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層疊鐵芯的制造方法及層疊鐵芯的制造裝置。
背景技術:
日本專利公開2003-235187號公報及日本專利第5719979號公報中公開有一種層疊鐵芯的制造方法,其包含:第一工序,將卷繞成卷狀的帶狀的金屬板(被加工板)即卷材從開卷機間歇地送出,并利用沖頭沖裁該金屬板,形成沖裁部件;第二工序,將多個沖裁部件層疊,形成層疊體;第三工序,對層疊體進行加工,形成層疊鐵芯。第一工序中形成的沖裁部件具有沿金屬板的寬度方向延伸的;和從軛鐵部向金屬板的長邊方向突出,并且在金屬板的寬度方向上以規定間隔排列成一列的多個齒部。在第一工序中,利用沖頭沖裁一對沖裁部件,以使沖裁部件的齒部位于另一沖裁部件的齒部之間。
但是,近年來,一直在尋求提高沖裁部件相對于金屬板的比例(成品率),降低層疊鐵芯的制造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本發明中對可以實現成品率提高的層疊鐵芯的制造方法及層疊鐵芯的制造裝置進行說明。
本發明一個方面是一種層疊鐵芯的制造方法,其包含:第一工序,按照規定的第一沖裁形狀沖裁帶狀的金屬板,形成具有第一軛鐵部和多個第一齒部的第一沖裁部件,第一軛鐵部沿金屬板的寬度方向延伸,多個第一齒部從第一軛鐵部向金屬板的長邊方向突出,并且在寬度方向上以規定間隔排列成一列;第二工序,按照規定的第二沖裁形狀沖裁金屬板,形成具有第二軛鐵部和多個第二齒部的第二沖裁部件,第二軛鐵部沿寬度方向延伸,多個第二齒部從第二軛鐵部向長邊方向突出,并且在寬度方向上以規定間隔排列成一列,第一沖裁形狀具有與第一軛鐵部相對應的第一軛鐵對應區域、和與多個第一齒部相對應的多個第一齒對應區域,第二沖裁形狀具有與第二軛鐵部相對應的第二軛鐵對應區域、和與多個第二齒部相對應的多個第二齒對應區域,在第二工序中,設定第二沖裁形狀,以使多個第二齒對應區域在寬度方向上一個一個地位于多個第一齒對應區域之間,并且,第二齒對應區域位于比穿過多個第一齒對應區域中在寬度方向上相鄰的一第一齒對應區域與另一第一齒對應區域之間且沿長邊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線更靠一第一齒對應區域。
本發明另一個方面是一種層疊鐵芯的制造裝置,其具備:第一沖頭部,其按照規定的第一沖裁形狀沖裁帶狀的金屬板,形成具有第一軛鐵部和多個第一齒部的第一沖裁部件,第一軛鐵部沿金屬板的寬度方向延伸,多個第一齒部從第一軛鐵部向金屬板的長邊方向突出,并且在寬度方向上以規定間隔排列成一列;第二沖頭部,其按照規定的第二沖裁形狀沖裁金屬板,形成具有第二軛鐵部和多個第二齒部的第二沖裁部件,第二軛鐵部沿寬度方向延伸,多個第二齒部從第二軛鐵部向長邊方向突出,并且在寬度方向上以規定間隔排列成一列,第一沖裁形狀具有與第一軛鐵部相對應的第一軛鐵對應區域、和與多個第一齒部相對應的多個第一齒對應區域,第二沖裁形狀具有與第二軛鐵部相對應的第二軛鐵對應區域、和與多個第二齒部相對應的多個第二齒對應區域,第二沖頭部的第二沖裁形狀被設定為:使多個第二齒對應區域在寬度方向上一個一個地位于多個第一齒對應區域之間,并且,第二齒對應區域位于比穿過多個第一齒對應區域中在寬度方向上相鄰的一第一齒對應區域與另一第一齒對應區域之間且沿長邊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線更靠一第一齒對應區域。
根據本發明的層疊鐵芯的制造方法及層疊鐵芯的制造裝置,能夠實現成品率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表示本實施方式的定子層疊鐵芯的立體圖。
圖2為表示圖1的定子層疊鐵芯的俯視圖。
圖3為圖2的iii-iii線截面圖。
圖4為表示層疊鐵芯的制造裝置的一例的示意圖。
圖5為表示沖裁裝置的一例的示意圖。
圖6為示意性表示層疊沖裁部件的機構和從模型排出層疊體的機構的截面圖。
圖7為表示沖裁加工的設計之一例的圖。
圖8為將圖7簡化表示的圖。
圖9為表示沖裁部件的俯視圖。
圖10為將現有的沖裁加工的設計之一例簡化表示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說明的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是用于說明本發明的例示,因此,本發明不應限定于以下的內容。
(1)實施方式的概要
本實施方式之一例的層疊鐵芯的制造方法包含:第一工序,按照規定的第一沖裁形狀沖裁帶狀的金屬板,形成具有第一軛鐵部和多個第一齒部的第一沖裁部件,第一軛鐵部沿金屬板的寬度方向延伸,多個第一齒部從第一軛鐵部向金屬板的長邊方向突出,并且在寬度方向上以規定間隔排列成一列;第二工序,按照規定的第二沖裁形狀沖裁金屬板,形成具有第二軛鐵部和多個第二齒部的第二沖裁部件,第二軛鐵部沿寬度方向延伸,多個第二齒部從第二軛鐵部向長邊方向突出,并且在寬度方向上以規定間隔排列成一列,第一沖裁形狀具有與第一軛鐵部相對應的第一軛鐵對應區域、和與多個第一齒部相對應的多個第一齒對應區域,第二沖裁形狀具有與第二軛鐵部相對應的第二軛鐵對應區域、和與多個第二齒部相對應的多個第二齒對應區域,在第二工序中,設定第二沖裁形狀,以使多個第二齒對應區域在寬度方向上一個一個地位于多個第一齒對應區域之間,并且,第二齒對應區域位于比穿過多個第一齒對應區域中在寬度方向上相鄰的一第一齒對應區域與另一第一齒對應區域之間且沿長邊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線更靠一第一齒對應區域。
本實施方式之一例的層疊鐵芯的制造方法中,在第二工序中,設定第二沖裁形狀,以使多個第二齒對應區域在寬度方向上一個一個地位于多個第一齒對應區域之間,并且,第二齒對應區域位于比穿過多個第一齒對應區域中在寬度方向上相鄰的一第一齒對應區域與另一第一齒對應區域之間且沿長邊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線更靠一第一齒對應區域。因此,第一齒對應區域和第二齒對應區域在寬度方向上靠近。因此,與第二齒對應區域位于假想直線上的專利文獻1、2的制造方法相比,可以使用窄幅的金屬板,因此,能夠實現成品率提高。其結果,能夠降低層疊鐵芯的制造成本。特別是,由于也存在從開卷機送出的一個卷材的全長例如為數100m~數10000m左右的情況,因此因金屬板變得窄幅而能夠極有效地實現成品率提高和低成本化。
本實施方式之一例的層疊鐵芯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在第二工序之前,還包含第三工序,在第三工序中,按照規定的第三沖裁形狀沖裁金屬板,形成第一貫通孔,第一貫通孔插通在第二工序中從金屬板沖裁第二沖裁部件時按壓金屬板的按壓銷,第一貫通孔位于另一第一齒對應區域與第二齒對應區域之間。本發明的一個觀點的層疊鐵芯的制造方法中,一第一齒對應區域和第二齒對應區域接近,另一第一齒對應區域和第二齒對應區域遠離。因此,金屬板中的另一第一齒對應區域與第二齒對應區域之間的余白區域變得較大。因此,可以在該余白區域設定插通在第二工序中從金屬板沖裁第二沖裁部件時按壓金屬板的按壓銷的第一貫通孔。其結果,金屬板的晃動被抑制,因此,能夠高精度且穩定地形成第二沖裁部件。
第一貫通孔也可以位于比第二齒對應區域更靠另一第一齒對應區域。該情況下,第一貫通孔位于靠近已沖裁了第一沖裁部件之后的另一第一齒對應區域。因此,插通于第一貫通孔的按壓銷與沖裁第二沖裁部件的沖頭部的距離變遠。因此,由于金屬板被按壓銷更牢固地按壓,因此能夠更高精度且穩定地形成第二沖裁部件。
第一貫通孔與第二齒對應區域的直線距離也可以為1mm以上。
第一貫通孔與第二齒對應區域的直線距離也可以為金屬板的板厚的兩倍以上。
本實施方式之一例的層疊鐵芯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是,在第一工序之前,還包含第四工序,在第四工序中,按照規定的第四沖裁形狀沖裁金屬板,形成第二貫通孔,第二貫通孔插通在第一工序中從金屬板沖裁第一沖裁部件時按壓金屬板的按壓銷,在第三工序中,第一貫通孔形成為比第二貫通孔多。隨著金屬板的沖裁加工的進行,金屬板的剛性降低,但在第一貫通孔的數量比第二貫通孔的數量多的情況下,在第一工序之后的第二工序中,按壓銷經由第一貫通孔按壓金屬板,由此,在形成第二沖裁部件時,金屬板的晃動被進一步抑制。因此,能夠更高精度且穩定地形成第二沖裁部件。
也可以是,在第三工序中,第一貫通孔形成于在寬度方向上與第二貫通孔并排、且在長邊方向上與第二貫通孔錯開的位置。該情況下,容易將第一貫通孔與第二沖裁形狀的直線距離設定得大,并且容易將第二貫通孔與第一沖裁形狀的直線距離設定得大。
本實施方式的其它例的層疊鐵芯的制造裝置具備:第一沖頭部,其按照規定的第一沖裁形狀沖裁帶狀的金屬板,形成具有第一軛鐵部和多個第一齒部的第一沖裁部件,第一軛鐵部沿金屬板的寬度方向延伸,多個第一齒部從第一軛鐵部向金屬板的長邊方向突出,并且在寬度方向上以規定間隔排列成一列;第二沖頭部,其按照規定的第二沖裁形狀沖裁金屬板,形成具有第二軛鐵部和多個第二齒部的第二沖裁部件,第二軛鐵部沿寬度方向延伸,多個第二齒部從第二軛鐵部向長邊方向突出,并且在寬度方向上以規定間隔排列成一列,第一沖裁形狀具有與第一軛鐵部相對應的第一軛鐵對應區域、和與多個第一齒部相對應的多個第一齒對應區域,第二沖裁形狀具有與第二軛鐵部相對應的第二軛鐵對應區域、和與多個第二齒部相對應的多個第二齒對應區域,第二沖頭部的第二沖裁形狀被設定為:使多個第二齒對應區域在寬度方向上一個一個地位于多個第一齒對應區域之間,并且,第二齒對應區域位于比穿過多個第一齒對應區域中在寬度方向上相鄰的一第一齒對應區域與另一第一齒對應區域之間且沿長邊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線更靠一第一齒對應區域。
本實施方式的其它例的層疊鐵芯的制造裝置中,第二沖頭部的第二沖裁形狀被設定為:使多個第二齒對應區域在寬度方向上一個一個地位于多個第一齒對應區域之間,并且,第二齒對應區域位于比穿過多個第一齒對應區域中在寬度方向上相鄰的一第一齒對應區域與另一第一齒對應區域之間且沿長邊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線更靠一第一齒對應區域。因此,第一齒對應區域和第二齒對應區域在寬度方向上靠近。因此,與第二齒對應區域位于假想直線上的專利文獻1、2的制造方法相比,由于使用窄幅的金屬板,因此能夠實現成品率提高。其結果,能夠降低層疊鐵芯的制造成本。特別是,由于也存在從開卷機送出的一個卷材的全長例如為數100m~數10000m左右的情況,因此因金屬板變得窄幅而能夠極有效地實現成品率提高和低成本化。
本實施方式的其它例的層疊鐵芯的制造裝置中,也可以是,還具備:第一按壓銷,其在第二沖頭部從金屬板沖裁第二沖裁部件時按壓金屬板;第三沖頭部,其按照規定的第三沖裁形狀沖裁金屬板,形成插通第一按壓銷的第一貫通孔,第三沖頭部以位于另一第一齒對應區域與第二齒對應區域之間的方式形成第一貫通孔。在本發明的其它觀點的層疊鐵芯的制造裝置中,一第一齒對應區域和第二齒對應區域接近,另一第一齒對應區域和第二齒對應區域遠離。因此,金屬板中另一第一齒對應區域與第二齒對應區域之間的余白區域變得較大。因此,可以在該余白區域設定插通在第二沖頭部從金屬板沖裁第二沖裁部件時按壓金屬板的第一按壓銷的第一貫通孔。其結果,金屬板的晃動被抑制,因此,能夠高精度且穩定地形成第二沖裁部件。
也可以是,第三沖頭部以位于比第二齒對應區域更靠另一第一齒對應區域的方式形成第一貫通孔。該情況下,第三沖頭部以位于靠近已沖裁了第一沖裁部件之后的另一第一齒對應區域的方式形成第一貫通孔。因此,插通于第一貫通孔的第一按壓銷與沖裁第二沖裁部件的第二沖頭部的距離變遠。因此,由于金屬板被第一按壓銷更牢固地按壓,因此能夠更高精度且穩定地形成第二沖裁部件。
第一貫通孔與第二齒對應區域的直線距離也可以為1mm以上。
第一貫通孔與第二齒對應區域的直線距離也可以為金屬板的板厚的兩倍以上。
本實施方式的其它例的層疊鐵芯的制造裝置中,也可以是,還具備:第二按壓銷,其在第一沖頭部從金屬板沖裁第一沖裁部件時按壓金屬板;第四沖頭部,其按照規定的第四沖裁形狀沖裁金屬板,形成插通第二按壓銷的第二貫通孔,第三沖頭部形成比通過第四沖頭部形成的第二貫通孔多的第一貫通孔。隨著金屬板的沖裁加工的進行,金屬板的剛性降低,但在第一貫通孔的數量比第二貫通孔的數量多且在第二按壓銷按壓第二貫通孔并且第一沖頭沖裁第一沖裁部件之后,第一按壓銷按壓第一貫通孔并且第二沖頭沖裁第二沖裁部件的情況下,在形成第二沖裁部件時,金屬板的晃動進一步被抑制。因此,可以更高精度且穩定地形成第二沖裁部件。
也可以是,第四沖頭部于在寬度方向上與第一貫通孔并排、且在長邊方向上與第一貫通孔錯開的位置形成第二貫通孔。該情況下,容易將第一貫通孔與第二沖裁形狀的直線距離設定得大,并且容易將第二貫通孔與第一沖裁形狀的直線距離設定得大。
(2)實施方式的例示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一例進行更詳細地說明。在以下的說明中,對于同一要素或具有同一功能的要素使用同一附圖標記,并省略重復的說明。
(定子層疊鐵芯)
首先,參照圖1~圖3對定子層疊鐵芯1的結構進行說明。定子層疊鐵芯1(stator)呈圓筒形狀。即,在定子層疊鐵芯1的中央部分設置有沿著中心軸ax延伸的貫通孔1a。在貫通孔1a內可以配置未圖示的轉子鐵芯(rotor)。定子層疊鐵芯1與轉子鐵芯一同構成電動機(馬達)。
定子層疊鐵芯1通過將多片沖裁部件30(參照圖9。詳情后述。)層疊,構成層疊體20(參照圖6),并對該層疊體20進行加工而得到。定子層疊鐵芯1具有一個軛鐵部2和多個齒部3(圖1及圖2中為12個齒部3)。
軛鐵部2呈圓環狀,以圍繞中心軸ax的方式延伸。軛鐵部2的徑向上的寬度根據馬達的用途及性能可以為各種大小,例如為2mm~40mm左右。軛鐵部2包含多個軛鐵2a(圖1及圖2中為12個軛鐵2a)和多個連結部2b(圖1及圖2中為11個連結部2b)。
連結部2b位于在定子層疊鐵芯1的圓周方向上相鄰的軛鐵2a之間,并且位于軛鐵2a的外緣側。連結部2b將在定子層疊鐵芯1的圓周方向上相鄰的軛鐵2a彼此一體連結。在通過連結部2b連結的軛鐵2a的內緣側形成有切縫部4。圖1及圖2中,在切縫部4內存在間隙,但切縫部4的側面彼此也可以接觸。
各齒部3分別以從對應的軛鐵2a的內緣朝向中心軸ax側的方式沿著定子層疊鐵芯1的徑向延伸。即,齒部3從軛鐵部2的內緣朝向中心軸ax側突出。在圖1及圖2所示的定子層疊鐵芯1中,一個齒部3一體形成于一個軛鐵2a上,構成一個鐵芯片5。因此,圖1及圖2所示的定子層疊鐵芯1具有12個鐵芯片5。
各齒部3在定子層疊鐵芯1的周向上以大致等間隔排列。在定子層疊鐵芯1作為馬達而構成的情況下,在各齒部3卷繞規定圈數的繞組(未圖示)。在相鄰的齒部3之間區劃出用于配置繞組的空間即切槽6。
在軛鐵部2及齒部3上分別設置有鉚接部7。如圖3所示,鉚接部7具有形成于成為定子層疊鐵芯1的最下層的沖裁部件30的貫通孔7a、和形成于成為定子層疊鐵芯1的最下層以外層的沖裁部件30的鉚接件7b。鉚接件7b由形成于沖裁部件30的表面側的凹部和形成于沖裁部件30的背面側的凸部構成。一沖裁部件30的鉚接件7b的凹部與位于該一沖裁部件30的表面側的另一沖裁部件30的鉚接件7b的凸部接合。一沖裁部件30的鉚接件7b的凸部與位于該一沖裁部件30的背面側的又一沖裁部件30的鉚接件7b的凹部接合。在貫通孔7a接合與定子層疊鐵芯1的最下層相鄰的沖裁部件30的鉚接件7b的凸部。貫通孔7a具有在連續制造層疊體20時,防止下次制造的層疊體20通過鉚接件7b與已制造的層疊體20聯結的功能。
(定子層疊鐵芯的制造裝置)
接著,參照圖4,對定子層疊鐵芯1的制造裝置10進行說明。制造裝置10是用于由帶狀的金屬板即電磁鋼板w(被加工板)制造定子層疊鐵芯1的裝置。制造裝置10具備:安裝卷繞成卷狀的帶狀的電磁鋼板w即卷材11a的開卷機11、間歇地送出電磁鋼板w的送出裝置12、由電磁鋼板w沖裁出沖裁部件30而制造成為定子層疊鐵芯1的層疊體20的沖裁裝置100。
開卷機11旋轉自如地保持卷材11a。構成卷材11a的電磁鋼板w的長度例如也可以為500m~10000m左右。電磁鋼板w的厚度例如也可以為0.1mm~0.5mm左右。從得到具有更優異的磁特性的定子層疊鐵芯1的觀點出發,電磁鋼板w的厚度例如也可以為0.1mm~0.3mm左右。電磁鋼板w的寬度例如也可以為50mm~500mm左右。送出裝置12具有從上下夾持電磁鋼板w的一對輥12a、12b。電磁鋼板w經由送出裝置12被導入沖裁裝置100。
(沖裁裝置)
接著,參照圖5及圖6,對沖裁裝置100進行說明。沖裁裝置100具有:對通過送出裝置12間歇送出的電磁鋼板w依次進行沖裁加工而形成沖裁部件30的功能、將通過沖裁加工得到的沖裁部件30依次重疊而形成層疊體20的功能、對層疊體20進行加工而制造定子層疊鐵芯1的功能。
如圖5所示,沖裁裝置100具有:基座101、保持臺102、模型103、脫模板104、保持板105、頂板106、沖壓機107、吊具108、沖頭a1~a9、按壓銷b1~b11。基座101支承載置于基座101上的保持臺102。
保持臺102保持載置于保持臺102上的模型103。在保持臺102上,在與沖頭a1~a9相對應的位置分別設置有排出從電磁鋼板w沖裁下的材料(例如沖裁部件30、廢料等)的排出孔c1~c9。如圖6所示,在排出孔c5、c9內配置有在上下方向上可移動地構成的缸筒102a、設置有缸筒102a可通過的孔的載物臺102b、在載物臺102b的表面上于水平方向可移動地構成的推料器102c。
缸筒102a為了防止通過沖頭a5、a9從電磁鋼板w沖裁下的沖裁部件30向下方落下而支承沖裁部件30。缸筒102a在每次于缸筒102a上堆疊沖裁部件30時間歇地向下方移動。在缸筒102a上將沖裁部件30層疊至規定片數,形成層疊體20時,缸筒102a向缸筒102a的表面成為與載物臺102b的表面相同高度的位置移動。在該狀態下,推料器102c動作,將層疊體20從缸筒102a向載物臺102b推出。推出到載物臺102b的層疊體20通過未圖示的加工機進行加工,制造定子層疊鐵芯1。
返回圖5,模型103具有與沖頭a1~a9一同成形沖裁部件30的功能。在模型103上,在與沖頭a1~a9相對應的位置分別設置有沖模103a。在沖模103a上設置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且與排出孔c1~c9連通的貫通孔。沖模103a的內徑為沖頭a1~a9的前端部可插通且比該前端部稍小的大小。
返回圖5,脫模板104具有在通過沖頭a1~a9沖裁電磁鋼板w時,將咬入沖頭a1~a9的電磁鋼板w從沖頭a1~a9清除的功能。脫模板104位于模型103的上方。在脫模板104上,在與沖頭a1~a9相對應的位置分別設置有貫通孔。各貫通孔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且在脫模板104與模型103相接時與各沖模103a的貫通孔連通。在各貫通孔內分別可插通沖頭a1~a9的前端部。
保持板105位于脫模板104的上方。在保持板105上固定有沖頭a1~a9及按壓銷b1~b11的基端部(上端部)。因此,保持板105保持沖頭a1~a9及按壓銷b1~b11。在保持板105上設置有位于頂板106側的收容空間105a、和從收容空間105a朝向下方貫通的貫通孔105b。
頂板106位于保持板105的上方。頂板106對保持板105進行保持。沖壓機107位于頂板106的上方。沖壓機107的活塞與頂板106連接。當沖壓機107動作時,活塞伸縮,脫模板104、保持板105、頂板106、吊具108、沖頭a1~a9及按壓銷b1~b11(以下將它們稱作可動部110。)整體上下運動。
吊具108將脫模板104吊下保持于保持板105上。吊具108具有長條的桿部108a、和設置于桿部108a的上端的頭部108b。桿部108a的下端部固定于脫模板104上。桿部108a的上端部插通于保持板105的貫通孔105b。頭部108b的直徑比下端部大,被收容于保持板105的收容空間105a內。因此,頭部108b在收容空間105a內相對于保持板105可相對地上下運動。
沖頭a1~a9具有與模型103(沖模103a)一同將電磁鋼板w沖裁成規定形狀的功能。沖頭a1~a9分別以從沖裁裝置100的上游側(送出裝置12側)朝向下游側按順序排列的方式配置。按壓銷b1~b11具有在通過沖頭a1~a9沖裁電磁鋼板w時將電磁鋼板w向模型103按壓的功能。按壓銷b1~b11分別以從沖裁裝置100的上游側(送出裝置12側)朝向下游側按順序排列的方式配置。
(定子層疊鐵芯的制造方法)
接著,參照圖5~圖9,對定子層疊鐵芯1的制造方法進行說明。在利用送出裝置12將電磁鋼板w向沖裁裝置100送出,且電磁鋼板w的被加工部位到達沖頭a1時,沖壓機107動作,將可動部110朝向模型103向下方擠壓。在脫模板104到達模型103并通過它們夾持電磁鋼板w后,沖壓機107也將可動部110朝向下方擠壓。此時,脫模板104不移動,但沖頭a1~a9及按壓銷b1~b11的前端部在脫模板104的貫通孔內移動,到達模型103中相對應的貫通孔。因此,利用沖頭a1按照規定的沖裁形狀沖裁電磁鋼板w,在電磁鋼板w的兩側緣附近形成一對貫通孔w1。(參照圖5及圖7的位置s1)。沖裁出的廢料從保持臺102的排出孔c1排出。之后,沖壓機107動作,使可動部110上升。
接著,在將電磁鋼板w通過送出裝置12送出,且電磁鋼板w的被加工部位到達沖頭a2時,通過沖壓機107進行可動部110的升降動作。由此,利用沖頭a2(第四沖頭部)按照規定的沖裁形狀(第四沖裁形狀)沖裁電磁鋼板w,在電磁鋼板w的中央部分形成一對貫通孔w2(第二貫通孔)。(參照圖5及圖7的位置s2)。沖裁出的廢料從保持臺102的排出孔c2排出。在通過沖頭a2沖裁電磁鋼板w時,在貫通孔w1內插通按壓銷b1(參照圖5及圖7的位置s3)。
接著,在將電磁鋼板w通過送出裝置12送出,且電磁鋼板w的被加工部位到達沖頭a3時,通過沖壓機107進行可動部110的升降動作。由此,利用沖頭a3(第一沖頭部)沖裁電磁鋼板w,形成在電磁鋼板w的寬度方向上排列成一列的11個貫通孔w3(參照圖5及圖7的位置s4)。貫通孔w3呈電磁鋼板w的下游側尖銳,上游側寬幅的楔形狀。貫通孔w3與定子層疊鐵芯1的切縫部4相對應。沖裁出的廢料從保持臺102的排出孔c3排出。
接著,在將電磁鋼板w通過送出裝置12送出,且電磁鋼板w的被加工部位到達沖頭a4時,通過沖壓機107進行可動部110的升降動作。由此,利用沖頭a4加工電磁鋼板w,以在電磁鋼板w的寬度方向上呈一列排列12組的方式形成在電磁鋼板w的長邊方向排列的一對加工部w4的組(參照圖5及圖7的位置s5)。加工部w4是貫通孔或經半沖裁加工的凹凸部。在加工部w4為貫通孔的情況下,加工部w4與鉚接部7的貫通孔7a相對應。在加工部w4為貫通孔的情況下,沖裁下的廢料從保持臺102的排出孔c4排出。在加工部w4為經半沖裁加工的凹凸部的情況下,加工部w4與鉚接部7的鉚接件7b相對應。在通過沖頭a4加工電磁鋼板w時,在貫通孔w1內插通按壓銷b3(參照圖5及圖7的位置s6)。
接著,在將電磁鋼板w通過送出裝置12送出,且電磁鋼板w的被加工部位到達沖頭a5時,通過沖壓機107進行可動部110的升降動作。由此,利用沖頭a5(第一沖頭部)按照規定的沖裁形狀r1(第一沖裁形狀)沖裁電磁鋼板w,形成與沖裁形狀r1相對應的形狀的沖裁部件30(參照圖5及圖7的位置s8)。以下,將與沖裁形狀r1相對應的形狀的沖裁部件30稱作“沖裁部件30a”(第一沖裁部件)。在通過沖頭a5沖裁電磁鋼板w時,在貫通孔w1內插通按壓銷b4(參照圖5及圖7的位置s9),在貫通孔w2內插通按壓銷b2(第二按壓銷)(參照圖5及圖7的位置s7)。
如圖9所示,沖裁部件30具有軛鐵部32和多個齒部33(圖9中為12個齒部33)。軛鐵部32沿電磁鋼板w的寬度方向延伸。軛鐵部32包含多個軛鐵32a(圖9中為12個軛鐵32a)和多個連結部32b(圖9中為11個連結部32b)。
連結部32b位于在電磁鋼板w的寬度方向上相鄰的軛鐵32a之間,并且位于軛鐵32a的外緣側(齒部33的相反側)。連結部32b將在電磁鋼板w的寬度方向上相鄰的軛鐵32a彼此一體連結。在通過連結部32b連結的軛鐵32a的內緣側形成有切縫部34。切縫部34與貫通孔w3的形狀相對應。
各齒部33從軛鐵部32向電磁鋼板w的長邊方向突出,并且在電磁鋼板w的寬度方向上以規定間隔排列成一列。在軛鐵部32及齒部33分別形成有加工部w4。
沖裁部件30a在保持臺102的排出孔c5內進行層疊(參照圖6)。當將沖裁部件30a層疊至規定片數而形成層疊體20時,利用推料器102c將層疊體20從缸筒102a向載物臺102b推出,并向加工機送出。在加工機中,進行以軛鐵部32成為圓環狀的方式將層疊體20在各切縫部34折彎的處理、和將軛鐵部32的兩端彼此焊接接合的處理。由此,制造定子層疊鐵芯1。
接著,在將電磁鋼板w通過送出裝置12送出,且電磁鋼板w的被加工部位到達沖頭a6時,通過沖壓機107進行可動部110的升降動作。由此,利用沖頭a6(第三沖頭部)按照規定的沖裁形狀(第三沖裁形狀)沖裁電磁鋼板w,形成在電磁鋼板w的寬度方向上排列成一列的4個貫通孔w5(第一貫通孔)(參照圖5及圖7的位置s10)。即,在本實施方式中,貫通孔w5的數量被設定為比貫通孔w2的數量多。沖裁出的廢料從保持臺102的排出孔c6排出。在通過沖頭a6沖裁電磁鋼板w時,在貫通孔w2內插通按壓銷b5(參照圖5及圖7的位置s11)。
接著,在將電磁鋼板w通過送出裝置12送出,且電磁鋼板w的被加工部位到達沖頭a7時,通過沖壓機107進行可動部110的升降動作。由此,利用沖頭a7(第二沖頭部)沖裁電磁鋼板w,形成在電磁鋼板w的寬度方向上排列成一列的11個貫通孔w6(參照圖5及圖7的位置s12)。貫通孔w6呈電磁鋼板w的上游側尖銳,下游側寬幅的楔形狀。貫通孔w6與定子層疊鐵芯1的切縫部4相對應。沖裁出的廢料從保持臺102的排出孔c7排出。在通過沖頭a7沖裁電磁鋼板w時,在貫通孔w5內插通按壓銷b6(參照圖5及圖7的位置s13)。
接著,在將電磁鋼板w通過送出裝置12送出,且電磁鋼板w的被加工部位到達沖頭a8時,通過沖壓機107進行可動部110的升降動作。由此,利用沖頭a8加工電磁鋼板w,以在電磁鋼板w的寬度方向上呈一列排列12組的方式形成在電磁鋼板w的長邊方向排列的一對加工部w7的組(參照圖5及圖7的位置s15)。加工部w7是貫通孔或經半沖裁加工的凹凸部。在加工部w7為貫通孔的情況下,加工部w7與鉚接部7的貫通孔7a相對應。在加工部w7為貫通孔的情況下,沖裁出的廢料從保持臺102的排出孔c8排出。在加工部w7為經半沖裁加工的凹凸部的情況下,加工部w7與鉚接部7的鉚接件7b相對應。在通過沖頭a8加工電磁鋼板w時,在貫通孔w1內插通按壓銷b7(參照圖5及圖7的位置s14),在貫通孔w5內插通按壓銷b8(參照圖5及圖7的位置s16)。
接著,在將電磁鋼板w通過送出裝置12送出,且電磁鋼板w的被加工部位到達沖頭a9時,通過沖壓機107進行可動部110的升降動作。由此,利用沖頭a9(第二沖頭部)按照規定的沖裁形狀r2(第二沖裁形狀)沖裁電磁鋼板w,形成與沖裁形狀r2相對應的形狀的沖裁部件30(參照圖5及圖7的位置s18)。以下,將與沖裁形狀r2相對應的形狀的沖裁部件30稱作“沖裁部件30b”(第二沖裁部件)。在通過沖頭a9沖裁電磁鋼板w時,在貫通孔w1內分別插通按壓銷b9、b11(參照圖5及圖7的位置s17、s20),在貫通孔w5內插通按壓銷b10(第一按壓銷)(參照圖5及圖7的位置s19)。
沖裁部件30b在保持臺102的排出孔c9內進行層疊(參照圖6)。當將沖裁部件30b層疊至規定片數而形成層疊體20時,利用推料器102c將層疊體20從缸筒102a向載物臺102b推出,并向加工機送出。在加工機中,進行以軛鐵部32成為圓環狀的方式將層疊體20在各切縫部34折彎的處理、和將軛鐵部32的兩端彼此焊接接合的處理。由此,制造定子層疊鐵芯1。
在此,參照圖7及圖8,對沖裁形狀r1、r2進行更詳細地說明。沖裁形狀r1具有與軛鐵部2相對應的軛鐵對應區域r1a(第一軛鐵對應區域)、和與多個齒部3相對應的多個齒對應區域r1b(第一齒對應區域)。軛鐵對應區域r1a沿電磁鋼板w的寬度方向延伸,位于比多個齒對應區域r1b更靠下游側。沖裁形狀r2具有與軛鐵部2相對應的軛鐵對應區域r2a(第二軛鐵對應區域)、和與多個齒部3相對應的多個齒對應區域r2b(第二齒對應區域)。軛鐵對應區域r2a沿電磁鋼板w的寬度方向延伸,位于比多個齒對應區域r2b更靠上游側。
在電磁鋼板w上形成沖裁形狀r1、r2雙方的位置s18,多個齒對應區域r2b在電磁鋼板w的寬度方向上一個一個地位于多個齒對應區域r1b之間。在假定穿過多個齒對應區域r1b中在電磁鋼板w的寬度方向上相鄰的一齒對應區域r1b(例如圖8中位于中央的齒對應區域r1b)和與一齒對應區域r1b(例如圖8中位于下側的齒對應區域r1b)之間且沿電磁鋼板w的長邊方向延伸的假想直線vl(參照圖8)的情況下,齒對應區域r2b位于比假想直線vl更靠一齒對應區域r1b(例如圖8中位于中央的齒對應區域r1b)。因此,一齒對應區域r1b和齒對應區域r2b接近,另一方面,另一齒對應區域r1b和齒對應區域r2b遠離。因此,電磁鋼板w中的另一齒對應區域r1b與齒對應區域r2b之間的余白區域r3變得較大。另一方面,電磁鋼板w中的一齒對應區域r1b與齒對應區域r2b之間的余白區域r4變得較小。因此,有在余白區域r3容易設定插通按壓銷的貫通孔w2、w5的傾向,但有在余白區域r4難以設定插通按壓銷的貫通孔的傾向(參照圖8中雙點劃線描繪的圓)。
貫通孔w2、w5位于電磁鋼板w中的另一齒對應區域r1b與齒對應區域r2b之間的余白區域r3。貫通孔w2、w5在電磁鋼板w的寬度方向上并排存在。貫通孔w2、w5在電磁鋼板w的長邊方向上錯開存在。
貫通孔w2位于比齒對應區域r1b更靠齒對應區域r2b。貫通孔w2與齒對應區域r1b的直線距離d1也可以為1mm以上。貫通孔w2與齒對應區域r1b的直線距離d1也可以為電磁鋼板w的板厚的兩倍以上。貫通孔w5位于比齒對應區域r2b更靠齒對應區域r1b。貫通孔w5與齒對應區域r2b的直線距離d2也可以為1mm以上。貫通孔w5與齒對應區域r2b的直線距離d2也可以為電磁鋼板w的板厚的兩倍以上。
(作用)
在以上這種本實施方式中,多個齒對應區域r2b在電磁鋼板w的寬度方向上一個一個地位于多個齒對應區域r1b之間。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齒對應區域r2b位于比假想直線vl更靠一齒對應區域r1b(例如圖8中位于中央的齒對應區域r1b)。因此,齒對應區域r1b和齒對應區域r2b在電磁鋼板w的寬度方向上靠近。因此,如圖10所示,與齒對應區域r2b位于假想直線vl上的專利文獻1、2的制造方法相比,可以使用窄幅的電磁鋼板w,因此,能夠實現成品率提高。其結果,能夠降低定子層疊鐵芯1的制造成本。尤其是,由于也存在從開卷機11送出的一個卷材11a的全長例如為數100m~數10000m左右的情況,因此因電磁鋼板w變得窄幅而能夠極有效地實現成品率提高和低成本化。
在本實施方式中,貫通孔w5位于電磁鋼板w中的另一齒對應區域r1b與齒對應區域r2b之間的余白區域r3。因此,在從電磁鋼板w沖裁出沖裁部件30b時,可以將插通按壓電磁鋼板w的按壓銷的貫通孔w5設定于余白區域r3。因此,能夠抑制電磁鋼板w的晃動,因此,能夠高精度且穩定地形成沖裁部件30b。
在本實施方式中,貫通孔w5位于比齒對應區域r2b更靠齒對應區域r1b。因此,貫通孔w5位于靠近已沖裁了沖裁部件30a之后的另一齒對應區域r1b。因此,插通于貫通孔w5的按壓銷與沖裁出沖裁部件30b的沖頭a9的距離變遠。其結果,由于電磁鋼板w被按壓銷更牢固地按壓,因此能夠更高精度且穩定地形成沖裁部件30b。
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沖頭a6形成的貫通孔w5的數量比通過沖頭a2形成的貫通孔w2的數量多。隨著電磁鋼板w的沖裁加工的進行,電磁鋼板w的剛性降低,但在貫通孔w5的數量比貫通孔w2的數量多且在按壓銷b2按壓貫通孔w2并且沖頭a5沖裁出沖裁部件30a之后,按壓銷b10按壓貫通孔w5并且沖頭a9沖裁出沖裁部件30b的情況下,在沖頭a9形成沖裁部件30b時,電磁鋼板w的晃動進一步被抑制。因此,可以利用沖頭a9更高精度且穩定地形成沖裁部件30b。
在本實施方式中,貫通孔w2、w5在電磁鋼板w的長邊方向上錯開存在。因此,容易將貫通孔w5與沖裁形狀r2的直線距離設定得大,并且容易將貫通孔w2與沖裁形狀r1的直線距離設定得大。
(其它實施方式)
以上,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詳細說明,但在本發明的宗旨的范圍內也可以在上述實施方式的基礎上增加各種變形。例如,也可以根據電磁鋼板w的寬度而不在電磁鋼板w上形成貫通孔w2、w5。
貫通孔w2、w5也可以設定在余白區域r3的任意的位置。
貫通孔w2、w5也可以在電磁鋼板w的長邊方向上不錯開地排列成一列。
在本實施方式中,首先,按照軛鐵對應區域r1a位于比多個齒對應區域r1b更靠下游側的沖裁形狀r1形成沖裁部件30a,之后,按照軛鐵對應區域r2a位于比多個齒對應區域r2b更靠上游側的沖裁形狀r2形成沖裁部件30b,但也可以先按照沖裁形狀r2形成沖裁部件30b,之后再按照沖裁形狀r1形成沖裁部件30a。
通過沖頭a6形成的貫通孔w5的數量也可以與通過沖頭a2形成的貫通孔w2的數量相同,也可以比通過沖頭a2形成的貫通孔w2的數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