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防雷系統,特別是一種高效防雷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防雷意識逐漸強烈,對電子設備的安全、可靠運行要求也不斷提高,因此防雷設計成為了產品設計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近年來,盡管電子設備安裝了防雷裝置還是常被雷擊損壞,這令用戶十分頭疼。為了減少損失,技術人員都會在雷雨季節來臨之前和雷雨天氣過后,定期對已經安裝的防雷設備逐個仔細檢測,根據防雷器失效指示燈來判定是否失效,并對損壞的防雷器進行更換,以免下次雷擊導致設備受損。這樣的工作量龐大,監測效率低,不利于防雷器的統一監測和管理。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效防雷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技術問題,它能夠更好的保護電子設備,并且降低成本。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高效防雷系統,包括防雷組,所述防雷組由多個防雷單元并聯組成,多個所述防雷單元并聯后與被保護設備連接,所述防雷組的輸入端與輸入配電走線連接;
所述防雷單元包括一級防雷單元和二級防雷單元,所述一級防雷單元為主動防雷結構,所述二級防雷單元為被動防雷結構,所述主動防雷結構的防雷路線的輸入端連接輸入配電走線,所述防雷路線的輸出端與二級防雷單元連接。
優選的是,所述防雷單元為多個二級防雷單元并聯后與被保護設備連接,一級防雷單元的輸出端與并聯后的二級防雷單元連接。
優選的是,所述防雷單元為多個一級防雷單元串聯與多個二級防雷單元并聯后相連接,第一個一級防雷的輸入端與輸入配電走線連接,最后一個一級防雷單元輸出端與并聯后的二級防雷單元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多個防雷組并聯,可以避免監測系統部分受到雷擊受損時還能繼續防雷工作的進行,被保護設備被雷擊中的概率大大降低,同時降低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框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結構框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結構框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3的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解釋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本發明的實施例1: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高效防雷系統,包括防雷組,所述防雷組由多個防雷單元并聯組成,多個所述防雷單元并聯后與被保護設備連接,所述防雷組的輸入端與輸入配電走線連接;
所述防雷單元包括一級防雷單元和二級防雷單元,所述一級防雷單元為主動防雷結構,所述二級防雷單元為被動防雷結構,所述主動防雷結構的防雷路線的輸入端連接輸入配電走線,所述防雷路線的輸出端與二級防雷單元連接。
本發明的實施例2:如圖1和圖3所示,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所述防雷單元為多個二級防雷單元并聯后與被保護設備連接,一級防雷單元的輸出端與并聯后的二級防雷單元連接。
本發明的實施例3:如圖1和圖4所示,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所述防雷單元為多個一級防雷單元串聯與多個二級防雷單元并聯后相連接,第一個一級防雷的輸入端與輸入配電走線連接,最后一個一級防雷單元輸出端與并聯后的二級防雷單元連接。
以上依據圖式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了本發明的構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但本發明不以圖面所示限定實施范圍,凡是依照本發明的構想所作的改變,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仍未超出說明書與圖示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