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聯磁路混合勵磁驅動電機轉子生產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并聯磁路混合勵磁驅動電機轉子生產方法,屬于電動汽車電機電器技術領域,矩形永磁鋼分別安裝在轉子鐵芯的第一長方形槽和第二長方形槽內,電勵磁繞組纏繞在T字型凸極上,驅動電機轉子每個磁極磁場由三片永磁鋼和電勵磁繞組共同提供,產生的磁場直接面對氣隙,漏磁少,輸出功率高。
【專利說明】
并聯磁路混合勵磁驅動電機轉子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提供一種并聯磁路混合勵磁驅動電機轉子生產方法,屬于電動汽車電機電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電動汽車上采用的永磁驅動電機轉子的生產方法大多采用永磁體外嵌入式結構,如現有技術,專利名稱:無刷直流電機轉子,專利號:ZL200920116549.1,公開了如下技術方案,包括轉子鐵芯、轉軸和永磁體,轉子鐵芯由沖片疊加組成并連成一體,轉軸與轉子鐵芯固定連接,轉子鐵芯的外表面均勻分布有偶數個T形楔塊,相鄰T形楔塊之間構成插槽,永磁體對應鑲嵌在插槽內,該結構轉子的永磁體直接面對氣隙,在沖擊電流的電樞反應作用下,可能產生不可逆退磁,永磁體一旦形成不可逆退磁,驅動電機效率降低、功率、扭矩迅速下降,其使用性能有待于進一步改進。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克服上述缺陷,矩形永磁鋼分別安放在轉子鐵芯的第一長方形槽和第二長方形槽內,驅動電機氣隙內的磁場由永磁鋼和電勵磁繞組共同提供,磁場強度大,輸出功率高的并聯磁路混合勵磁驅動電機轉子生產方法,其技術內容為:
并聯磁路混合勵磁驅動電機轉子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沖剪圓環形轉子沖片,轉子沖片上均布有偶數個貫穿轉子沖片厚度的梨形槽,梨形槽的外端與轉子沖片的外圓連通,梨形槽的內端與轉子沖片內圓不連通,梨形槽的槽口寬度在4mm?5mm之間,兩個相鄰的梨形槽之間形成T字型凸極,所有T字型凸極橫向部分的外端即為圓環形轉子沖片的外圓,所有T字型凸極橫向部分的內端均為直線且與同一圓周相切,在每個T字型凸極橫向部分的內部中間靠近外端處設有貫穿轉子沖片厚度且由兩個第一長方形槽形成的倒“八”字形槽,由兩個長方形槽形成的倒“八”字形槽外端中間設有貫穿轉子沖片厚度的第二長方形槽,第二長方形槽與第一長方形槽之間不連通,形成倒“八”字形槽的兩個第一長方形槽的內端不連通,第一長方形槽外端和內端的均為凸圓弧,凸圓弧的拱高均為1mm,第一長方形槽的外端與T字型凸極橫向部分的外圓弧之間有1.5mm的不連通部分,第二長方形槽為切向結構,第二長方形槽的外邊與T字型凸極橫向部分的外圓弧連通,每個第二長方形槽的內邊中點與轉子鐵芯中心的連線均相等,轉子沖片外圓上開有W型坡口,將轉子沖片按毛刺方向朝一個方向的方式疊壓,采用氬弧焊的方式焊接疊壓后轉子沖片W型坡口的中間部分,形成轉子鐵芯;
將完全相同的兩片第一矩形永磁鋼分別安放在轉子鐵芯的由兩個第一矩形槽形成的倒“八”字形槽內且兩片第一矩形永磁鋼形成的倒“八”字形的內側均為N極,再將完全相同的另外兩片第一矩形永磁鋼分別安放在轉子鐵芯上相鄰的另外一個T字型凸極上的由兩個第一矩形槽形成的倒“八”字形槽內且兩片第一矩形永磁鋼形成的倒“八”字形的內側均為S極,依次類推,最后將第二矩形永磁鋼按第二矩形永磁鋼外側面的極性與同一個T字型凸極上的兩片第一矩形永磁鋼外側面形成的極性相同的方式依次安裝在第二矩形槽內,轉子鐵芯壓裝在軸上,完成并聯磁路混合勵磁驅動電機轉子的裝配。
[0004]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矩形永磁鋼分別安裝在轉子鐵芯的第一長方形槽和第二長方形槽內,電勵磁繞組纏繞在T字型凸極上,驅動電機轉子每個磁極磁場由三片永磁鋼和電勵磁繞組共同提供,產生的磁場直接面對氣隙,漏磁少,輸出功率高。
【附圖說明】
[0005]圖1是本發明的生產工序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并聯磁路混合勵磁驅動電機轉子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沖剪圓環形轉子沖片,轉子沖片上均布有偶數個貫穿轉子沖片厚度的梨形槽,梨形槽的外端與轉子沖片的外圓連通,梨形槽的內端與轉子沖片內圓不連通,梨形槽的槽口寬度在4mm?5mm之間,兩個相鄰的梨形槽之間形成T字型凸極,所有T字型凸極橫向部分的外端即為圓環形轉子沖片的外圓,所有T字型凸極橫向部分的內端均為直線且與同一圓周相切,在每個T字型凸極橫向部分的內部中間靠近外端處設有貫穿轉子沖片厚度且由兩個第一長方形槽形成的倒“八”字形槽,由兩個長方形槽形成的倒“八”字形槽外端中間設有貫穿轉子沖片厚度的第二長方形槽,第二長方形槽與第一長方形槽之間不連通,形成倒“八”字形槽的兩個第一長方形槽的內端不連通,第一長方形槽外端和內端的均為凸圓弧,凸圓弧的拱高均為1mm,第一長方形槽的外端與T字型凸極橫向部分的外圓弧之間有1.5mm的不連通部分,第二長方形槽為切向結構,第二長方形槽的外邊與T字型凸極橫向部分的外圓弧連通,每個第二長方形槽的內邊中點與轉子鐵芯中心的連線均相等,轉子沖片外圓上開有W型坡口,將轉子沖片按毛刺方向朝一個方向的方式疊壓,采用氬弧焊的方式焊接疊壓后轉子沖片W型坡口的中間部分,形成轉子鐵芯;
將完全相同的兩片第一矩形永磁鋼分別安放在轉子鐵芯的由兩個第一矩形槽形成的倒“八”字形槽內且兩片第一矩形永磁鋼形成的倒“八”字形的內側均為N極,再將完全相同的另外兩片第一矩形永磁鋼分別安放在轉子鐵芯上相鄰的另外一個T字型凸極上的由兩個第一矩形槽形成的倒“八”字形槽內且兩片第一矩形永磁鋼形成的倒“八”字形的內側均為S極,依次類推,最后將第二矩形永磁鋼按第二矩形永磁鋼外側面的極性與同一個T字型凸極上的兩片第一矩形永磁鋼外側面形成的極性相同的方式依次安裝在第二矩形槽內,轉子鐵芯壓裝在軸上,完成并聯磁路混合勵磁驅動電機轉子的裝配。
【主權項】
1.一種并聯磁路混合勵磁驅動電機轉子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沖剪圓環形轉子沖片,轉子沖片上均布有偶數個貫穿轉子沖片厚度的梨形槽,梨形槽的外端與轉子沖片的外圓連通,梨形槽的內端與轉子沖片內圓不連通,梨形槽的槽口寬度在4mm?5mm之間,兩個相鄰的梨形槽之間形成T字型凸極,所有T字型凸極橫向部分的外端即為圓環形轉子沖片的外圓,所有T字型凸極橫向部分的內端均為直線且與同一圓周相切,在每個T字型凸極橫向部分的內部中間靠近外端處設有貫穿轉子沖片厚度且由兩個第一長方形槽形成的倒“八”字形槽,由兩個長方形槽形成的倒“八”字形槽外端中間設有貫穿轉子沖片厚度的第二長方形槽,第二長方形槽與第一長方形槽之間不連通,形成倒“八”字形槽的兩個第一長方形槽的內端不連通,第一長方形槽外端和內端的均為凸圓弧,凸圓弧的拱高均為1mm,第一長方形槽的外端與T字型凸極橫向部分的外圓弧之間有1.5mm的不連通部分,第二長方形槽為切向結構,第二長方形槽的外邊與T字型凸極橫向部分的外圓弧連通,每個第二長方形槽的內邊中點與轉子鐵芯中心的連線均相等,轉子沖片外圓上開有W型坡口,將轉子沖片按毛刺方向朝一個方向的方式疊壓,采用氬弧焊的方式焊接疊壓后轉子沖片W型坡口的中間部分,形成轉子鐵芯; 將完全相同的兩片第一矩形永磁鋼分別安放在轉子鐵芯的由兩個第一長方形槽形成的倒“八”字形槽內且兩片第一矩形永磁鋼形成的倒“八”字形的內側均為N極,再將完全相同的另外兩片第一矩形永磁鋼分別安放在轉子鐵芯上相鄰的另外一個T字型凸極上的由兩個第一長方形槽形成的倒“八”字形槽內且兩片第一矩形永磁鋼形成的倒“八”字形的內側均為S極,依次類推,最后將第二矩形永磁鋼按第二矩形永磁鋼外側面的極性與同一個T字型凸極上的兩片第一矩形永磁鋼外側面形成的極性相同的方式依次安裝在第二長方形槽內,轉子鐵芯壓裝在軸上,完成并聯磁路混合勵磁驅動電機轉子的裝配。
【文檔編號】H02K1/27GK105896849SQ201610311837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2日
【發明人】張學義, 于成龍
【申請人】張學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