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磁感應加熱家電的領域,并具體涉及一種電磁感應加熱電路和一種具有該加熱電路的家電,特別涉及一種具有該加熱電路的電磁爐。
背景技術:
國標GB4706.1第22.5條要求電器在電壓峰值時從電源斷開,在斷開后的1秒內,用一個不會對測量值產生明顯影響的儀器,測量插頭各插腳間的電壓,此電壓應不超過34V。但是,電磁感應加熱電器產品中存在整流濾波的電解電容等儲能元器件,在拔掉插頭后,儲能元器件存儲的電能不能立即被泄放掉,造成插頭兩端存在殘余電壓,此殘余電壓在拔掉1秒內仍高達100VAC以上,遠遠超過安全電壓規定,這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為達到此安規要求,需要根據掉電發生情況來控制放電電路釋放殘余電量。
現有技術中提出了一種插頭的安全防護電路,其單片機對電壓掉電檢測電路所采集到的電壓反饋信號進行處理,判斷是否掉電,若判斷掉電則控制負載泄放電壓回路生效。該電壓掉電檢測電路設置在整流電路的輸出端。
在現有技術中,電磁感應加熱電路的電壓檢測電路通常設置在整流電路的輸出端,由于其采樣端口前端存在起濾波作用的電解電容,導致拔電時,采樣電壓上沖后再回落,當沒有大的放電元件時,該過程持續時間大于400ms。而400ms后,系統剩余的電量已經很少,甚至不足以維持控制器正常工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而提供一種可以快速、準確地獲取掉電信息并且放電控制簡單方便的電磁感應加熱電路以及具有該加熱電路的家電。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電磁感應加熱電路,包括:
電源,用于為所述加熱電路提供市電;
整流電路,所述整流電路的第一端與所述電源連接;
諧振電路,所述諧振電路的第一端與所述整流電路的第二端連接;
同步電路,所述同步電路的第一端與所述諧振電路的第二端連接;
電壓采樣模塊,所述電壓采樣模塊的第一端與所述同步電路的第二端連接;
放電元件,所述放電元件的第一端連接所述整流電路的第二端,所述放電元件的第二端連接放電元件驅動電路的第一端;
所述放電元件驅動電路,所述放電元件驅動電路的第二端連接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依據電壓采樣模塊的電壓值V1信號控制所述放電元件驅動電路,進而控制所述放電元件改變工作狀態,所述電壓采樣模塊集成在所述控制器中,或者所述電壓采樣模塊獨立于所述控制器并且所述電壓采樣模塊的第二端連接到所述控制器。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控制器用于判斷所述電壓值V1是否達到預設的低電壓閾值V0,并根據判斷結果控制所述放電元件驅動電路,進而控制所述放電元件改變工作狀態。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放電元件是用于電磁加熱散熱的風扇,所述放電元件驅動電路為驅動風扇轉動的驅動電路。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驅動電路接收來自所述控制器的第一驅動信號和第二驅動信號,其中,當所述控制器判斷所述電壓值V1達到預設的低電壓閾值V0時,所述驅動電路接收來自所述控制器的第一驅動信號,并控制所述風扇轉動進行放電;當所述控制器判斷包含所述電磁感應加熱電路的家電工作或者需要散熱時,所述驅動電路接收來自所述控制器的第二驅動信號,并控制所述風扇轉動進行散熱。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低電壓閾值的選擇范圍是160V≤V0≤200V。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驅動電路控制所述風扇開始轉動進行放電的風扇接通時間T1設置為小于1000ms。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電磁感應加熱的家電,所述家電包括上述任一種電磁感應加熱電路。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控制器還用于在判斷所述電壓值V1是否達到預設的低電壓閾值V0之前判斷所述家電是否處于待機狀態,如果判斷所述家電處于待機狀態,則利用上述任一種電磁感應加熱電路,依據電壓采樣模塊的電壓值V1信號控制放電元件驅動電路,進而控制放電元件改變工作狀態。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家電是電磁爐或電磁加熱的電熱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了如下的設置:電壓采樣模塊的第一端與同步電路的第二端連接,所述電壓采樣模塊集成在所述控制器中,或者所述電壓采樣模塊獨立于所述控制器并且所述電壓采樣模塊的第二端連接到所述控制器,從而所述控制器依據電壓采樣模塊的電壓值V1信號控制所述放電元件驅動電路,進而控制所述放電元件改變工作狀態;從而,本實用新型通過對電磁感應加熱家電自身的同步電路輸出信號進行采樣來判斷掉電情況并控制放電,與現有技術中對整流濾波電路之后輸出的電壓信號進行采樣相比,避免了拔電時電壓上沖造成的誤判,并且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取到更加精準的電壓變化信息,準確地判斷掉電的發生,從而使得放電程序的控制簡單方便。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說明,其中:
圖1是現有技術的電壓采樣電路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電磁感應加熱電路的示意框圖;
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電磁感應加熱電路的放電控制流程圖;
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電磁感應加熱電路的放電控制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圖2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電磁感應加熱電路的示意框圖。
如圖2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電磁感應加熱電路,包括:電源,用于為所述加熱電路提供市電;整流電路,所述整流電路的第一端與所述電源連接;諧振電路,所述諧振電路的第一端與所述整流電路的第二端連接;同步電路,所述同步電路的第一端與所述諧振電路的第二端連接;電壓采樣模塊,所述電壓采樣模塊的第一端與所述同步電路的第二端連接;放電元件,所述放電元件的第一端連接所述整流電路的第二端,所述放電元件的第二端連接放電元件驅動電路的第一端;所述放電元件驅動電路,所述放電元件驅動電路的第二端連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依據電壓采樣模塊的電壓值V1信號控制所述放電元件驅動電路,進而控制所述放電元件改變工作狀態,所述電壓采樣模塊集成在所述控制器中,或者所述電壓采樣模塊獨立于所述控制器并且所述電壓采樣模塊的第二端連接到所述控制器。
其中,所述濾波電路(或稱整流電路)用于將市電的交流電變換為脈動的直流電,然后經過電感和電容進行濾波,輸出平滑的直流電,供所述放電元件正常工作;所述諧振電路是利用LC并聯諧振的原理產生高頻交流電,使接入所述諧振電路的電磁感應加熱盤形成高頻電磁渦流。濾波電路和諧振電路都是現有的電磁感應加熱系統中已知的常規電路,本申請不再詳細介紹。
在現有技術中,電壓采樣電路通常如圖1所示,V端連接到控制器AD采樣端口,由于其采樣端口前端存在起濾波作用的電解電容,導致拔電時,V端采樣電壓上沖后再回落,當沒有大的放電元件時,該過程持續時間大于400ms。而400ms后,系統剩余的電量已經很少,甚至不足以維持控制器正常工作。同步電路一般用于控制IGBT的開關同步,當電磁感應加熱的家電處于待機狀態時,例同步電路輸出端電壓為交流電經過整流濾波后的電壓分壓,可正常反映出當前電壓的狀態,由于其掉電波形平滑并且無上沖,因此,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磁感應加熱電路中,將電壓采樣位置設置在其同步電路輸出端,以同步電路輸出端電壓作為判斷掉電的依據,從而規避了電壓上沖的耗時和誤判問題,因此在發生掉電的情況時,所述電壓采樣模塊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取到信號并發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再根據對該信號的判斷控制所述放電元件驅動電路,進而控制所述放電元件改變工作狀態進行放電。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上述控制器用于判斷所述電壓值V1是否達到預設的低電壓閾值V0,并根據判斷結果控制所述放電元件驅動電路,進而控制所述放電元件改變工作狀態。所述控制器可以例如通過比較器來實現上述判斷。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放電元件是用于電磁加熱散熱的風扇,所述放電元件驅動電路為驅動風扇轉動的驅動電路。所述放電元件驅動電路可例如通過繼電器接通或斷開所述放電元件所在的電氣回路來改變所述放電元件的工作狀態。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驅動電路接收來自所述控制器的第一驅動信號和第二驅動信號,其中,當所述控制器判斷所述電壓值V1達到預設的低電壓閾值V0時,所述驅動電路接收來自所述控制器的第一驅動信號,并控制所述風扇轉動進行放電;當所述控制器判斷包含所述電磁感應加熱電路的家電工作或者需要散熱時,所述驅動電路接收來自所述控制器的第二驅動信號,并控制所述風扇轉動進行散熱。
具體地,如圖3所示,控制器接收電壓采樣模塊獲取的電壓值V1,比較所述電壓值V1是否達到預設的低電壓閾值V0,如果V1≤V0,所述驅動電路接收來自所述控制器的第一驅動信號,并控制所述風扇轉動進行放電。另外,如果V1>V0,則所述控制器判斷所述家電是否工作或者需要散熱;如果所述家電工作或者需要散熱,所述驅動電路接收來自所述控制器的第二驅動信號,并控制所述風扇轉動進行散熱;否則控制所述放電元件驅動電路關閉風扇。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低電壓閾值的選擇范圍是160V≤V0≤200V。現有技術中放電元件可以是連接在放電電路中的電阻或者是電磁感應加熱電器自身的耗電元件,例如風扇、數碼管、液晶屏等或者其組合。考慮到風扇或者其風扇電動機具有小的電阻,通常可以單個地接通,并且在運行中不是安全關鍵的,因而特別適用于快速泄放電磁感應加熱電器電路中儲存的殘余電量,并且不需要增加電器的待機功耗,因此本實施例中以風扇作為放電元件。由于安規規定,在斷開后的1秒內,用一個不會對測量值產生明顯影響的儀器,測量插頭各插腳間的電壓,此電壓應不超過34V。因此,電路中的殘余電壓應在1s之內泄放到小于34V,經過多次實驗,測得在200V電壓時啟動風扇放電的平均掉電時間為0.65s,在180V電壓時啟動風扇放電的平均掉電時間為0.89s,在160V電壓時啟動風扇放電的平均掉電時間是0.98s,在120V電壓時啟動風扇的平均掉電時間為1.34s。為了確保能在安規規定的時間1s內完成放電,低電壓閾值V0的下限選取為160V。另外,由于供電網絡可能產生波動,在GB12325-90中規定,220V民用電壓波動范圍最大不超過+7%、-10%,也就是在電網不穩定時,電壓的波動范圍在198V-235.4V之間,因此,當電壓略低于220V時,可能是發生了掉電有可能是由于電網的波動,為了避免電網波動導致的誤判,并考慮中國電網實際波動情況,將低電壓閾值的上限選取為200V。此外,在其他的實施例中,所述放電元件也可以是放電電阻、數碼管、液晶屏等,所述低電壓閾值也可根據上述原理進行設定。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驅動電路控制所述風扇開始轉動進行放電的風扇接通時間T1設置為小于1000ms。從而保證在安規規定的時間1s之內放電至安全電壓。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提供了一種電磁感應加熱的家電,所述家電包括上述任一種的電磁感應加熱電路。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上述家電的控制器還用于在判斷所述電壓值V1是否達到預設的低電壓閾值V0之前判斷所述家電是否處于待機狀態,如果判斷所述家電處于待機狀態,則利用上述任一種電磁感應加熱電路,依據電壓采樣模塊的電壓值V1信號控制放電元件驅動電路,進而控制放電元件改變工作狀態。
具體地,如圖4所示,所述電磁感應加熱電路的放電過程依次為:檢測并判斷包含所述電磁感應加熱電路的家電是否處于待機狀態;如果是,則電壓采樣模塊采樣同步電路輸出端電壓,獲取當前的電壓值V1;控制器判斷所述電壓值V1是否達到預設的低電壓閾值V0;如果V1≤V0,則控制器控制放電元件驅動電路啟動所述風扇放電;如果V1>V0,則控制器判斷包含所述電磁感應加熱電路的家電是否工作或者需要散熱;如果其工作或者需要散熱,則啟動所述風扇;否則關閉風扇;另外,如果,包含所述電磁感應加熱電路的家電沒有處于待機狀態,則比較同步電路輸出端的信號;判斷包含所述電磁感應加熱電路的家電是否工作或者需要散熱;如果其工作或者需要散熱,則控制風扇啟動;否則關閉風扇。
特別地,當所述控制器判斷所述家電工作或者需要散熱時,如果該家電被意外拔電,電路中殘余的電壓會通過風扇及其他耗電元件泄放掉。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家電是電磁爐或電磁加熱的電熱鍋。但是,本發明的電磁感應加熱的家電不限于電磁爐或電磁加熱的電熱鍋,也可以是開水壺、茶爐等電磁感應加熱的家電。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電磁感應加熱電路和電磁感應加熱的家電,控制器依據對同步電路輸出端的采樣信號判斷掉電情況,并在確定發生掉電時啟動其放電元件進行放電。其避免了在拔電時電壓上沖造成的誤判,并且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取到更加精準的電壓變化信息,準確地判斷掉電的發生,簡單方便地進行放電控制,從而滿足了國家標準或者歐洲標準對掉電后的放電要求。
流程圖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過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為,表示包括一個或更多個用于實現特定邏輯功能或過程的步驟的可執行指令的代碼的模塊、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范圍包括另外的實現,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討論的順序,包括根據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時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順序,來執行功能,這應被本發明的實施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在流程圖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邏輯和/或步驟,例如,可以被認為是用于實現邏輯功能的可執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體實現在任何計算機可讀介質中,以供指令執行系統、裝置或設備(如基于計算機的系統、包括處理器的系統或其他可以從指令執行系統、裝置或設備取指令并執行指令的系統)使用,或結合這些指令執行系統、裝置或設備而使用。就本說明書而言,"計算機可讀介質"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儲、通信、傳播或傳輸程序以供指令執行系統、裝置或設備或結合這些指令執行系統、裝置或設備而使用的裝置。計算機可讀介質的更具體的示例(非窮盡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個或多個布線的電連接部(電子裝置),便攜式計算機盤盒(磁裝置),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可擦除可編輯只讀存儲器(EPROM或閃速存儲器),光纖裝置,以及便攜式光盤只讀存儲器(CDROM)。另外,計算機可讀介質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紙或其他合適的介質,因為可以例如通過對紙或其他介質進行光學掃描,接著進行編輯、解譯或必要時以其他合適方式進行處理來以電子方式獲得所述程序,然后將其存儲在計算機存儲器中。
應當理解,本發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軟件、固件或它們的組合來實現。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多個步驟或方法可以用存儲在存儲器中且由合適的指令執行系統執行的軟件或固件來實現。例如,如果用硬件來實現,和在另一實施方式中一樣,可用本領域公知的下列技術中的任一項或他們的組合來實現:具有用于對數據信號實現邏輯功能的邏輯門電路的離散邏輯電路,具有合適的組合邏輯門電路的專用集成電路,可編程門陣列(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等。
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上述實施例方法攜帶的全部或部分步驟是可以通過程序來指令相關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儲于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中,該程序在執行時,包括方法實施例的步驟之一或其組合。
此外,在本發明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模塊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模塊中。上述集成的模塊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實現,也可以采用軟件功能模塊的形式實現。所述集成的模塊如果以軟件功能模塊的形式實現并作為獨立的產品銷售或使用時,也可以存儲在一個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上述使用的存儲介質可以是只讀存儲器,磁盤或光盤等。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