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柔性電路板和顯示模組。
背景技術:
柔性電路板又稱“軟板”,是用柔性的絕緣基材制成的印刷電路。柔性電路提供優良的電性能,能滿足更小型和更高密度安裝的設計需要,也有助于減少組裝工序和增強可靠性。柔性電路板是滿足電子產品小型化和移動要求的惟一解決方法。可以自由彎曲、卷繞、折疊,可以承受數百萬次的動態彎曲而不損壞導線,可依照空間布局要求任意安排,并在三維空間任意移動和伸縮,從而達到元器件裝配和導線連接的一體化;柔性電路板可大大縮小電子產品的體積和重量,適用電子產品向高密度、小型化、高可靠方向發展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柔性電路板和顯示模組。
(二)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柔性電路板,包括基材以及層疊在基材上部的線路層和保護層;所述的基材和所述的線路層以及所述的保護層和線路層之間均設有透明膠層;所述的透明膠層是采用熱固膠制成的;所述的基材為聚酰亞胺覆銅板;所述的線路層上設有引線和引線孔;所述的保護層用于屏蔽電磁,是采用聚酰亞胺為原料制成的。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柔性電路板上設有若干個貫通所述的基材和所述的線路層的走線通孔。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基材優選13~25μm的基材為原料。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熱固膠為氧樹脂或者聚乙烯。
一種顯示模組,包括背光組件、顯示組件和主控電路板三部分;所述的背光組件上設有背光源;所述的顯示組件上設有偏光片、TFT玻璃和驅動IC與印刷電路板;所述的印刷電路板為權利要求1~4所述的柔性電路板,所述的柔性電路板與所述的背光源連接,所述的柔性電路板的連接部與所述的主控電路板連接。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背光組件、所述的顯示組件、所述的印刷電路板和所述的主控電路板之間采用層疊的方式進行有序的排列。
(三)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柔性電路板和顯示模組,結構合理、設計有效、使用方便、安全環保。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柔性電路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顯示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1-基材;2-線路層;3-保護層;4-透明膠層;5-引線;6-引線孔;7-背光組件;8-顯示組件;9-主控電路板;10-印刷電路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的一種柔性電路板,包括基材1以及層疊在基材1上部的線路層2和保護層3;所述的基材1和所述的線路層2以及所述的保護層3和線路層2之間均設有透明膠層4;所述的透明膠層4是采用熱固膠制成的;所述的基材1為聚酰亞胺覆銅板;所述的線路層2上設有引線5和引線孔6;所述的保護層3用于屏蔽電磁,是采用聚酰亞胺為原料制成的。
進一步地,所述的柔性電路板上設有若干個貫通所述的基材1和所述的線路層2的走線通孔。
進一步地,所述的基材1優選13~25μm的基材為原料。
進一步地,所述的熱固膠為氧樹脂或者聚乙烯。
一種顯示模組,包括背光組件7、顯示組件8和主控電路板9三部分;所述的背光組件7上設有背光源;所述的顯示組件8上設有偏光片、TFT玻璃和驅動IC與印刷電路板10;所述的印刷電路板10為權利要求1~4所述的柔性電路板,所述的柔性電路板與所述的背光源連接,所述的柔性電路板的連接部與所述的主控電路板9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的背光組件7、所述的顯示組件8、所述的印刷電路板10和所述的主控電路板9之間采用層疊的方式進行有序的排列。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構思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型和改進,均應落入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內容,已經全部記載在權利要求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