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圖像數據存儲功能的圖像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圖像數據存儲功能的圖像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的多功能外圍設備(以下稱其為MFP)已得以發展并被廣泛使用。這種MFP的一個例子是這樣一種圖像裝置,該圖像裝置具有打印機、圖像掃描儀及傳真設備的功能。MFP可與個人電腦或其類似物(以下稱其為PC)連接,并作為PC的外圍設備。近來,人們設想將MEP構造成采用可移動外存儲器,例如微型快擦寫存儲卡,小型存儲介質,存儲條等。
例如,當MFP用作傳真設備時,這樣一種外存儲器可用作備份存儲器,以儲存利用傳真程序所發送/接收的傳真數據。通常在傳真設備中,依照一種特定的編碼格式進行數據的發送/接收,該編碼格式依照一種已知的MH,MR,MMR等方法獲得。因此,儲存在外存儲器人的備份數據也具有這種特定(指定)格式。此外,由于傳真設備已被用作獨立設備,其數據管理系統(即文件操作系統)通常為一種特定的系統,該特定系統一般不能用于PC等。因此,即使將備份數據儲存在外存儲器里,由于數據格式和/或文件管理系統不同,PC也無法獲取或打開所儲存的數據。換句話說,這種外存儲器僅能用作傳真設備內存儲器的一種延伸,而用戶不能享受到這種存儲器的可移動特性優點。
再舉另一個例子,與MFP連接的外存儲器可用于給打印提供圖像數據。即,MFP的打印程序可重新獲得儲存在外存儲器里的圖像數據,并打印出相應圖像。這種MFP通常是這樣設置的,當其作為圖像掃描儀時,通過讀取原始紙張上的圖像來產生圖像數據,并將該圖像數據儲存在外存儲器或內存儲器中。典型地,讀取一頁紙上的圖像,就產生并儲存成一個圖像文件。因此,在這種MFP中,如果掃描多頁紙上的圖像,就會產生相應數量的圖像文件,無論這些圖像在一次掃描作業中是連續掃描的,還是非連續(即在不同時間、日期)掃描的。由于要查看這些圖像文件的內容,就要打開每個圖像文件,因此這種設置非常不方便,此外,文件操作也變得相當麻煩。
發明概述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提出了這樣一種MFP,其可以相對簡單地處理儲存在可移動外存儲器里的圖像文件。
依照本發明的一方面,其提供了一種可將圖像數據存入存儲器內的圖像裝置,該圖像裝置提供有獲取圖像數據的圖像獲取系統,以及將由該圖像獲取系統獲取的圖像數據存入該存儲器內的圖像數據寫入系統。該圖像裝置這樣設置,以致儲存該圖像數據時所采用的格式依照代表該圖像數據的圖像頁數來選擇的?;蛘撸搱D像裝置可這樣被設置,以進行以下判定是否依照代表圖像數據的圖像頁數和所設定的格式更換由用戶設定的、用以儲存圖像的格式。
優選地,該圖像數據寫入系統可以以第一格式和第二格式儲存該圖像數據,具有第一格式的文件在一個文件中可包括多頁圖像。
更優選地,該存儲器包括一種可電連接的可移動存儲器。
再優選地,該圖像裝置可進一步包括一N-in-1圖像構成系統,該系統用于構成經減化的在一幅圖像中具有N頁圖像的N-in-1圖像,該寫入系統依據N-in-1圖像的頁數選擇所采取的格式。
在一種特定例子中,該圖像裝置可被設置作為傳真機。此外,該圖像數據可包括傳真發送和/或接收數據。該存儲器可包括一種可移動存儲器,該圖像數據寫入系統以PC等可讀取的通用圖像格式(非指定傳真格式)將該傳真發送和/或接收數據存入該可移動存儲器內。
更優選地,該圖像獲取系統包括一掃描系統。
再優選地,該存儲器包括位于該圖像裝置內的內存儲器以及與該圖像裝置可拆卸連接的外存儲器,該圖像數據寫入系統可將圖像數據以不同的格式存入該內存儲器和該外存儲器內。
依照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圖像裝置,該圖像裝置掃描原圖以獲取具有預定格式的圖像數據。該圖像裝置還包括可拆卸地固定外存儲器的連接系統,該連接系統可將圖像數據發送給該外存儲器;文件格式選擇系統,用于當將數據存入該外存儲器內時選擇要應用的一種文件格式;數據轉換系統,將圖像數據轉換為具有預定文件格式的轉換數據;以及控制系統,用于當圖像數據的頁數滿足預定條件時,將該文件格式轉換為一種替換的文件格式,當將圖像數據經由該連接系統存入該外存儲器內時,控制該數據轉換系統依照由該文件格式選擇系統所選的文件格式或該替換的文件格式以轉換該圖像數據。
優選地,該控制系統依照由該文件格式選擇系統所選定的格式控制該數據轉換系統以轉換第一頁圖像數據。
更優選地,如果該圖像數據包括多頁,該控制系統依照一種特定的格式控制該數據轉換系統以轉換該圖像數據。
在一種特定例子中,該圖像裝置還包括一通信裝置,該通信裝置經由通信線與另一通信裝置連通,該圖像裝置可將發送/接收的圖像數據存入與另一通信裝置相連通的裝置內。該圖像裝置還包括儲存該圖像數據的存儲系統。如果外存儲器未連接到所述圖像裝置上,或者如果外存儲器連接到所述圖像裝置上,但沒有足夠的剩余容量,該存儲系統以一專用的傳真發送/接收格式儲存該圖像數據。
依照本發明的另一方面,其提供了一種圖像數據處理裝置,該裝置包括一原始讀取單元,其掃描原圖上的圖像以生成具有預定數據格式的第一圖像數據;一文件轉換單元,可將該具有預定數據格式的第一圖像數據轉換為具有預定文件格式的文件;一存儲器,可儲存經該文件轉換單元轉換的轉換文件;以及一存儲系統,通過將新生成的第一圖像數據加至具有預定文件格式且儲存在該存儲器內的一文件末端作為后續頁,從而將由該原始讀取單元新生成的第一圖像數據存入該存儲器內。
優選地,該存儲器可儲存具有預定數據格式的圖像數據。
更優選地,該圖像數據處理裝置可包括一文件指定系統,用于從儲存在該存儲器中的多個文件中指定一特定文件。如果該文件指定系統指定了該特定文件,該存儲系統就將新生成的第一圖像數據加至經由該文件指定系統指定的特定文件末端作為后續頁。
此外,該原始讀取單元可生成具有預定數據格式且代表一頁面積的1/N面積的圖像數據,N為整數,另外該圖像數據處理裝置還包括N-in-1圖像數據構成系統,該圖像數據構成系統將每個代表一頁面積的1/N的多個圖像數據合并起來以構成N-in-1型第二圖像數據。
在一種特定例子中,該圖像數據處理裝置還包括一圖像數據名稱輸入系統,經由該輸入系統輸入由該原始讀取單元生成的第一圖像數據的名稱;及一文件名稱檢測系統,檢測儲存在存儲器內的文件名稱。如果該文件名稱檢測系統檢測到有一文件與經由該圖像數據名稱輸入系統輸入的名稱相同,該存儲系統就將該第一圖像數據加至與其名稱相同的文件末端作為后續頁。
更優選地,該圖像數據處理裝置可包括一外存儲器接收單元,一外存儲器可拆卸地與該外存儲器接收單元連接,該存儲器包括可與該外存儲器接收單元連接的外存儲器。
附圖的簡要說明圖1為一框圖,示出了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一種MFP(多功能外圍設備)的設置;圖2為一流程圖,說明圖1所示的MFP所執行的一掃描程序;圖3為一流程圖,說明在外存儲器中寫入數據的一寫入程序;圖4是說明一格式選擇程序的流程圖,該程序用于用戶選擇所采用的文件格式;圖5表示當直接選擇一種文件格式時,操作面板上的指示;圖6為一流程圖,說明將傳真機所傳送的數據儲存在外存儲器中作為備份數據的一備份程序;圖7為說明一傳真接收程序的流程圖,其中,所接收到的數據儲存在外存儲器中作為備份數據;圖8為一流程圖,說明在正常發送過程中執行的、用于將發送數據儲存在內存儲器內的一內存儲器發送備份程序;圖9為一流程圖,說明將所接收到的傳真數據儲存在圖1所示MFP的存儲器中的一接收數據備份程序;圖10為一流程圖,說明用于刪除備份數據的一數據刪除程序;圖11所示為備份文件的文件結構;圖12A為一框圖,示意性地示出了依照第二實施例的一種MFP的設置;圖12B示意性地示出了圖12A所示的MFP的鍵盤結構;圖13為一流程圖,說明依照第二實施例MFP的SCAN TO PCC程序;圖14為說明外存儲器檢測程序的流程圖;圖15為一流程圖,說明圖13中調用的一格式選擇程序;圖16示出了用于選擇數據格式的屏幕;圖17為說明一N-in-1設置程序的流程圖18A和18B示出了屏幕圖像,其用于設定N-in-1配置中的數字N;圖19為說明第一名稱輸入程序的流程圖;圖20為說明圖像數據重新存儲程序的流程圖;圖21為說明外存儲器插入程序的流程圖;圖22為一流程圖,說明依照第三實施例的SCAN TO PCC程序;圖23為說明一PDF指定程序的流程圖;圖24示出了用于指定PDF文件的屏幕圖像;圖25為說明圖像數據重存程序的流程圖;圖26為說明第二名稱輸入程序的流程圖;圖27為一流程圖,說明依照第四實施例的SCAN TO PCC程序;圖28為一流程圖,說明在圖27所示的SCAN TO PCC程序中調用的圖像數據指定程序;圖29為一流程圖,說明依照第五實施例的SCAN TO PCC程序;圖30為一流程圖,說明在圖29所示的SCAN TO PCC程序中調用的目標文件指定程序;圖31為一流程圖,說明依照第六實施例的SCAN TO PCC程序;圖32為說明第三名稱輸入程序的流程圖;圖33為一流程圖,說明依照第七實施例的SCAN TO PCC程序;圖34和35為一流程圖,說明依照第八實施例的SCAN TO PCC程序;圖36A和36B表示一PDF文件的數據結構。
具體實施例的描述以下將參照
依照本發明實施例的多功能外圍設備。
圖1是一框圖,表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一種MFP(多功能外圍設備)100的設置。圖2為一流程圖,說明圖1所示的MFP所執行的掃描程序。
MFP100包括用于控制整個MFP100操作的控制單元175。MFP100包括經由掃描儀接口單元105讀取原像的原始讀取單元110,經由通信線與外部設備連通的通信單元115,為用戶顯示各種信息的顯示單元120,由用戶操作的操作單元125,將數據傳送給外存儲媒體137的接口單元135,處理由原始讀取單元110讀取的圖像數據并將該圖像數據轉換成具有預定格式的轉換數據的圖像處理單元140,對經由通信線所接收到的圖像數據和/或通過原始讀取單元110掃描的圖像數據進行編碼/解碼的CODEC(編碼譯碼器)145,檢測MFP100的操作條件的傳感器單元150,具有用于驅動MFP100的馬達等的驅動單元155,儲存原始數據的存儲單元160,輸出作為可聽聲的聲音信號的揚聲器單元165,用于打印由原始讀取單元110所讀取的數據和/或被發送/接收的數據的打印單元170??刂茊卧?75與上述各個單元都連接。
存儲單元160包括圖像存儲器,系統RAM(隨機存儲器)164和ROM(只讀存儲器)166,其中,圖像存儲器起內存儲器162的作用,用于儲存所接收到的具有預定格式的圖像數據、掃描數據等;系統RAM用于儲存限定MFP100性能的參數;ROM限定了MFP100的規格。
內存儲器162將圖像數據、用戶(接收站)傳真號碼等儲存在各自的文件夾里。圖像數據主要儲存在具有用戶名稱的文件夾里。用戶傳真號碼是指定給簡化撥號鍵例如單觸鍵或快速撥號鍵的號碼。
接口單元135可與可移動外存儲器137連接,并讀取外存儲器137內的圖像數據/向外存儲器137內寫入圖像數據。外存儲器137的實例為軟盤,微型快擦寫存儲卡,小型存儲介質等。
操作單元125和顯示單元120提供在操作面板127上,以允許用戶輸入指令等。操作單元125包括功能鍵,數字鍵,單觸鍵,快速撥號鍵,啟動鍵等。數字鍵包括用于分別輸入數字0-9的按鍵,其主要用于輸入傳真號碼。簡化號碼指定給單觸鍵及快速撥號鍵。顯示單元120包括LCD(液晶顯示屏)。
功能鍵是用于將簡化號碼指定給單觸鍵或快速撥號鍵的按鍵。
單觸鍵例如為分別具有數字0-9的按鍵。每個單觸鍵指定為一個傳真號碼。依照第一實施例,僅通過下壓單觸鍵,就可選擇指定給該鍵的傳真號碼。
快速撥號鍵與數字鍵一起使用??焖贀芴栨I與經由數字鍵輸入的兩位數相結合來指定傳真號碼。采用快速撥號鍵,就可將用戶的傳真號碼分別指定給簡化數字10-99。
控制單元175控制MFP100的操作??刂茊卧?75的控制依照控制程序來執行。依照該實施例,控制程序儲存于存儲單元160的系統RAM164和/或ROM166中??刂茊卧?75可依據MFP100的操作狀況執行各種程序。
例如,控制程序包括,但并不限于,將原始圖像數據存入存儲單元160的內存儲器162或外存儲器137內的一存儲程序,用于讀取儲存在內存儲器162和/或外存儲器137內的原始圖像數據的一讀取程序,將經由通信單元115發送/接收的數據轉換為具有預定格式數據的一數據轉換程序,以及整個操作的一控制程序。
參照圖2-10,描述MFP100的操作。圖2-10所示的程序在控制單元175的控制下執行,且在給MFP100通電時被啟動。
第一實施例圖2為說明SCAN TO PCC程序的流程圖。SCAN TO PCC程序是用于掃描原圖以生成具有預定格式的圖像數據,并將該圖像數據(掃描數據)存入外存儲器137內的一程序。
在S1,啟動SCAN TO PCC程序。
在S2,判斷外存儲器137是否被連接到MFP100上。如果外存儲器137被連接(S2是),控制系統進入S3。如果外存儲器137未連接于MFP100上(S2否),控制系統進入S4。
在S3,判斷外存儲器137的剩余容量(即,用于再儲存數據的容量)是否大于預定容量Ca。如果剩余容量等于或大于該預定容量Ca(S3是),控制系統進入S5。如果剩余容量小于該預定容量Ca(S3否),控制系統進入S4。該預定容量Ca可確定為以JPEG格式儲存一頁彩色圖像的容量。進行此判斷后,只要控制系統進入S5,就可儲存至少一頁圖像數據。
當外存儲器137未連接到MFP100上(S2否)或當外存儲器137的剩余容量小于預定容量Ca(S3否)時,S4就會在顯示單元120上顯示指示狀態的錯誤信息,并終止圖2所示程序。
在S5,確定圖像數據的儲存條件,包括分辨率、尺寸及彩色格式。例如,選擇JPEG,PDF,GIF,BMP等中的一個,選擇彩色或單色,選擇掃描分辨率(例如,200dpi,300dpi,600dpi等中的一個)以及選擇紙張尺寸(例如,A4,明信片等)。此外,指定用于儲存圖像數據的文件名。
在S6,控制系統等待位于操作單元125上的啟動鍵被按下。盡管圖2中沒有表示,控制系統可被設置為這樣,通過按下另一個預定鍵,可令控制系統返回S5,以允許用戶改變上述設定。
在S7,開始利用原始讀取單元110掃描原圖。在S8,依照S5中所設定的條件轉換該通過掃描原圖所獲得的圖像數據,以生成原始數據。
在S9,檢查在S8中生成的原始數據總量,從而檢查該總量是否小于外存儲器137的剩余容量。如果原始數據總量等于或大于外存儲器137的剩余容量(S9否),控制系統進入S4以顯示錯誤信息。如果原始數據總量小于外存儲器137的剩余容量(S9是),控制系統進入S10。
在S10,調用寫入程序,從而將由原始讀取單元110掃描獲得的原始數據依照S5中所設定的條件存入外存儲器137內。
在S11,判斷是否已經處理完所有原圖頁。如果還有剩余的原圖頁(S11否),控制系統返回S7以重復其后的步驟。如果已經處理完所有原圖頁(S11是),終止圖2所示程序。
圖3為說明寫入程序的流程圖,該程序在圖2的S10中被調用,用于將數據寫入外存儲器137內。
在S21,判斷已被掃描的原始數據是否是原圖第一頁的數據。通常情況是,當將圖像數據作為一個文件進行儲存時,采用表明圖像內容的名稱作為文件名。即,在過去存儲圖像數據文件時,采用圖像主題名稱與指示文件類型的擴展名相結合來確定文件名。因此,在外存儲器137內可能存在與將要儲存的原始數據文件的文件名相同的文件名。在這個例子中,可能提出警告。
依照第一實施例,在SCAN TO PCC程序過程中限定所使用的預定文件名(例如,TEMP.DAT等),以及在S21中,檢查是否存在與將要創建的文件名相同的文件名,和是否存在具有預定文件名(例如,TEMP.DAT)的文件。
如果不存在具有相同文件名的文件,且如果不存在文件名與將要生成的文件名相同的文件,那么當前被處理的數據就是原圖的第一頁,相應地,控制系統進入S26。如果存在具有相同文件名的文件,控制系統可要求用戶確認文件可被覆蓋。由于該設置不是本發明特征,在本說明書中不提供對其的說明。
如果有一件具有預定文件名的文件,該文件是在SCAN TO PCC程序中正在被寫入的文件,控制系統進入S22。
在S22,判斷前一頁數據是否以PDF格式儲存。如果數據格式是PDF(S22是),控制系統進入S24。如果數據格式不是PDF(S22否),控制系統進入S23。
以下將簡單說明PDF文件的結構。PDF文件是以PDF格式來限定數據結構的文件,利用PDF格式可將許多頁數據處理成一單個文件。由于該特征,PDF文件廣泛地用于文檔文件。
圖36A示出了PDF文件的基本數據結構。如圖36A所示,PDF文件包括用于識別文件規格的頭部2000,圖像數據或文檔數據的主體2010,在該文件內指示頁數的橫向參考條2020,以及表明文件末端的尾部2030。當增加一頁時,如圖36B所示,就在文件的末端增加附加主體2040、更新的橫向參考條2050以及更新的尾部2060。
在S23,將前一頁的數據轉換為PDF格式。將儲存在外存儲器137內的該頁轉換為PDF數據的操作是依下列各項執行的。如果該頁沒有以JPEG格式儲存,該頁一旦被轉換為原始格式,就將其轉換為JPEG格式。接著,將代表頭部信息的頂部2000寫入文件的最前面,并將指示文件信息的橫向參考條2020和尾部2030寫入文件末端。通過此操作,就將JPEG格式數據轉換為PDF格式數據。
在S24,將所掃描的原始數據轉換為JPEG格式。在S25,在S23中被轉換的文件末端加入在S24中被轉換的、代表圖像數據的主體2040。此外,在該文件末端加入代表更新文件信息的更新參考條2050和更新尾部2060,從而形成并儲存一新的PDF文件。
在S22,如果經判斷先前已儲存的文件是PDF文件(S22是),控制系統進入S24。
在S26,由于圖像數據是原圖第一頁的數據,就將原始數據轉換為依照S5所設定條件的數據文件,并將該數據文件作為具有預定名稱(例如,TEMP.DAT)的文件儲存在外存儲器137內,該預定名稱用于指示文件正在SCAN TO PCC程序的控制下被寫入。應注意的是,在該階段采用表示中間文件的文件名,這樣,就可由文件名判斷讀取單元110是否已掃描了原圖的所有頁。
當已掃描完原圖的所有頁時,就將該文件名更改為其最終文件名(即,指定的文件名),并終止圖2所示程序。
如上所述,存入外存儲器137內的數據這樣執行,從而第一頁轉換為用戶指定的數據格式(S26)。如果要將多頁數據存入外存儲器137內,一旦將數據轉換為預定文件格式。就將其轉換為特定文件格式(例如,JPEG格式)(S22-S25)。利用這種控制,當用戶已指定PDF格式時,即使僅儲存一頁數據,也以PDF格式儲存該數據。
圖4為說明格式選擇程序的流程圖,其中當用戶選擇一種圖像類型時,所采用的文件格式被自動確定。該程序可作為由圖2中的S5執行的一個子程序來執行。
在S31,作為一種原始設置(默認設置),將要被掃描的原始圖像默認為單色圖像。
在S32,判斷用戶是否指定了彩色設置,即,原始圖像要被作為彩色圖像來掃描。如果經判斷已指定彩色設置(S32是),控制系統進入S33,在S33中JPEG格式選作文件格式。如果經判斷已指定單色設置(S32否),控制系統進入S34,在S34中TIFF格式選作文件格式。
應注意的是,圖4所示程序僅是示范性且簡化的程序,還可提供很多候選文件格式作為要使用的文件格式。在圖4所示的控制下,依照彩色設置選擇一種適當的文件格式。還應注意的是,所采用的文件格式并不必限制于JPEG和TIFF。
圖5表示在圖2的S5中直接選擇一文件格式時,操作面板上的示范性指示。如圖5所示,首先顯示應選擇文件類型的信息(80),接著,一操作某預定鍵(例如,箭頭鍵等)就在操作面板上順序地顯示文件類型“JPEG”,“PDF”,“TIFF”以及“GIF”(81-84)。通過當在顯示面板上顯示所要采用的文件格式時通過按下某預定決定鍵(例如,回車鍵),用戶就可選擇該文件格式。
圖6為表示備份程序的流程圖,該程序用于將傳真機所發送的數據存入外存儲器137內作為一備份數據。
在S41,判斷用戶是否發指令進行備份。如果經判斷用戶已發指令進行備份操作(S41是),控制系統進入S43。如果用戶未指定進行備份操作(S41否),控制系統進入S42,在S42,中斷該將傳真發送數據存入外存儲器137內的備份操作,并執行正常的傳真發送程序。
在S43,判斷是否連接了外存儲器137。如果經判斷當前外存儲器137已連接至MFP100,控制系統進入S46,否則進入S44。在S44,顯示錯誤信息,并中斷該將備份數據存入外存儲器137內的備份操作。在S45,執行下文將描述的內存儲器傳真發送數據備份程序。
在S46,檢測外存儲器137的剩余存儲容量。應注意的是,參考內存分配表來檢測該剩余容量,該內存分配表是公知技術,因而在此不對其進行說明。
在S47,判斷外存儲器137的剩余容量是等于或大于預定容量Ca,還是小于該預定容量Ca。如果剩余容量等于或大于該預定容量Ca(S47是),控制系統進入S50。如果剩余容量小于該預定容量Ca(S47否),控制系統進入S48,在S48中顯示錯誤信息并中斷該備份操作。在S49,執行內存儲器傳真發送數據備份程序。
同上文類似地,預定容量Ca的大小為能夠在其中存入一頁JPEG彩色圖像數據文件。
在S50,設定各種模式。該模式包括用以儲存圖像數據的例如,文件格式,分辨率,圖像尺寸,顏色等。下文將說明用于設置上述模式的程序。應注意的是,在由S50所執行的模式設定程序中,可預先設置預定條件,或要求用戶輸入/選擇所需要的設置。
在S51,利用原始讀取單元110并依照S50中所設定的模式掃描原圖。
在S52,掃描一頁原圖,并在S53,利用CODEC145對所掃描的原始圖像進行編碼以生成原始數據。在S54,將所轉換的數據傳送至線路的另一端(即,傳真機接收站)。
接著,在S55,利用CODEC145對該原始數據進行解碼,然后在S56,依照在S50中所指定的文件格式轉換(壓縮)經解碼的原始數據。
在S57,判斷S56中所生成的原始數據總量Cb是否小于外存儲器137的剩余容量。如果剩余容量大于該數據總量Cb(S57是),控制系統進入S60,在S60中將對應于所發送數據(經由通信線115發送)的圖像數據存入外存儲器137內。如果剩余容量不大于該數據總量Cb(S58否),控制系統進入S58。在S58中顯示單元120顯示錯誤信息,并中斷該將備份數據存入外存儲器137內的備份操作,并在S59中執行正常的傳真發送程序(該程序類似于當S41中沒有指令進行備份時的程序)。
在S60,如上所述,將備份數據存入外存儲器137內。該存儲程序依照圖3所示的程序執行。
在S61,判斷是否已讀取所有的原圖數據。如果經判斷已讀取所有數據(S61是),終止圖6所示的程序。如果經判斷還未讀完所有數據(S61否),控制系統返回S52,并重復步驟S52至S61。
與圖2和3中程序相類似的,在已將全部數據存入外存儲器137內后,將臨時文件名(例如,TEMP.DAT)變更為用戶所要求的文件名。當改變文件名時,向下文將描述的管理文件190(見圖11)登記該文件信息。當要自動分配文件名時,該文件名可為例如序列號,再如或者可為表明目的地(即,接收站)的標記符與序列號的組合。與發送日期/時間相關的信息也可用作文件名。
圖11示出了用于備份操作的管理文件190的文件結構。
如圖11所示,管理文件190包括FAT(文件分配表),由該FAT可獲知外存儲器137的文件存儲狀況。尤其,如圖11所示,管理文件190具有表明備份數據是用于發送傳真還是接收傳真的區間段191,表明電話號碼或站ID的ID號碼192,當開始發送/接收傳真時表明時間的時間數據193,作為該管理文件190序列號(通常是自動分配的)的文件號194,表明文件格式(即,TIFF,JPEG,PDF,GIF等)的文件類型195,參數(例如,表明壓縮率的壓縮參數)196,起始地址197,以及數據總量198。通過參考以上數據,可執行下文將描述的文件操作,例如刪除某文件。
當向外存儲器137內寫入數據(文件)時,用于表明發送日期,接收日期及所掃描數據之一的辨識信息就被存入區間段191內,啟動時間存入該管理文件190的時間數據段193內,區間段191的數據和管理文件190的時間數據193可用作歷史信息。例如,通過收集其區間段191表明發送的管理文件190,可易于獲得發送歷史。
應注意的是,在下文將描述的文件刪除程序中,如果用戶指示轉發,重印或者刪除某文件的指示,就參考管理文件190的文件號194檢測指定文件,然后轉發,重印或者刪除該文件。
圖7是說明一傳真接收程序的流程圖,其中,所接收到的數據被儲存在外存儲器137中作為備份數據。當將所接收到的數據作為備份數據進行儲存時,應提前指定文件格式等,并依照所指定的文件格式等儲存該所接收到的數據。
例如,可依據圖4所示程序中的圖像數據類型確定文件格式。或者,可將一種預定格式(例如,JPEG格式等)作為固定格式設置。
在儲存發送數據的情況下,可自動分配文件名。在儲存接收數據的情況下,如果文件名包含有關發送站的信息,則較方便??蛇x擇地或優選地,可將外存儲器137設置為具有分離的存儲區域,用于分開存儲來自發送站的數據。
在S71,判斷是否將接收數據存入外存儲器137內作為備份數據,這由用戶預先設定。如果經判斷應將備份數據存入外存儲器137內(S71是),控制系統進入S73,否則進入S72,在S72中斷備份并執行正常的傳真接收操作。
在S73,判斷外存儲器137是否已連接至MFP100。如果已連接外存儲器137(S73是),控制系統進入S76。如果外存儲器137沒有連接至MFP100上(S73否),控制系統進入S74,在S74,顯示單元120上顯示錯誤信息,并中斷備份操作,并在S75控制系統進入下文將要描述的主存儲器接收數據備份程序。
在S76,檢測外存儲器137內的剩余存儲容量。
在S77,判斷外存儲器137內的剩余存儲容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預定容量Ca。如果經判斷外存儲器137內的剩余存儲容量等于或大于預定容量Ca(S77是),控制系統進入S80,否則(S77否)進入S78。在S78,顯示單元120上顯示錯誤信息,中斷備份操作,然后控制系統進入S79,在S79執行內存儲器接收數據備份程序。如以上所提到的,預定容量Ca是按照存儲一頁彩色圖像數據文件的容量來確定的。
在S80,啟動傳真數據接收程序,并進行一頁傳真數據的接收。
在S81,利用CODEC145對所接收的傳真數據進行解碼,以將其轉換為圖像數據,在S82,判斷通過打印單元170是否可打印該經轉換的圖像數據。如果通過打印單元170可打印該圖像數據(S81是),控制系統進入S84。如果通過打印單元170不能打印該圖像數據(S81否),控制系統進入S83,在S83,顯示單元120上顯示錯誤信息。
在S84,通過打印單元170打印一頁圖像數據。
在S85,依照預定(指定)的文件格式轉換和/或壓縮該圖像數據。
在S86,判斷S85中所生成數據的總量Cb是否小于外存儲器137的剩余存儲容量。如果總量Cb小于該剩余存儲容量(S86是),控制系統進入S89。如果總量Cb等于或大于該剩余存儲容量(S86否),控制系統進入S88,在S88執行正常的傳真接收程序。
在S89,將經壓縮的接收數據存入外存儲器137內。用于儲存所接收數據的程序類似于圖3所示程序。
在S90,判斷是否已由通信線115接收到所有頁傳真數據。如果已接收到所有頁的數據(S90是),終止圖7所示程序。如果還沒有接收到所有頁的傳真數據(S90否),控制系統返回S80,并重復步驟S80至S90。當終止圖7所示程序時,將臨時文件名更改為所要求的文件名,其類似于參照圖2和3所述的程序。
如圖6和7所示,當執行用于發送/接收傳真的備份操作時,以頁為基礎(即,一頁一頁地)發送/接收數據,并且在每發送/接收一頁數據時,都判斷外存儲器1 37的剩余存儲容量是否足夠儲存至少一頁的發送/接收數據,直至發送/接收最后一頁數據。當將數據存入外存儲器137內時,依照指定格式儲存第一頁數據,該指定格式是使用操作單元125由用戶所指定的。當要將多頁數據存入外存儲器137內時,就在控制單元175的控制下將該數據轉換為某預定文件格式,然后轉換為特定文件格式并存入外存儲器137內(S22-S25)。
圖8是說明在正常發送過程中執行的內存儲器發送數據備份程序的流程圖,該程序用于將發送數據存入內存儲器162內。
在S101,檢測內存儲器162的剩余存儲容量。
在S102,判斷內存儲器162的剩余存儲容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預定容量Cc。如果內存儲器162的剩余存儲容量等于或大于預定容量Cc(S102是),控制系統進入S105。如果剩余存儲容量不大于預定容量Cc(S102否),控制系統進入S103。在S103,顯示單元120上顯示錯誤信息,然后中斷該內存儲器162內的備份操作。在S104,執行正常的傳真發送程序。應注意的是,預定容量Cc是這樣確定的,使得可以儲存與普通傳真機所采用文件格式(例如,MH編碼格式)的一頁相對應的數據。
應注意的是,可按照一般為PC支持的格式(例如,JPEG,TIFF等)來存儲該數據。但是,與外存儲器137不同,內存儲器162不能與MFP100分離,且不能通過外部打印機打印所儲存的數據。因此,如果按照專門的傳真機格式來儲存該數據,當需要轉發和/或重印時,就可容易地處理該請求,且不需要轉換所儲存的數據。
在S105,進行各種模式設定。模式設定包括例如,設定分辨率、圖像尺寸等,這些設定限定了數據的存儲條件。應注意的是,該步驟類似于圖6中的S50。
在S106,判斷是否應基于S105中所設定的模式開始掃描原圖。如果經判斷應開始掃描(S106是),控制系統進入S107。如果經判斷不應開始掃描(S106否),控制系統返回S105。
在S107,掃描一頁原圖。在S108,利用CODEC145將掃描獲得的數據轉換為具有預定格式的原始數據。接著,在S109,將原始數據傳送給線路(即,傳真機接收站)的另一端。
在S110,將所發送的原始數據存入內存儲器162內。在這種情況下,存入內存儲器162內的數據格式是一種專用格式,該格式常用于已知傳真機中,例如MH格式,MR格式以及MMR格式。
在S111,檢測內存儲器162的剩余存儲容量,判斷該剩余存儲容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預定容量Cc。如果剩余容量等于或大于預定容量Cc(S111是),控制系統進入S114。如果剩余容量小于預定容量Cc(S111否),控制系統進入S112。在S112,顯示單元120上顯示錯誤信息,然后中斷該內存儲器162內的備份操作。然后,在S113中執行正常的傳真發送操作。預定容量Cc與已知傳真機所采用傳真數據(例如,MH格式數據)的一頁相對應。
在S114,判斷是否已讀取(掃描)原圖的所有頁。如果已掃描原圖的所有頁(S114是),終止圖8所示程序。如果還沒有掃描完所有頁(S114否),控制系統返回S107,并重復步驟S107至S111。應注意的是在這個程序中,所儲存數據可具有任何類型的文件格式(包括傳真機專用的格式),因為該數據不必由PC等讀取。因此,不包括文件轉換操作。
圖9為說明一接收數據備份程序的流程圖,該程序用于將所接收的傳真數據存入MFP100的內存儲器162內。
在S121,檢測內存儲器162的剩余存儲容量。
接著,在S122,判斷內存儲器162的剩余容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預定容量Cc。如果經判斷內存儲器162的剩余容量等于或大于預定容量Cc(S121是),控制系統進入S125。否則(S121否),控制系統進入S123,在S123,顯示單元120上顯示錯誤信息,并中斷備份程序,并在S124,執行正常的傳真接收程序。應注意的是,預定容量Cc與已知傳真機所采用傳真數據(例如,MH格式數據)的一頁相對應。
在S125,開始接收一頁數據。
在S126,利用CODEC145將所接收的數據按順序解碼為圖像數據。
在S127,判斷是否可利用打印單元170打印該經轉換的圖像數據。如果經判斷可打印該轉換數據(S127是),控制系統進入S129。如果經判斷不能打印該轉換數據(S127否),控制系統進入S128,在S128,顯示單元120上顯示錯誤信息。
在S129,打印一頁經轉換的數據(圖像數據)。
在S131,檢測內存儲器162的剩余存儲容量,并判斷剩余容量是否等于或大于預定容量Cc。如果經判斷剩余容量等于或大于預定容量Cc(S131是),控制系統進入S134。如果經判斷剩余容量小于預定容量Cc(S131否),控制系統進入S132。在S132,顯示單元120上顯示錯誤信息,然后中斷該內存儲器162內的備份操作。在S133,執行正常的傳真接收程序。應注意的是,預定容量Cc與已知傳真機所采用傳真數據(例如,MH格式數據)的一頁相對應。
在S134,將所接收的原始數據存入內存儲器162內。應注意的是,在這種情況下,存入內存儲器162內的所接收數據的格式是普通傳真數據格式,或者專用于發送/接收傳真的格式(例如,MH格式,MR格式,MMR格式)。
在S135,判斷所有頁的傳真數據是否已經由通信線115接收到。如果經判斷已接收到所有頁的傳真數據(S135是),終止圖9所示程序。否則(S135否),控制系統返回S125,并重復步驟S125至S135。
如圖8和9所示,如果沒有連接外存儲器137,可將發送和/或接收數據存入內存儲器162內作為備份數據。當進行備份時,一頁一頁地處理該發送/接收的數據,并在每發送/接收一頁數據時,檢測內存儲器162的剩余存儲區域是否足夠用于儲存至少一頁的發送/接收數據,直至發送/接收到最后一頁數據。按照傳真機通常采用的格式例如MH格式,MR格式,MMR格式等將數據存入內存儲器162內。
圖10為一流程圖,說明用于刪除備份數據的一數據刪除程序。
在S141,判斷是否已將備份數據存入內存儲器162或外存儲器137內。如果內存儲器162或外存儲器137內有備份數據(S141是),控制系統進入S142。如果沒有備份數據(S141否),終止圖10所示程序。
在S142,控制系統詢問用戶是否要刪除所有備份數據。如果用戶指示要刪除所有備份數據(S142是),控制系統進入S143。否則(S142否),控制系統進入S144。在S143中刪除所有備份數據,接著控制系統返回S141。依照該實施例,要刪除的數據包括具有專用傳真機發送/接收格式的文件及可在PC機內使用的文件。
在S144,控制系統詢問用戶要刪除的文件是否是傳真發送的備份文件。如果用戶指示要被刪除的文件是傳真發送的備份文件(S144是),控制系統進入S145。如果不(S144否),控制系統進入S154。
在S145,控制系統詢問用戶是否要刪除所有的傳真備份文件。如果經判斷并依照用戶的指示刪除所有的備份文件(S145是),控制系統進入S146。否則(S145否),控制系統進入S147。在S146,刪除所有發送的備份文件,然后控制系統返回S141。依照該實施例,要被刪除的發送備份文件包括具有專用傳真機發送/接收格式的文件及可在PC機內使用的文件。
在S147,參考管理文件190,顯示發送歷史的備份文件的ID號碼及時間。從顯示的數據可知發送操作的執行對象及執行時間。
在S148,控制系統詢問用戶是否打印S147中顯示的文件。如果經判斷并依照用戶的指示要打印該文件(S148是),控制系統進入S149,在S149,打印該文件。如果不需要打印該文件(S148否),控制系統進入S150。
在S150,控制系統詢問用戶是否要刪除S147中所顯示的文件。如果經判斷并依照用戶的指示要刪除該文件(S150是),控制系統進入S151,在S151中刪除該文件。要被刪除的文件包括傳真機專用發送格式的文件及可由PC等讀取的文件。如果不需要刪除該文件,控制系統進入S152。
在S152,判斷是否已顯示了發送歷史的備份文件中的所有文件。如果經判斷已顯示所有文件(S152是),控制系統進入S154。否則(S152否),控制系統進入S153。在S153,為顯示還未顯示的下一個文件,使增加文件號,然后控制系統返回S147。
在S154,控制系統詢問用戶是否要刪除所有接收的備份文件。如果要刪除所有接收備份文件(S153是),控制系統進入S156。否則(S153否),控制系統進入S157。在S156,刪除所有接收備份文件,接著控制系統返回S141。要刪除的接收備份文件包括具有專用傳真發送格式的文件及可被PC機等讀取的文件。
在S157,顯示接收歷史的備份文件的ID號碼及時間。
在S158,控制系統詢問用戶是否要打印S157中顯示的文件。如果用戶指示要打印該文件(S158是),控制系統進入S159。否則(S158否),控制系統進入S160。在S159,打印S157中顯示的文件。
在S160,控制系統詢問用戶是否要刪除S147中所顯示的文件。如果用戶指示要刪除該文件(S160是),控制系統進入S161。否則(S160否),控制系統進入S162。在S161,刪除該文件。應注意的是,要刪除的文件包括具有專用文件發送格式的文件及可被PC讀取的文件。
在S162,判斷是否已顯示了表明接收歷史的所有備份文件。如果經判斷已顯示所有文件(S162是),終止圖10所示程序。否則(S162否),控制系統進入S163。在S163,增加文件號以顯示還未在顯示單元120上顯示的數據。
第二實施例圖12A為一框圖,示意性地示出了依照第二實施例的一種MFP200的設置,圖12B示意性地示出了圖12A所示的MFP200的鍵盤209的結構。MFP200具有圖像讀取功能(掃描功能),并可依據用戶經由鍵盤209所輸入的指令、通過原始讀取單元206掃描圖像,然后將代表所掃描圖像的圖像數據存入外存儲器(218,219或220)內。在這種情況下,新圖像數據可加在具有預定的文檔類格式的文件末端。應注意的是,文檔類格式是指在單個文件中具有多頁的一種格式,可將數據以文檔類格式作為一新頁加入同一文件中。
類似于第一實施例,圖像數據可包括例如JPEG,GIF,TIFF,PNG(可移植網絡圖像),BMP數據。作為文檔類格式的一個例子,但并不限于,已知的由Adobe系統設計的PDF格式。
如圖12A所示,MFP200包括控制MFP200整個操作的CPU202,儲存控制程序和各種數據的ROM203和RAM204,ASIC(專用集成電路)205及MODEM216,上述各部分經由總線201相互連接。
RAM204包括作為內存儲器204a的存儲部分以及儲存由用戶設定的N-in-1標記的標記存儲區204b。在N-in-1標記存儲區204b內,當N-in-1功能為ON時,存儲一數值“1”,而當N-in-1功能為OFF時,存儲一數值“0”。在ASIC205內,電連接用于讀取圖像原圖的原始讀取單元206,面板接口207,可拆卸存儲器接口210,并行接口214以及一USB接口215。
原始讀取單元206具有一ADF(自動送紙裝置),可按順序將多頁原圖輸送至原始讀取單元206的圖像讀取位置。原始讀取單元206這樣設置,從而用戶手動放置原圖頁。
面板接口207與向用戶顯示信息的LCD208及鍵盤209連接,用戶可經由該鍵盤209輸入各種指令。
可移動存儲器接口210與第一插槽211,第二插槽212以及第三插槽213連接。第一至第三外存儲器218-220可拆卸地分別與第一至第三插槽211-213連接。在以下說明中,為了簡化起見,僅說明第一插槽211和第一外存儲器218。但是,本說明書可應用于每個插槽和外存儲器。
外存儲器218可以是,但并不限于,微型快擦寫存儲卡,小型存儲介質,存儲條等。當然,外存儲器218并不限于這些介質,還可使用軟盤,MO(磁光盤),CD-R(只讀光盤),CD-RW(可讀寫光盤),DVDOR,DVD-RAM,DVD-RW等。根據外存儲器218的類型,應將插槽211更換為適當的驅動器。
在必要時,并行接口214和USB接口215可分別經由并行電纜和USB電纜與其它電子設備連接。NCU(網絡控制單元)217與ASIC205連接,同時MODEM216與NCU217連接。NCU217與公用電話線網絡連接。
鍵盤209具有各種各樣的鍵。如圖12B示意性所示,鍵盤209具有數字鍵209a,用于啟動SCAN TO PCC程序的SCAN TO PCC鍵209b,箭頭鍵209c,用于確認選擇等的回車鍵209d,用于啟動傳真發送的發送鍵209e,用于刪除儲存在內存/存儲器內文件/圖像數據的刪除鍵209f,用于編制N-in-1圖像的N-in-1鍵209g,N-in-1圖像指在一頁內具有N頁圖像,以及啟動各個操作的啟動鍵209h。
應注意的是,數字鍵209a可為字母數字鍵,用戶可經由該數字鍵209a向MFP200輸入字母數字式字符,用于進行各種設置/執行各種指令。SCAN TO PCC程序是用于將原始讀取單元206所獲得的圖像數據存入外存儲器218內的程序。
圖13為一流程圖,說明依照第二實施例MFP200的主程序。圖14為說明一外存儲器探測程序的流程圖,圖15表示一流程圖,說明圖13的S204中調用的一格式選擇程序。圖16示出了用于選擇數據格式的屏幕。圖17為說明一N-in-1設置程序的流程圖,圖18A和18B示出了屏幕圖像,其用于設定在N-in-1設置中的數字N。圖19為說明第一名稱輸入程序的流程圖。圖20為說明圖像數據重新存儲程序的流程圖。圖21為說明外存儲器插入程序的流程圖。
當用戶將原圖置于原始讀取單元206的圖像讀取位置,并按下鍵盤209的SCAN TO PCC鍵209b時,啟動圖13所示程序。當按下SCAN TO PCC鍵209b,執行主程序。
在S203,執行圖14所示的外存儲器檢測程序的一子程序。在此程序中,判斷外存儲器218是否已連接至MFP200的第一插槽211上。此外,設置一裝置(即,存儲器218),在其中存入通過原始讀取單元206所獲得的圖像數據。
在圖14的S231中,判斷外存儲器218是否已連接至(即,插入)第一插槽211內。如果外存儲器218已連接(S231是),立即終止圖14所示的子程序,控制系統進入圖13的S204。如果外存儲器18未連接至第一插槽211內(S231否),控制系統進入S232,在S232中LCD208顯示詢問用戶是否繼續該程序的信息??勺x到例如“插槽內無外存儲器,按[1]繼續,或者按[2]終止”的信息。根據所按下的鍵判斷是否繼續該程序(S233)。如果按下[1]鍵(S233是),控制系統進入S234,在S234,暫時選擇RAM204的內存儲器204a作為存儲器,用來儲存通過原始讀取單元206所獲得的圖像數據,然后控制系統進入圖13的S204。如果按下[2]鍵(S233否),不僅終止圖14所示程序,然后終止圖13所示程序。應注意的是,當外存儲器218不可用,自動檢查外存儲器219和220,或者要求用戶選擇外存儲器219或220。
在圖13的S203,當設定了存儲器后,該存儲器中存儲了通過原始讀取單元206所獲得的圖像數據,在S204內調用數據格式選擇程序的一子程序。在此程序中,確定存入該存儲器內的圖像數據的數據格式。
在圖15的S241,LCD208上顯示用于選擇要應用的數據格式的圖像。一個這種圖像的例子表示在圖16中。在該例子中,顯示六對項目號255和格式類型256,以及高亮顯示上述六對中一對的高亮光標257。該高亮光標257最初高亮顯示默認格式,該默認格式可被設定為某種預定格式或者由用戶設定。當LCD208上顯示選擇圖像時,用戶可通過用箭頭鍵移動該高亮光標257或數字鍵209a
-[5]中的一個,選擇其中一種格式(S242是)。如果按下[6]-[9]鍵或其它不相關的鍵,控制系統會認為還沒有作出選擇(S242否)。
當用戶按下箭頭鍵時(S242是),根據所按下的箭頭鍵的方向,每按下一箭頭鍵,高亮光標257就在圖16中依次地向上或向下移動。如果用戶按下數字鍵(
-[5]),根據所按下的鍵,高亮光標257移動至項目號同所按下鍵相同的那一行。在S243,判斷是否按下回車鍵209d。如果按下回車鍵209d(S243是),在S242中所選格式被設為當將圖像數據存入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時要使用的數據格式。如果未按回車鍵209d(S243否),控制系統返回S242。
如果用戶未按下箭頭鍵209c或
-[5]鍵中的任何一個(包括用戶按下[6]-[9]鍵的情況)(S246否),控制系統進入S246,在S246,判斷是否按下回車鍵209d。如果用戶按下回車鍵209d(S246是),在S247將所要采用的數據格式設為默認格式(本實施例中為JPEG格式),然后控制系統返回圖13所示的主程序。如果用戶未按下回車鍵209d,控制系統返回S242。
如上所述,在圖13的S204中確定圖像數據的格式。
在S205,判斷是否按下N-in-1鍵209g。如果未按下N-in-1鍵209g(S205否),控制系統進入S207。如果已按下N-in-1鍵209g(S205是),控制系統進入S206,在S206中調用N-in-1設置程序的子程序。在N-in-1設定程序中,由用戶決定N-in-1圖像的一頁中所包含的頁數N。
現將描述圖17中的N-in-1設置程序。在S261,LCD208上顯示用于輸入N-in-1圖像中數字N的圖像。一個這種圖像的例子表示在圖18A中。在該例子中,具有六個項目號231、五個選項230以及一個用于直接輸入數字N的選項230a。此外,高亮光標232也用于高亮顯示當前選項。通過使用箭頭鍵209c來移動該高亮光標232,或使用數字鍵209a(
-[5]鍵)直接輸入項目號,從而用戶可選擇所希望的項。
在S262,判斷是否已如上該自項目0-5中選擇了數字N,或操作了回車鍵209d。如果用戶操作了箭頭鍵209c,數字鍵209a,或者回車鍵209d(S262是),控制系統進入S263。如果經判斷沒有鍵被操作,或者操作了與選項無關的鍵(S262否),控制系統重復S262。在S263,判斷是否所操作的鍵是回車鍵209d。
如果操作了回車鍵209d,則與高亮光標232所處項相對應的數字N(如果游標232位于項5上,則輸入數字N)將被儲存并作為用于N-in-1圖像的數字N,并且設定N-in-1標識。如果數字N為2或更大,N-in-1標識將被設為ON(即,“1”被存入N-in-1標識存儲區204b)。應注意的是,當選擇
(無N-in-1圖像)項時,N-in-1標識被設為OFF(即,“0”被存入N-in-1標識存儲區204b)。當選擇[5](輸入N)項并按下回車鍵209d時(S263是),LCD208上將顯示圖18B所示的圖像。在這種情況下,用戶可經由數字鍵209a直接輸入數字N。在這種情況下,所輸入的數字N將被存入RAM204內作為N-in-1圖像的數字N。
在圖13的S207,判斷是否按下啟動鍵209h。如果未按下啟動鍵209h(S207否),控制系統返回S205。如果用戶已按下啟動鍵209h(S207是),控制系統繼續進行,從而依照步驟S203,S204以及S206中所輸入的設置執行SCAN TOPCC程序。
在S208,將代表原圖張數的參數P設為1。該參數P被存入RAM204的預定區域。接著,利用原始讀取單元206讀取一頁原圖(S209)。在S210,判斷N-in-1標識是否被設為ON(即,是否將“1”存入N-in-1標識存儲區204b)。如果N-in-1標識被設為ON(S210是),控制系統進入S211,在S211,依照S204中設定的數據格式生成面積為一頁原圖面積的1/N的圖像數據。如果未設定N-in-1圖像(S210否),控制系統進入S212,在S212,依照S204中設定的數據格式生成與一頁原圖面積相同的圖像數據。
在S213,判斷是否已讀取原圖的所有頁。采用一種公知的紙張傳感器或者由用戶手動輸入來進行上述判斷。如果還沒有讀完原圖的所有頁(S213否),控制系統進入S214,在S214使參數P加1,然后控制系統進入S209。重復執行步驟S209至S214,直至已讀取原圖的所有頁。如果已讀取原圖的所有頁(S213是),控制系統進入S215。在S215,再次判斷是否進行了N-in-1設置。如果N-in-1設定為有效(S215是),采用多個圖像數據,每個圖像數據都代表尺寸為一頁原圖的1/N的圖像,并依照S204中設定的格式生成一頁N-in-1圖像數據(S216)。例如,如果數字N被設為4(四),在S211中生成面積為一頁原圖1/4的圖像數據,然后利用四頁上述所生成的每頁具有1/4頁面積的圖像數據生成一頁4-in-1圖像(S216)。這樣的話,如果S211中所生成的圖像數據包括四頁圖像或者少于四頁圖像,那么在S216中將僅生成一頁4-in-1圖像。如果S211中所生成的圖像數據包括多于四頁的圖像,那么在S216中將生成多頁4-in-1圖像。如果S211中所生成的圖像數目不是四的倍數,那么在生成N-in-1圖像時將插入尺寸為原圖1/4的白頁(即,其上不具有圖像的區域)。例如,如果在S211中生成三頁圖像,那么在S216中生成4-in-1圖像時將插入一白頁作為第四頁。如果經判斷在S215中N-in-1設定為OFF(S215否),控制系統進入S217。
在S217,判斷外存儲器218內當前是否存有PDF文件。如果經判斷在S213未連接外存儲器218,且用戶想繼續SCAN TO PCC程序,那么在S217,就判斷內存儲器204a內當前是否存有PDF文件。如果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存有PDF文件(S217是),再判斷S212或S216中所生成的新圖像數據是否為JPEG格式圖像數據(S218)。如果該數據不是JPEG格式數據(S218否),在S219中將圖像數據轉換為JPEG格式數據,然后控制系統進入S220。如果S212或S216中所生成的數據是JPEG格式圖像數據(S218是),控制系統進入S220。在S220,將該JPEG格式圖像數據加至已存入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的PDF文件的末端,以更新該PDF文件,然后將更新后的PDF文件再存入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在更新PDF文件后,終止圖13所示程序。
如果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未存有PDF文件(S217否),判斷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是否存有圖像數據文件(S221)。
如果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當前存有圖像數據文件(S221是),就判斷該圖像數據是否為JPEG格式數據(S222)。如果該圖像數據是JPEG格式數據(S222是),控制系統進入S224。如果該圖像數據不是JPEG格式數據(S222否),就將該數據轉換為JPEG格式數據(S223),然后控制系統進入S224。
如果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沒有存入圖像數據文件(S221否),在S225調用“第一名稱輸入”程序的子程序(見圖19)。利用該子程序,將一PDF文件名存入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或者設定圖像數據名。
接下來,參照圖19將說明第一名稱輸入程序。在該程序中,LCD208上顯示要求用戶輸入新生成圖像數據名稱的圖像(S281)。用戶可使用鍵盤209輸入所希望的圖像數據名稱。接著,在S282,判斷用戶是否已使用數字鍵209a等進行了鍵操作。如果操作了數字鍵209a等(S282是),控制系統進入S283,在S283,判斷是否按下回車鍵209d。如果操作了回車鍵209d(S283是),用戶輸入的名稱將指定為新數據名稱,然后控制系統返回圖13所示的主程序。如果經判斷還未操作回車鍵209d(S283否),控制系統返回S282。
如果用戶還沒有經由數字鍵209a等進行鍵輸入(S282否),判斷是否按下回車鍵209d(S285)。如果已按下回車鍵209d(S285是),含有序列號(例如,img0001)的預定名稱將指定為新圖像數據名稱,然后控制系統返回圖13。如果經判斷用戶沒有操作回車鍵209d(S283否),控制系統則返回S282。
上述顯而易見,在MFP100中,如果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未存有PDF數據或者圖像數據,由用戶設定新的數據名稱或者新的PDF文件名。
接著,如圖13所示,執行圖像數據重新存儲程序的一子程序(S226),該子程序用于重新存儲圖像數據,利用該子程序將由原始讀取單元206讀取的圖像數據存入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作為新PDF文件的新圖像數據,該新PDF文件具有S225中所確定的名稱。
現在參照圖20描述圖像數據重新存儲程序的一子程序。在S291,判斷N-in-1設定是否為ON。尤其,在S291,判斷是否將值“1”存入RAM204的N-in-1標記存儲區204b內。如果N-in-1標記為ON(S291是),就比較RAM204內儲存的原圖頁數P與RAM204內儲存的N-in-1的數字N,并判斷數字P是否大于數字N(S292)。如果數字P大于數字N(S292是),這意味著原圖的總頁數要大于數字N,控制系統進入S293。在S293,判斷原始讀取單元206掃描圖像時生成的圖像數據(新圖像數據)是否為JPEG格式數據。如果新數據是JPEG格式數據(S293是),就將新數據轉換為PDF文件(S295)。如果新數據不是JPEG格式數據(S293否),就將新數據轉換為JPEG格式數據(S294),然后再轉換為PDF文件(S295)。將該經轉換的PDF文件存入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其名稱為在圖13的S225中所設定的名稱,然后終止圖20所示的子程序,控制系統返回圖13所示的主程序。
如果經判斷N-in-1設定為OFF(S291否),就在S297中判斷RAM204內儲存的原圖總頁數P是否為2或更大。如果總頁數P為2或更大(S207是),控制系統進入S293。在這種情況下,如上所述,創建新PDF文件并將該文件存入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如果總數P小于2(即,P等于1)(S297否),控制系統進入S296。在這種情況下,原圖頁數為1,且自該一頁原圖生成的圖像數據存入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其名稱為在圖13的S225中所輸入的名稱。隨后,控制系統進入圖13所示的主程序。
如果總數P不大于數字N,即,如果原圖總頁數等于N或更少(S292否),控制系統進入S296。在這種情況下,由于P≤N,原圖的所有頁都包含在N-in-1圖像的一頁中,從而僅儲存一頁圖像數據。因此,圖像數據被存入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其名稱為在圖13的S225中所輸入的名稱(S296),然后控制系統返回圖13所示的主程序。
接著,在執行SCAN TO PCC程序的過程中或其后,如果外存儲器218插入插槽211內就執行一個程序,現參照圖21說明該程序。當將外存儲器218插入插槽211內時,就啟動該子程序。
在圖21所示的外存儲器插入程序中,首先判斷是否將PDF文件或圖像數據臨時存入內存儲器204a內(S2101)。如果經判斷將PDF文件或圖像數據臨時存入內存儲器204a內(S2101是),在S2102再判斷MFP200是否要將新圖像數據加入儲存在內存儲器204a內的PDF文件中,或者要將新數據文件存入內存儲器204a內。如果MFP200要將圖像數據加入儲存在內存儲器204a內的PDF文件中,或者要將圖像數據存入內存儲器204a內(S2102是),控制系統返回S2101。如果經判斷MFP200未將圖像數據加入儲存在內存儲器204a內的PDF文件中,或者未將圖像數據存入內存儲器204a內(S2102否),控制系統進入S2103。在S2103,將臨時儲存在內存儲器204a內的PDF文件或圖像數據移至外存儲器218內,然后終止該程序。如果內存儲器204a內無PDF文件或圖像數據(S2101否),立即終止該程序。一旦結束該程序,就將加入或者儲存新圖像數據的目的地變成外存儲器218。盡管沒有重復說明,但在下文將要描述的第三至第八實施例中也執行類似程序。此外,對于外存儲器219和220,當將它們分別插入插槽212和213內時也執行類似程序。
在該實施例中,當將圖像數據加入PDF文件內時,將該圖像數據轉換為JPEG格式數據。已知,其它類型的編碼圖像數據也可被加入PDF文件作為用于隨后頁的數據。例如,GIF數據也可代替JPEG數據用于組成PDF文件。
如上所述,依照第二實施例,如果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僅存有一個PDF文件,新儲存的JPEG數據就被加入該PDF文件的末端。如果新儲存的圖像數據不是JPEG數據,就將其轉換為JPEG數據,然后加至該PDF文件的末端。
此外,如果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存有某種類型的圖像數據,且新圖像數據將要存入,就將以前儲存的圖像數據轉換為JPEG數據,然后再轉換為PDF文件。隨后,將新儲存的圖像數據轉換為JPEG數據,如果必要的話,再將其加至該PDF文件的末端。
如果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存有PDF文件和某種類型的圖像數據,則PDF文件享有優先權,將新加入的圖像數據加至該PDF文件的末端后,如果必要,將其轉換為JPEG數據。
如果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沒有儲存PDF文件或圖像數據,則新儲存的圖像數據將被存儲為PDF文件,或者存儲為具有在SCANTO PCC程序的S225中所設定名稱的文件。尤其,如果新儲存的圖像數據為一頁數據,那么就如此(即,具有用戶所指定的數據格式)進行儲存。如果新儲存數據包括許多數據頁,就將圖像數據轉換為PDF文件,然后按照在SCAN TO PCC程序中所設定的名稱進行儲存。
第三實施例參照圖22至26描述第三實施例。
圖22為一流程圖,說明依照第三實施例的MFP200的SCAN TO PCC程序(即,主程序)。圖23為說明一PDF指定程序的流程圖以及圖24表示用于指定PDF文件的顯示屏幕。圖25為說明圖像數據重新存儲程序的流程圖以及圖26為說明第二名稱輸入程序的流程圖。
步驟S2113類似于圖13中的S203,省略了對其的說明。在S2114,調用PDF指定程序的子程序。在該PDF指定程序中,如果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有多個PDF文件,用戶將指定一個PDF文件,將新圖像數據加入該文件內。
在圖23的S2131,LCD208上列出儲存在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的多個PDF文件,如圖24所示。圖像234表示了多個項235和236,與項235和236相對應的項目號237,以及表示當前選項235或236的高亮光標238(在圖24中,項236被選定)。當選定項236時,執行下文將說明的一重新存儲程序。每個項235表示一文件名235a及其擴展名235b。由于所列出的文件都是PDF文件,因此可隱藏該擴展名235b。用戶可操縱箭頭鍵209c來移動游標238,或操縱數字鍵209a來指定項目號237,從而選擇要求的文件235或者重新存儲選項236。
在圖23的S2132,判斷用戶是否選擇了其中一個PDF文件。如果用戶操作箭頭鍵209c或數字鍵209a選擇了項235和236中的一個(S2132是),控制系統進入S2133,在S2133判斷用戶是否按下回車鍵209d。如果經判斷用戶未按下回車鍵209d(S2133否),控制系統返回S2132。如果經判斷用戶已按下回車鍵209d(S2133是),則在S2132中由用戶選擇的PDF文件被設為將要加入新圖像數據的PDF文件(S2134)。隨后,控制系統返回圖22所示的主程序。
如果用戶沒有操作箭頭鍵209c或數字鍵209a(S2132否),就判斷用戶是否按下回車鍵209d,而沒改變當前選項(S2135)。如果經判斷用戶未按下回車鍵209d(S2135否),控制系統返回S2132。如果經判斷用戶已按下回車鍵209d(S2135是),則在沒有指定PDF文件的基礎上執行重新存儲程序的一子程序,該子程序表示在圖25中。如圖24所示,在默認狀態,高亮光標238位于重新存儲程序的一項236上。因此,如果用戶沒有移動高亮光標238,就按下回車鍵209d,公認為用戶想將新圖像數據儲存為新的圖像數據,而不想將該圖像數據加至先前已儲存的PDF文件的末端。當執行重新存儲程序時,新圖像數據將按其本身或作為一個新的PDF文件被存入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
當啟動圖25所示的重新存儲程序時,在S2141調用第二名稱輸入程序的一子程序(圖26所示)。在第二名稱輸入程序中,當原始讀取單元206掃描原圖時所生成的新圖像數據名稱將按其本身或者其被轉換為設定的PDF文件后存入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
在S2158,當要將PDF文件或圖像數據的名稱存入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時,LCD208顯示用于輸入該名稱的圖像。接著,在S2159中判斷用戶是否已利用數字鍵209a等輸入字母數字式字符,將該字符作為PDF文件或圖像數據的名稱。如果經判斷已輸入一些字母數字式字符(S2159是),在S2160中進一步判斷是否按下回車鍵209d。如果用戶已按下回車鍵209d(S2160是),控制系統進入S2161。在S2161,判斷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是否具有與S2159中所輸入名稱相同的PDF文件或圖像數據。如果經判斷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不存在與用戶所輸入名稱相同的PDF文件或圖像數據(S2161否),那么在S2164,當將PDF文件或圖像數據存入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時,將采用用戶在步驟S2159和S2160中所輸入的名稱。
如果經判斷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存在與用戶所輸入名稱相同的PDF文件或圖像數據(S2161是),那么在S2162,將該情況通知給用戶,并詢問用戶是否要將新圖像數據加至具有相同名稱的PDF文件的末端,或者是否將已有圖像數據轉換為具有相似名稱的PDF文件,同時將新數據加至由此生成的PDF文件的末端。該通知和詢問顯示在LCD208上,或者通過由未表示的揚聲器輸出聲音來告知用戶。接著,在S2163,判斷用戶是否經由鍵盤209向MFP200發出將PDF文件或圖像數據加入已有文件/數據的指令。如果用戶經由鍵盤209拒絕加入該數據(S2163否),控制系統返回S2158。如果用戶經由鍵盤209接收加入該數據(S2163是),控制系統進入圖23的S2134。
如果經判斷未輸入字母數字式字符(S2159否),就進一步判斷是否按下回車鍵209d(S2165)。如果經判斷未按下回車鍵209d(S2165否),控制系統返回S2159。如果經判斷已按下回車鍵209d(S2165是),而沒有輸入文件/數據名,在S2166中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搜索含有連續序列號的名稱。尤其,在這個程序中,在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搜索含有連續序列號名稱的PDF文件和/或圖像數據的名稱。然后,在S2167,根據搜索結果,決定控制系統的下一步。
如果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存在含有連續序列號名稱的PDF文件或圖像數據(S2167是),控制系統進入S2168,在S2168,將最大序列號加1,并將其用作PDF文件和/或圖像數據的新名稱。例如,如果檢測到的名稱為“img0001”和“img0002”,那么“img0003”就用作將要被儲存的PDF文件或圖像數據的新名稱。在S2168中確定名稱之后,控制系統返回圖25所示程序。
如果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不存在含有序列號名稱的PDF文件或圖像數據(S2167否),就將含有初始序列號值的名稱指定為將要被儲存的PDF文件或圖像數據的新名稱(S2169)。例如,將“img0001”指定為新PDF文件或圖像數據的名稱。隨后,控制系統返回圖25所示的重新存儲程序。
在圖26所示的第二名稱輸入程序中設定了新名稱后,控制系統進入圖25的S2142。應注意的是,步驟S2142至S2155類似于圖13的步驟S204至S206,因此為了簡化起見對其說明省略。此外,S2156所調用的重新存儲程序類似于圖20所示的程序(圖13的S226),因此不再對其進行重復說明。
在S2156完成后,終止圖25所示程序。然后,終止圖22所示程序。
在圖23的S2134中決定將新圖像數據加入PDF文件時,判斷用戶是否按下N-in-1鍵209g(圖22的S2115)。應注意的是,步驟S2115至S2126實質類似于圖13的步驟S205至S216,參照對后者步驟的說明可以理解前者步驟。相應地,有關步驟S2115至S2126的說明省略。但是,應注意的是,在S2121,S2122和S2126,因為該圖像數據將要被加至PDF文件的末端,JPEG格式圖像數據生成,而依照用戶所選定格式的圖像數據沒有生成。
在S2114中所指定的PDF文件的末端加入S2126或S2122中生成的圖像數據,然后終止依照第三實施例的該程序。
上文描述顯而易見,在MFP200中,如果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存有多個PDF文件,用戶將指定其中一個文件,同時將新圖像數據加入該所指定的PDF文件內。
如果用戶沒有指定被儲存的PDF文件中的任一個,則圖像數據將按其自身或作為一新PDF文件存入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新PDF文件具有用戶輸入的新名稱。這樣的話,如果新生成的圖像數據有一頁,則將該圖像數據按其本身(即,不改變其格式)以新名稱存入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如果新生成的圖像數據包括多頁數據,則將該圖像數據轉換為PDF文件,然后以新名稱存入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
第四實施例參照圖27和28說明第四實施例。
圖27為一流程圖,說明依照第四實施例的SCAN TO PCC程序。圖28為一流程圖,說明在圖27所示SCAN TO PCC程序中調用的一圖像數據指定程序。
由于S2173類似于第二實施例的步驟S203,在此不對其說明。在完成S2173的程序后,在S2174調用圖像數據指定程序的一子程序,以指定圖像數據。在該子程序中,用戶從儲存在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的許多圖像數據中指定一圖像數據。
在圖28所示的圖像數據指定程序中,首先,在LCD208上顯示一圖像,該圖像用于自儲存在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的許多圖像數據中指定一個(S2191)。盡管未表示該圖像,但其類似于圖24所示的圖像,除了將PDF文件名替換為圖像數據名稱之外,每個圖像數據名稱都包括數據名和代表其數據格式的擴展名。
在S2192,判斷是否選擇了一個圖像數據。也即,判斷用戶是否操作箭頭鍵209c以移動LCD顯示屏上的高亮光標或者操作數字鍵209a以直接輸入項目號,從而選擇一個圖像數據。如果用戶操作了箭頭鍵209c和數字鍵209a(S2192是),再判斷用戶是否按下回車鍵209d(S2193)。如果經判斷用戶未按下回車鍵209d(S2193否),控制系統返回S2192。如果經判斷用戶已按下回車鍵209d(S2193是),控制系統進入S2194,在S2194,確認所指定的圖像數據為將要加入新圖像數據的數據,同時判斷所指定的圖像數據是否為JPEG格式數據。如果所指定的圖像數據是JPEG格式數據(S2194是),控制系統進入S2196,在S2196,將該JPEG格式數據轉換為PDF文件。如果所指定數據不是JPEG格式數據(S2194否),就將該所指定的圖像數據轉換為JPEG格式數據(S2195),然后再將其轉換為PDF文件(S2196)。隨后,控制系統返回圖27所示的SCAN TO PCC程序。
如果經判斷用戶未按下箭頭鍵209c或數字鍵209a(S2192否),就判斷用戶是否按下回車鍵209d而未操作箭頭鍵209c或數據鍵209a(S2197)。如果經判斷用戶未操作回車鍵209d(S2197否),控制系統進入S2198,在S2198將調用重新存儲程序的一子程序,以重新存儲圖像數據。即,如S2191所示在圖像數據中選擇圖像,在默認狀態下將該PDF文件的圖像數據儲存為新數據/文件。如果用戶不移動高亮光標就按下回車鍵209d,用戶的意圖就是將PDF文件的圖像數據儲存為新數據/文件,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控制系統由S2197進入S2198,在S2198,調用重新存儲程序。由于已參照圖25描述了在S2198所調用的重新存儲程序,在此對其說明省略。應注意的是,當在重新存儲程序(圖25所示)中調用第二名稱輸入程序(圖26所示)時,如果經判斷將PDF文件的圖像數據加入先前已儲存的圖像數據或者PDF文件中(S2163是),那么控制系統進入圖27的S2194。此外,如果完成重新存儲程序(S2156),就終止圖27所示程序。
當在S2196中將JPEG格式圖像數據轉換為PDF文件后,判斷用戶是否按下N-in-1鍵209g(圖27的S2175)。由于圖27中步驟S2175至S2186類似于圖22中步驟S2115至S2126,在此不再對其進行重復說明。
在S2187,將在S2186或S2182中生成的圖像數據加入PDF文件中,該PDF文件是先前儲存在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的圖像數據經轉換得到的,接著將更新后的PDF文件再儲存入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然后完成依照第四實施例的該SCAN TO PCC程序。
自前述說明可知道,如果先前在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存有多個圖像數據,用戶可選擇先前已儲存的圖像數據中的一個。然后,將所選擇的圖像數據轉換為一PDF文件,新圖像數據將被加入該更新的PDF文件內。再將經更新的PDF文件重新存入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
如果用戶沒有選擇先前已儲存的圖像數據中地一個,可將新數據以其新名稱存入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作為新圖像數據或者新PDF文件。尤其,新數據包括一頁數據時,就按其本身儲存該圖像數據,而如果新圖像數據包括多頁數據時,就將該圖像數據轉換為PDF文件,并以新名稱存入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
第五實施例接下來,參考圖29,30和32說明依照第五實施例的SCAN TO PCC程序。圖29為一流程圖,說明依照第五實施例的SCAN TO PCC程序。圖30為一流程圖,說明在圖29所示SCAN TO PCC程序中調用的一目標文件指定程序。圖32為說明第三名稱輸入程序的流程圖。應注意的是,圖29中除步驟S2204和S2217之外的所有步驟都類似于第三或第四實施例中的步驟,因此對其說明省略。
在圖29的S2204,調用圖30所示的目標文件指定程序的一子程序。在目標文件指定程序中,由用戶指定儲存在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的多個PDF文件或多個圖像數據中的一個作為將要加入新圖像數據的文件/數據。
在圖30中,首先在LCD208上顯示一圖像,該圖像用于在儲存于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的多個PDF文件或多個圖像數據中選擇一個(S2221)。盡管附圖中未表示該圖像,但其類似于圖24所示的圖像,僅將項235替換為多個PDF文件或多個圖像數據。
接下來,判斷是否已選擇了多個PDF文件和多個圖像數據中的一個(S2222)。即,判斷用戶是否操作箭頭鍵209c以移動高亮光標或者操作數字鍵209a以輸入項目號,從而選擇一PDF文件或圖像數據。如果用戶操作了箭頭鍵209c或數字鍵209a(S2222是),控制系統進入S2223,在S2223,進一步判斷是否按下回車鍵209d。如果經判斷用戶還未按下回車鍵209d(S2223否),控制系統返回S2222。如果經判斷用戶已按下回車鍵209d(S2223是),控制系統進入S2226,在S2226,判斷指定項是否為PDF文件(即,新圖像數據將要被加至該指定PDF文件的末端)。如果該指定項是PDF文件(S2226是),終止圖30所示程序,然后控制系統返回圖29所示的SCAN TO PCC程序。
如果所指定項不是PDF文件(S2226否),控制系統進入S2227。當未指定PDF文件時,在S2222和S2223中所指定的項則代表某種格式的圖像數據。在這種情況下,在S2227,判斷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是否具有與所指定圖像數據有著相同名稱的PDF文件。如果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不存在與所指定圖像數據有著相同名稱的PDF文件(S2227否),就判斷所指定圖像數據的數據格式是否為JPEG格式(S2233)。如果數據格式是JPEG格式,控制系統進入S2235,在S2235,將所指定圖像數據轉換為PDF文件。如果所指定圖像數據不是JPEG格式數據(S2233否),就將所指定圖像數據轉換為JPEG格式數據(S2234),再將其轉換為PDF文件(S2235)。隨后,控制系統返回圖29所示的SCAN TO PCC程序。
如果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儲存有與所指定圖像數據有著相同名稱的PDF文件(S2227是),就改變所指定圖像數據的名稱,然后將所改變的名稱顯示在LCD208上(S2228)。例如,在LCD208上顯示信息“存在具有相同名稱的PDF文件,將采用新名稱AAA。按[1]改變,[2]保持不變”。上述例子中的名稱AAA自動生成,且沒有儲存在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的文件/數據不具有該名稱AAA。根據LCD208上顯示的信息,用戶可改變所指定圖像數據的名稱。
接著,判斷用戶按下[1]鍵還是[2]鍵。如果按下[1]鍵(S2229是),控制系統進入S2230,將所指定圖像數據的名稱改變為新名稱(上述例子中為AAA)。如果按下[2]鍵(S2229否),于是控制系統進入S2231,在S2231,判斷是否用新生成的PDF文件覆蓋先前儲存的、與所指定圖像數據有著相同名稱的PDF文件。例如,可在LCD208上顯示詢問信息“按[1]覆蓋舊PDF文件,或按[2]輸入新的圖像數據名稱”,S2231中的決定依照用戶所輸入的鍵形成。如果按下[1]鍵(S2231是)控制系統進入S2233。如果按下[2]鍵(S2231否),控制系統進入S2232,在S2232,調用第三名稱輸入程序。該程序表示在圖32中,并在輸入PDF新文件名時執行該程序。
在圖32,首先在LCD208上顯示用于輸入新名稱的圖像(S2261)。接著,用戶經由數字鍵209a等輸入新名稱(S2262)。在輸入新名稱后,用戶按下回車鍵209d以確認該新名稱。相應地,在S2263,判斷是否按下回車鍵209d??刂葡到y停留在S2263直至按下回車鍵209d,當按下回車鍵209d時(S2263是),就確認了該名稱(S2264)。于是控制系統返回圖30的S2227。
如果用戶沒有按下箭頭鍵209c或數據鍵209a(S2222否),就判斷用戶是否按下回車鍵209d,而沒有操作箭頭鍵209c或數字鍵209a(S2224)。如果用戶沒有按下回車鍵209d(S2224否),控制系統返回S2222。如果用戶已按下回車鍵209d(S2224是),在S2225調用圖25所示的重新存儲子程序。也就是說,在S2221所顯示的圖像中,將重新存儲程序設定為默認選項。因此,如果用戶按下回車鍵209d,而沒有操作箭頭鍵209c或數字鍵209a,用戶的意圖是將新圖像數據重新存入外存儲器208或內存儲器204a內。在該重新存儲程序中,新數據按其本身進行儲存,或者將其轉換為PDF文件后再儲存。由于上文已描述了圖25所示程序,不再對其進行說明。應注意的是,當在S2225調用重新存儲程序時,當圖26中S2163處的決定為是(YES)時,控制系統進入圖30的S2226。如果完成圖25的S2156,就終止圖29所示程序。
如果S2235中將S2223中設定的PDF文件或圖像數據轉換為PDF文件,就判斷是否按下N-in-1鍵209g(S2205)。應注意的是,步驟S2205至S2216與第三實施例的步驟S2115至S2126或者第四實施例的步驟S2175至S2186相同,不再對其進行說明。
在S2217,將S2216或S2212中創建的JPEG格式數據加至S2204中所指定的PDF文件末端,或者由S2204中所指定圖像數據轉換而得的PDF文件末端,以更新該PDF文件。然后,將已更新的PDF文件存入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同時終止圖29所示程序。
如果指定圖像數據,同時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儲存有與該指定圖像數據有著相同名稱的PDF文件,就自動向用戶提供一新候選名稱。用戶可接收該候選名稱、用新PDF文件覆蓋舊PDF文件、或者以用戶輸入的新名稱來保存新PDF文件。
第六實施例接著,參照圖31和32描述依照第六實施例的SCAN TO PCC程序。圖31為一流程圖,說明依照第六實施例的SCAN TO PCC程序。圖32如上該為說明第三名稱輸入程序的流程圖。
在圖31中,步驟S2243至S2245類似于第二、第三、第四實施例中的那些步驟,不再對其進行重復說明。此外,S2244類似于S2232(圖30),S2259類似于S226(圖13)。因此,對其說明也省略。
在圖31中,當控制系統由S2255或S2256進入S2257時,判斷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是否具有與S2244中所設定名稱相同的PDF文件(S2257)。如果找到具有相同名稱的PDF文件(S2257是),控制系統進入S2258,在S2258,將在S2252或S2256中生成的JPEG格式圖像文件加至與S2244中所設定名稱相同的PDF文件末端。接著,將更新后的PDF文件再次存儲在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如果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沒有與S2244中所設定名稱相同的PDF文件(S2257否),控制系統進入S2259,在S2259調用重新存儲程序的一子程序。以上文已描述了重新存儲程序,不再對其進行說明。當完成S2258或S2259后,終止圖31所示SCAN TO PCC程序。
自以上描述可以理解,依照第六實施例,如果由用戶輸入被重新存儲的圖像數據的名稱,且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已經儲存有與其名稱相同的PDF文件時,新數據將被加至具有相同名稱的PDF文件末端。然后將更新后的PDF文件再次存入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
如果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沒有與重新存儲的圖像數據名稱相同的PDF文件,就將新圖像數據以用戶所輸入的新名稱存入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作為PDF文件的圖像數據。
第七實施例參照圖33描述依照第七實施例的SCAN TO PCC程序,該圖33為說明SCANTO PCC程序的流程圖。
圖33的步驟S2273至S2286類似于第六實施例的S2243至S2256(圖31),因此對其說明省略。
在圖33中,當完成S2285或S2286時,判斷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是否具有與S2274中所設定名稱相同的圖像數據(S2287)。如果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儲存有與其名稱相同的圖像數據(S2287是),進一步判斷與其名稱相同的圖像數據是否為JPEG格式圖像數據(S2288)。如果圖像數據是JPEG格式數據(S2288是),控制系統進入S2290。如果該圖像數據不是JPEG格式數據(S2288否),就在S2289將該圖像數據轉換為JPEG格式數據,然后控制系統進入S2290。在S2290,將JPEG格式數據轉換為PDF文件。接著,在S2291,將要重新存儲的圖像數據加至轉換后的PDF文件末端。接著,將更新后的PDF文件再次存入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同時終止圖33所示程序。
如果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沒有儲存與S2274中所設定名稱相同的圖像數據(S2287否),控制系統進入S2292,在S2292調用重新存儲程序的一子程序。上文描述中已描述了該子程序。在完成該重新存儲程序后,終止圖33所示程序。
由上文可以理解,依照第七實施例,當被重新儲存的圖像數據名稱由用戶輸入,且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已經儲存有與重新存儲數據的名稱相同的圖像數據時,就將與重新存儲圖像數據的名稱相同的圖像數據轉換為JPEG數據(如果必要),接著,將JPEG數據轉換為PDF文件。接著,將要重新存儲的圖像數據加至轉換后的PDF文件末端。
第八實施例以下,參照圖34和35說明依照第八實施例的SCAN TO PCC程序。
圖34和35表示依照第八實施例的SCAN TO PCC程序的流程圖。
圖34的步驟S2303至S2316類似于第六實施例的S2243至S2256,或第七實施例的S2273至S2286,因此,不再對其進行重復說明,將詳細說明S2137及隨后的步驟。
在完成S2315或S2316后,在S2317,判斷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是否儲存有與S2304中所設定名稱相同的PDF文件或圖像數據。如果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儲存有與S2304中所設定名稱相同的PDF文件或圖像數據(S2317是),再判斷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是否儲存有與其名稱相同的多個PDF文件和/或圖像數據(S2319)。如果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儲存有與其名稱相同的多個PDF文件和/或圖像數據(S2319是),就在LCD208上顯示該多個PDF文件和/或圖像數據(S2320),同時要求用戶從所列出的PDF文件和/或圖像數據中指定一個。類似于其它實施例,可利用高亮光標、箭頭鍵209c或數字鍵209a來指定一個PDF文件和/或圖像數據(S2321)。如果經判斷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沒有儲存與S2304中所設定名稱相同的多個PDF文件和/或圖像數據(即,僅找到與其名稱相同的一個PDF文件或圖像數據)(S2319否),則跳過S2320和S2321,然后控制系統進入S2322。在S2322,判斷是否要將新圖像數據加入PDF文件。如果那樣的話(S2322是),控制系統進入S2332。如果將要加入新圖像數據的目標文件不是PDF文件(S2322否),控制系統進入S2323。步驟S2322至S2331類似于圖30的S2226至S2235,因此不對其詳細說明。
如果將要加入新圖像數據的目標文件是PDF文件(S2322是),就將新圖像數據加入該PDF文件內,或者如果將要加入新圖像數據的目標文件是圖像數據(S2322否),就將該圖像數據轉換為PDF文件(S2331),然后將新圖像數據加至轉換后的PDF文件末端(S2332)。接著,將該已加入新圖像數據的PDF文件再次存入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然后終止圖34和35所示程序。
如果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沒有儲存與S2304中所設定名稱相同的PDF文件或圖像數據(S2317否),就執行圖20所示的重新存儲程序,然后終止圖34和35所示程序。
自以上說明可以理解,依照第八實施例,如果輸入將要重新存儲的圖像數據名稱,同時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已經儲存有與其名稱相同的PDF文件和/或圖像數據,就通知用戶在它們中選擇一個。接著,將新圖像數據加入所選定的PDF文件/圖像數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選擇PDF文件作為目標文件,則新圖像數據就被加至所選定PDF文件末端。如果選擇圖像數據,就將該圖像數據轉換為PDF文件,然后將新圖像數據加至轉換后的PDF文件末端。
優選的,如果外存儲器218或內存儲器204a內既儲存有與將要重新存儲的圖像數據名稱相同的PDF文件,又儲存有與將要重新存儲的圖像數據名稱相同的圖像數據,由用戶作出選擇。選擇性地,在這種情況下優選權既可給予PDF文件,又可給予圖像數據。如果用戶選擇將新圖像加入圖像數據,同時又存在與所選定圖像數據名稱相同的PDF文件,那么就更改所選定圖像數據的名稱,然后將該圖像數據轉換為具有預定格式的圖像數據,再將其轉換為PDF文件。接著,將新圖像數據加至由此生成的PDF文件末端。
應注意的是,在上述第二至第八實施例中,為了簡化的原因,給出的說明僅關于插槽211-213中的一個及外存儲器218-220中的一個。由于提供了多個插槽且可插入多個外存儲器,從而可將上述實施例修改為使用多個插槽/外存儲器。例如,可將每個實施例修改為由用戶選擇該插槽/外存儲器中所想要的一個??蛇x擇地或優選地,將一預定插槽/外存儲器指定為默認插槽/外存儲器。
在圖14所示程序中,即使將外存儲器218插入插槽211內,如果外存儲器218的剩余容量不夠的話,也可將內儲存器204a用作臨時存儲器。在這種情況下,優選的,顯示應更換外存儲器218的信息。
在以上實施例中,用戶僅指定一個PDF文件或一個圖像數據作為新圖像數據要被加入的目標文件。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這種設置,每個實施例都可修改為,用戶可選擇多個PDF文件和/或圖像數據,并將新圖像數據加入所選定的全部PDF文件/圖像數據內。
盡管分別描述了八個實施例,但應認識到的是,對上述實施例作出的任何適當的特征組合及修改也在本發明范圍內。
當通過個人電腦等提供并執行適當程序時,可實現依照本發明的MFP及程序。這些程序可儲存在記錄媒質如軟盤,CD-ROM,存儲卡等中,并可發送這些程序??蛇x擇地或優選地,可經由網絡例如因特網來發送這些程序。
權利要求
1.一種可將圖像數據存入存儲器內的圖像裝置,包括獲取圖像數據的圖像獲取系統;以及將由所述圖像獲取系統獲取的圖像數據存入所述存儲器內的一圖像數據寫入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數據寫入系統依據圖像數據代表的圖像頁數決定在儲存所述圖像數據時所采用的格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數據寫入系統可以第一格式和第二格式儲存所述圖像數據,所述具有第一格式的文件可在一個文件中包括多頁圖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裝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圖像數據包括多頁圖像,就以第一格式儲存所述圖像數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圖像裝置,其特征在于,即使所述圖像數據包括多頁圖像,所述圖像數據寫入系統也以第二格式儲存所述圖像數據的第一頁圖像。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裝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圖像數據僅包括一頁圖像,所述圖像數據寫入系統以第二格式儲存所述圖像數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圖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格式為一種通用圖像格式。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裝置,還包括一檢測系統,用以檢測所述存儲器內與所述圖像數據相關且具有第一格式的文件,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存儲器內儲存有具有所述第一格式的文件,所述圖像數據寫入系統將所述圖像數據加至所述文件的末端。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圖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系統檢測具有所述第一格式的許多文件中的每一個,所述圖像裝置還包括一用戶可操作的選擇系統,所述選擇系統允許用戶從所述檢測系統所檢測到的文件中選擇一個,以及所述圖像數據寫入系統將所述圖像數據加至用戶利用所述用戶可操作選擇系統所選定的文件末端。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裝置,還包括一檢測系統,用以檢測所述存儲器內與所述圖像數據相關且具有第一格式的文件,如果所述存儲器內未儲存具有所述第一格式的文件,那么所述檢測系統就檢測以所述第二格式儲存的圖像數據;以及一轉換系統,將由所述檢測系統所檢測到的、以所述第二格式儲存的圖像數據轉換為具有所述第一格式的文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數據寫入系統將由所述圖像數據獲取系統獲取的圖像數據加至經所述轉換系統轉換的文件末端。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裝置,還包括一檢測系統,用于檢測以所述第二格式儲存的多個圖像數據中的每一個,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裝置還包括一用戶可操作的選擇系統,所述選擇系統允許用戶從所述檢測系所檢測到的多個圖像數據中選擇一個;以及一轉換系統,將用戶利用所述可操作選擇系統所選定的圖像數據轉換為具有所述第一格式的文件,其中,所述圖像數據寫入系統將由所述圖像數據獲取系統獲取的圖像數據加至經所述轉換系統轉換的文件末端。
11.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裝置,還包括一檢測系統,用于檢測至少一個具有所述第一格式的文件和/或至少一個以所述第二格式儲存的圖像數據,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裝置還包括一用戶可操作的選擇系統,所述選擇系統允許用戶從所述檢測系統所檢測到的具有所述第一格式的至少一個文件中選擇一個和/或從以所述第二格式儲存的至少一個圖像數據中選擇一個;以及一轉換系統,將用戶利用所述可操作選擇系統所選定的圖像數據轉換為具有所述第一格式的文件,其中,如果選擇至少一個文件中的一個,所述圖像數據寫入系統將所述圖像數據獲取系統獲取的圖像數據加至經由所述用戶可操作選擇系統選定的至少一個文件的末端,以及其中,如果選擇至少一個圖像數據中的一個,所述轉換系統將所述至少一個圖像數據轉換為具有所述第一格式的文件,然后所述圖像數據寫入系統將所述圖像數據獲取系統獲取的圖像數據加至經由所述轉換系統轉換的文件末端。
12.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圖像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第一格式的文件包括頭部,許多壓縮圖像數據頁,以及文件信息。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儲器包括一種可電連接的可移動存儲器。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圖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儲器包括位于所述圖像裝置內部的一內存儲器;以及一探測系統,用于探測所述可移動存儲器是否連接至所述圖像裝置上,其中,如果所述探測系統探測到所述可移動存儲器未連接至所述圖像裝置上,所述寫入系統將所述圖像數據存入所述內存儲器內。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圖像裝置,還包括一容量檢測系統,用于檢測所述可移動存儲器的剩余容量,如果由所述容量檢測系統檢測到的所述可移動存儲器的剩余容量少于預定容量,所述寫入系統就將所述圖像數據存入所述內存儲器內。
1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裝置,還包括一N-in-1圖像構成系統,所述構成系統構成經減化的在一幅圖像中具有N頁圖像的N-in-1圖像,所述寫入系統依據N-in-1圖像的頁數選擇所采用的格式。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圖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數據寫入系統可以第一格式和不同于所述第一格式的第二格式儲存所述圖像數據,具有所述第一格式的文件在一個文件中包括多頁N-in-1圖像。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圖像裝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圖像數據包括多頁N-in-1圖像,就以所述第一格式儲存所述圖像數據。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圖像裝置,其特征在于,即使所述圖像數據包括多頁N-in-1圖像,所述圖像數據寫入系統也以所述第二格式儲存所述圖像數據的第一頁N-in-1圖像。
20.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圖像裝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圖像數據僅包括一頁N-in-1圖像,所述圖像數據寫入系統就以所述第二格式儲存所述圖像數據。
2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裝置,所述裝置用作傳真機,所述圖像數據包括傳真接收和/或發送數據,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儲器包括可移動存儲器,所述圖像數據寫入系統將所述傳真接收和/或發送數據以一通用圖像格式存入所述可移動存儲器內。
22.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圖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儲器包括位于所述圖像裝置內部的內存儲器,所述圖像數據寫入系統將所述傳真接收和/或發送數據以專用于傳真機的格式存入所述內存儲器內。
2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獲取系統包括掃描系統。
2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圖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儲器包括位于所述圖像裝置內部的內存儲器以及與所述圖像裝置可拆卸連接的一外存儲器,所述圖像數據寫入系統將所述圖像數據以不同的格式寫入所述內存儲器和所述外存儲器內。
25.根據權利要求24所述的圖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裝置作為傳真機,所述圖像數據獲取系統獲取作為圖像數據的傳真發送數據,所述圖像數據寫入系統可以以下格式中任一種來儲存所述圖像數據一種專用的傳真發送格式;用于通用圖像數據的第一格式;以及用于通用圖像數據的第二格式,所述專用的傳真發送格式、第一格式和第二格式相互不同,其中,當將所述傳真發送和/或接收數據存入所述外存儲器內時,所述圖像數據寫入系統以所述第一格式和第二格式中的一種儲存所述傳真發送和/或接收數據,以及其中,當將所述傳真發送和/或接收數據存入所述內存儲器內時,所述圖像數據寫入系統以專用的傳真發送格式儲存所述傳真發送和/或接收數據。
26.一種圖像裝置,對原圖進行掃描以獲取具有預定格式的圖像數據,所述圖像裝置包括可將所述圖像數據發送給所述外存儲器的一連接系統;一文件格式選擇系統,用于當將所述數據存入所述外存儲器內時選擇要采用的一種文件格式;一數據轉換系統,將所述圖像數據轉換為具有預定文件格式的轉換數據;一控制系統,如果所述圖像數據的頁數滿足預定條件,就將所述文件格式變換為一種替換的文件格式,并當要經由所述連接系統將所述圖像數據存入所述外存儲器內時,控制所述數據轉換系統依照所述文件格式選擇系統所選擇的文件格式或所述替換的文件格式以轉換所述圖像數據。
27.根據權利要求26所述的圖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統控制所述數據轉換系統依照由所述文件格式選擇系統所選定的格式轉換第一頁圖像數據。
28. 根據權利要求26所述的圖像裝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圖像數據包括多頁,所述控制系統控制所述數據轉換系統依照一特定格式轉換所述圖像數據。
29.根據權利要求28所述的圖像裝置,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數據轉換系統要以所述特定格式轉換所述圖像數據時,如果依照所述文件格式選定系統所選定的文件格式已經轉換了所述圖像數據中的一頁,所述數據轉換系統就再將所述已轉換數據的文件格式轉換為所述特定文件格式。
30.根據權利要求26所述的圖像裝置,還包括通信裝置,經由一通信線與另一圖像裝置連通,所述圖像裝置可存儲在與所述另一通信裝置進行通信時發送/接收的所述圖像數據;儲存所述圖像數據的一存儲系統,如果所述外存儲器未連接到所述圖像裝置上,或者如果所述外存儲器連接到所述圖像裝置上,但沒有足夠的剩余容量,所述存儲系統以傳真發送/接收格式儲存所述圖像數據。
31.根據權利要求28所述的圖像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一個文件中,所述特定文件格式包括頭部信息,按照一種預定壓縮方法壓縮的壓縮圖像數據以及文件信息。
32.根據權利要求28所述的圖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文件格式包括PDF格式。
33.根據權利要求31所述的圖像裝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圖像數據包括多頁,所述數據轉換系統就以頁為基礎依照預定壓縮方法轉換所述圖像數據,以生成多個壓縮頁,所述多個壓縮頁包括在一個文件中。
34.一種圖像數據處理裝置,包括一原始讀取單元,掃描原像以生成具有預定數據格式的第一圖像數據;一文件轉換單元,可將所述具有預定數據格式的第一圖像數據轉換為具有預定文件格式的文件;一存儲器,可儲存經所述文件轉換單元轉換的轉換文件;一存儲系統,通過將新生成的第一圖像數據加至具有預定文件格式且儲存在所述存儲器內的一文件末端作為后續頁,從而將由所述原始讀取單元新生成的第一圖像數據存入所述存儲器內。
35.根據權利要求34所述的圖像數據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儲器可儲存具有預定數據格式的圖像數據。
36.根據權利要求35所述的圖像數據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如果僅將具有預定數據格式的圖像數據存入所述存儲器內,所述文件轉換單元就將所述圖像數據轉換為具有預定文件格式的文件,其中所述存儲系統將新生成的第一圖像數據加至所述文件末端作為后續頁。
37.根據權利要求34所述的圖像數據處理裝置,還包括一文件指定系統,用于從儲存在所述存儲器中的多個文件中指定一特定文件,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文件指定系統指定了所述特定文件,所述存儲系統就將新生成的第一圖像數據加至經由所述文件指定系統指定的特定文件末端作為后續頁。
38.根據權利要求35所述的圖像數據處理裝置,還包括圖像數據指定系統,用于從儲存在所述存儲器中的多個圖像數據中指定一特定圖像數據,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圖像數據指定系統指定了所述多個圖像數據中的特定一個,所述數據轉換系統就將所述經由圖像數據指定系統指定的多個圖像數據中的特定一個轉換為具有預定文件格式的文件,然后所述存儲系統將新生成的第一圖像數據加至經由所述數據轉換系統轉換的文件末端作為后續頁。
39.根據權利要求34所述的圖像數據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讀取單元可生成具有預定數據格式且代表一頁面積的1/N的圖像數據,N為整數,其中所述圖像數據處理裝置還包括一N-in-1圖像數據構成系統,所述構成系統將每個代表一頁面積的1/N的多個圖像數據合并起來以構成N-in-1型第二圖像數據。
40.根據權利要求39所述的圖像數據處理裝置,還包括一N-in-1指令系統,用戶可經由所述指令系統指示所述N-in-1構成系統是否構成所述第二圖像數據,其中,如果用戶經由所述N-in-1指令系統指示所述N-in-1構成系統構成所述第二圖像數據,所述原始讀取單元就生成具有預定數據格式且代表一頁面積的1/N的圖像數據,所述存儲系統將由所述N-in-1構成系統所生成的第二圖像數據加至具有預定文件格式且儲存在所述存儲器內的一文件末端作為后續頁。
41.根據權利要求39所述的圖像數據處理裝置,還包括N輸入系統,用戶可經由所述輸入系統輸入用于所述N-in-1構成系統的數字N。
42.根據權利要求35所述的圖像數據處理裝置,還包括一指定系統,用于在存入所述存儲器內的圖像數據和文件中指定一個;以及一判斷系統,判斷所述指定系統所指定的是一文件,還是一圖像數據,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判斷系統判斷出所述指定系統指定的是一文件,所述存儲系統就將新生成的第一圖像數據加至所述指定文件的末端作為后續頁,如果所述判斷系統判斷出所述指定系統指定的是一圖像數據,所述數據轉換系統就將所述指定的圖像數據轉換為具有預定文件格式的文件,然后所述存儲系統將新生成的第一圖像數據加至轉換后的文件末端作為后續頁。
43.根據權利要求34所述的圖像數據處理裝置,還包括圖像數據名稱輸入系統,經由所述圖像名稱輸入系統可輸入由所述原始讀取單元生成的第一圖像數據的名稱;以及一文件名稱檢測系統,檢測儲存在存儲器內的文件名稱,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文件名稱檢測系統檢測到與經由所述圖像數據名稱所輸入系統輸入的名稱相同的文件,所述存儲系統就將所述第一圖像數據加至所述與其名稱相同的文件末端作為后續頁。
44.根據權利要求35所述的圖像數據處理裝置,還包括一名稱輸入系統,經由所述名稱輸入系統輸入一文件或圖像數據的名稱,以指定一特定文件或圖像數據;以及一檢測系統,檢測與經由所述名稱輸入系統所輸入的名稱相同的一文件或圖像數據,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存儲器內具有一與經由所述名稱輸入系統所輸入名稱相同的文件或圖像數據,所述存儲系統就加入新生成的與經由輔助檢測系統所檢測的文件或圖像數據相關的圖像數據。
45.根據權利要求43所述的圖像數據處理裝置,還包括一通知系統;以及一目標文件選擇系統,經由所述目標文件選擇系統選擇將要加入所述圖像數據的目標文件,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存儲器內存在與經由所述名稱輸入系統所輸入名稱相同的多個文件和/或圖像數據,所述通知系統就通知用戶在所述存儲器內存在與經由所述名稱輸入系統所輸入名稱相同的多個文件和/或圖像數據,要求用戶經由所述目標文件選擇系統選擇一目標文件,然后將新生成的圖像數據加入由所述目標文件選擇系統所選定的目標文件內。
46.根據權利要求34所述的圖像數據處理裝置,還包括一外存儲器接收單元,一外存儲器可拆卸地與所述外存儲器接收單元連接,所述存儲器包括可與所述外存儲器接收單元連接的外存儲器。
全文摘要
一種可將圖像數據存入存儲器內的圖像裝置。該圖像裝置具有獲取圖像數據的圖像獲取系統;以及將由該圖像獲取系統獲取的圖像數據存入該存儲器內的圖像數據寫入系統。該圖像寫入系統依據代表圖像數據的圖像頁數決定在儲存該圖像數據時所采取的格式。
文檔編號H04N1/21GK1449181SQ0311074
公開日2003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03年3月25日 優先權日2002年3月28日
發明者山田誠, 山元敬之 申請人:兄弟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