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器設備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線控器。
背景技術:
圖1和圖2示出了目前市場上較為常用的明裝線控器的結構示意圖,線控器的底殼1上有3個固定用腰形孔和1個引線孔,這幾個孔直接對著線控器內的主板2和接線端子3。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潮氣會直接從這些孔進入線控器內腐蝕主板2。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線控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線控器的主板容易受潮被腐蝕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線控器,包括外殼以及設置在外殼內的主板,外殼包括安裝板、前面板和底殼,前面板設置在安裝板的前側,底殼設置在安裝板的后側,主板設置在前面板和底殼之間,線控器還包括后蓋,后蓋設置在主板和底殼之間,后蓋密封隔離主板和底殼之間的空間。
進一步地,安裝板呈框形,前面板裝卡在安裝板的前側內。
進一步地,前面板呈平板型,并且前面板的形狀與安裝板的形狀相適配。
進一步地,安裝板與前面板之間通過第一卡扣連接。
進一步地,底殼裝卡在安裝板的后側內。
進一步地,底殼呈平板型,并且底殼的形狀與安裝板的形狀相適配。
進一步地,安裝板與底殼之間通過第二卡扣連接。
進一步地,線控器還包括接線件,接線件設置在后蓋上,接線件的一端與主板電連接,接線件的另一端置于后蓋與底殼之間的空間內。
進一步地,接線件為螺栓,螺栓由導電材料制成。
進一步地,后蓋上位于接線件的位置處開設有收線槽,收線槽用于收納連接在接線件上的導線。
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后蓋設置在主板和底殼之間,后蓋密封隔離主板和底殼之間的空間。這樣,即使有潮氣從底殼上的安裝孔進入了線控器內,后蓋也能阻止潮氣進入主板所在的空間內,這樣就能有效地避免潮氣對主板的侵蝕。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之外,本實用新型還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將參照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構成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現有技術中的線控器的后視示意圖;
圖2示出了圖1的線控器的側視示意圖;
圖3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線控器的實施例的正面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示出了圖3的線控器的實施例的背面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示出了圖3的線控器的底殼與安裝板分離的結構示意圖;
圖6示出了圖3的線控器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10、主板;20、安裝板;30、前面板;40、底殼;50、后蓋;51、收線槽;60、接線件;70、顯示屏。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的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及上述附圖中的術語“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區別類似的對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順序或先后次序。應該理解這樣使用的術語在適當情況下可以互換,以便這里描述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此外,術語“包括”和“具有”以及他們的任何變形,意圖在于覆蓋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驟或單元的過程、方法、系統、產品或設備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驟或單元,而是可包括沒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對于這些過程、方法、產品或設備固有的其它步驟或單元。
圖3至圖6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線控器的實施例,該線控器包括外殼以及設置在外殼內的主板10。外殼包括安裝板20、前面板30和底殼40,前面板30設置在安裝板20的前側,底殼40設置在安裝板20的后側,主板10設置在前面板30和底殼40之間。為了解決潮氣容易從線控器的底殼40上的安裝孔直接進入線控器內腐蝕主板的問題,本實施例的線控器還包括后蓋50,后蓋50設置在主板10和底殼40之間,后蓋50密封隔離主板10和底殼40之間的空間。這樣,即使有潮氣從底殼40上的安裝孔進入了線控器內,后蓋50也能阻止潮氣進入主板10所在的空間內,這樣就能有效地避免潮氣對主板10的侵蝕。
可選的,后蓋50通過螺栓安裝在安裝板20上。在后蓋50上僅開設4個安裝通孔,在實際安裝使用時,螺栓的螺栓頭又會將這4個安裝通孔封死,因此后蓋50的密封隔離作用是可以得到保證的。
可選的,在底殼40上開設有安裝孔,安裝孔用于將底殼40安裝在墻體上。優選的,安裝孔為腰形孔,便于在安裝時掛裝底殼40。
如圖5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為了保證主板10上線路可以正常的從線控器的后側通出,本實施例的線控器還包括接線件60,接線件60設置在后蓋50上,接線件60的一端與主板10電連接,接線件60的另一端置于后蓋50與底殼40之間的空間內。使用時,線路可以從底殼40上穿入線控器內,再通過接線件60與主板10進行電連接,以保證在對主板10進行密封隔離的同時還不影響主板10的正常使用。可選的,在本實施例中,接線件60為螺栓,螺栓由導電材料制成。優選的,螺栓為銅螺栓,導電性能優良。
可選的,底殼40上還可有過線孔,在底殼40上過線孔的位置對應于接線件60所在的位置。
如圖5和圖6所示,后蓋50上位于接線件60的位置處開設有收線槽51,收線槽51用于收納連接在接線件60上的導線。在通過接線件60連接導線時,多余導線可以收納在收線槽51中,減少導線在后蓋50和底殼40之間所占用的空間,使得線控器的整體結構更加緊密。
如圖2所示,現有的線控器的外殼基本由安裝板殼體、前面板殼體以及和底殼1殼體卡接在一起組成,在外殼的側邊緣處會有很多縫隙,這樣也會導致有潮氣從這些縫隙涌進線控器內。
而在本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安裝板20呈框形,前面板30裝卡在安裝板20的前側內。這樣可以避免在線控器外殼的側邊處形成前面板30與安裝板20之間的安裝縫隙,提高線控器的防潮性能。可選的,在本實施例中,如圖6所示,前面板30呈平板型,并且前面板30的形狀與安裝板20的形狀相適配,以將前面板30緊密的裝卡在安裝板20內,減少縫隙。
優選的,在安裝板20內靠近前側的位置處設置有第一卡扣,前面板30通過第一卡扣安裝在安裝板20內,這樣可以使得前面板30在安裝板20上的安裝更加方便。
可選的,如圖3和圖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線控器還包括顯示屏70,顯示屏70安裝在前面板30上,并且顯示屏70與主板10電連接,通過顯示屏70可以顯示線控器當前的工作狀態。
如圖5和圖6所示,底殼40裝卡在安裝板20的后側內,這樣可以避免在線控器外殼的側邊處形成底殼40與安裝板20之間的安裝縫隙,進一步提高線控器的防潮性能。可選的,在本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底殼40呈平板型,并且底殼40的形狀與安裝板20的形狀相適配,以將底殼40緊密的裝卡在安裝板20內,減少縫隙。
優選的,在安裝板20內靠近后側的位置處設置有第二卡扣,底殼40通過第二卡扣安裝在安裝板20內,這樣可以使得底殼40在安裝板20上的安裝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