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器盒,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汽車密封性電器盒。
背景技術:
汽車電器盒是車上保險和繼電器的集合體,一般結構自上而下分為上蓋、主體、下蓋或底座三部分。按照電器盒的安裝位置,一般分為中央控制盒、前艙電器盒、儀表電器盒、底盤配電盒、行李箱盒等。不同的安裝位置,因為其不同的使用環境條件,而對電器盒的要求也不同,密封性電器盒便由此而產生。
電器盒本身的結構就比較復雜,需考慮布局、安裝結構、出線、取電方式、電源分配、進出線等眾多因素,故對密封性電器盒來說,其結構就更具有挑戰性。目前的密封性電器盒,由于受安裝結構、密封圈、出線等多方面的原因,往往存在密封性不穩定的問題,故迫切需要一種密封性可靠的車用電器盒。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密封性電器盒的結構,滿足客戶的高端要求,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實現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密封性電器盒,包括上蓋、主體和底座,所述上蓋上設有環形槽;所述主體上設有彈性卡扣;所述底座一側設有出線口,出線口設有與之相配合的塑料骨架,塑料骨架上設有波浪橡膠套,底座上端設有與環形槽相配的環形筋。
所述上蓋上設有與環形槽相配合的密封圈。
所述底座內設有與彈性卡扣相配合的掛臺。
所述上蓋四個角處設有通孔,通孔內設有襯套,所述底座四角處設有內嵌螺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電器盒結構,將主體及保險、繼電器等電器元件包圍其中,能夠有效地防止油污、有害氣體、水等進入到電器盒內部,避免了部件的腐蝕和電器元件的損害,起到可靠的防護作用;本實用新型電器盒配有塑料骨架及波浪橡膠套,線束穿過橡膠套進入盒體與主體連接,一方面使線束能夠自由彎曲,另一方面起到線束密封的作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密封性電器盒的總成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密封性電器盒爆炸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密封性電器盒上蓋總成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3所示,一種汽車密封性電器盒,包括上蓋1、主體2和底座8,所述上蓋1上設有環形槽14;所述主體2兩側設有彈性卡扣3;所述底座8兩側設有與彈性卡口對應的掛臺11,另一側設有出線口5,出線口5設有與之相配合的塑料骨架7,塑料骨架7上設有波浪橡膠套6,底座8上端設有與環形槽14相配的環形筋9。
上蓋1和底座8直接扣合,形成一個腔體,在上蓋1和底座8扣合的四個角處設有四個螺栓固定結構,底座8上設有內嵌螺母4,上蓋1設有與之對應的帶襯套13的通孔。
優選的,所述上蓋1上設有與環形槽14相配合的密封圈12。上蓋1上設置有環形槽14,底座8上設有環形筋9與上蓋1上的環形槽14咬合,在咬合部位設置有環形密封圈12,環形槽14和環形筋9位于上述的四個螺栓結構的內側。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8內設有與彈性卡扣3相配合的掛臺11。主體2放置在底座8內,主體2上設有彈性卡扣3,彈性卡扣3與底座8上掛臺11掛接,在底座8上的掛臺11工藝孔處采用密封墊10密封。
更進一步的,在底座8一側設置有出線口5,出線口5處設有塑料骨架7,塑料骨架7上設有波浪橡膠套6,線束穿過波浪橡膠套6進入盒體內部與主體2連接,塑料骨架7置于波浪橡膠套6內側,防止波浪橡膠套6被線束拉出。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車身線束通過波浪橡膠套6和塑料骨架7,與主體2進行裝配,線束與波浪橡膠套6的內側面形成一個密封面;當所有部件與主體2裝配完畢后,主體2的彈性卡扣3與裝有橡膠墊10的底座8的掛臺11扣合;同時,波浪橡膠套6與底座8的出線口5裝配到位,波浪橡膠套6外側面與底座8的出線口5內側面形成一個密封面;然后帶有襯套13和密封圈12的上蓋2與底座8進行扣合,使底座8的四個內嵌螺母4與襯套13中心同軸,螺栓穿過上蓋1內襯套13和底座8內嵌螺母4擰緊過程中,環形槽14中的密封圈12受到環形筋9的壓縮變形,在壓縮面上形成一個密封面;同時橡膠套6與密封圈12接觸并相互擠壓亦形成一個密封面。綜上所述,四個密封面形成一個密閉的腔體,將主體及其配合部件包圍其中,起到可靠的防護作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