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導流結構領域,尤其涉及用于電機驅動器的一種導流結構。
背景技術:
在三相電機驅動器的功率電路中,需要用一種導流形式,將功率部分和外部電機相連接,由于電流很大,要求導流結構的有效電阻越低越好,同時如果能將自身發出的熱量通過外部散熱器散出,將會對系統的可靠性有更大的保障,但是目前并沒有合適的導流結構。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導流結構,安裝簡便,大幅降低制造應用成本,結構件固定和散熱一起考慮,同時解決了導流和導熱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導流結構,包括外殼散熱器、底部導熱金屬和上部導熱導流金屬,所述底部導熱金屬與外殼散熱器之間設有絕緣導熱布,所述底部導熱金屬與上部導熱導流金屬之間設有PCB板,所述PCB板連接有功率器件,所述底部導熱金屬設有多個連接孔,所述連接孔內設有連接部件,所述連接部件一端為絕緣部,另一端為非絕緣部,所述絕緣部穿過所述絕緣導熱布與所述外殼散熱器相連,所述非絕緣部位于所述PCB板與底部導熱金屬之間。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上部導熱導流金屬連接有電流引出部件。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電流引出部件與所述上部導熱導流金屬平行設置或垂直設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外殼散熱器為鋁合金制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底部導熱金屬、上部導熱導流金屬和PCB板上均設有若干個安裝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底部導熱金屬、上部導熱導流金屬和PCB板上的若干個安裝孔相互對應設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底部導熱金屬、上部導熱導流金屬和PCB板上的若干個安裝孔通過螺釘相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底部導熱金屬、上部導熱導流金屬和PCB板上的安裝孔數量為6個。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導流結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過設有底部導熱金屬和上部導熱導流金屬,使之兩者和PCB和相同電氣網絡的功率器件配合在一起,將熱量以最大可能散出,同時將電流引出;2、安裝簡便,大幅降低制造應用成本。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圖4、圖5為本實用新型帶有電流引出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底部導熱金屬與外殼散熱器的安裝局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圖6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導流結構,包括外殼散熱器1、底部導熱金屬2和上部導熱導流金屬3,底部導熱金屬2與外殼散熱器1之間設有絕緣導熱布4,底部導熱金屬2與上部導熱導流金屬3之間設有PCB板5,PCB板5連接有功率器件,參照圖6所示,底部導熱金屬2設有多個連接孔9,連接孔9內設有連接部件10,連接部件10一端為絕緣部11,另一端為非絕緣部12,絕緣部11穿過絕緣導熱布4與外殼散熱器1相連,用于將底部導熱金屬2固定在外殼散熱器1,非絕緣部12位于PCB板5與底部導熱金屬2之間,其中絕緣部11材質可以為硅膠材質,非絕緣部12可以為金屬材質。在本實用新型中通過設有底部導熱金屬和上部導熱導流金屬,使之兩者和PCB板、相同電氣網絡的功率器件配合在一起,將熱量以最大可能散出,同時將電流引出,其中熱量的散出方式為:PCB板的熱量通過底部導熱金屬2,再依次通過絕緣導熱布4和外殼散熱器1,從而將熱量散發出去;電流引出的引出方式為:底部導熱金屬和PCB板的電流通過上部導熱導流金屬,從而將電流引出。在本實用新型中上部導熱導流金屬的材質可以為普通的金屬材質、絕緣導熱布4的材質可以為硅膠絕緣導熱布。
在本實施例中,參照圖3、圖4、圖5所示,上部導熱導流金屬3連接有電流引出部件6,進一步,電流引出部件6與上部導熱導流金屬3平行設置或垂直設置,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將電流引出。
在本實施例中,外殼散熱器1為鋁合金制成,可以實現更好的散熱功能。
在本實施例中,底部導熱金屬2、上部導熱導流金屬3和PCB板5上均設有若干個安裝孔7,進一步優選,如圖2所示,底部導熱金屬2、上部導熱導流金屬3和PCB板5上的若干個安裝孔7相互對應設置。
在本實施例中,參照圖1所示,底部導熱金屬2、上部導熱導流金屬3和PCB板5上的若干個安裝孔7通過螺釘8相連,可以起到便攜式固定的作用,而且安裝簡便,可以使用機械化自動作業,減少人工干預,適合大批量制造,而且結構外部應用可靠性好,機械強度高,以及結構體成本比一般的導線方式更為低廉。
在本實施例中,底部導熱金屬2、上部導熱導流金屬3和PCB板5上的安裝孔7數量優選為6個,但是不做特別限定。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領域技術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