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空調機組的供電電路。
背景技術:
目前單相機組采用的電源供電方式為交流電源輸入,具體來說,圖1為現有空調供電電路的一種拓撲圖,交流電網產生的高壓交流電直接為空調內機部分、外機部分進行供電,高壓交流經過整流逆變電路后對壓縮機部分進行供電。高壓交流電直接作用于空調機組各個部分,存在安全隱患。
目前也存在采用光伏組件對機組供電的方案,具體來說,圖2為現有空調供電電路中采用太陽能電池陣列進行供電的一種拓撲圖,即使已經采用光伏的機組,其電源也并未完全采用直流供電,而是采用外機、內機分開,太陽能電池陣列產生的高壓直流電先經過整流逆變電路逆變至交流電網,將高壓直流電逆變為高壓直流,然后向內機部分和外機部分供電,同樣存在交流用電安全問題,并且,這種電路搭建方式使得光伏組件產生的電能在經過整流逆變時額外消耗,造成光伏的電能利用率低。
針對相關技術中利用光伏組件進行空調供電時存在交流用電安全隱患,且光伏電能利用率較低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地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空調機組的供電電路,以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利用光伏組件進行空調供電時存在交流用電安全隱患,且光伏電能利用率較低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空調機組的供電電路,包括:內、外機機組主控板;光伏組件,用于輸出高壓直流電;電源轉換裝置,輸入端與光伏組件輸出端連接,輸出端與內、外機機組主控板連接,用于將光伏組件輸出的高壓直流電轉換為低壓直流電,以向內、外機機組主控板提供低壓直流電進行供電。
進一步地,還包括:壓縮機負載;整流逆變單元,包括第一整流逆變電路,第一整流逆變電路輸入端與光伏組件輸出端連接,輸出端與壓縮機負載連接,用于將光伏組件輸出的高壓直流電逆變為壓縮機負載可用的三相交流電。
進一步地,還包括:交流電網,用于輸出高壓交流電;整流逆變單元包括第二整流逆變電路,第二整流逆變電路輸入端與交流電網輸出端連接,用于將交流電網輸出的高壓交流電進行整流逆變為壓縮機負載可用的三相交流電。
進一步地,整流逆變單元還包括第三整流逆變電路,第三整流逆變電路輸入端與交流電網輸出端連接,輸出端與電源轉換裝置輸入端連接,用于將交流電網輸出的高壓交流電整流為高壓直流電并輸出至電源轉換裝置。
進一步地,電源轉換裝置包括:第一電源適配器,輸入端與光伏組件輸出端連接,輸出端與內機機組主控板連接;第二電源適配器,輸入端與光伏組件輸出端連接,輸出端與外機機組主控板連接。
進一步地,光伏組件通過高壓直流母線與整流逆變單元連接。
進一步地,電源轉換裝置通過低壓直流母線與內、外機機組主控板連接。
進一步地,光伏組件包括:太陽能電池陣列。
進一步地,太陽能電池陣列為多個太陽能電池陣列并聯。
進一步地,還包括:最大功率跟蹤電路,輸入端與光伏組件輸出端連接,輸出端與分別與電源轉換裝置、整流逆變單元連接,用于根據光伏組件的太陽能利用信息控制光伏組件的輸出。
在本實用新型中設置電源轉換裝置,該電源轉換裝置輸入端與光伏組件連接,輸出端與內、外機機組主控板連接,可將光伏組件輸出的高壓直流電轉換為低壓直流電為空調內、外機機組主控板供電,由于直接利用光伏組件的電能,減少光伏組件的電能的損耗,并且,對空調內、外機機組主控板采用低壓直流的供電方式,降低交流用電安全隱患。因此,本申請提供的空調機組的供電電路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利用光伏組件進行空調供電時存在交流用電安全隱患,且光伏電能利用率較低的問題,提高電路安全性和光伏電能的利用率。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中采用交流電源輸入的一種電源供電拓撲圖;
圖2是現有技術中太陽能電池陣列進行供電的一種電源供電拓撲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空調機組的供電電路的一種可選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空調機組的供電電路的一種可選的電路拓撲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這里將詳細地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說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圖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圖時,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圖中的相同數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實施例中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并不代表與本實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實施方式。相反,它們僅是與如所附權利要求書中所詳述的、本實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裝置和方法的例子。
實施例1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空調機組的供電電路進行說明。
圖3示出本實用新型空調機組的供電電路的一種可選的結構框圖,如圖3所示,該空調機組的供電電路包括:內機機組主控板10、外機機組主控板20;光伏組件30,用于輸出高壓直流電,優選地,光伏組件包括:太陽能電池陣列。在一個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太陽能電池陣列為多個太陽能電池陣列并聯;電源轉換裝置40,輸入端與光伏組件30輸出端連接,輸出端與內機機組主控板10、外機機組主控板20連接,用于將光伏組件輸出的高壓直流電轉換為低壓直流電,以向內、外機機組主控板提供低壓直流電進行供電。
此外,進一步地,上述電路還包括:壓縮機負載50;整流逆變單元60,包括第一整流逆變電路,第一整流逆變電路輸入端與光伏組件輸出端連接,輸出端與壓縮機負載連接,用于將光伏組件輸出的高壓直流電逆變為壓縮機負載可用的三相交流電。
通過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設置電源轉換裝置,該電源轉換裝置輸入端與光伏組件連接,輸出端與內、外機機組主控板連接,可將光伏組件輸出的高壓直流電轉換為低壓直流電為空調內、外機機組主控板供電,由于直接利用光伏組件的電能,減少光伏組件的電能的損耗,并且,對空調內、外機機組主控板采用低壓直流的供電方式,降低交流用電安全隱患。因此,本申請提供的空調機組的供電電路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利用光伏組件進行空調供電時存在交流用電安全隱患,且光伏電能利用率較低的問題,提高電路安全性和光伏電能的利用率。
進一步地,如圖3所示,該電路還包括:交流電網70,用于輸出高壓交流電;整流逆變單元60還包括第二整流逆變電路,第二整流逆變電路輸入端與交流電網輸出端連接,用于將交流電網輸出的高壓交流電進行整流逆變為壓縮機負載可用的三相交流電。通過交流電網和第二整流逆變電路,實現壓縮機負載既可以使用光伏組件進行供電,也可以使用交流電網進行供電,增加供電的多樣性。
進一步地,整流逆變單元還包括第三整流逆變電路,第三整流逆變電路輸入端與交流電網輸出端連接,輸出端與電源轉換裝置輸入端連接,用于將交流電網輸出的高壓交流電整流為高壓直流電并輸出至電源轉換裝置。通過交流電網和第三整流逆變電路,實現空調內、外機機組主控板的供電過程中,既可以使用光伏組件進行供電,也可以使用交流電網進行供電,增加供電的多樣性。
進一步地,電源轉換裝置包括:第一電源適配器,輸入端與光伏組件輸出端連接,輸出端與內機機組主控板連接;第二電源適配器,輸入端與光伏組件輸出端連接,輸出端與外機機組主控板連接。
優選地,光伏組件通過高壓直流母線與整流逆變單元連接;電源轉換裝置通過低壓直流母線與內、外機機組主控板連接。
此外,本電路還包括:最大功率跟蹤電路,輸入端與光伏組件輸出端連接,輸出端與分別與電源轉換裝置、整流逆變單元連接,用于根據光伏組件的太陽能利用信息控制光伏組件的輸出。
具體來說,圖4示出本申請空調機組的供電電路的一種可選的電路拓撲圖。對于空調機組來講,在其空調外機側采用光伏和電網兩種方式供電,負載包含空調壓縮機、外機所包含的所有系統控制負載、內機所包含的所有系統控制負載,所有負載用電都采用直流母線直接輸出,而直流母線可以來自于電網側,也可以來自于光伏板側,其電源的供電來源。
其中,高壓直流母線電源來自于光伏板和電網端,采用MPPT技術和PFC技術配合上述最大功率跟蹤電路進行效率跟蹤和穩壓處理,從而保證母線在一定范圍內波動。
負載端的壓縮機用電從高壓直流母線取電,而外機、內機的系統控制負載完全采用低壓直流供電方式。低壓直流通過電源適配器,將高壓直流母線轉換為低壓直流母線,相關的控制端口全都配置為低壓方式,相應的負載也必須是低壓直流型負載才可以。
通過以上描述可以得出,本設計與傳統拓撲比較主要有三點創新:
第一點:內機外機都可以采用光伏板能量作為電源,不再單純依靠電網方式,更加節能;
第二點:機組開發了相應的開關電源作為中間轉換環節,為內外機主控板提供低壓直流電源,從而保證客戶用電是低壓電源,安全可靠;
第三點:內、外機全部采用直流供電,使用的負載也是直流負載,直流負載相對于以往的交流負載來講,效率更高,性能更優越。
需要說明的是,本申請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及上述附圖中的術語“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區別類似的對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順序或先后次序。應該理解這樣使用的數據在適當情況下可以互換,以便這里描述的本申請的實施方式能夠以除了在這里圖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順序實施。
本領域技術人員在考慮說明書及實踐這里公開的實用新型后,將容易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實施方案。本申請旨在涵蓋本實用新型的任何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這些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遵循本實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實用新型未實用新型的本技術領域中的公知常識或慣用技術手段。說明書和實施例僅被視為示例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真正范圍和精神由下面的權利要求指出。
應當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經描述并在附圖中示出的精確結構,并且可以在不脫離其范圍進行各種修改和改變。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僅由所附的權利要求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