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風力發電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風力發電機滑環刷架。
背景技術:
目前用于風力發電機的滑環刷架具有以下缺點:現有的用于1.5MW滑環的絕緣體材料為BMC材料,其玻璃纖維較短,機械性能較差,強度不能滿足更大功率滑環使用;碳刷壓簧的壓力變化不穩定,工作時或驟降或升高,與壓簧的工作長度不成線性比例,這樣一來,碳刷不能穩定導電,接觸不良極其容易燒傷滑環表面;單接地保護裝置不牢靠,一旦失效,對絕緣軸承造成損害;三根銅柱對于大功率滑環的安全性不夠,導電能力弱。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風力發電機滑環刷架,絕緣體采用SMC材料,絕緣性能優良,機械性能好,恒壓彈簧由原先的φ23.5mm增加至極限φ24.3mm,壓力更穩定;采用雙接地滑環保護方式取代原來單接地保護裝置,更可靠的保護風力大電機昂貴的絕緣軸承;本實用新型滑環的獨特九根銅柱聯接方式,大大增加了銅柱與滑環的接觸面積。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風力發電機滑環刷架,包括滑環、主刷握、刷架裝置和安裝在所述滑環上的銅接線柱,所述滑環由絕緣體和主滑環交錯安裝在滑環軸筒上構成,所述主刷握通過支撐桿安裝在所述刷架裝置上同所述主滑環相接觸,所述主刷握上安裝有恒壓彈簧,還包括安裝在所述滑環上端的絕緣端蓋,所述絕緣體為SMC材料模壓成型。
進一步的,所述恒壓彈簧的直徑為大于23.5mm,小于等于24.3mm,熱處理采用真空淬火,壓力恒壓性能波動為16N±5%。
進一步的,所述銅接線柱為九根,每根所述銅接線柱上設置有接線配墊。
進一步的,所述滑環刷架設置有雙接地保護裝置。
進一步的,還包括安裝在所述滑環下端的編碼器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的絕緣體采用SMC材料,絕緣性能優良,機械性能好,硬度高,在實際運用中,其機械性能和絕緣性能超過BMC材料;
2、本實用新型恒壓彈簧由原先的φ23.5mm增加至極限φ24.3mm,熱處理采用真空淬火,并且專用測試臺篩選合格產品,投入使用,其壓力恒壓性能由原來的波動16N±10提升高16N±5%,壓力更穩定;
3、本實用新型采用雙接地滑環保護方式取代原來單接地保護裝置,更可靠的保護風力大電機昂貴的絕緣軸承;
4、本實用新型滑環的獨特九根銅柱聯接方式,大大增加了銅柱與滑環的接觸面積,比老產品提升2.27倍。
上述說明僅是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主視圖。
圖中標號說明:
1、滑環軸筒,2、主滑環,3、絕緣體,4、主刷握,5、恒壓彈簧,6、銅接線柱,7、絕緣端蓋,8、支撐桿,9、編碼器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參見圖1、圖2所示,一種風力發電機滑環刷架,包括滑環、主刷握4、刷架裝置和安裝在所述滑環上的銅接線柱6,所述滑環由絕緣體3和主滑環2交錯安裝在滑環軸筒1上構成,所述主刷握4通過支撐桿8安裝在所述刷架裝置上同所述主滑環2相接觸,所述主刷握4上安裝有恒壓彈簧5,還包括安裝在所述滑環上端的絕緣端蓋7,所述絕緣體3為SMC材料模壓成型。
進一步的,所述恒壓彈簧5的直徑為大于23.5mm,小于等于24.3mm,熱處理采用真空淬火,壓力恒壓性能波動為16N±5%。
進一步的,所述銅接線柱6為九根,每根所述銅接線柱6上設置有接線配墊。
進一步的,所述滑環刷架設置有雙接地保護裝置。
進一步的,還包括安裝在所述滑環下端的編碼器座9。
以上所述僅為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