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線電纜加工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罐體用自控溫電熱電纜。
背景技術:
:
我國工藝管線和罐體容器的伴熱目前大多采用傳統的蒸氣或熱水伴熱。電伴熱是用電熱的能量來補充被伴熱體在工藝流程中所散失的熱量,從而維持流動介質最合理的工藝溫度,它是一種高新技術產品。
電伴熱是沿管線長度方向或罐體容積大面積上的均勻放熱,它不同于在一個點或小面積上熱負荷高度集中的電伴熱;電伴熱溫度梯度小,熱穩定時間較長,適合長期使用,其所需的熱量(電功率)大大低于電加熱。
電伴熱具有熱效率高,節約能源,設計簡單,施工安裝方便,無污染,使用壽命長,能實現遙控和自動控制等優點,是取代蒸汽,熱水伴熱的技術發展方向,是國家重點推廣的節能項目。
目前市場上常用的罐體用伴熱電纜存在缺陷,電纜本身散熱較快,與罐體表面安裝敷設后容易出現滑移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罐體用自控溫電熱電纜,結構設計新穎,能夠解決伴熱電纜安裝不便及本身散熱快,導致熱效率低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罐體用自控溫電熱電纜,其特征在于:包括聚砜內襯芯,所述聚砜內襯芯中間隔放置有若干根自限溫伴熱帶,相鄰自限溫伴熱帶之間的聚砜內襯芯中還設有凱夫拉對位芳綸絲1414;所述聚砜內襯芯外包覆依次包覆有鋁箔玻纖布保護層、導熱層、防刺破硅橡膠保護層;其中防刺破硅橡膠保護層內設有半包圍在導熱層外的隔熱保溫層。
罐體用自控溫電熱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熱保溫層采用低密度聚丙烯擠塑成u型的半包圍體并與外側包覆陶瓷纖維隔熱編織層構成。
罐體用自控溫電熱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刺破硅橡膠保護層與罐體貼附面上間隔設置有多個開口卡槽,開口卡槽與凱夫拉對位芳綸絲1414位置一一對應。
罐體用自控溫電熱電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限溫電熱帶包括平行放置的二根供電母線,二根供電母線均由64直徑為0.16~0.18mm的鍍錫銅絞線束絞構成,二根供電母線外依次包覆有導電聚合物ptc發熱體材料制成的發熱層、微孔聚四氟乙烯絕緣層。
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結構設計新穎,通過在電纜中設置半包圍結構的隔熱保溫層,并配合導熱層、防刺破硅橡膠保護層安裝面上的開口卡槽等結構,能夠解決伴熱電纜安裝不便及本身散熱快,導致熱效率低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自限溫電熱帶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
罐體用自控溫電熱電纜,包括聚砜內襯芯1,聚砜內襯芯1中間隔放置有若干根自限溫伴熱帶2,相鄰自限溫伴熱帶2之間的聚砜內襯芯中還設有凱夫拉對位芳綸絲14143;聚砜內襯芯1外包覆依次包覆有鋁箔玻纖布保護層4、導熱層5、防刺破硅橡膠保護層6;其中防刺破硅橡膠保護層內設有半包圍在導熱層外的隔熱保溫層7。
隔熱保溫層7采用低密度聚丙烯擠塑成u型的半包圍體7-1并與外側包覆陶瓷纖維隔熱編織層構7-2成。
防刺破硅橡膠保護層7與罐體貼附面上間隔設置有多個開口卡槽8,開口卡槽8與凱夫拉對位芳綸絲1414位置一一對應,一方面降低影響自限溫電熱帶與罐體外壁的熱傳導效率,另一方面與罐體外壁上的防滑紋相接觸,便于進行安裝,安裝后下滑電纜不會出現松動滑移現象。
自限溫電熱帶2包括平行放置的二根供電母線2-1,二根供電母線2-1均由64直徑為0.16~0.18mm的鍍錫銅絞線束絞構成,二根供電母線外依次包覆有導電聚合物ptc發熱體材料制成的發熱層2-2、微孔聚四氟乙烯絕緣層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