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數據狀態信息反饋的方法和接收方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線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數據狀態信息反饋的方法 和接收方設備。
背景技術:
為了充分滿足未來無線多媒體應用的帶寬需求,GSM演進增強數據速 率(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 EDGE )提供了 一個從通用分組 無線業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到第三代移動通信的過渡 性方案。該過渡方案與通用移動通信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共用核心網,通過引入Iu接口 ,演進 到GSM/EDGE無線接入網(GSM EDGE Radio Access Network, GERAN )。
GERAN共享信道上,無線塊是承載在物理數據信道(Physical Data Channel, PDCH )的時分復用(TDMA)幀上的。無線塊是無線資源分配和 無線傳送的基本單位。該信道上的無線資源分配方式是通過臨時塊流 (Temporary Block Flow, TBF )來實現的。TBF使用臨時塊流指示(Temporary Flow Identity, TFI)標識,是移動臺(Mobile Station, MS)和網絡之間臨 時的連接,只在數據轉發的過程中才存在。TBF的上下行資源分配相互獨立, 但均是受網絡的控制。下行方向TBF網絡總體規劃資源分配,上行方向網 絡通過上行狀態標識(Uplink State Flag, USF )來調度TBF對資源的占用。 一個TBF可包含一個或多個PDCH。
會話類等低時延業務的數據幀經過子網相關的收斂協議(Sub-Network Dependent Convergence Protocol, SNDCP ) /邏輯鏈路控制(Logic Link Control, LLC)等層添加相應頭并執行分段后生成LLC協議數據單元
(Protocol Data Unit , PDU ),并將其交到無線鏈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 RLC)/媒體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層。RLC層把LLC PDU 分成若干個RLC塊,所述RLC塊由無線塊承載,每個RLC塊有相應的塊 序列號(Block S叫uence Number, BSN),并按照BSN的次序通過無線接 o進行傳送。
RLC層在傳送數據時,會采用自動重傳請求(Automatic R印eat reQuest, ARQ)執行后向錯誤校正(Backward Error Correction, BEC)功能。ARQ 機制支持三種操作模式RLC確認模式、RLC非確認模式和RLC非持久模 式(Non-PersistentMode, NPM ) 。 RLC確認模式在無線鏈路正常情況下, 發送方對傳送錯誤的數據進行反復重傳直至數據正確接收,接收方通過發送 反饋信息,包括確認/非確認(ACK/NACK)消息通知發送方數據接收情況。 RLC非確認模式不執行數據的重傳。
考慮到會話類等低時延業務對時延和錯塊率(Block Error Ratio, BLER ) 都有要求,RLC確認模式和RLC非確認模式均不適合這類業務,因為前者 時延大,后者BLER達不到要求。因此需要采用RLC非持久模式,該模式 對數據進行有限次的重傳,從而在時延和BLER之間達到 一個折中。
圖1所示為RLC非持久模式下的數據傳輸示意圖,包括如下可能步驟
步驟101:發送方的RLC層開始傳送LLC PDU時,會為該PDU啟動 一個定時器,稱之為NPM傳送定時器,時長為NPM傳送時間。NPM傳送 時間是從發送方RLC層傳送該PDU到接收方的RLC層向上層提交該PDU 的時間,這個時間和業務的服務質量(QoS)屬性的傳送時延相關,在承載 資源配置過程中(例如TBF建立過程)網絡將把NPM傳送時間通知給終端。
步驟102:接收方覺察到RLC數據塊接收錯誤,例如數據塊解碼錯誤 或者BSN號失序,就為該出錯的RLC數據塊啟動一個定時器,稱之為NPM 接收定時器,時長為NPM傳送時間;同時,接收方向發送方返回對該數據 塊的非確認消息。發送方收到非確認消息則重傳該數據塊。
其中,發送方從發送一個RLC數據塊到收到接收方對該數據塊的確認/
非確認消息,或者接收方從發送一個數據塊的非確認消息到收到發送方重傳
的該數據塊之間的這段時間稱為環路時間(Round Trip Time, RTT )。
步驟103:若發送方的NPM傳送定時器超時,發送方將不再發送和重 傳屬于該PDU的任何RLC數據塊。
步驟104:若接收方的NPM接收定時器超時,則接收方在發送的確認/ 非確認消息將不再包含該RLC數據塊的確認/非確認狀態。
接收方使用確認/非確認消息來響應接收到的數據,即告訴發送方哪些 數據塊接收到,哪些沒有。該消息中的報告位圖(Reported Bitmap, RB) 中的每個比特表示 一 個RLC數據塊的確認/非確認狀態。報告位圖的起始比 特對應的RLC數據塊號叫做起始序列號(Starting Sequence Number, SSN), 當終端作為接收方時,SSN由V(Q)、 ES/P以及部分位圖起始序列號(Partial Bitmap Sequence Number, PBSN)共同決定。RB的產生方式如下
(1) .接收方根據接收狀態數組V(N)生成完全接收位圖(Full Received Bitmap, FRB ) , FRB包含了 BSN塊號從V (Q) +1到V(R)-1的RLC數據 塊的接收情況,每個比特表示一個RLC數據塊的確認/非確認狀態。
(2) .從完全接收位圖FRB中產生RB。如果RB的空間能夠容下FRB, 則產生的報告位圖RB即為FRB;否則,RB中從與SSN對應的比特開始放 置FRB的部分比特;如有需要,未放置在該報告位圖空間的FRB的剩余比 特在下 一 個確認/非確認消息中傳送。
其中,V(N), V(Q), V(R)以及PBSN是接收方維護的變量。V(N)表示 從BSN號為V(Q)+1的RLC塊起始的WS個數據塊的接收情況,WS為接 收窗口; V(Q)表示最早未正確接收的RLC數據塊的BSN號;V(R)表示下一 個將要發送的RLC數據塊的:BSN號;當RB中只能放置部分FRB時,PBSN 表示位圖中起始序列號。
如圖1所示,接收方在發現RLC數據塊接收錯誤,啟動NPM接收定時 器。在該定時器定時范圍內接收到重發的數據塊,接收方都認為可接受的,
事實上,接收方在根據FRB生成RB時,對從V(Q)+1至V(R)-1之間
的錯誤數據塊,如杲相應的NPM接收定時器超時,那么這些錯誤數據塊的
確認/非確認狀態如果包括在確認/非確認消息的RB中,沒有任何意義,因
為此時接收方已經不期望接收到這些錯誤數據塊的重傳塊了。進一步,當接
收方在圖1所示的發送方NPM接收定時器超時之前的RTT3范圍內,發送 該錯誤RLC數據塊的確認/非確認狀態后,等到收到重傳的RLC數據塊時, 接收方的NPM接收定時器已經超時,將丟棄收到的數據。因此,接收方在 根據FRB生成RB時,對那些NPM接收定時器已經處在類似圖1的RTT3 范圍內的錯誤數據塊,如果接收方在發送確認/非確認消息中也包括這些數 據塊的確認/非確認狀態,就需要占用更多的確認/非確認消息的報告位圖, 從而可能需要更多的確認/非確認消息來承載,浪費了無線資源。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數據狀態信息反饋的方法,可 以節省空口無線帶寬。本發明方法包括接收方向發送方返回接收數據的確認 /非確認消息,并進一步包括如下步驟
A、 接收方發現接收到的數據塊出現錯誤,啟動與所述錯誤數據塊對應 的NPM反饋定時器;
B、 接收方在生成接收數據的確認/非確認消息時,判斷所述定時器是否 超時,并將已超時定時器所對應的錯誤數據狀態信息排除在所接收數據的確 認/非確認消息之外。
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出一種數據狀態信息反饋的接收方設備,可以 節省空口無線帶寬。所述接收方設備包括
反饋定時模塊,用于設置與錯誤數據相關的NPM反饋定時器;
信息排除模塊,用于將超時的NPM反饋定時器對應的錯誤數據的狀態 信息排除在確認/非確認消息之外。
從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在接收方,如果錯誤數據塊的NPM接收定 時器超時,在確認/非確認消息中將不再包括這些數據塊的確認/非確認狀態。
這樣就減少占用RB,接收方就可以減少發送不必要的確認/非確認消息,從 而節省了空口無線帶寬。
圖1為非持久模式下的RLC數據塊傳輸示意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流程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替代方案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非持久模式下,在距離NPM接收定時器超時不到一個RTT時間內, 接收方發送的確認/非確認消息中不再包含所述數據塊的確認/非確認狀態, 從而達到減小占用報告位圖進而減少確認/非確認消息的目的,節省了無線資源。
本發明實施例采用如下方案接收方發現某個RLC數據塊出錯時,啟 動NPM接收定時器的同時,再啟動一個定時器,稱之為NPM反饋定時器, 當錯誤數據塊的NPM反饋定時器或者NPM接收定時器超時后,在接收方 發送的確認/非確認消息的報告位圖中將不攜帶該數據塊確認/非確認狀態。 發送方的處理過程與現有技術相同。
用于實現上述發明方法的接收方設備包括反饋定時模塊和信息排除模 塊,其中反饋定時模塊用于設置與錯誤數據相關的NPM反饋定時器,信息 排除模塊用于將超時的NPM反饋定時器對應的錯誤數據的狀態信息排除在 確i人/非確認消息之外。
NPM反饋定時器的時長T1根據當前的NPM傳送時間和RTT時間來決 定,通常可以將NPM傳送時間減去RTT時間作為Tl的最小值,即
Tlmin=NPM-RTT,實際的Tl可取T1,至NPM傳送時間之間的任意值。
注意當Tl取為NPM傳送時間時,本發明就跟現有技術一致了。
當接收方為網絡時,網絡可直接根據當前的NPM傳送時間和RTT時間 來決定T1;當接收方為終端時,網絡將在下行資源配置過程中將當前NPM 反饋時間作為配置消息的一個信息單元(Information Element, IE)通知給 終端;網絡也可以將RTT時間作為配置消息中的一個IE和NPM傳送時間 一起通知纟合終端。
本發明實施例中,接收方使用NPM反饋定時器控制RLC數據塊確認/ 非確認反饋情況,其工作流程如圖2所示,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201:當接收方發現RLC數據塊接收錯誤,例如BSN號失序或者
定時器,NPM反饋定時器的時長T1可取T1,^至NPM傳送時間之間的任意值。
步驟202:當接收方要反饋確認/非確認消息時,接收方根據FRB生成 RB。具體方法如下V(Q)指向最早錯誤接收的RLC數據塊,接收方判斷 BSN從V(Q)+1到V(R)-1的RLC數據塊對應的NPM接收定時器是否超時, 將FRB中超時狀態的定時器對應RLC數據塊的接收狀態刪除,然后根據所 述FRB生成RB。
步驟203:接收方判斷RB對應的錯誤數據塊的NPM反饋定時器是否 超時,若超時則執行步驟204;若未超時則轉至步驟205;
步驟204:接收方將RB中對應超時的NPM反饋定時器錯誤數據塊的 狀態信息刪去,并根據所述RB生成確認/非確認消息,并轉至步驟206. 步驟205:接收方根據所述RB生成確認/非確認消息并轉至步驟206。 步驟206:接收方向發送方發送所述確認/非確認消息。 本發明實施例也可以采用如圖3所示流程,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301:當接收方發現RLC數據塊接收錯誤,例如BSN號失序或者 解碼錯誤等,啟動時長為NPM傳送時間的NPM接收定時器以及NPM反饋 定時器,NPM反饋定時器的時長T1可取Tlmin至NPM傳送時間之間的任意 值。
步驟302: V(Q)指向最早錯誤接收的RLC數據塊且所述錯誤RLC數據 塊對應的NPM反饋定時器沒有超時,然后接收方按照現有技術生成FRB, 再由FRB生成RB;
步驟303:執行現有NPM流程中接收方返回確認/非確認信息的步驟。 從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在接收方,對那些NPM接收定時器超時的 錯誤數據塊,進一步,對那些NPM反饋定時器超時的錯誤數據塊,盡管這 些數據塊仍沒有正確收到,接收方在RB中也不再包括這些數據塊的非確認 狀態,這樣就減少占用確認/非確認消息的RB,進而接收方就可以減少發送 確認/非確認消息。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 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 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數據狀態信息反饋的方法,包括接收方向發送方返回接收數據的確認/非確認消息,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如下步驟A、接收方發現接收到的數據塊出現錯誤,啟動與所述錯誤數據塊對應的NPM反饋定時器;B、接收方在生成接收數據的確認/非確認消息時,判斷所述NPM反饋定時器是否超時,并將已超時的NPM反饋定時器所對應的錯誤數據狀態信息排除在所接收數據的確認/非確認消息之外。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PM反饋定時器時 長大于等于NPM傳送時間減去環3各時間RTT ,小于NPM傳送時間。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方為終端,則步 驟A之前進一步包括網絡將NPM反饋定時器的時長通知終端。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方為終端,則 步驟A之前進一步包括網絡側將RTT通知終端;則步驟A所述啟動定時器之前進一步包括終端根據NPM傳送時間和 RTT計算NPM反饋定時器的時長。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數據塊為無線鏈路 控制RLC數據塊,則步驟B為接收方在生成報告位圖RB時,判斷塊序列號BSN從V(Q)+1到V(R)-l 之間的未正確接收到的RLC數據塊對應的所述定時器是否超時,將完全接 收位圖FRB中超時狀態的定時器對應RLC數據塊的接收狀態刪除,然后根 據所述FRB生成RB,并生成包含所述RB的確認/非確認消息,其中V(Q) 表示最早未正確接收的RLC數據塊的BSN號;V(R)表示下一個將要發送的 RLC數據塊的BSN號。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數據塊為無線鏈路 控制RLC數據塊,則步驟B為 接收方將V(Q)指向最早錯誤接收的RLC數據塊,且所述錯誤RLC數 據塊對應的NPM反饋定時器沒有超時,然后將BSN從V(Q)+1到V(R)-1 之間的RLC數據塊的接收狀態生成FRB ,再根據FRB生成RB,并生成包 含所述RB的確認/非確認消息。
7、 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所述 接收方在生成接收數據的反饋信息時,判斷所述定時器是否超時,若判斷結 果為未超時,則進一步包括接收方判斷收到的數據塊是否正確,若是則停止所述定時器,向發送方 發送所述數據塊的確認消息;否則向發送方發送所述數據塊的非確認消息。
8、 一種數據狀態信息反饋的接收方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方設 備包括反饋定時模塊,用于設置與錯誤數據相關的NPM反饋定時器; 信息排除模塊,用于將超時的NPM反饋定時器對應的錯誤數據的狀態 信息排除在確認/非確認消息之外。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數據狀態信息反饋的方法,包括接收方向發送方返回接收數據的確認/非確認消息,并包括如下步驟A.接收方發現接收到的數據塊出現錯誤,啟動與所述錯誤數據塊對應的NPM反饋定時器;B.接收方在生成接收數據的確認/非確認消息時,判斷所述定時器是否超時,并將已超時定時器所對應的錯誤數據狀態信息排除在所接收數據的確認/非確認消息之外。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數據狀態信息反饋的接收端設備。本發明方案可以使接收方減少發送不必要的確認/非確認消息,從而節省了空口無線帶寬。
文檔編號H04L1/16GK101179363SQ20061014713
公開日2008年5月14日 申請日期2006年11月6日 優先權日2006年11月6日
發明者杰 張, 光 柳 申請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