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機,尤其涉及一種電機的散熱裝置。
背景技術:
電機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如果不及時散熱,會造成電機的損害,帶來經濟損失。而現有技術中,電機普遍使用電機風葉制造空氣對流,使電機散熱,這樣雖然解決了散熱問題,但是同時因為空氣流動加快,會帶動灰塵,使灰塵更容易進入電機中,如果積累過多,會對電機造成危害。
因此,提供一種能夠解決散熱和防塵問題的電機,就成為業內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背景技術提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電機的散熱裝置,包括電機本體、定子外殼,所述電機本體固定連接散熱裝置,所述散熱裝置由吸熱管、冷凝器構成,所述吸熱管螺旋貼覆在定子外殼表面,所述的吸熱管兩端分別連接冷凝器左右兩側,所述冷凝器頂端設有注水口。
進一步的,所述冷凝器內部設有驅動水泵,提供所述散熱裝置內的水流流通動力。
進一步的,所述冷凝器內部為回轉式冷凝管,增加冷凝管長度使冷凝效果增加。
進一步的,所述冷凝器外殼為網狀金屬架,提高空氣流動性,增加冷凝速度。
進一步的,所述注水口設有密封蓋。
進一步的,所述吸熱管和冷凝管均為金屬材料。
進一步的,所述注水口與冷凝管相通連接。
工作時,在所述冷凝裝置內注入水,之后低溫水通過驅動水泵進入吸熱管內,吸收電機工作時產生的熱量,之后再流入冷凝管內,進行冷卻,而冷凝管內原先的低溫水再次進入吸熱管內,不斷循環,達到散熱目的,而且不會吸入灰塵。
本實用新型作為一種電機散熱裝置,具有散熱效果良好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冷凝管和吸熱管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電機的散熱裝置,包括電機本體1、定子外殼,所述電機本體1固定連接散熱裝置,所述散熱裝置由吸熱管5、冷凝器6構成,所述吸熱管5螺旋貼覆在定子外殼表面,所述的吸熱管5兩端分別連接冷凝器6左右兩側,所述冷凝器6頂端設有注水口3。
進一步的,所述冷凝器6內部設有驅動水泵,提供所述散熱裝置內的水流流通動力。
進一步的,所述冷凝器6內部為回轉式冷凝管2,增加冷凝管2長度使冷凝效果增加。
進一步的,所述冷凝器6外殼為網狀金屬架,提高空氣流動性,增加冷凝速度。
進一步的,所述注水口3設有密封蓋。
進一步的,所述吸熱管5和冷凝管2均為金屬材料。
進一步的,所述注水口3與冷凝管相通連接。
工作時,在所述冷凝裝置內注入水,之后低溫水通過驅動水泵進入吸熱管5內,吸收電機工作時產生的熱量,之后再流入冷凝管2內,進行冷卻,而冷凝管2內原先的低溫水再次進入吸熱管5內,不斷循環,達到散熱目的,而且不會吸入灰塵。
以上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