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車用有刷發電機的護套,具體是一種用于車用有刷發電機的滑環護套。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大部分汽車用有刷交流發電機滑環僅靠端蓋臺階和端罩進行防護,電機裝配后,端蓋臺階與端罩之間、端蓋臺階與刷盒之間均有較大間隙,粉塵、油污等易進入電刷與滑環之間,造成電刷與滑環接觸電阻大,導致電機發電轉速升高甚至不發電故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電機結構對滑環防護的不足, 特提出一種用于車用有刷電機的滑環護套,該滑環護套可以防止粉塵、油污等進入電刷與滑環之間,從根本上杜絕電刷與滑環接觸電阻增大故障。
為此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車用有刷電機的滑環護套,包括圓盤1,其特征在于:圓盤1與有刷電機的端罩過盈配合,使端罩與護套軸向無間隙;圓盤1的外圓上設有與端蓋臺階配合的連接板4;圓盤1的端面垂直設有與端蓋臺階圓周及刷盒配合的護翼2;在護翼2和圓盤1連接處延伸設有長方形平板3,護翼2和長方形平板3的末端設有與端蓋底部貼合的扇形平板5,使護翼2、長方形平板3和扇形平板5針對有刷電機滑環形成半包圍式結構。
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的圓盤1、連接板4、護翼2、長方形平板3、扇形平板5為一體成型,采用氟橡膠材料制成。
進一步的改進在于:圓盤1的外直徑φ30mm、厚度為5mm與端罩過盈配合;圓盤1下方與端蓋臺階軸向配合處連接板4的尺寸為寬3mm、高2.5mm;護翼2與圓盤1垂直連接處厚度為1mm;長方形平板3的長16mm、厚2mm;扇形平板5的厚為1mm。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橡膠材料,材質較軟,電機軸向上與端罩、端蓋臺階采用過盈配合,圓周上與端蓋臺階、刷盒之間完全貼合,有效防止電機在運行過程中粉塵、油污等從軸向或圓周方向進入滑環表面,造成電刷與滑環接觸電阻增大。目前,該成果已廣泛應用于電氣公司生產的有刷發電機中。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軸側結構示意圖一。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軸側結構示意圖二。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結構圖。
圖中,1是圓盤,2是護翼,3是長方形平板,4是連接板, 5是扇形平板。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如圖1、2、3、4、5所示。
一種用于車用有刷電機的滑環護套,包括圓盤1,圓盤1與有刷電機的端罩過盈配合,使端罩與護套軸向無間隙;圓盤1的外圓上設有與端蓋臺階配合的連接板4;圓盤1的端面垂直設有與端蓋臺階圓周及刷盒配合的護翼2;在護翼2和圓盤1連接處延伸設有長方形平板3,護翼2和長方形平板3的末端設有與端蓋底部貼合的扇形平板5,使護翼2、長方形平板3和扇形平板5針對有刷電機滑環形成半包圍式結構。
所述的圓盤1、連接板4、護翼2、長方形平板3、扇形平板5為一體成型,采用氟橡膠材料制成。
圓盤1的外直徑φ30、厚度為5mm與端罩過盈配合;圓盤1下方與端蓋臺階軸向配合處連接板4的尺寸為寬3mm、高2.5mm;護翼2與圓盤1垂直連接處厚度為1mm;長方形平板3的長16mm、厚2mm;扇形平板5的厚為1mm。
外直徑φ30mm、厚度為5mm的圓盤1與端罩過盈配合,使端罩與護套軸向無間隙;圓盤1下方與端蓋臺階軸向配合處設計成一寬3mm、高2.5mm的連接板4,該連接板4扣在端蓋臺階上,防止粉塵、油污等從此處進入;與圓盤1垂直連接處的1mm厚的護套護翼2,與端蓋臺階圓周及刷盒側面貼合,防止粉塵、油污等從此處進入;長16mm、厚2mm的長方形平板3與刷盒上端面貼合,加強護套與刷盒的貼合;1mm厚扇形平板5與端蓋底面貼合,防止粉塵、油污等由底部進入。
由于滑環護套采用氟橡膠材料,裝配時可過盈配合而不損壞,且該材料在高溫下也不會老化,因此可有效防止粉塵、油污等進入滑環表面,導致電機產生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