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電路,具體來說,涉及一種led驅動電路的保護電路及led驅動電路。
背景技術:
1、led(發光二極管)驅動電路在當代照明技術領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led因其高能效、長壽命、體積小巧及快速響應等顯著優勢,在住宅、商業、工業以及道路照明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這些優點使得led照明在市場上逐漸取代了傳統的照明設備,如白熾燈和熒光燈。然而,要充分發揮led的性能并延長其使用壽命,必須對電流和電壓進行精確控制。不穩定的電源供應、電壓波動或過載等問題都可能導致led設備的早期失敗。
2、傳統的led驅動電路設計通常只包括基本的保護功能,這在現代照明應用中顯得力不從心。面對電源波動、環境過熱或電路本身的故障時,這些基本的保護措施往往無法有效防護led燈具,導致設備損壞或壽命縮短。此外,隨著智能家居和現代建筑管理系統的快速發展,傳統led驅動技術在亮度調控的靈活性及與智能照明系統的兼容性方面存在明顯的局限。這些限制不僅減少了led技術在智能控制環境中的應用潛力,也影響了用戶體驗和能效管理的優化。
3、針對相關技術中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相關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led驅動電路的保護電路及led驅動電路,以克服現有相關技術所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
2、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3、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led驅動電路的保護電路,包括芯片u102、光電耦合器pc101-b、二極管d106、二極管d107、電容ce102、電容c109、電容c110、電容c111、電容c112、電容c113、電容c114、電阻r104、電阻r105、電阻r106、電阻r112、電阻r113、電阻r113a、電阻r114、電阻r115、電阻r118、電阻r120、電阻r121、電阻r123、電阻r133、電阻r134、電阻r135、電阻r136、電阻r137及電阻r143;其中,所述芯片u102的第一引腳與所述電阻r113a的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113a的另一端與所述電阻r11的一端連接;所述芯片u102的第三引腳分別與所述電阻r143的一端及所述電容c109的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143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電阻r115的一端、所述電阻r114的一端及所述電阻r112的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112的另一端與所述電阻r106的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106的另一端與所述電阻r105的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105的另一端與所述電阻r104的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104的另一端與所述電阻r133的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133的另一端與所述電阻r134的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134的另一端與所述電阻r135的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135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電阻r136的一端及所述電阻r137的一端連接;所述芯片u102的第四引腳分別與所述電阻r118的一端及所述電容c110連接;所述芯片u102的第五引腳分別與所述電容c111及所述光電耦合器pc101-b的一端連接;所述芯片u102的第七引腳與所述電阻r120的一端連接,所述芯片u102的第八引腳分別與所述電容c112的一端及所述電阻r121的一端連接,所述電容c112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電容ce102的一端、所述電阻r121的另一端、所述電阻r120的另一端、所述電容c111的另一端、所述光電耦合器pc101-b的另一端、所述電阻r118的另一端、所述電容c110的另一端、所述電容c109的另一端、所述電阻r115的另一端、所述電阻r114的另一端、所述電阻r137的另一端及所述電阻r136的另一端連接且接地;所述芯片u102的第十引腳分別與所述電容c113的一端、所述二極管d106的負極及所述二極管d107的正極連接,所述電容c113的另一端與所述芯片u102的第十一引腳連接且接地,所述二極管d106的正極與所述電容ce102的另一端連接,所述二極管d107的負極與所述電阻r123的一端連接;所述芯片u102的第十五引腳與所述電容c114的一端連接,所述電容c114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芯片u102的第十六引腳及所述電阻r123的另一端連接。
4、進一步的,所述電容ce102為有極性電容。
5、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led驅動電路,包括濾波模塊、整流模塊、pfc功率因數校正模塊、dc/dc轉換模塊、電流檢測調節模塊、dali控制模塊、撥碼選電流模塊及保護模塊,且所述保護模塊為上述的led驅動電路的保護電路;其中,所述濾波模塊、所述整流模塊、所述pfc功率因數校正模塊、所述dc/dc轉換模塊、所述電流檢測調節模塊及所述dali控制模塊依次連接,且所述dali控制模塊還分別與所述撥碼選電流模塊和所述保護模塊連接。
6、進一步的,所述pfc功率因數校正模塊包括全橋式整流器d、芯片u301、電感l1、mos管q1、二極管d301、二極管d302、二極管d303、電容c301、電容c302、電容c303、電容c304、電容c305、電容c306、電阻r303、電阻r304、電阻r305、電阻r306、電阻r307、電阻r308、電阻r309、電阻r310、電阻r311及電阻r312;其中,所述芯片u301的第一引腳與所述電阻r307的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307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電阻r306的一端及所述電感l1的第二輸入端連接,所述電感l1的第二輸出端接地,所述電阻r306的另一端與所述電容c302的一端連接,所述電容c302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二極管d301的正極及所述二極管d302的負極連接,所述二極管d302的正極接地,所述二極管d301的負極分別與所述電阻r305的一端、所述電容c303的一端及所述芯片u301的第八引腳連接,所述電阻r305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電阻r303的一端、所述電容c301的一端、所述電感l1的第一輸入端及所述全橋式整流器d的一端連接,所述全橋式整流器d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電容c301的另一端、所述電阻r304的一端、所述電容c303的另一端、所述芯片u301的第六引腳、所述電阻r310的一端、所述電阻r312的一端及所述電容c306的一端連接且接地,所述電阻r304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電阻r303另一端及所述芯片u301的第七引腳連接;所述芯片u301的第二引腳分別與所述電容c304的一端及所述電容c305的一端連接,所述電容c304的另一端與所述電阻r308的一端連接,是電阻r308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電容c305的另一端、所述芯片u301的第三引腳、所述電阻r311的一端及所述電阻r312的另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311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電容c306的另一端及所述二極管d303的負極連接,所述二極管d303的正極分別與所述電感l1的第一輸出端及所述mos管q1的漏極連接,所述mos管q1的源極分別與所述電阻r310的另一端及所述芯片u301的第五引腳連接,所述mos管q1的柵極與所述電阻r309的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309的另一端與所述芯片u301的第四引腳連接。
7、進一步的,所述二極管d302為穩壓二極管,所述電容c306為有極性電容。
8、進一步的,所述電流檢測調節模塊包括運算放大器u202-a、運算放大器u202-b、運算放大器u203-a、運算放大器u203-b、接口cn301、光電耦合器pc101-a、二極管d201、二極管d202、二極管d204、二極管d205、電容c207、電容c208、電容c209、電容c213、電容c215、電阻r207、電阻?r209、電阻r210、電阻r211、電阻r212、電阻r213、電阻r214、電阻?r215、電阻r216、電阻r217、電阻r218、電阻r219、電阻r220、電阻r221、電阻r227、電阻r228、電阻rt301;其中,所述運算放大器u202-a的第一引腳分別與所述電阻r210的一端、所述電阻r215的一端及所述電容c205的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210的另一端與所述二極管d201的負極連接,所述二極管d201的正極分別與所述電阻r209的一端、所述二極管d202的正極及所述光電耦合器pc101-a的一端連接,所述光電耦合器pc101-a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電阻r209的另一端及電阻r207的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207的另一端與所述電阻r216的一端連接;所述運算放大器u202-a的第二引腳分別與所述電容c204的一端、所述電容c205的另一端、所述電阻r212的一端、所述電阻r213的一端及所述電阻r214的一端連接,所述電容c204的另一端與所述電阻r215的另一端連接;所述運算放大器u202-a的第三引腳與所述電容c215的一端連接,所述電容c215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運算放大器u202-a的第四引腳、所述電阻r213的另一端、所述電阻r214的另一端、所述電容c207的一端及所述電阻r228的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228的另一端與所述運算放大器u203-b的第五引腳連接,所述運算放大器u203-b的第六引腳與所述運算放大器u203-b的第七引腳連接;所述運算放大器u203-a的第一引腳分別與所述電阻r211的一端及所述電阻r219的一端連接,所述運算放大器u203-a的第二引腳分別與所述電阻r219的另一端及所述電阻r220的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220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運算放大器u203-a的第四引腳、所述電容c213的一端、所述電阻rt301的一端及所述接口cn301的第五引腳連接,所述運算放大器u203-a的第三引腳與所述電阻r221的一端連接;所述運算放大器u202-b的第五引腳分別與所述電容c213的另一端、所述電阻rt301的另一端及所述接口cn301的第三引腳連接,所述運算放大器u203-b的第六引腳分別與所述電阻r211的另一端、所述電容c208的一端及所述電容c209的一端連接,所述電容c209的另一端與所述電阻r218的一端連接,所述電阻r218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電容c208的另一端、所述電阻r217的一端及所述運算放大器u203-b的第七引腳連接,所述電阻r217的另一端與所述二極管d202的負極連接。
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0、1)本實用新型不僅提高了led驅動電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還提升了其靈活性和能效,使其更適合現代照明系統的需求,同時可以為led照明設備在智能控制和遠程管理方面提供更多可能性,有助于推動智能照明技術的發展。
11、2)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精確的電流檢測和即時的反饋調整,當電路出現過壓或過流情況時,保護模塊能夠迅速響應,保護led不受損壞。
12、3)本實用新型通過光電耦合器和復雜的反饋機制使得系統能夠檢測到具體的故障點,并通過控制系統通知用戶,提高了維護效率和系統的可靠性。
13、4)本實用新型通過集成的dali控制模塊允許用戶通過標準的數字接口調節亮度,從全亮到極低亮度均可精確控制,滿足不同場景的照明需求。
14、5)本實用新型的pfc功率因數校正模塊和高效的dc/dc轉換模塊確保電路的能效最大化,減少能源消耗和發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