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無線終端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886820閱讀:30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無線終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無線通信系統以及一種在該無線通信系統中基于載波檢測執行傳輸的無線終端。
背景技術
在周期地確保傳輸時隙的無線通信系統中,給定的無線終端執行對另一無線終端的一系列通知,通知該給定的無線終端的接收狀態、通過接收處理而估計的無線鏈路的狀態或傳輸控制信息。例如,在用于蜂窩電話的蜂窩系統中,無線基站通過執行諸如最佳速率選擇或傳輸功率控制之類的傳輸控制,周期地從無線終端接收反饋信息,以向該無線終端傳輸數據。在被設計成通過載波檢測獲得傳輸時隙的無線通信系統中,也已知無線通信系統和無線終端,其中當給定的無線終端從另一無線終端接收數據時,該給定的無線終端生成作為單獨數據幀的信息,例如該給定的無線終端的接收狀態和對目的地無線終端的傳輸速率的指定,其影響目的地無線終端的傳輸控制,以及向目的地無線終端傳輸該數據幀。在周期地確保傳輸時隙的無線通信系統中,要確保用于向數據被傳輸到的無線終端通知反饋信息的傳輸時隙,從而在該無線終端與另一無線終端之間不產生傳輸時隙的爭用。這使得沒有必要執行用于確保穩定的通知的傳輸定時控制。與此相反,在通過載波檢測獲得傳輸時隙的無線通信系統中,反饋信息需要通過與其它無線終端的爭用來傳輸。在被設計成執行載波檢測的常規無線通信系統中的傳輸反饋信息的序列中,由于在與其它無線終端的爭用下而基于載波檢測將反饋信息自身作為單獨數據傳輸,所以不能穩定并有效地通知反饋信息。另外,接收無線終端不能根據由傳輸無線終端傳輸中的反饋信息需要的定時,來及時向該傳輸無線終端通知反饋信息。特別是,假設被設計成執行載波檢測的無線通信系統同時包括無線終端,該無線終端采用不同調制方案或不同的傳輸天線配置處理,例如采用匹配來自單個天線的傳輸的接收方案或匹配來自多個天線的傳輸的接收方案。這種情況下,即使預先傳輸包含有信道預留信息的幀,以防止對預定時間周期的爭用,對于不能解碼該幀的無線終端也不會產生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允許無線終端穩定、有效、和及時地向另一無線終端通知該無線終端的接收狀態、通過接收處理而估計的傳輸信道特征、以及在被設計成基于載波檢測執行傳輸的無線通信系統中的傳輸控制信息。 根據本發明一個方面的無線通信系統,包括能夠通過第一傳輸方案和第二傳輸方案中至少其中之一執行傳輸的第一和第二無線終端。該第一無線終端通過使用第二傳輸方案,執行向第二無線終端傳輸第一幀。該第二無線終端通過使用第一傳輸方案與第一無線終端進行通信,以向第一無線終端通知有關第一幀的接收狀態的信息,該第一幀從第一無線終端發出。


圖1用于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包括一個無線基站和一個無線終端的無線通信系統;圖12用于說明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幀交換;
圖13用于說明根據第六實施例的另一幀交換;
圖14用于說明根據第六實施例的再一幀交換;
圖15用于說明根據第六實施例的又一幀交換;
圖16用于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幀交換;
圖17用于說明根據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幀交換;
圖18用于說明根據第八實施例的另一幀交換;
圖19用于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的幀交換;
圖20用于說明根據第九實施例的另一幀交換;
圖21用于說明根據第九實施例的再一幀交換;
圖22用于說明根據本發明第十實施例的幀交換;
圖23用于說明根據第十實施例的在無線基站中傳送//接收裝置的布置
圖24用于說明根據第十實施例的在無線終端中傳送//接收裝置的布置
圖25A和25B用于說明根據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被設計成通過采用多個天線執行
傳輸的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描述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作為被設計成執行載波檢測的無線通信系統,可采用無線LAN系統,其基于IEEE 標準 802. 11-1999(修訂版 2003 包括 IS0/IEC8802-11 1999 (E) ANSI/IEEE 標準 802. 11, 1999 編輯,IEEE 標準 802. lla-1999,IEEE 標準 802. llb-1999,IEEE 標準 802. llb-1999/ Corl-2001,以及IEEE標準802. lld-2001)。下面,將基于IEEE 802. 11無線LAN系統的基本系統布置描述該系統。IEEE 802. 11標準規范是與PHY (物理)層和MAC (媒體訪問控制) 層相關的規范。注意,這里描述的IEEE 802. 11標準規范包括IEEE 802. 11標準規范的修訂、操作規程建議等。(第一實施例)圖1示出了在本發明中使用的IEEE 802. 11無線LAN系統采取一個無線終端 (STA) 101與一個無線基站(AP)I無線連接的通信形式的一個示例。根據IEEE 802. 11,包括一個無線基站以及一個或多個無線終端的組成單元稱為BSS (基本業務組)。盡管將描述無線基站1向無線終端101傳輸數據的情況,但是本發明也可應用于數據從無線終端101向無線基站1傳輸的情況。本發明還可應用于圖IBSS中存在另一無線終端102、并且數據從無線終端101向無線終端102傳輸的情況。此系統可采取一種布置來代替圖1中所示的布置,其中如圖2所示,不存在無線基站,具有相似通信能力的兩個無線終端101和102執行無線通信。根據IEEE 802. 11,只包括無線終端而沒有任何無線基站的單元稱為IBSS (獨立基本業務組)。本發明也可應用于系統采取類似圖2所示布置的情況,通過將數據從無線基站1向無線終端101傳輸的情況替換為下列情況,即數據從諸如無線終端101之類的一個無線終端向另一無線終端(這種例子中為無線終端102)傳輸。雖然圖1示出了僅包括一個BSS的無線通信系統,但是該系統可以包括多個BSS, 如圖3所示。這種無線通信系統的組成單元在IEEE 802. 11中稱為ESS (擴展業務組)。無線基站可通過DS (分布式系統)彼此連接,DS可以是有線或者無線的基礎結構。本發明可采取僅在該無線通信系統中多個BSS中的一個BSS或有限數量的BSS中執行下列處理的形式。在無線基站1和無線終端101之間交換的幀例如包括由從較高的LLC (邏輯鏈路控制)層向MAC層傳送的有效負載(例如以太網幀)組成的數據幀、用于在終端之間管理或用于MAC層級上的BSS的管理幀、以及用于在交換數據幀或管理幀時所執行的控制或類似操作的控制幀。這種情況下,數據幀和管理幀都將稱為數據,以便粗略地區分控制幀。另外,假定用于BSS中的傳輸方案被分為兩類。例如,一類是需要無誤地處理BSS 中傳輸/接收的基本傳輸方案,另一類是預備作為擴展功能的高級傳輸方案。例如,傳輸方案代表調制方案。802. Ilb和802. Ilg都是以2. 4GHz頻帶為目標的標準。802. Ilg向后兼容802. 11b,從而802. Ilg中定義的調制方案不能用于基于802. Ilb的無線終端(包括無線基站),但802. Ilb中定義的調制方案能夠處理基于802. Ilg的無線終端。這種情況下, 802. Ilb中定義的調制方案是基本傳輸方案,而802. Ilg中定義的調制方案是高級調制方案。當采用由相同標準定義的傳輸方案時,例如,即使在BSS中只接受基于802. Ilg的無線終端,指示在BSS中建立同步的管理信號的信標幀或探測響應幀,包含至少保證BSS中的接收的調制方案組(稱為工作速率組)。由于由這些標準定義的所有調制方案不需要被包含在這種幀中,所以傳輸方案也可分成以與基本傳輸方案相同的工作速率組進行通知的調制方案組,以及由這些標準定義的但不包含在當前工作速率組中的高級傳輸方案。傳輸方案不但可以通過調制方案而且可以通過編碼速率來劃分。而且,傳輸方案可以通過調制和編碼方案(MCQ來劃分。當無線基站1將向無線終端101傳送數據幀時,首先傳送作為控制幀的RTS (請求發送)幀。這個例子中,RTS幀是通過基本調制方案傳送的。RTS幀在數據幀之前被傳送, 以便虛擬地(virtually)預留信道。圖4示出了 IEEE 802. 11無線LAN系統中的MAC幀的布置。MAC幀包括MAC首標部分,其中設置了對于幀接收處理所必需的信息;幀主體部分,其中例如設置了從更高的 LLC層傳送的數據;以及FCS (幀檢驗序列)部分,包括用于確定MAC首標部分和幀主體部分是否已被適當接收的32比特CRC (循環冗余碼)。根據幀的類型,MAC首標部分包括幀控制字段、持續時間/ID字段、MAC地址字段、以及順序控制字段等,其中,持續時間/ID字段指示期間禁止執行虛擬載波檢測的傳輸(導致執行虛擬信道預留)的周期(NAV 網絡分配矢量)和分配給無線基站的無線終端的ID (AID 關聯標識符),其中在MAC地址字段中寫入直接傳輸目的地、最終目的地和傳輸源的MAC地址,其中在順序控制字段中設置要傳送的數據的序列號或者在執行分段時所獲得的片段號。幀控制字段例如包括指示幀類型的類型字段或子類型字段、指示幀是否被尋址到DS (即無線基站)的ToDS位以及指示幀是否從DS (即無線基站)被傳送的FromDS位。為了通過采用此持續時間/ID字段執行虛擬信道預留,必須接收具有該字段自身的幀。從而通過基本調制方案傳送RTS幀。根據IEEE 802. 11,當作為RTS幀傳輸目的地的無線終端101接收到RTS幀時,無線終端101向無線基站1返回控制幀的CTS (清除發送)幀,該CTS幀是RTS幀的響應幀。 這使執行關于圍繞無線基站1和無線終端101的無線終端的虛擬信道預留成為可能。通常,當另一無線終端存在于相同的BSS中時,從無線基站1傳輸RTS幀將防止另一無線終端干擾其后從無線基站1傳輸數據。因此,CTS幀可通過高級傳輸方案傳送。本實施例中,與處于無線終端101處的RTS幀接收狀態有關的信息(I_rx)被添加給通過高級傳輸方案傳送的CTS幀。一旦接收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無線基站1就可使用該信息用于下一個傳輸。 圖5示出了這一系列操作。這個例子中,當要通過高級傳輸方案傳送CTS幀時,使用可以在高級傳輸方案中采用的傳輸速率中的最低傳輸速率。采用最低傳輸速率的原因在于,傳播中的錯誤容許高于采用更高傳輸速率時的錯誤容許。假定采用最低傳輸速率。這種情況下,即使到已通過基本傳輸方案向其傳送RTS幀的無線終端的無線鏈路的狀態較差,選擇最低傳輸速率用于要通過高級傳輸方案傳送的CTS幀,也使得可能一旦改善了到RTS幀傳送方的傳輸可靠性, 就傳送該幀。足以選擇在高級傳輸方案中使用的候選方法中最堅固的(robust)傳輸方法來代替使用最低傳輸速率。堅固的傳輸方法是被設計成執行例如具有糾錯能力的編碼的傳輸方法。在這些傳輸方法中,選擇具有最高糾錯能力的方法。當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被添加到CTS幀時,該幀被當作新的幀處理,從而上述“子類型”可不同地定義。參見圖5,因此,此幀被寫為“CTS' ”。可以通過采用現有格式的某些字段或字段中的某些位,而不是將新字段添加至幀的格式,來通知關于接收狀態的信息。另外,此字段可以是處于MAC幀中的字段,但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使用PHY首標中的字段。IEEE 802. 11中DSSS (直接序列擴頻)里或者 IEEE802. Ila中OFDM(正交頻分復用)里的PHY首標包括例如業務字段。此字段的一部分 (OFDM PHY)或全部(DSSS PHY)被預留用于將來的使用,并且沒有被定義。這一部分可用于通知有關于接收狀態的信息。當此信息將用在信息接收方的無線終端的MAC層時,如果存在從PHY層向MAC層通知消息的機制、或者允許MAC層至少讀取在PHY層提取/存儲的與該信息有關的信息的一部分的機制,則其足夠使用。對于在另一幀中設置有關于接收狀態的信息的情況下,也可以相同的方式應用此實施例。通過允許無線終端101向無線基站1通知無線終端101的通信能力,例如通過使用無線終端101與無線基站1之間的管理幀和傳送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的功能來執行鑒權處理的基于高級傳輸方案的接收和傳輸信號的能力,可以有效使用本實施例。例如,在 IEEE 802. 11無線LAN系統中,無線終端的通信能力可通過使用稱作能力信息字段的字段來通知。由于此字段被設置在例如作為管理幀的關聯請求幀中,所以可向無線基站通知無線終端的通信能力。另外,該字段設置在作為管理幀的信標幀或者探測響應幀中。周期性地傳送信標幀。探測響應幀是當從無線終端接收作為管理幀的探測請求幀時作為響應而返回的幀。使用這些幀允許無線終端了解無線基站的通信能力。由于信標幀和探測請求幀也從IBSS傳送,所以使用這些幀允許終端了解IBSS中其它無線終端的通信能力。能力信息字段用于通知終端或基站是否可以基于高級傳輸方案來接收信號。能力信息字段用于通知終端或基站是否可以基于高級傳輸方案來傳送信號。能力信息字段還用于通知終端或基站是否可以基于高級傳輸方案來傳送信號。能力信息字段也用于通知終端或基站是否可以傳送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相反,通過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傳送RTS幀,以及利用基本傳輸方案傳送添加了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的CTS幀,只兼容基本傳輸方案的另一無線終端可設置NAV,從而獲得與上述相同的效果。當根據要傳送RTS幀還是CTS幀來改變所用的傳輸方案和基本傳輸方案的組合時,通過使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執行傳輸的一側選擇高級傳輸方案中傳輸速率的最低傳輸速率、或者選擇高級傳輸方案中所用的傳輸方法中最堅固傳輸方法,可以改善到傳輸目的地無線終端(包括無線基站)的傳輸可靠性。由于BSS中所有無線終端可在執行關于BSS中無線基站的鑒權和關聯處理之后開始通信,所以可以假定無線基站與BSS中的所有無線終端相連。因此,BSS中的所有無線終端可以接收由無線基站傳送的幀。這種情況下,無線終端可以接收幀不意味著該終端可以解碼該幀,而是意味著如果該終端具有解碼能力,則終端的接收狀態處于允許終端解碼該幀的水平上。即,任何無線終端不必要求具有解碼能力。當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從無線終端 101傳送RTS幀時,無線基站1利用基本傳輸方案傳送添加了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的CTS幀 (CTS')。如果在將與接收狀態有關的信息添加給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從無線終端傳送的幀的響應幀時,無線基站總是使用基本傳輸方案來傳送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則至少BSS中的所有無線終端可以通過采用該幀的NAV執行接收/解碼操作和信道預留。因此,無線終端可通過使用所期望的傳輸方案開始執行幀交換,而不用考慮使僅能利用基本傳輸方案執行接收/解碼操作的相鄰無線終端執行NAV設置。
相反,讓無線基站1總是使用基本傳輸方案來傳送RTS幀則允許傳送CTS幀的無線終端101通過使用所期望的傳輸方案響應RTS幀,而不需考慮使僅能利用基本傳輸方案執行接收處理的相鄰無線終端執行NAV設置。以這種方式,當要在無線基站與無線終端之間執行幀交換時,無線基站1可通過使用基本傳輸方案,執行至少關于BSS中其它無線終端的信道預留,由此確保穩定的通信。在要根據執行傳輸的終端的作用/功能、以上述方式有選擇地使用基本傳輸方案和高級傳輸方案時,通過使用高級傳輸方案執行傳輸的傳送終端可選擇傳輸方案中傳輸速率組的最低傳輸速率。可替換地,終端可選擇高級傳輸方案中方法里最堅固的傳輸方法。這使得可能以上述相同方式,一旦改善到傳輸目的地無線終端(包括無線基站)的傳輸的可靠性就執行傳輸。在數據傳輸中,某種情況下,在接收作為控制幀的Ack幀作為響應的同時連續傳送多個數據。例如,在數據或管理幀將從給定的LLC傳送時,該數據或幀被分成片段(分段)。另外,處理QoS的IEEE802. Ile標準等允許連續傳輸不同數據。這種情況下,第一數據可利用基本傳輸方案被傳送,作為響應的Ack幀(例如,Block Ack)在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被添加給該幀之后,可利用高級傳輸方案被傳送。假定在數據和作為該數據響應的Ack幀將被交換時,使用高級傳輸方案的傳送方,例如Ack幀傳送方,使用高級傳輸方案。這種情況下,選擇高級傳輸方案中傳輸速率的最低傳輸速率或選擇高級傳輸方案中的方法里最堅固的傳輸方法,使得可能一旦改善傳輸可靠性,就執行到傳輸目的地無線終端(包括無線基站)的傳輸。另外,盡管在交換先前的RTS和CTS'幀之后,利用高級傳輸方案交換數據和Ack 幀,但可在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被添加到Ack幀后傳送每個Ack。圖5附加地示出了此狀態。當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被添加到Ack幀之后,該幀被作為新的幀處理,可獨立地定義上述的“子類型”。出于這個原因,這個幀被寫為“Ack' ”。在IEEE 802. lie "Block Ack' ”的應用中,作為脈沖串傳輸數據的響應的Block Ack幀被簡單地寫為“Ack”,而添加了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I_rx)的Block Ack幀被寫為(Ack')。假設在例如沒有交換RTS和CTS幀時,針對數據的Ack幀是在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被添加到該幀之后被傳送。這種情況下,既使與上述操作相反,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傳送該數據,并且利用基本傳輸方案傳送添加了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的Ack幀(Ack'),該Ack' 的持續時間/ID字段也允許僅兼容基本傳輸方案的另一無線終端設置NAV,由此獲得與上述相同的效果。如上所述,在交換幀的過程中,可以根據終端的作用/功能,以下列方式有選擇地使用基本傳輸方案和高級傳輸方案。當無線基站將要傳送數據時,第一數據利用基本傳輸方案被傳送,而一旦添加了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無線終端就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傳送Ack 幀作為該數據響應。當無線終端將要傳送數據時,第一數據利用高級傳輸方案被傳送,而一旦添加了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無線基站就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傳送Ack幀作為該數據響應。如上所述,當要選擇地使用基本傳輸方案和高級傳輸方案時,在交換數據和作為該數據響應的Ack幀的過程中,以上述方式根據即將執行傳輸的終端的作用/功能,通過使用高級傳輸方案執行傳輸的傳送終端可以選擇傳輸方案中傳輸速率組的最低傳輸速率。可替換地,該終端可以選擇高級傳輸方案中方法里最堅固的傳輸方法。這使得可能一旦以上述相同方式改善了到傳輸目的地無線終端(包括無線基站)的傳輸的可靠性,就執行傳輸。根據以上描述,最低傳輸速率是從高級傳輸方案的傳輸速率中選擇的,或者最堅固的傳輸方法從高級傳輸方案中的堅固方法中選擇。然而,這些操作基于接收方的無線終端可以解碼根據所述傳輸發案所傳送的幀的前提。控制幀或數據與作為該幀或數據的響應的控制幀的組合不限于上述示例,而且可以應用于其它的幀類型。如上所述,在基本傳輸方案和高級傳輸方案的組合中,將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添加到其中一個方案中的傳輸幀允許基于載波檢測來執行傳輸的無線通信系統提高了幀交換的可靠性時,在信道預留下,穩定和有效地向數據傳送方的無線終端通知與該無線終端的接收狀態有關的信息。另外,這允許數據傳送方的無線終端使用該信息以用于下一個傳輸。當即將在無線基站與無線終端之間交換幀時,根據傳送終端的作用/功能有選擇地使用基本傳輸方案和高級傳輸方案,以允許無線終端(不是無線基站)通過使用期望的傳輸方案開始幀交換、或者對數據作出響應,而不用考慮使僅能夠基于基本傳輸方案執行接收處理的相鄰無線終端執行NVA設置。(第二實施例)第二實施例類似于第一實施例,因此下面將主要描述它們之間的不同點。第二實施例區別于第一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用于許可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傳輸響應幀的許可信息被添加到作為響應幀源的幀。無線通信系統具有與圖1所示相同的布置。在第一實施例中,假設當RTS幀利用基本傳輸方案被傳送時,CTS幀(CTS')利用高級傳輸方案被傳送。然而某些情況下,例如在無線終端101對RTS幀的接收狀態較差時,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傳送CTS'并不是更可取的。出于這個原因,用于許可選擇高級傳輸方案用于作為響應的CTS幀的信息,可以被設置為RTS幀中的附加信息。這使得可能為在無線終端101要傳送響應幀時選擇傳輸方案給出某些程度的自由度。圖6示出了無線終端 101響應于RTS巾貞,已經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傳送CTS'幀的情況。假設幀交換即將在第一實施例的無線基站與無線無線終端之間執行。此情況下,當無線基站要傳送RTS時,該基站選擇基本傳輸方案。然后,無線終端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傳送CTS響應。相反,當無線終端要傳送RTS幀時,該終端選擇高級傳輸方案。然后,無線基站利用基本傳輸方案傳送CTS響應。 在前者情況下,用于許可選擇高級傳輸方案用于作為響應的CTS幀的信息,被設置為由無線基站所傳送的RTS幀中的附加信息。在后者情況下,無線終端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傳送RTS 幀,而無線基站利用基本傳輸方案響應該幀。因此,無線終端等待利用基本傳輸方案傳送的響應。將許可選擇高級傳輸方案用于CTS幀的信息添加到RTS幀,這使得RTS幀被作為新的幀處理。即,上述的“子類型”可被獨立定義。因此,參照圖6,此幀被寫為“RTS' ”。在響應幀被期望利用基本傳輸方案來傳送的情形下,這使得可能為選擇傳送響應幀的過程中的傳輸方案提供了某些程度的自由度。(第三實施例)
因為第三實施例類似于第一實施例,所以下面將主要描述它們之間的不同點。不同于第一實施例的是,在第三實施例中,由于給響應幀添加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本發明將不限于傳輸幀與其響應幀的組合。即使不使用傳輸幀與其響應幀的組合,本發明仍舊可以應用于連續交換幀的情況。假設使用了圖1所示的無線通信系統的布置。在此情況下,如圖7所示,當無線終端101 通過Poll (輪詢)幀(例如802. 11中的CF-Poll或802. Ile中的Qos CF-Poll幀)從無線基站1獲得傳輸權并要傳送數據幀時,該終端給該幀添加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I_rx)。 當向無線終端101傳送作為響應幀的Ack或向無線終端101傳送數據幀時,無線基站1使用與無線終端101的接收狀態有關的信息來用于傳輸控制。當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被添加到數據幀時,該幀被作為新的幀處理,并且上述的 “子類型”可被獨立定義。出于這個原因,此幀在圖7中被寫為“Data' ”。如上所述,即使本發明由于給響應幀添加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而不限于傳輸幀與其響應幀的組合,但仍可以獲得與第一實施例相同的效果。(第四實施例)因為第四實施例基本與第一或第二實施例相同,所以下面將主要描述第四實施例與第一及第二實施例之間的不同點。第四實施例區別于第一或第二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相同的無線終端首先執行信道預留,然后傳送添加了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的幀。將參照圖8描述這一點。無線通信系統的布置與圖1所示的相同。無線基站1首先利用基本傳輸方案傳送尋址到其自身的偽幀(dummy frame),以使另一無線終端預留信道。參照圖8,傳送802. Ile或802. Ilg中采用的CTS自身幀(尋址到其自身的CTS幀)。 隨后,在NAV周期中,無線基站1向無線終端101傳送Poll幀,以給其傳輸權。此Poll幀利用高級傳輸方案被傳送。此時,基于先前從無線終端101接收的幀,給該幀添加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當由Poll幀已經給予傳輸權的無線終端101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向無線基站1 傳送數據幀時,無線終端101可以通過使用與無線基站1的接收狀態有關的信息來執行傳輸控制。在此情況下,存在限制僅在已向其傳送Poll幀的無線終端101向無線基站1傳送幀時,即僅在執行上行傳輸時,可以使用與無線基站1的接收狀態有關的信息。根據IEEE 802. 11,Poll幀指示CF-Poll幀、QoS CF-Poll幀、PS-Poll幀或嚴格意義上的類似幀。參照圖8,盡管使用了 CTS自身幀,但仍可以代替地傳送802. Ile等中采用的QoS CF-Poll幀(尋址到其自身的QoS CF-Poll幀)。這些情況下,當Poll幀要利用高級傳輸方案被傳送時,將使用在高級傳輸方案中可以使用的傳輸速率的最低傳輸速率。使用最低傳輸速率的原因在于,傳播中的錯誤容許 (魯棒性)高于在使用更高傳輸速率的情況。即使到已向其傳送Poll幀的無線終端的無線鏈路的狀態較差,使用即將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傳送的Poll幀的最低傳輸速率,使得可能一旦改善到Poll幀傳輸目的地的傳輸的可靠性就傳送Poll幀。可替換地,在高級傳輸方案中使用的候選方法里,可以代替最低傳輸速率而選擇最堅固傳輸方法。堅固傳輸方法是在第一實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如上所述,盡管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未即時被通知,但是甚至通過其中相同無線終端首先執行信道預留、然后傳送添加了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的幀的形式,仍可以獲得與第一實施例中相同的效果。
(第五實施例)因為第五實施例基本上類似于第四實施例,所以下面將主要描述相對于第四實施例而言的第五實施例的附加特征。相對于第四實施例的第五實施例的附加特征在于,當無線終端即將給幀添加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且即將傳送它時,該終端基于先前從傳輸目的地無線終端接收的幀,生成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用于該幀。根據此實施例的無線通信系統具有類似于圖1所示的布置。根據第四實施例的無線基站1必須已經獲得并保持與過去在從該無線終端101接收幀時的接收狀態有關的信息,以便從無線終端101向無線終端101傳送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參照圖9,無線基站1 保持有當在緊接在前的幀交換中從無線終端101接收幀時獲得的信息,然后傳送用于信道預留的幀,即此情況下的CTS自身幀。接著,無線基站1在將該信息添加到CF-Poll幀(圖 9中的“Poll”)時傳送該信息,以給予無線終端101傳輸權。當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被添加到Poll幀時,該幀被作為新的幀處理,并且上述的 “子類型”可以被獨立定義。出于這個原因,此幀在圖9中被寫為“Poll' ”。參照圖9,在用于傳輸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的幀交換之前的幀交換中,響應于數據幀而傳送Ack。然而,無線基站1接收數據幀并獲得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是必需的,而無線基站1傳送Ack不是必需的。例如,當無線終端101傳送尋址到多個無線終端的廣播幀或組播幀時,根據IEEE 802. 11標準,已經接收該幀的無線終端不傳送Ack。具體而言,根據 IEEE 802. 11標準等,甚至對于為其指定單一目的地作為接收狀態的單播幀的響應方式由數據幀的MAC首標部分指定。根據該指定,不返回Ack幀或者完全向后返回確認信息。在此情況下,給定的無線終端傳送數據幀、以及作為該數據幀傳輸目的地的一個或多個無線終端接收該數據幀的周期,即使不傳送諸如Ack幀的任何響應幀,也將被稱為幀交換。另外,在用于獲得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的過去的幀交換中,可以使用基本傳輸方案或高級傳輸方案。圖8僅示出了 Ack到數據幀的一個交換,作為用于獲得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的過去的幀交換。然而,本發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在被設計成執行CSMA/CA(具有載波避免的載波檢測多點接入)的IEEE802. 11無線LAN系統中,某些情況下連續執行幀交換而不用載波檢測。即,可以多次數地執行幀交換,類似于data-Ack-data-Ack-···。此情況下,在 data(數據)和Ack之間的“-”代表IEEE 802. 11中的SIFS(短幀隙)周期。由于數據的接收沒有執行載波檢測,已接收數據的無線終端在經過SIFS之后傳送Ack。已接收Ack的數據傳輸方的無線終端在經過SIFS之后傳送下一個數據。根據IEEE 802. 11標準,在連續的幀交換中的數據基本上對應于通過將從LLC或MAC管理幀生成裝置發送來的幀(狹義上的數據幀或管理幀)分成多個片段(其經過PHY層獨立地無線傳送)而獲得的數據。根據 IEEE 802. Ile標準等,這種數據不限于片段,特別地,可以用數據幀(廣義上的)來獨立地代替。可替換地,本發明可以采取如下幀交換的形式,其中,多個單獨的數據幀(廣義上的) 被組合(其可以在PHY層一級而不是MAC層一級上組合),并作為一個數據幀被多次地連續傳送。當無線終端101即將執行對于無線基站1的多個這種連續幀交換時,無線基站 1可以從接收從無線終端101所傳送的最后一個數據幀的狀態中,獲取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可以從該幀中一個或多個字段里的信息,確定給定的幀是否是連續幀交換中最后的數據幀。例如,在IEEE 802. 11無線LAN系統中,在MAC首標的幀控制字段中準備了 “MoreFrag”位。當“ 1”被寫入此位時,它表示隨后還有幀交換。如果“0”被寫入此位,則可以確定該幀是最后的數據幀。根據IEEE802. Ile標準等,接收方可以通過使用讓數據幀傳送方的無線終端利用持續時間/ID字段的數值通知幀交換結束的機制,作出這種確定。另外,讓數據幀傳送方的無線終端傳送用于通知幀交換結束的特定幀,允許接收的無線終端識別出連續幀交換的結束,并基于該特定幀接收狀態獲取信息作為與從傳送無線終端的接收狀態有關的信息。可替換地,可根據強加在連續執行幀交換的周期上的限制,來確定最后的幀。例如,根據IEEE 802. Ile標準等,由于確定了可以進行連續傳輸的時間的最大周期, 所以當該時間已經過去時,可以確定在時間過去之前所接收的幀就是連續幀交換中的最后的幀。根據以上描述,足以從接收從無線終端所傳送的最后的數據幀的狀態中獲取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然而,這種幀不必限于在幀交換結束時接收的最后的幀。例如,可以使用通過對在緊接在先于最后的幀交換的幀交換中多個接收幀的接收狀態進行統計處理(例如求平均)而獲得的信息。這使得可能通知統計信息作為有關過去接收狀態的信息。艮口, 這使得可能通知處于無線終端之間較長間隔中的時間變化水平上的信息,而不是通知時間軸上的局部信息。當即將以預定間隔而不是在相同連續幀交換中來通知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時,這種信息可以成為向其通知該信息的無線終端之間的有效信息。另外,本發明不必限于從尋址到自身終端的幀中獲取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并且信息所基于的幀不必限于數據幀。設想例如在BSS中容納多個(此情況下為兩個)無線終端的情況,如圖10所示。例如,根據IEEE 802. Ile標準,不但允許無線終端通過無線基站向同一 BSS中的另一無線終端傳送數據,而且允許無線終端與另一終端直接進行通信。無線基站1可以觀測(接收)無線終端101執行與無線終端102的幀交換,在無線基站1中保持與來自無線終端101的幀的接收狀態有關的信息,并且然后向無線終端101通知該信息。來自處于觀測之下的無線終端101的幀,可以是數據幀(廣義上的)或諸如對于從無線終端102傳送的數據幀的Ack幀的控制幀。如上所述,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可以從過去的幀交換中獲取。具體而言,可以獲取基于統計的信息,其對于向其通知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的無線終端是有效的。此信息可由根據第四實施例的無線終端使用。(第六實施例)第六實施例基于第一到第五實施例,下面將主要描述第六實施例與第一到第五實施例之間的不同點。第六實施例區別于這些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相對于基本傳輸方案和高級傳輸方案的接收方案。在第一實施例中,基本傳輸方案被定義為總是需要處理BSS中的傳輸和接收的方案。然而,在第六實施例中,基本傳輸方案被定義為能夠在基本接收方案和高級接收方案中進行接收與解碼的方案。與此相反,高級傳輸方案被定義為可以在高級接收方案中執行接收與解碼、而不能在基本接收方案中成功解碼PHY數據(盡管它可以解碼PHY前置碼 (preamble))的方案。甚至在這種限制下,根據第一到第五實施例,即使存在僅能處理基本接收方案的無線終端,仍舊可以讓該無線終端執行信道預留。例如,高級傳輸方案可以被定義為從多個傳輸天線傳送信號的傳輸方案。圖IlA示出了此方案的示例。此情況下,在傳送方(Tx)使用兩個傳輸天線Ant. tl和Ant. t2,但是天線的數量不限于兩個,可以為η (η 2或更大的整數)。假設信號S1和&分別從傳輸天線Ant. tl和Ant. t2被傳送。設&為傳輸信道響應。例如,在接收方(Rx),兩個接收天線 Ant. rl和Ant. r2所用于的無線終端,可以通過將從各天線接收的信號巧和r2乘上估計的傳輸信道響應H1的逆矩陣,估計傳輸信號S1和S2 (估計的信號用&和&表示)。照此方式, 傳輸速率可以增加到傳輸天線數量的倍數(在圖IlA示出的示例中,傳輸速率被加倍)。使用多個傳輸天線和多個接收天線的通信系統稱為MIMO(多路輸入多路輸出)系統。例如,在圖IlB示出的示例中,通過使用基本傳輸方案執行傳輸。在包含一個傳輸天線Ant.tl的傳輸裝置中使用的傳輸方案是基本傳輸方案。與此相反,接收方可以通過一個接收天線接收信號,或可以通過多個接收天線(在圖IlB示出的示例中為兩個天線Ant. rl和Ant.rf)執行接收,如圖IlB所示的示例。基本接收方案是包含一個不能解碼從多個傳輸天線傳送的PHY數據信號的接收天線的方案,盡管該天線可以解碼PHY前置碼信號。高級接收方案是被配置成接收并解碼從多個傳輸天線所傳送的信號的方案,這是通過使用例如估計傳輸信道響應H2并將接收信號乘上傳輸信道響應的逆矩陣的方法,如圖IlB所示的示例,其中通過多個接收天線接收信號。設想包括兼容高級接收方案的無線終端和僅兼容基本接收方案的無線終端的無線通信系統,假設基本傳輸方案能夠在基本接收方案和高級接收方案中進行接收/解碼, 而高級傳輸方案能夠在高級接收方案中執行接收/解碼、而不能在基本接收方案中解碼 PHY數據,盡管它能夠解碼PHY前置碼。設想,例如BSS具有類似于圖10所示的布置。假設無線終端101是兼容高級接收方案的無線終端,而無線終端102是僅兼容基本接收方案的無線終端。圖10示出了無線終端101與無線終端102直接進行通信的情況。然而,在此這不是必需的。如第一到第五實施例所述,當無線基站1執行與無線終端101的幀交換時,無線終端102檢測具有利用基本傳輸方案從無線基站1傳送的幀的虛擬載波,并在無線基站1和無線終端101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執行幀交換的同時不傳送數據幀。在IEEE 802. 11的無線 LAN系統中,無線終端102接收利用基本傳輸方案從無線基站1傳送的幀,并根據該幀的持續時間/ID字段設置NAV,因為該幀不尋址到自身基站。當無線基站1在幀的持續時間/ID 字段中寫入時間周期,直到與無線終端101的幀交換結束為止時,相對于無線終端102進行信道預留。無線終端102不能解碼基于高級傳輸方案的傳輸幀,盡管它可以解碼這些傳輸幀的PHY前置碼,但卻使虛擬載波檢測有效,從而不干擾無線基站1與無線終端101之間的幀交換。圖12到15分別對應示出第一到第五實施例的圖5至8。參照圖12到15,無線基站1和無線終端101被描述為兼容基本和高級的傳輸/接收方案。然而,在第六實施例中, 如果它們僅兼容高級接收方案則足以。在IEEE 802. 11無線LAN系統中,如圖12所示,允許已經接收了 RTS幀并設置了 NAV的無線終端,當在從RTS幀接收結束時(在該時間點,從PHY層向MAC層通知 PHY-RXEND. indication)開始的(2XSiFS) + (CTS_Time) + (2XSlot)的期間、未向 MAC層通知指示開始接收可在PHY層接收/解碼的幀的信號(PHY-RXSTART. indication)時, 刪除設置的NAV。此情況下,SIFS(短幀隙)是在幀之間設定的最小時間單位,用于傳送作為響應的控制幀。CTS_Time是估計的由CTS幀空中傳播所占用的時間,并且是從接收RTS幀的速率和CTS幀的長度中計算出的時間。時隙是根據PHY層定義的時間單位,是通過最短時間(CCATime)、最長需要時間(RxTxTurnaroundTime)、預計的必要時間 (AirPropagationTime)與標定時間(MACProcessingDelay)之和來提供的;其中,在最短時間(CCATime)期間可通過使用CCA(載波信道評價)機制執行物理載波檢測,以檢測空中是繁忙還是空閑,在最長需要時間(RxTxTurnaroundTime)內PHY層從接收切換到傳輸,在預計的必要時間(AirfropagationTime)內來自傳送終端的傳輸信號到達接收終端,標定時間(MACProcessingDelay)是在MAC層處理幀的時刻與MAC層向PHY層傳送響應幀的時刻之間。參照圖12,假設被設計成執行MIMO調制的方案用作高級傳輸方案,并且無線終端 102不能處理被設計成執行MIMO解調的方案作為接收方案。此情況下,當無線終端102接收使用MIMO調制的CTS幀(此情況下,為通過給該CTS幀添加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而獲得的CTS'幀)或數據幀時,無線終端102不能產生PHY-RXEND. indication,并且不能根據接收信號的PHY首標部分的前置碼布置而將其通知給MAC層。結果,無線終端102可能刪除 NAV。如果在以后的無線基站1與無線終端101之間進行幀交換期間,通過傳輸功率控制來減少傳輸功率,則可能發生如下情況,即無線終端102無法通過物理載波檢測來檢測幀交換,并且傳送幀以干擾無線基站1與無線終端101之間的通信。為了避免伴隨NAV被無線終端102刪除的這一問題,經MIMO調制的信號的PHY首標部分的前置碼布置優選地兼容未經MIMO調制的信號的PHY首標部分的前置碼布置。根據IEEE 802. 11MAC,存在強加在來自控制系統的響應幀的傳輸速率上的限制。 在與將對其作出響應的初始幀相同的PHY選項(S卩,IEEE 802. IlPHY規范中的一種,例如 802. Ila OFDM或802. 11DS-SS)中,選擇低于BSS基本速率組中初始幀傳輸速率的傳輸速率中最高的傳輸速率。BSS基本速率組包括必須支持由BSS無誤地進行傳輸/接收的傳輸速率,并利用信標幀或探測響應幀進行通知,如同在上述工作速率組的情況下。MIMO傳輸方案包括通過空間多路復用將傳輸速率增至天線數量倍數的SDM(空分多路復用)(圖25A)方案,和不用改變傳輸速率就獲得傳輸分集(diversity)效果的 STC(空間時間編碼)方案(圖25B)。假設具有傳輸天線數為1的OFDM的BSS基本速率組包括6、12、M*36Mbps。此情況下,如果傳輸天線的數量在SDM方案中限定為從1到3,則可以從通過6、12、M和36Mbps乘上2或3而獲得的傳輸速率中確定BSS基本速率組。此情況下,例如,MIM0-0FDM中的傳輸速率為6 XM、12 XM、24 XM和36 XM Mbps (M=傳輸天線的數量),而MIMO的BSS基本速率組可從上述的傳輸速率中定義為6 X 2、6 X 3J4X 2和 MX3Mbps。此情況下,盡管6X2Mbps等于12Mbps,但是此表達式明確表示出傳輸天線的數量為2,并且6-Mbps流是雙工的。在STC方案的情況下,由于例如傳輸速率即使在由兩個傳輸天線執行傳輸時也未增加,所以MIM0-0FDM的傳輸速率被定義為6 (STC)、12 (STC)、 24(STC)和36(STC)Mbps。MIM0-0FDM是目前接受的、用于IEEE 802. 11任務組η的無線LAN 的未來標準的技術。在以使用MIMO作為高級傳輸方案為前提的此實施例中,高級傳輸方案中的最低傳輸速率在SDM方案中為6 X 2Mbps,在STC方案中為6Mbps。用后向兼容在此實施例中對其進行響應的幀的PHY項中的最低傳送速率來代替在CTS傳送速率上的上述限制。假設在使用802. 1 IaOFDM和MIMO的系統中,RTS幀以54Mbps OFDM被傳送,并且,BSS基本速率組包括6、12、24、36Mbps OFDM和使用SDM方案的6X2、 6X3、24X2禾口 24X3Mbps MIM0-0FDM。此情況下,盡管假定CTS幀以36Mbps OFDM被傳送, 但是此情況下采用6 X 2Mbps MIM0-0FDM。為了減少基于RTS幀的持續時間/ID字段計算CTS幀的持續時間/ID的誤差,可基于考慮將利用MIMO執行后續傳輸而作出的計算,設置RTS幀的持續時間/ID字段。此情況下,MIMO傳輸,如同從單個天線進行傳輸的情況下,較低的速率(具有較低編碼速率的低階調制方案,如BPSK(二進制相移鍵控))在錯誤容許上是更優的。因此,在 CTS傳輸中,考慮錯誤容許而選擇BSS中每個天線的最低傳輸速率。如果每個天線的傳輸速率保持相同,則STC方案的使用保證了高錯誤容許。因此,選擇使用STC的傳輸速率來用于 CTS傳輸。為了將CTS幀轉換成MIMO幀以及掌握傳輸信道狀態,CTS傳輸優選地通過使用盡可能多的、多到不發生信息誤差的程度的傳輸天線來執行。假設包括3個天線的無線終端已經通過使用2個天線傳送了 CTS幀。此情況下,即使2個傳輸天線的傳輸信道較差,仍然存在剩余一個天線的傳輸信道良好的可能性。此情況下,與使用只來自兩個天線的信息相比,通過使用3個天線傳送信息,使得可能以CTS接收方的無線終端中后來要傳送的數據的更高程度的空間多路復用來進行確定。因此,CTS幀可以通過使用以這種方式考慮到錯誤容許而可以使用的最大數量的天線來傳送。可替換地,使用考慮了在上述802. 11中強加在用于CTS幀的傳輸速率上的限制的傳輸速率,來代替在高級傳輸方案中簡單地使用最低傳輸速率,是可以滿足的。例如,CTS幀以傳輸速率Txa被傳送。Txa是等于或低于用于MIM0-0FDM的BSS基本速率組中T)(b的傳輸速率中最高的速率。Txb是等于或低于用于OFDM的BSS基本速率組中RTS幀的傳輸速率的傳輸速率中最高的速率。假設RTS幀以54Mbps OFDM被傳送,并且BSS基本速率組包括6、12、24、36Mbps OFDM 和使用 MIM0-0FDM 中 SDM 方案的 6X 2、6X 3、24X2 和 24X 3Mbps MIM0-0FDM。此情況下,由于Txb為36Mbps,所以包含在MIM0-0FDM中BSS基本速率組內的6X3Mbps是Txa。 即,以 6 X 3Mbps MIM0-0FDM 傳送 CTS 幀。如圖25A和25B所示,MIMO傳輸中所用的傳輸方案粗略地包括SDM方案和STC方案。如上所述,由于選擇每個天線的較低傳輸速率作為CTS傳輸中的速率,所以如果例如 0FDM-MIM0 BSS基本速率組中的6 X 3Mbps和M X 3Mbps可用,則選擇前者。假設每個天線的傳輸速率保持相同。此情況下,如果0FDM-MIM0 BSS基本速率組中的6 X 2Mbps和0FDM-MIM0 BSS基本速率組中的6 (STC)Mbps可用,則選擇后者,這表現出在CTS傳輸中較高的錯誤容許。設想6 X 2Mbps和12 (STC)Mbps。此情況下,盡管前者在每個天線的傳輸速率中更低,但是不是必然適于表示傳輸速率其中一個特定速率具有更高的錯誤容許(這是因為前者在 BPSK中是雙工的,而后者是QPSK中的STC)。此情況下,盡管它取決于操作策略,但是明確展示出最高錯誤容許的傳輸速率,例如6 (STC)Mbps,通常被設置為0FDM-MIM0 BSS。假設BSS基本速率組包括6、12、M和36Mbps,并且在OFDM和MIM0-0FDM中使用 STC方案,具有用于2個天線的6 (STC)、12 (STC)、24 (STC)和36 (STC),以及用于3個天線的 6 (STC)、12 (STC)、24 (STC)和 36 (STC)Mbps MIM0-0FDM。此情況下,當以 54Mbps OFDM 接收RTS幀時,根據IEEE 802. IlMAC的限制,傳輸以36Mbps OFDM執行。然而此情況下,可以使用用于3個天線的36 (STC)Mbps MIM0-0FDM.這使得可能選擇最堅固的傳輸方案,同時滿足現存的802. IlMAC的限制。如上所述,即使在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傳送的信號只能利用高級接收方案接收與解碼的限制下只存在僅兼容基本接收方案的無線終端,仍然可以通過讓該無線終端預留信道來保證穩定的通信。另外,即使未識別出僅兼容基本接收方案的無線終端屬于同一 BSS、或在其通信區域(部分地)重疊該BSS通信區域的另一 BSS中存在無線終端,仍然采取保護措施阻止該無線終端,由此保證穩定的通信。特別地,當MIMO調制被用作高級傳輸方案時,可以獲得上述效果。另外,在MIMO 調制中,可以提高幀交換的可靠性。而且,可以通過添加用于增加數據傳送方的數據的空間復用程度的確定來獲得上述效果。(第七實施例)第七實施例是基于第一到第六實施例的,因此下面將主要描述第七實施例與這些實施例之間的不同點。第七實施例區別于第七實施例所基于的其它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對于無線通信系統,如IEEE802. 11無線LAN系統中的每個BSS、ESS等,當組成此系統的所有無線終端(包括無線基站)兼容高級傳輸/接收方案時,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傳送用于使不是要與其執行幀交換的目的地無線終端的無線終端執行信道預留的幀。盡管組成此系統的所有無線終端(包括無線基站)兼容高級接收方案,但是沒有高級傳輸方案的無線終端也可以存在于該系統中。例如,考慮在具有與圖10所示相同布置的無線通信系統中的無線基站1和無線終端101與102兼容高級傳輸/接收方案的情況。如圖16所示,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在具有高級傳輸/接收方案的無線終端之間以及在無線基站1與無線終端101之間,執行類似 "RTS-CTS'-…”的幀交換。無線終端102可以接收并解碼利用高級傳輸方案所傳送的幀, 因此可以接收并解碼利用高級傳輸方案所傳送的RTS幀,并設置NAV作為虛擬載波檢測。即使無線基站1和無線終端101兼容高級傳輸/接收方案,并且無線終端102僅兼容高級接收方案,無線終端102仍然執行與在無線基站1與無線終端101之間的幀交換相同的操作,由此獲得與上述相同的效果。如第一實施例中所述,RTS和CTS'幀的幀交換可以省略,從而數據幀在幀交換開始時利用高級傳輸方案被傳送,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Ack'幀)被添加到要利用高級傳輸方案返回的Ack幀。可替換地,執行類似RTS-CTS' -Data-Ack'-…的幀交換,以經常向數據幀傳送方通知有關接收狀態的幀。此實施例中的高級傳輸方案是例如在第六實施例中描述的傳輸方案,其中信號從多個傳輸天線傳送。高級接收方案是能夠接收/解碼從多個傳輸天線傳送的信號的接收方案。作為這種從多個天線傳送的信號的通信方案,MIMO是可用的。此情況下,高級傳輸方案是MIMO調制,高級接收方案是MIMO解調。此情況下,作為在利用脈沖串傳輸所執行的幀交換中的即將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傳送的第一幀的傳輸速率,選擇最低傳輸速率或選擇最堅固的傳輸方法,以提高以后的連續脈沖串傳輸的可靠性。
如上所述,當不必利用基本傳輸方案傳送信號時,通信效率可以提高,并且,可以通過利用高級傳輸方案開始幀交換,提高連續脈沖串傳輸的可靠性。(第八實施例)第八實施例基于第六實施例,因此下面將主要描述它們之間的不同點。第八實施例與第六實施例之間的不同點在于,在第六實施例中,作為已經向其傳送幀來使終端預留信道的實際傳輸目的地的無線終端,向傳輸源無線終端通知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而在第八實施例,要向其通知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的無線終端不限于此無線終端。假設此實施例中的無線通信系統具有類似于圖10所示的布置。假設無線基站1 和無線終端101兼容基本和高級的傳輸/接收方案,而無線終端102僅兼容基本傳輸/接收方案。可替換地,無線基站1和無線終端101可以兼容基本和高級的傳輸方案以及高級接收方案,而無線終端102僅兼容基本的傳輸/接收方案。此情況下,高級接收方案能夠接收并解碼利用基本傳輸方案傳送的信號。例如,如圖17所示,無線基站1利用基本傳輸方案,向無線終端101傳送用于給予傳輸權的幀(IEEE 802. 11 標準中的 CF-Poll,或 IEEE 802. lie 標準中的 QoS CF-Poll), B 經接收該幀的無線終端102設置NAV,用于由Poll幀指定的周期。一旦通過Poll幀獲得傳輸權,無線終端101就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向無線基站1傳送RTS幀。無線基站1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傳送添加了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I_rx)的CTS幀(CTS'幀)作為RTS幀的響應。通過從無線基站1獲得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無線終端101可以控制下一個數據幀傳輸中的傳輸方法。一旦添加了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Ack'幀),無線基站1就可以傳送Ack 幀作為關于來自無線終端101的數據幀的施加幀(applied frame)。可替換地,無線基站1 和無線終端101在接收Poll幀之后可以只執行data-Ack'的幀交換,而省略RTS-CTS'的幀交換。參照圖17,無線終端101向無線基站1傳送RTS幀。然而,無線終端101可以向兼容高級傳輸/接收方案的另一無線終端(例如,無線終端104)傳送RTS幀。一旦接收到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從無線終端101傳送的RTS幀,無線終端104就執行與上述無線基站1相同的操作,即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傳送添加了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的CTS'幀作為RTS幀的響應,以及類似的操作,除無線基站自身傳送Poll幀以外。另外,如圖18所示,首先傳送用于信道預留的RTS幀,然后在返回CTS響應之后, 在傳輸Poll幀時可以通知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此情況下,有關CTS幀接收狀態的信息通過Poll幀被傳送,因此存在如下限制只能在已經向其傳送了 Poll幀的無線終端101執行到無線基站1的傳輸時,即執行上行傳輸時,使用該信息。另外,IEEE 802. 11無線LAN系統或類似系統具有預先設置期間執行信道預留的周期(CFP 爭用空閑周期)的機制。例如,稱為“CF參數設置元素”的字段可以設置在信標幀或探測響應幀中,其可通知CFP可以被設置成怎樣的周期和多長。通過此通知,無線終端預先掌握了 CFP的開始點,并設置NAV。使用IEEE 802. 11無線LAN系統中稱為PCF(點協同功能)的功能時,執行此操作。例如,根據IEEE802. Ile標準,可以通過使用除信標幀或探測響應幀以外的幀來設置CFP。在CFP中,無線終端可以只在從無線基站接收Poll幀時才傳送數據幀(廣義上的)。通過使用此機制,即使存在僅兼容基本接收方案的無線終端, 具有傳輸權的無線終端仍然可以像第七實施例中的一樣,一旦使無線終端執行信道預留,就利用高級傳輸方案開始幀交換,而不用在幀交換開始時傳送用于信道預留的幀。此情況下,選擇最低傳輸速率作為在利用脈沖串傳輸所執行的幀交換中利用高級傳輸方案所傳送的第一幀的傳輸速率,或選擇最堅固的傳輸方法,使得可能提高后面的連續脈沖串傳輸中的可靠性。如上所述,甚至除向其傳送信道預留幀的無線終端以外的無線終端,可以向另一無線終端通知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并可以一旦提高了連續的后續脈沖串傳輸的可靠性就開始通信。(第九實施例)第九實施例基本上與第七實施例相同,因此下面將主要描述它們之間的不同點。 第九實施例區別于第七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只傳送添加了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的幀, 不像第七實施例,其中分別提供用于信道預留的幀和添加了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的幀。考慮對于無線通信系統、例如IEEE 802. 11無線LAN系統中的每個BSS、ESS等,組成此系統的所有無線終端(包括無線基站)兼容高級傳輸/接收方案的情況,或者組成該系統的所有無線終端(包括無線基站)兼容高級接收方案、而它們中的一些不兼容高級傳輸方案,就像第七實施例中那樣的情況。例如,考慮一種情況,其中,在具有與圖10所示相同布置的無線通信系統中,無線基站1和無線終端101兼容高級傳輸/接收方案,并且至少無線終端102兼容高級接收方案。如圖19所示,無線基站1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向無線終端101傳送添加有與過去從無線終端101接收的幀的接收狀態有關的信息的Poll幀(Poll'幀)。由于無線終端102可以接收并解碼來自無線基站的Poll'幀,所以設置NAV。通過這個操作,防止無線終端102干擾在無線基站1與無線終端101之間的后續幀交換。此情況下,存在如下限制無線終端101只能在向其已經傳送了 Poll幀的無線終端101執行到無線基站1的傳輸時,即執行上行傳輸時使用該信息。此情況下,一旦選擇了高級傳輸方案中傳輸速率的最低傳輸速率或高級傳輸方法中最堅固的傳輸方法,就傳送添加了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的Poll幀(Poll'幀)。參見第五實施例中描述的獲取/保持方法,獲取/保持方法用于與來自無線終端 101的過去的幀的接收狀態有關的信息,其通過Poll'幀傳送。參照圖9,可以省略利用基本傳輸方案傳送的CTS自身幀。代替圖19的操作,無線終端101可以一接收到Poll'幀就向無線基站1傳送RTS 幀,并且,無線基站1可以一從無線基站1接收到RTS,就通過CTS幀向無線終端101通知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如圖20所示。這使得無線終端101可能用作一個實體,并增加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的準確性。如圖21所示,在無線基站1向無線終端101通知添加了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的 RTS幀之后,無線基站1可以從無線終端101接收CTS幀,以提高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的準確性,并可以通過Poir幀再次向無線終端101通知該信息。在圖21所示的情況下,無線基站1用作一個實體,以提高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的準確性。將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添加到RTS幀,使得該RTS幀被當作新的幀處理。即,上述的“子類型”可以被獨立定義。參照圖21,因此,此幀被寫為“RTS" ”。此情況下,一旦選擇了在高級傳輸方案中傳輸速率的最低傳輸速率或高級傳輸方案中傳輸方法的最堅固的傳輸方法,就傳送添加了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的RTS幀(RTS" 幀)。可替換地,下行數據幀可以在將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添加到該幀(data'幀)之后,從無線基站1向無線終端101傳送。無線終端101可以在返回Ack幀作為響應、或一旦從無線基站1接收Poll幀就傳送數據幀、或主動傳送數據幀時,使用此信息用于傳輸控制。 相反,無線終端101可以向另一無線終端(包括無線基站)傳送data'幀,以便允許接收無線終端使用該信息用于傳輸控制。此情況下,在傳送添加了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的數據幀(data'幀)中,無線終端 101選擇高級傳輸方案中傳輸速率的最低傳輸速率或高級傳輸方法的最堅固的傳輸方法。還如第七實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九實施例中的高級傳輸方案是從多個傳輸天線傳送信號的傳輸方案,例如如第六實施例所述。高級接收方案是能夠接收并解碼從多個傳輸天線所傳送的信號的接收方案。作為這種從多個天線傳送信號的通信方案,MIMO是可用的。 此情況下,高級傳輸方案是MIMO調制,高級接收方案是MIMO解調。如上所述,如果不必利用基本傳輸方案傳送信號,如同所有相鄰的無線終端兼容高級接收方案的情況,則可以通過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傳送添加了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的幀作為幀交換的開始幀,來提高通信效率和連續脈沖串傳輸的可靠性。(第十實施例)第十實施例基本上與第八實施例相同,因此下面將主要描述它們之間的不同點。 第十實施例在以下點不同于第八實施例。在第八實施例中,在使另一無線終端預先執行信道預留之后,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被添加到響應幀。相反,在第十施例中,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被添加到用于開始幀交換的幀,如同第九實施例。此實施例中的無線通信系統具有類似于圖10所示的布置。例如,如圖22所示,在存在僅兼容基本接收方案的無線終端102的情況下,使無線終端102通過使用信標幀的CF 參數設置元素來預先設置NAV。類似的,無線終端101設置NAV用于CFP。參照圖22,信標幀的開始時間點與識別CFP和設置NAV的時間點相符。然而,信標幀的開始時間點可以根據例如空中是否繁忙而被延遲。無線終端從先前的信標幀中掌握下一個CFP開始時間點。 照此方式,在使無線終端預先執行信道預留之后,可以通過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傳送添加了有關接收狀態的RTS幀(RTS"幀),來開始幀交換。甚至已經設置NAV的無線終端101可以通過識別尋址到無線終端101的RTS幀的傳輸源終端是無線基站,來許可即使在NAV下的CTS響應。根據IEEE 802. 11標準等,即使在NAV下,將對來自已經獲得傳輸權的無線終端的RTS幀作出CTS響應。此情況下,一旦選擇了高級傳輸方案中傳輸速率的最低傳輸速率或高級傳輸方法的最堅固的傳輸方法,就傳送添加了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的RTS幀(RTS"幀)。如上所述,如果不必在預留信道的周期內利用基本傳輸方案執行傳輸,則可以通過利用高級傳輸方案傳送添加了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的幀作為幀交換開始幀,來提高通信效率和連續脈沖串傳輸的可靠性。(第^^一實施例)第十一實施例基本上與第一到第十實施例相同,因此下面將主要描述相對于這些實施例的附加特征。第十一實施例相對于第一到第十實施例的附加特征在于,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例如是接收幀的接收電場強度。當從另一無線終端向給定的無線終端通知接收電場強度時,給定的無線終端估計在其自身與該另一無線終端之間的傳輸信道特性,并可在向該另一無線終端傳送幀時將其反映在傳輸控制中。假設此實施例中的無線通信系統具有類似圖10所示的布置。如圖 12所示,當即將執行幀交換時,無線終端101例如一從無線基站1接收RTS幀,就以表格的形式,保持接收電場強度作為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還保存傳輸源無線終端的標識符,例如 IEEE 802. 11無線LAN系統中的MAC地址或AID (關聯ID)。當要保持這種信息時,可以使用表1:
MAC地址(16進制表示)接收電場強度[d&n]0x55 0x44 0x33 0x22 Oxll 0x00-48Oxll 0x22 0x33 0x44 0x55 0x66-52當給定的無線終端即將向另一無線終端傳送幀時,該給定的無線終端參照此表, 將對應傳輸目的地無線終端的信息,即接收電場強度,作為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寫入所分配的字段中,并傳送該幀。接收電場強度可以作為實際接收電場強度的功率值、或通過某種規則所確定的電平值而被通知。可替換地,如同在第五實施例中所述的情況,無線終端可以使用例如通過觀測多個接收幀并計算這些幀的平均值而獲得的值,以便獲得在其自身與期望的無線終端之間的統計的接收電場強度。可以確定接收電場強度閾值,從而在接收幀的接收電場強度等于或高于給定值時,可以確定傳輸信道特性良好,并且可以保持指示給定的接收電場強度是否超過該閾值的信息。例如,這種接收電場強度是否超出閾值可以用1或0表示,以代替表1中的接收電場強度。當幀將要被傳送時,這種信息可作為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被寫入所分配的字段中。代替接收電場強度,SNR(信噪比)、SIR(信號干擾比)、SINR(信號與干擾加噪聲比)、接收EVM(誤差向量幅度)等可以用作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可替換地,此信息可以是從上述一個值中導出或從多個元素的組合中估計出的傳輸信道特性。可替換地,此信息可以是高達接收機性能的極限等級,極限等級是從上述一個值中導出或從多個元素的組合中計算出的。作為另一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可以使用從各個天線之間的傳輸信道值中計算出的空間相關。當接收的信號是利用MIMO傳輸而傳送的信號時,此空間相關值從用于傳輸信道估計的已知信號中獲得,該傳輸信道估計形成為用于MIMO傳輸。接收機可以從空間相關值中辨別出可用的空間多路復用數量,并可以使用該值作為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如果該已知信號已經利用MIMO傳輸被傳送,則上述已知信號已經先于數據信號被傳送。因此,空間相關值是在執行MIMO傳輸時獲得的信息。因此,通知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另外,在接收時的速率信息可以與接收電場強度、SNR、SIR、SINR、接收EVM等結合而被保持,并且在幀將要被傳送時,該組合可以作為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被寫入所分配的字段中。
表中信息可以被進行老化處理(aging processing),例如,可以根據從接收產生信息的幀開始的時間的經過,被丟棄或初始化。如上所述,可以更多地指定第一到第十實施例中的有關幀接收狀態的信息。這允許被通知了特定索引作為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的無線終端,使用該信息用于在其自身與已經通知該信息的無線終端之間的傳輸信道估計。這使得可能提高幀傳輸控制的準確性和無線終端之間的通信質量。(第十二實施例)第十二實施例基本上與第十一實施例相同,因此下面將主要描述它們之間的不同點。第十二實施例區別于第十一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于,接收幀的誤碼率被用作有關幀接收狀態的信息。幀的誤碼率可以例如是例如比特誤碼率、分組誤碼率、或PHY層的幀誤碼率、或 MAC層的CRC錯誤。比特誤碼率、分組誤碼率、或幀誤碼率是通過觀測多個接收幀來獲得的,如第五實施例所述。可替換地,用于誤碼率的閾值可預先確定,并可以將獲得的誤碼率與該閾值進行比較。誤碼率是否超過閾值可以作為信息被保持。在保持這種信息的表中,每個誤碼率或表示誤碼率是否超過閾值的信息“1”或“0”被寫入表1中接收電場強度項的位置中。當CRC錯誤將被用作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時,可以使用來自相應無線終端的最后接收幀中CRC錯誤的存在/不存在,或者可以使用如同第五實施例中通過觀測多個接收幀而獲得的CRC錯誤的發生率。而且,接收時的速率信息可以結合誤碼率被保持,并且該組合在幀即將被傳送時, 可以作為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被寫入所分配的字段中。如上所述,可以更多地指定第一到第十實施例中的有關幀接收狀態的信息。這允許被通知了特定索引作為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的無線終端,使用該信息用于在其自身與已經通知該信息的無線終端之間的傳輸信道估計。這使得可能提高幀傳輸控制的準確性和無線終端之間的通信質量。(第十三實施例)第十三實施例基本上與第一到第十實施例相同,因此下面將主要描述相對于這些實施例的附加特征。第十三實施例相對于第一到第十實施例的附加特征在于,指定了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I_rx)的應用目的。此信息用作用于已接收其的無線終端的傳輸控制信肩、ο根據第一到第十實施例的描述,已經接收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I_rx)的無線終端,使用該信息用于對將要傳送的下一幀的傳輸控制。在第十三實施例中,此信息被用于例如傳輸速率的調節。可替換地,該信息可以用于調節即將傳送的幀的傳輸功率,或可以用于調節第六實施例描述的MIMO系統中的傳輸天線的數量。作為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I_rx), 例如,可以使用類似第十一或第十二實施例中所述的信息。圖23示出了無線基站1中傳送/接收裝置的布置。無線基站1至少包括天線10、接收裝置11、接收控制裝置12、信息處理裝置13、傳輸控制裝置14和傳送裝置15。例如,當通過用戶的操作指示信息處理裝置13產生傳輸數據或傳送傳輸數據(在發布傳輸請求時)時,信息處理裝置13向傳輸控制裝置14傳送該傳輸數據。此傳輸數據例如可以是IP分組。傳輸控制裝置14執行例如符合IEEE 802.11 標準規范(包括作為IEEE 802. 11的修訂、推薦操作的標準規范)的預定的傳輸處理,包括產生要向另一或其它無線基站或無線終端廣播、組播或單播的幀。此情況下生成的例如在 IEEE 802. 11中定義的MAC幀的數字數據,通過傳送裝置15轉換為具有預定頻率的無線電信號。此信號然后作為傳輸信號被傳送到另一無線基站或無線終端。信息處理裝置13可以與有線網絡16相連。一旦從有線網絡16接收到數據,信息處理裝置13就以同一方式處理該數據,并在數據尋址到另一無線基站或無線終端時輸出結果數據作為傳輸信號。從天線10輸入的接收數據通過包括接收裝置11中的解調和解碼的處理,形成為接收信號。當此信號被輸入到接收控制裝置12時,對于該信號執行符合IEEE 802. 11標準或類似標準的預定接收處理。接收控制裝置12將該接收信號轉換為作為數字數據的MAC 幀,從MAC幀的數據字段中提取接收數據,并將其傳送到信息處理裝置13。此情況下,信息處理裝置13執行處理,例如在顯示器上顯示該接收數據。注意,信息處理裝置13可以執行不同于上述處理的多種信息處理。當信息處理裝置13與有線網絡16相連接,且該接收數據尋址到與有線網絡16相連的另一終端,如另一基站時,該數據被從信息處理裝置13輸出到有線網絡16。無線基站1通過接收控制裝置12從無線終端101獲得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1_ rx),并向傳輸控制裝置14通知該信息。當向無線終端101傳送幀時,傳輸控制裝置14使用此信息用于傳輸控制。例如,傳輸控制裝置14以表格的形式,保持來自每個無線終端的有關接收狀態的信息(I_rx)。表2是此表的示例。在此示例中,對無線終端側的接收機性能的極限等級的邊緣(margin)的存在/不存在,用“ 1”或“0”表示,如同第十一實施例中的那樣。
權利要求
1.一種無線終端,能夠利用第一發送方式和第二發送方式進行發送,其特征在于, 使用上述第二發送方式來發送第一幀,接收用于通知與接收狀態相關的信息的、使用了上述第一發送方式的第二幀, 發送基于上述與接收狀態相關的信息調整后的、使用了上述第一發送方式的第三幀, 利用上述第一發送方式和上述第二發送方式的發送是基于載波檢測進行的, 上述第一發送方式能夠以第一接收方式進行接收解碼, 上述第二發送方式能夠以上述第一接收方式和第二接收方式進行接收解碼, 上述第一幀中記載有在被除了作為發送目的地的無線終端以外的其它無線終端接收時抑制利用該其它無線終端發送無線信號的期間。
2.一種無線終端,至少能夠利用第一發送方式進行發送,其特征在于, 使用上述第一發送方式發送第一幀,接收用于通知與接收狀態相關的信息的、使用了第二發送方式的第二幀, 發送基于上述與接收狀態相關的信息調整后的、使用了上述第一發送方式的第三幀, 利用上述第一發送方式的發送是基于載波檢測進行的, 上述第一發送方式能夠以第一接收方式進行接收解碼, 上述第二發送方式能夠以上述第一接收方式和第二接收方式進行接收解碼, 上述第二幀中記載有在被除了作為發送目的地的無線終端以外的其它無線終端接收時抑制利用該其它無線終端發送無線信號的期間。
3.一種無線終端,能夠利用第一發送方式進行發送,其特征在于,在接收了使用第二發送方式的第一幀之后,接收用于通知與接收狀態相關的信息的、 使用了上述第一發送方式的第二幀,發送基于上述與接收狀態相關的信息調整后的、使用了上述第一發送方式的第三幀, 利用上述第一發送方式的發送是基于載波檢測進行的, 上述第一發送方式能夠以第一接收方式進行接收解碼, 上述第二發送方式能夠以上述第一接收方式和第二接收方式進行接收解碼, 上述第一幀中記載有在被除了作為發送目的地的無線終端以外的其它無線終端接收時抑制利用該其它無線終端發送無線信號的期間。
4.一種無線終端,能夠利用第一發送方式進行發送,其特征在于, 接收使用了第二發送方式的第一幀,發送用于通知與接收狀態相關的信息的、使用了上述第一發送方式的第二幀, 接收基于上述與接收狀態相關的信息調整后的利用上述第一發送方式的第三幀, 利用上述第一發送方式的發送是基于載波檢測進行的, 上述第一發送方式能夠以第一接收方式進行接收解碼, 上述第二發送方式能夠以上述第一接收方式和第二接收方式進行接收解碼, 上述第一幀中記載有在被除了作為發送目的地的無線終端以外的其它無線終端接收時抑制利用該其它無線終端發送無線信號的期間。
5.一種無線終端,能夠利用第二發送方式進行發送,其特征在于, 接收使用了第一發送方式的第一幀,發送用于通知與接收狀態相關的信息的、使用了上述第二發送方式的第二幀,接收基于上述與接收狀態相關的信息調整后的利用上述第一發送方式的第三幀, 利用上述第二發送方式的發送是基于載波檢測進行的, 上述第一發送方式能夠以第一接收方式進行接收解碼, 上述第二發送方式能夠以上述第一接收方式和第二接收方式進行接收解碼, 上述第二幀中記載有在被除了作為發送目的地的無線終端以外的其它無線終端接收時抑制利用該其它無線終端發送無線信號的期間。
6.一種無線終端,能夠利用第一發送方式和第二發送方式進行發送,其特征在于,在發送使用了上述第二發送方式的第一幀之后,發送用于通知與接收狀態相關的信息的、使用了上述第一發送方式的第二幀,接收基于上述與接收狀態相關的信息調整后的利用上述第一發送方式的第三幀, 利用上述第一發送方式和上述第二發送方式的發送是基于載波檢測進行的, 上述第一發送方式能夠以第一接收方式進行接收解碼, 上述第二發送方式能夠以上述第一接收方式和第二接收方式進行接收解碼, 上述第一幀中記載有在被除了作為發送目的地的無線終端以外的其它無線終端接收時抑制利用該其它無線終端發送無線信號的期間。
7.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接收使用上述第一發送方式下的最低的傳送速率或者最堅固的發送方法發送的上述通知。
8.根據權利要求4或6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第一發送方式下的最低的傳送速率或者最堅固的發送方法發送上述通知。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接收使用上述第二發送方式下的最低的傳送速率或者最堅固的發送方法發送的上述通知。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第二發送方式下的最低的傳送速率或者最堅固的發送方法發送上述通知。
11.根據權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幀是上述第一幀的響應幀。
12.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與上述第二幀的接收狀態相關的信息是基于發送上述第二幀的無線終端在先前接收的幀而生成的。
13.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與上述第二幀的接收狀態相關的信息是基于在先前接收的幀而生成的。
14.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按照上述第一發送方式,從多個發送天線發送信號。
15.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按照上述第一接收方式,從多個接收天線接收信號。
16.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在以上述第一發送方式至少進行最先的幀的發送時,使用該幀的發送目的地無線終端能夠接收處理的最低傳輸速率或者最堅固的發送方法。
1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上述與接收狀態相關的信息包含將多個接收幀的接收狀態統計處理后的信息。
18.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在連續的幀交換中接收多個上述與接收狀態相關的信息的通知。
19.根據權利要求4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在連續的幀交換中發送多個上述與接收狀態相關的信息的通知。
20.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將上述與接收狀態相關的信息設為傳輸路徑特性。
21.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將上述與接收狀態相關的信息設為空間相關。
22.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由上述第一幀許可使用上述第一發送方式來發送的情況。
23.根據權利要求3或6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由上述第二幀許可上述第三幀的發送。
2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將從接收到上述與接收狀態相關的信息的時刻算起的經過時間與閾值相比,如果該經過時間超過該閾值,則發送上述第一幀。
25.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將從發送了上述與接收狀態相關的信息的時刻算起的經過時間與閾值相比,如果該經過時間小于該閾值,則發送該與接收狀態相關的信息。
26.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進行幀的發送和接收的天線;和處理經由上述天線接收的數據的信息處理裝置。
27.根據權利要求4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三幀是數據幀,上述無線終端還包括用于進行幀的發送和接收的天線;和處理上述數據幀所包含的數據的信息處理裝置。
28.根據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無線終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顯不器;用于進行幀的發送和接收的天線;和用于處理經由上述天線接收的數據并輸出到上述顯示器的信息處理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無線終端,能夠利用第一發送方式和第二發送方式進行發送,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第二發送方式來發送第一幀,接收用于通知與接收狀態相關的信息的、使用了上述第一發送方式的第二幀,發送基于上述與接收狀態相關的信息調整后的、使用了上述第一發送方式的第三幀,利用上述第一發送方式和上述第二發送方式的發送是基于載波檢測進行的,上述第一發送方式能夠以第一接收方式進行接收解碼,上述第二發送方式能夠以上述第一接收方式和第二接收方式進行接收解碼,上述第一幀中記載有在被除了作為發送目的地的無線終端以外的其它無線終端接收時抑制利用該其它無線終端發送無線信號的期間。
文檔編號H04L1/16GK102497255SQ20121000488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05年5月27日 優先權日2004年5月28日
發明者中島徹, 宇都宮依子, 旦代智哉, 竹田大輔, 西林泰如, 足立朋子, 高木雅裕 申請人:株式會社東芝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林省| 吕梁市| 建德市| 青田县| 巩留县| 日喀则市| 东乡族自治县| 昭通市| 汕尾市| 新竹县| 邢台市| 鹤山市| 京山县| 黔西县| 颍上县| 浪卡子县| 清水河县| 简阳市| 九江县| 甘孜| 胶州市| 共和县| 本溪市| 涪陵区| 平谷区| 海门市| 大渡口区| 札达县| 苏尼特左旗| 保德县| 惠安县| 乐山市| 石嘴山市| 景德镇市| 青岛市| 凤阳县| 大庆市| 章丘市| 靖江市| 凤台县| 龙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