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電力電子,特別涉及一種風冷三電平模組及其組件。
背景技術:
1、三電平模組的壽命和穩定性主要在于其內管和外管,而內管和外管的穩定性和壽命主要在于能否快速散熱。內管和外管均包括多個igbt(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現有技術中的三電平模組包括散熱器、內管和外管,內管和外管均固定在散熱器上,成品字型排布,且散熱氣流從散熱器的一端吹向另一端,散熱氣流先流經散熱器與外管相對的位置,再流經散熱器與內管相對的位置。然而,內管的熱耗大于外管的熱耗,散熱氣流從進風位置向出風位置流動的過程中,溫度逐漸增高,導致內管的散熱效果不佳,從而降低了三電平模組的帶載能力。
2、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提供一種風冷三電平模組及其組件,能夠有效地提高內管和外管的散熱效果,進而提高三電平模組的穩定性。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風冷三電平模組,其多組外內管組分別設置在所述上散熱器和下散熱器上,每組內外管組由呈“一”字型排布的外管—內管—外管組成,能夠有效地提高內管和外管的散熱效果,進而提高三電平模組的穩定性。
2、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風冷三電平模組組件,其在多個風冷三電平模組的上方和下方,分別設有上風腔和上風機、下風腔和下風機,能夠提供多個風冷三電平模組的散熱效果,進而提高三電平模組的穩定性。
3、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包括:
4、模組框架;
5、母線電容單元,其設置在所述模組框架的中部;
6、上散熱器和下散熱器,其分別設置在模組框架的上部和下部;
7、多組外內管組,其分別設置在所述上散熱器和下散熱器上,每組內外管組由呈“一”字型排布的外管—內管—外管組成;
8、母線電容疊層母排,其與分別與所述母線電容單元和外管電連接;
9、第一交流匯流排組件和第二交流匯流排組件,其分別與位于上散熱器和下散熱器上的內管連接;
10、連接疊層母排,其分別與內管和外管的正零負端子連接;
11、其中,在所述模組框架對應所述母線電容單元的位置設有進風孔,所進風孔分別與上散熱器和下散熱器的進風側相對。
12、優選的是,所述母線電容單元與模組框架通過螺釘連接;所述上散熱器和下散熱器分別通過螺釘設置在模組框架上,所述多組外內管組分別通過螺釘固定在上散熱器和下散熱器上。
13、一種風冷三電平模組組件,包括多個上述任一項所述的風冷三電平模組,以及設置在多個風冷三電平模組上方的上風腔和上風機,設置在多個風冷三電平模組下方的下風腔、下風機;所述上風腔和下風腔的進風口分別與多個所述三電平模組的上散熱器和下散熱器的出風側連通,所述上風腔和下風腔的出風口分別與上風機和下風機連通。
14、優選的是,所述多個風冷三電平模組沿所述上風腔和下風腔的長度方向分布;所述上風機為多個,多個上風機沿上風腔長度方向分布;所述下風機為多個,多個下風機沿下風腔長度方向分布。
15、優選的是,還包括:
16、疊層匯流母排,其將所述多個風冷三電平模組依次連接。
1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多組外內管組分別設置在所述上散熱器和下散熱器上,每組內外管組由呈“一”字型排布的外管—內管—外管組成,能夠有效地提高內管和外管的散熱效果,進而提高三電平模組的穩定性;在多個風冷三電平模組的上方和下方,分別設有上風腔和上風機、下風腔和下風機,能夠提供多個風冷三電平模組的散熱效果,進而提高三電平模組的穩定性。
1.一種風冷三電平模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冷三電平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線電容單元與模組框架通過螺釘連接;所述上散熱器和下散熱器分別通過螺釘設置在模組框架上,所述多組外內管組分別通過螺釘固定在上散熱器和下散熱器上。
3.一種風冷三電平模組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如權利要求1-2中任一項所述的風冷三電平模組,以及設置在多個風冷三電平模組上方的上風腔和上風機,設置在多個風冷三電平模組下方的下風腔、下風機;所述上風腔和下風腔的進風口分別與多個所述三電平模組的上散熱器和下散熱器的出風側連通,所述上風腔和下風腔的出風口分別與上風機和下風機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風冷三電平模組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風冷三電平模組沿所述上風腔和下風腔的長度方向分布;所述上風機為多個,多個上風機沿上風腔長度方向分布;所述下風機為多個,多個下風機沿下風腔長度方向分布。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風冷三電平模組組件,其特征在于,還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