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電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然冷DC/DC變換器的散熱外殼。
背景技術:
直流/直流變換器(簡稱:DC/DC變換器)的設計正日益朝著大功率、小尺寸的方向發展,功率密度更高而體積更小的DC/DC變換器倍受市場青睞。然而現有的DC/DC變換器,隨著變換器內功率器件的集成密度提高,變換器整機的發熱也愈加明顯,變換器整機的散熱性能亟待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然冷DC/DC變換器的散熱外殼,能夠提升變換器的整機散熱性能。
一種自然冷DC/DC變換器的散熱外殼,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外殼包括隔板、底板和四個側板,所述隔板、所述底板和四個所述側板構成一個用于放置DC/DC變換器的腔體,所述隔板上設置有垂直于所述隔板的至少一個散熱片,四個所述側板中設置在所述隔板相對兩端的兩個側板各設置有至少一個散熱槽和四個所述側板中其中一個所述側板設置有透氣孔。
其中,所述至少一個散熱槽兩兩平行排列。
其中,所述至少一個散熱片兩兩間隔排列以形成流通道,且所述至少一個散熱片兩兩平行排列。
其中,所述散熱外殼還包括兩個安裝支架,所述兩個安裝支架呈梯形結構,并分別設于所述底板的第一端和所述底板的第二端;所述安裝支架和被供電設備通過螺紋連接。
其中,四個所述側板中其中一個所述側板設置有端子孔,且設有所述端子孔的所述側板與設有所述透氣孔的所述側板分別設置在所述隔板的相對兩端。
其中,所述隔板和所述DC/DC變換器通過螺紋連接。
其中,所述底板和所述DC/DC變換器通過螺紋連接。
其中,所述側板和所述DC/DC變換器通過螺紋連接。
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自然冷DC/DC變換器的散熱外殼,將散熱外殼內部的發熱器件貼合在該隔板、該底板和該四個側板上,從而將發熱器件產生的熱量有效地導出。
附圖說明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構造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其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自然冷DC/DC變換器的散熱外殼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另一種自然冷DC/DC變換器的散熱外殼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該散熱外殼包括隔板10(圖未標注)、底板11和四個側板(側板12、側板13、側板14和側板15),該隔板10、該底板11和四個該側板構成一個用于放置DC/DC變換器的腔體,該隔板10上設置有垂直于該隔板10的至少一個散熱片,四個該側板中其中兩個該側板12和該側板13各設置有至少一個散熱槽,且該側板12和該側板13分別設置在該隔板10的相對兩端,四個該側板中其中一個該側板14設置有透氣孔141。該側板14設置有透氣孔141。該透氣孔141可以讓該DC/DC變換器的腔體內部形成空氣對流,保持腔體內/外氣壓的平衡,加速腔體內熱量的導出。
本實施例中,該隔板10可以設置于該側板12和該側板13之間,且該隔板10、該側板12和該側板13的截面可以呈工字型。另外,該隔板10(圖未標注)、底板11和四個側板(側板12、側板13、側板14和側板15)可以構成一個用于放置可以包括發熱量較大的功率晶體管、變壓器和磁性器件等器件的DC/DC變換器的腔體,該較大的功率晶體管、變壓器和磁性器件等器件產生的熱量可以直接通過隔板10(圖未標注)、底板11和四個側板導出,其中可選的,該隔板10(圖未標注)、底板11和四個側板(側板12、側板13、側板14和側板15)可以采用金屬材質制成,該金屬材質可以為熱傳導系數高且密度小的鋁金屬等。
如圖1所示,該側板12和該側板13可以各設置有至少一個散熱槽,從而增大了該散熱外殼的散熱面積,提高了該散熱外殼的散熱效率。另外,設置有至少一個散熱槽的該側板12和該側板13還可以分別設置在該隔板10的相對兩端,從而形成空氣對流來加快該散熱外殼腔體內熱量的散出。其中,該側板(側板12、側板13、側板14和側板15)中該側板12可以與該側板13相同,在該側板12上該至少一個散熱槽可以兩兩平行排列,且散熱槽平行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該側板12上較長的側邊。在本實施例中,散熱槽延伸方向還可以垂直于該側板12上較長的側邊,或散熱槽平行延伸方向還可以與該側板12上較長的側邊呈銳角等,本實施例不作限定。同時,在該側板13上的該至少一個散熱槽也可以兩兩平行排列,且散熱槽的平行延伸方向平行于該側板13上較長的側邊。在本實施例中,散熱槽平行延伸方向還可以垂直于該側板13上較長的側邊,或散熱槽平行延伸方向還可以與該側板13上較長的側邊呈銳角等,本實施例不作限定。該至少一個散熱片兩兩間隔排列以形成流通道,且該至少一個散熱片兩兩平行排列。該側板14還可以設置有多個螺絲孔,用螺絲通過該螺絲孔實現該側板14與該DC/DC變換器的螺紋連接,其中該側板14還可以與該DC/DC變換器采用焊接等其他常規方式連接,本實施例不作限定。
如圖1所示,該底板11還可以設置有螺絲孔,用螺絲通過該螺絲孔實現該底板11與該DC/DC變換器的螺紋連接,其中該底板11還可以與該DC/DC變換器采用焊接等其他常規方式連接,本實施例不作限定。該散熱外殼還可以包括兩個安裝支架16,該兩個安裝支架16呈梯形結構,并分別設于該底板11的第一端和該底板11的第二端,該安裝支架16還可以設置有螺絲孔,用螺絲通過該螺絲孔實現該安裝支架16和該底板11的螺紋連接,其中該安裝支架16還可以與該底板11采用焊接等其他常規方式連接,本實施例不作限定。本實施例中,該安裝支架16的數量不限于兩個,和/或安裝支架16為其他形狀。
另外,該隔板10(圖未標注)還可以設置有螺絲孔,用螺絲通過該螺絲孔實現該隔板10與該DC/DC變換器的螺紋連接,其中該隔板10還可以與該DC/DC變換器采用焊接等其他常規方式連接,本實施例不作限定。
如圖2所示,該側板15還可以設置有端子孔151,該端子孔151可以包括直流高壓輸入端子孔、負極輸出端子孔、正極輸出端子孔和信號控制端子孔等,其中直流高壓輸入端子孔可以與供電設備相連接從而為該散熱外殼輸入高壓直流,該負極輸出端子孔和正極輸出端子孔可以連接負載,以及該信號控制端子孔可以與負載達成通訊控制等。在本實施例中,端子孔的數量和類型不作限定,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另外,該側板15還可以設置有多個螺絲孔,用螺絲通過該螺絲孔實現該側板15與該DC/DC變換器的螺紋連接,其中該側板15還可以與該DC/DC變換器采用焊接等其他常規方式連接,本實施例不作限定。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的散熱外殼不限于自然冷DC/DC變換器的散熱外殼,還可以是其他類型變換器的散熱外殼,比如交流/直流變換器等。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變換器的散熱外殼,將散熱外殼內部的發熱器件貼合在該隔板、該底板和該四個側板上,從而將發熱器件產生的熱量有效地導出。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的想到各種等效的修改或替換,這些修改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