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臍帶纜修復領域,具體講是一種深水臍帶纜搶修方法。
背景技術:
1、在臍帶纜長時間使用過程中,因為海底洋流擾動、復雜地型等因素的影響,臍帶纜可能會出現斷裂、損壞的情況。在對臍帶纜進行修復過程中,水下修復作業難度較高、修復質量差強人意;而水上修復作業則需要將敷設在海底的臍帶纜打撈到敷設船的甲板上,但傳統的敷設方式,臍帶纜并無冗余的長度滿足將臍帶纜打撈到甲板上的要求,使得臍帶纜的修復難度大幅度增加。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冗余長度的臍帶纜以降低修復難度的一種深水臍帶纜搶修方法。
2、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深水臍帶纜搶修方法,其步驟如下:
3、s1:勘探臍帶纜敷設區域,判斷臍帶纜使用過程中易損壞區域;
4、s2:在敷設臍帶纜過程中,在易損壞區域的敷設上游或者下游敷設一段搶修用臍帶纜,所述搶修用臍帶纜的長度不小于臍帶纜敷設深度的兩倍;
5、s3:在臍帶纜使用過程中,發現臍帶纜損壞時,探測臍帶纜的損壞位置;
6、s4:在損壞位置直接將臍帶纜截斷;
7、s5:利用敷設船將靠近搶修用臍帶纜的一端進行回收,直至完成將搶修用臍帶纜進行回收;
8、s6:將回收的臍帶纜沿著原敷設路徑進行重新敷設;
9、s7:跨過損壞位置后,再移動1/2搶修用臍帶纜的長度;
10、s8:將臍帶纜的截斷的另一端進行回收,并對兩端進行重新連接修復;
11、s9:沿著臍帶纜敷設方向的垂直區域將修復完成的臍帶纜重新敷設在海底。
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通過步驟s1、s2的設計,可以為易損壞區域的臍帶纜做好修復準備工作,其中搶修用臍帶纜的位置避免設于易損壞區域以避免增加臍帶纜的損壞概率,而在易損壞區域的臍帶纜發生損壞時,又可以及時進行修復以減少修復周期和降低修復難度,其中搶修用臍帶纜的長度不小于臍帶纜敷設深度的兩倍的設計,則可以保證在修復臍帶纜過程中,搶修用臍帶纜擁有足夠的冗余長度將臍帶纜打撈到甲板上進行高質量修復;通過步驟s4-s7的設計,實現對搶修用臍帶纜的移動,將搶修用臍帶纜向臍帶纜的損壞處進行轉移以便于對臍帶纜的修復作業,其中步驟s7的設計,可以保證對臍帶纜進行修復后,甲板兩側的臍帶纜的對稱性,有助于臍帶纜在修復后的從甲板上放置到海床上的平衡性;通過步驟s8-s9的設計,完成對臍帶纜的修復敷設作業。
13、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搶修用臍帶纜沿著臍帶纜的敷設方向進行雙側波浪式敷設,通過所述改進,在步驟s5中,回收搶修用臍帶纜時,敷設船只需要沿著臍帶纜的敷設方向進行行駛,同步回收臍帶纜即可,雖然搶修用臍帶纜呈波浪式敷設,但敷設船不需要沿著波浪式回收。
14、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搶修用臍帶纜沿著臍帶纜的敷設方向的垂直區域進行單側波峰式敷設,通過所述改進,該敷設方式搶修用臍帶纜敷設在海底時較為穩定,受洋流擾動影響小,但在步驟s5中,回收搶修用臍帶纜時,敷設船需沿著搶修用臍帶纜的敷設方向進行行駛,才能安全回收搶修用臍帶纜。
15、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在步驟s4中,在對臍帶纜進行截斷后,立刻在水下對臍帶纜截斷的兩個端部行鉛封,通過所述改進,對截斷后的臍帶纜端部進行保護,尤其是沉在海底,沒有第一時間進行打撈的那段臍帶纜,避免海水滲入臍帶纜中,影響臍帶纜的使用質量。
16、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在步驟s8中,敷設船上設有一個用于修復連接臍帶纜的連接裝置,所述連接裝置對兩段臍帶纜進行縱向連接,通過所述改進,在將臍帶纜打撈到甲板上時,傳統的修復方法都是將臍帶纜的兩端進行水平對接,相應的,臍帶纜從海底到甲板上就會形成z字型結構,從而形成兩處折彎,尤其是從甲板上下垂的折彎,極容易發生彎曲過渡的情況,造成臍帶纜損壞,往往在打撈、修復、敷設過程中都需要限彎器的設計,從而額外增加修復成本,并且修復質量也偏低,而通過縱向連接的設計,可以減少從甲板上下垂折彎的情況,從而可以避免臍帶纜發生彎曲過渡的情況,而且減少了限彎器的設計,降低了修復成本,也提高了修復的安全性,有助于達到高質量修復的目的。
17、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連接裝置包括一個用于修復連接臍帶纜的修復腔,所述修復腔的下端設有兩個用于與臍帶纜的端部進行連接的連接口,所述連接口沿著縱向設置并與臍帶纜進行連接,通過所述改進,通過修復腔的設計提供給臍帶纜修復的空間,通過連接口的設計保證臍帶纜與連接裝置之間連接的穩定性與方向性。
18、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在連接口,包括以下步驟:
19、s8.1:對臍帶纜進行分離,包括鎧裝鋼絲和多種不同用途的線芯;
20、s8.2:鎧裝鋼絲固定連接在連接口遠離修復腔的一端,多種不同的芯線分別穿過相應密封連接件進入修復腔中;
21、s8.3:在修復腔內通過相應修復連接件對多種不同的芯線進行修復連接;
22、s8.4:對修復腔進行密封,通過所述改進,實現對臍帶纜的修復作業,并保證修復腔的密封結構,以保證修復腔中臍帶纜各芯線的使用質量,在步驟s8.1中,對臍帶纜中的多種線芯進行分離,分離后的芯線直徑小,更容易進行折彎;在步驟s8.2中,通過密封連接件的設計,保證芯線穿入修復腔的密封性,以保證后續修復腔在沉入海底后的使用質量,避免海水從密封連接件處滲入修復腔。
23、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連接口與修復腔的連接處以及連接口與臍帶纜的連接處均采用密封連接,通過所述改進,保證連接口的連接密封性。
24、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修復腔用于與海床相抵的一側以及遠離海床的一側均設有配重塊,同一側的所述配重塊設有多塊,多塊所述配重塊呈間隔設置,通過所述改進,配重塊的設計可以增加連接裝置的總重量,從而增加連接裝置沉入海底的穩定性,具備更好的抗干擾能力,而與海床相抵的配重塊的設計,通過配重塊的間隔設置,可以在使用過程中便于嵌入海床,增加牢固性,而遠離海床一側的配重塊可以起到防異物砸擊的情況,在受到異物砸擊時,修復腔不易發生變形,保證修復腔的使用質量和使用穩定性。
25、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在步驟s9中,還包括以下步驟:
26、s9.1:在修復時的動態纜與靜態纜的交界處打下錨固架,以避免臍帶纜偏移;
27、s9.2:將修復好的臍帶纜沿著臍帶纜的敷設方向的垂直區域進行單側波峰式敷設;
28、s9.3:利用吊機與減速浮力塊進行沉放連接裝置,通過所述改進,通過步驟s9.1的設計,可以避免在將連接裝置沉入海底時,動態纜拖著靜態纜進行一起移動,從而造成靜態纜與海床之間的磨損,而且該區域為易損壞區域,其磨損的程度更嚴重,不利于臍帶纜的長期使用,而步驟s9.2的設計,可以保證修復好的臍帶纜在敷設到海底的穩定性,受洋流擾動小,通過步驟s9.3的設計,可以保證連接裝置與修復好的臍帶纜沉放過程中的穩定性與緩慢性,保證沉放質量,避免連接裝置、臍帶纜跟海床之間發生劇烈的撞擊。
29、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在步驟s9.3中,減速浮力塊在連接裝置剛進入海水內時進行減速,在下沉過程中保持勻速,在連接裝置即將于海床相抵時再次減速,通過所述改進,剛進入海水內時進行減速可以避免連接裝置與海平面的劇烈沖擊,在下沉過程中保持勻速,以保證作業效率,在連接裝置即將于海床相抵時再次減速可以避免連接裝置與海床的劇烈沖擊,從而保證連接裝置安全沉入海底,敷設的海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