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配電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光伏發電站用配電箱。
背景技術:
光伏發電是根據光生伏特效應原理,利用太陽電池將太陽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不論是獨立使用還是并網發電,光伏發電系統主要由太陽電池板(組件)、控制器和逆變器三大部分組成,它們主要由電子元器件構成,不涉及機械部件。
光伏發電是利用半導體界面的光生伏特效應而將光能直接轉變為電能的一種技術。這種技術的關鍵元件是太陽能電池。太陽能電池經過串聯后進行封裝保護可形成大面積的太陽電池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發電裝置。
無論從世界還是從中國來看,常規能源都是很有限的。中國的一次能源儲量遠遠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大約只有世界總儲量的10%。太陽能是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充分的清潔性、絕對的安全性、相對的廣泛性、確實的長壽命和免維護性、資源的充足性及潛在的經濟性等優點,在長期的能源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正因為光伏發電與常用的火力發電系統相比,光伏發電具有諸多優點,目前,光伏發電技術正在蓬勃發展。
進一步提高光伏發電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是光伏發電技術的重要研究方向。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所述的進一步提高光伏發電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是光伏發電技術的重要研究方向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光伏發電站用配電箱。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光伏發電站用配電箱通過以下技術要點來解決問題:一種光伏發電站用配電箱,包括配電箱本體,所述配電箱本體內設置有多個匯流箱,所述匯流箱排列成一列或多列,每列中均包括多個相互平行的匯流箱,且處于同一列的多個匯流箱的正極接線端朝向一致,處于同一列的多個匯流箱的負極接線端朝向一致;
所述匯流箱的正極接線端位于匯流箱的一側,所述匯流箱的負極接線端位于所述正極接線端所處側的對側。
具體的,所述匯流箱用于設置在光伏組件與逆變器作為一次匯流部件,可減少直流側電纜的接線數量,提高系統的效率和可靠性,同時也可方便系統維護。而在匯流箱使用過程中,由于直流電弧不過零點,現有技術中的匯流箱正極接線端和負極接線端均均設置在匯流箱的同側以便于接線,這樣,在某些因素(如因為異物進入、潮氣、線纜受損等因素)下正極接線端與負極接線端之間產生電弧時,電弧不易熄滅,容易造成連鎖反應,致使整個配電箱的燒毀。本方案中,通過將匯流箱之間成列設置,且各個匯流箱的正極接線端和負極接線端兩者呈相對設置,這樣,相當于將現有技術中交替設置的正、負接線方式改成了正、負極分開的接線方式,同時,各匯流箱的正、負極均集中設置,這樣,不僅接線方便,同時還大大降低了各匯流箱正、負極之間發生短路的概率,有利于光伏發電站用配電箱工作的可靠性。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為:
為利于本配電箱接線的可靠性,各匯流箱的正極接線端和負極接線端處均設置有接線端子。
為便于在配電箱中根據需要,方便的安裝合適數量的匯流箱,還包括設置于配電箱本體上的安裝架,所述安裝架呈條狀,所述匯流箱均安裝在安裝架上,且各匯流箱在安裝架上的位置可調。
作為一種具有防護功能的配電箱實現形式,所述配電箱本體為設置有箱蓋的箱體結構,所述匯流箱安裝于箱體結構內部。
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匯流箱用于設置在光伏組件與逆變器作為一次匯流部件,可減少直流側電纜的接線數量,提高系統的效率和可靠性,同時也可方便系統維護。而在匯流箱使用過程中,由于直流電弧不過零點,現有技術中的匯流箱正極接線端和負極接線端均均設置在匯流箱的同側以便于接線,這樣,在某些因素(如因為異物進入、潮氣、線纜受損等因素)下正極接線端與負極接線端之間產生電弧時,電弧不易熄滅,容易造成連鎖反應,致使整個配電箱的燒毀。
本方案中,通過將匯流箱之間成列設置,且各個匯流箱的正極接線端和負極接線端兩者呈相對設置,這樣,相當于將現有技術中交替設置的正、負接線方式改成了正、負極分開的接線方式,同時,各匯流箱的正、負極均集中設置,這樣,不僅接線方便,同時還大大降低了各匯流箱正、負極之間發生短路的概率,有利于光伏發電站用配電箱工作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光伏發電站用配電箱一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中的標記分別為:1、配電箱本體,2、匯流箱,3、接線端子,4、安裝架。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光伏發電站用配電箱,不僅接線方便,同時還大大降低了各匯流箱正、負極之間發生短路的概率,有利于光伏發電站用配電箱工作的可靠性。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不僅限于以下實施例:
實施例1:
一種光伏發電站用配電箱,包括配電箱本體1,所述配電箱本體1內設置有多個匯流箱2,所述匯流箱2排列成一列或多列,每列中均包括多個相互平行的匯流箱2,且處于同一列的多個匯流箱2的正極接線端朝向一致,處于同一列的多個匯流箱2的負極接線端朝向一致;
所述匯流箱2的正極接線端位于匯流箱2的一側,所述匯流箱2的負極接線端位于所述正極接線端所處側的對側。
具體的,所述匯流箱2用于設置在光伏組件與逆變器作為一次匯流部件,可減少直流側電纜的接線數量,提高系統的效率和可靠性,同時也可方便系統維護。而在匯流箱2使用過程中,由于直流電弧不過零點,現有技術中的匯流箱2正極接線端和負極接線端均均設置在匯流箱2的同側以便于接線,這樣,在某些因素(如因為異物進入、潮氣、線纜受損等因素)下正極接線端與負極接線端之間產生電弧時,電弧不易熄滅,容易造成連鎖反應,致使整個配電箱的燒毀。本方案中,通過將匯流箱2之間成列設置,且各個匯流箱2的正極接線端和負極接線端兩者呈相對設置,這樣,相當于將現有技術中交替設置的正、負接線方式改成了正、負極分開的接線方式,同時,各匯流箱2的正、負極均集中設置,這樣,不僅接線方便,同時還大大降低了各匯流箱2正、負極之間發生短路的概率,有利于光伏發電站用配電箱工作的可靠性。
實施例2:
本實施例為實施例1提供的技術方案上作進一步限定,如圖1所示,為利于本配電箱接線的可靠性,各匯流箱2的正極接線端和負極接線端處均設置有接線端子3。
為便于在配電箱中根據需要,方便的安裝合適數量的匯流箱2,還包括設置于配電箱本體1上的安裝架4,所述安裝架4呈條狀,所述匯流箱2均安裝在安裝架4上,且各匯流箱2在安裝架4上的位置可調。
實施例3:
本實施例在以上任意一個實施例提供的任意一個技術方案的基礎上作進一步限定,作為一種具有防護功能的配電箱實現形式,所述配電箱本體1為設置有箱蓋的箱體結構,所述匯流箱2安裝于箱體結構內部。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實施方式,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