電氣設備除濕裝置,包括殼體1及設于殼體1上的進風口11和出風口12,進風口11的內側設有冷凝裝置3和內循環風機4,殼體1的出風口12處設有加熱裝置5和雙進離心風機6,內循環風機4的進風端與進風口11呈相對設置,雙進離心風機6的出風端與出風口12呈相對設置,冷凝裝置3由多個冷凝片相互疊加構成,在冷凝片上設有多個通風孔。
加熱裝置5由多個加熱片相互疊加構成,且疊加后的加熱片上設有多個通風口,加熱片的長度與殼體1的大小相匹配。殼體1內設有冷凝集水盤7,該冷凝集水盤7通過管道延伸至殼體1外端。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