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控制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信息化智能控制器。
背景技術:
控制器是指按照預定順序改變主電路或控制電路的接線和改變電路中電阻值來控制電動機的啟動、調速、制動和反向的主令裝置。由程序計數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譯碼器、時序產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組成,它是發布命令的“決策機構”,即完成協調和指揮整個計算機系統的操作。控制器分組合邏輯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兩種控制器各有長處和短處。組合邏輯控制器設計麻煩,結構復雜,一旦設計完成,就不能再修改或擴充,但它的速度快。微程序控制器設計方便,結構簡單,修改或擴充都方便,修改一條機器指令的功能,只需重編所對應的微程序;要增加一條機器指令,只需在控制存儲器中增加一段微程序,但是,它是通過執行一段微程。具體對比如下:組合邏輯控制器又稱硬布線控制器,由邏輯電路構成,完全靠硬件來實現指令的功能。目前的控制器缺少定位功能,且不便于進行安裝。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信息化智能控制器。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信息化智能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殼體、位于所述控制器殼體內部的電子元器件,在所述控制器殼體的上端加工有條形槽A和條形槽B,在所述控制器殼體的下端加工有條形槽C和條形槽D,在所述控制器殼體的下表面安裝有四個勾形件,勾形件用于將控制器殼體安裝在機箱中,并在所述控制器殼體的上方設置有GPS定位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控制器殼體的上表面開設有兩個安裝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控制器殼體采用塑性材料制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勾形件采用不銹鋼材料制成。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通過設置有勾形件,便于將整個控制器殼體安裝在機箱中,且便于進行拆卸,通過設置有GPS定位器,能夠實時監控整個控制器的位置,在損壞時,方便人們及時定位并進行維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所述一種信息化智能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殼體1、位于所述控制器殼體1內部的電子元器件,在所述控制器殼體1的上端加工有條形槽A2和條形槽B3,在所述控制器殼體1的下端加工有條形槽C4和條形槽D,在所述控制器殼體1的下表面安裝有四個勾形件6,勾形件6用于將控制器殼體1安裝在機箱中,并在所述控制器殼體1的上方設置有GPS定位器7。
所述控制器殼體1的上表面開設有兩個安裝孔5,在安裝孔5中安裝有緊固件,便于進行安裝。
所述控制器殼體1采用塑性材料制成,所述勾形件6采用不銹鋼材料制成。
在使用時,通過設置有勾形件,便于將整個控制器殼體安裝在機箱中,且便于進行拆卸,通過設置有GPS定位器,能夠實時監控整個控制器的位置,在損壞時,方便人們及時定位并進行維修。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