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牽引電機電樞線圈引線頭打扁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用于電樞線圈引線頭加工的方法一般采用滾頭機,通過調節滾輪之間的間隙來擠壓導線,達到將導線引線頭變薄的目的,這種裝置的缺點是:不能一次加工到位,需要多次調節滾輪間隙進行多次擠壓,效率低;擠壓出來的引線頭厚度不均勻,影響后續工序的制作。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牽引電機電樞線圈引線頭打扁裝置。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上模打壓導線頭,將導線打扁到規定尺寸,一次裝夾,不需要反復調節模具,具有效率高,加工后的產品厚度均勻的優點,可方便針對不同粗細的電樞線圈引線進行快速調節。
為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牽引電機電樞線圈引線頭打扁裝置,包括下模安裝板和上模安裝板,下模安裝板上固定有導柱,上模安裝板與導柱滑動連接;下模安裝板固定有下模座,下模座內凹成形有線槽和與線槽連通的錐形槽,線槽內放置有活動模芯三;錐形槽內放置有斜鐵,斜鐵與活動模芯三相鄰設置;
所述上模安裝板底部可拆卸固定有上模座,上模座外凸成形有與線槽配合的上模芯。
進一步的改進,所述下模座通過第一安裝螺釘固定在下模安裝板上。
進一步的改進,所述上模座通過第二安裝螺釘與上模安裝板可拆卸固定。
進一步的改進,所述線槽還放置有活動模芯一和活動模芯二;活動模芯一、活動模芯二和活動模芯三圍合形成引線頭被打扁的形狀。
進一步的改進,所述活動模芯一外凸成形有梯形凸起,梯形凸起與活動模芯三配合形成電樞線圈引線的加持結構。
進一步的改進,所述上模安裝板通過導向套與導柱滑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上模打壓導線頭,將導線打扁到規定尺寸,一次裝夾,不需要反復調節模具,具有效率高,加工后的產品厚度均勻的優點,可方便針對不同粗細的電樞線圈引線進行快速調節。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下模安裝板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上模安裝板的仰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打扁前電樞線圈引線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打扁后電樞線圈引線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并且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具體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3所示的一種牽引電機電樞線圈引線頭打扁裝置,包括下模安裝板1和上模安裝板9,下模安裝板1上固定有導柱2,上模安裝板9與導柱2滑動連接;下模安裝板1固定有下模座3,下模座3內凹成形有線槽14和與線槽14連通的錐形槽15,線槽14內放置有活動模芯三7;錐形槽15內放置有斜鐵6,斜鐵6與活動模芯三7相鄰設置。
上模安裝板9底部可拆卸固定有上模座10,上模座10外凸成形有與線槽14配合的上模芯11。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先將電樞線圈引線16放置到線槽14中,然后推動斜鐵6,斜鐵6沿錐形槽15運動推動活動模芯三7將電樞線圈引線16夾持住。最后推動上模安裝板9通過導柱2向下運動,上模芯11壓入線槽14中,將電樞線圈引線16打扁成圖紙要求的形狀。這種結構使得本專利不僅可以對不同粗細的線圈引線進行加工,而且通過夾持住線圈引線,在進行打扁的方式,提高了成形時的穩定性。如圖4所示,為打扁前的電樞線圈引線16,圖5為打扁后的電樞線圈引線16。
下模座3通過第一安裝螺釘8固定在下模安裝板1上。
上模座10通過第二安裝螺釘與上模安裝板9可拆卸固定。線槽14還放置有活動模芯一4和活動模芯二5;活動模芯一4、活動模芯二5和活動模芯三7圍合形成引線頭被打扁的形狀。這樣可以在根據需要打扁的大小和形狀,快速替換不同的活動模芯和需要的上模座10。
活動模芯一4外凸成形有梯形凸起41,梯形凸起41與活動模芯三7配合形成電樞線圈引線16的加持結構。
優選的,上模安裝板9通過導向套13與導柱2滑動連接。所述導向套13為彈性導向套。
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導向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