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遠端干擾距離的確定方法和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了一種遠端干擾距離的確定方法和設備。
背景技術:
TD-LTE (TD-SCDMA Long Term Evolution,時分同步碼分多址長期演進)系統采用時分雙工模式,不同基站間需要保持同步。在遠端基站達到一定的高度級別,且存在“低空大氣波導”現象(此時近似于自由空間傳播,信號可繞過地平面實現超視距傳輸)的情況下,干擾基站在常規下行子巾貞和DwPTS (Downlink Pilot Time Slot,下行導頻時隙)中大功率發射的下行信號,經過傳播時延后可能在受擾基站的UpPTS (Uplink Pilot Time Slot, 上行導頻時隙)到達,從而對受擾基站的UpPTS、甚至是對上行業務數據的接收產生影響。 如圖I所示,為TD-LTE遠端干擾場景的示意圖,在圖I中僅用一個基站的下行信號表示了遠端干擾,但在實際環境中遠端干擾可能是位置相近的一簇基站共同作用的結果,即干擾信號可以是多個基站的下行信號的混疊。如圖2所示,為TD-LTE系統中采用TYPE2 (類型2)的TDD (Time Division Duplexing,時分雙工)巾貞結構(5ms轉換間隔),該巾貞結構的特殊子巾貞包括三個特殊時隙DwPTS、GP (保護時隙)和UpPTS ;DwPTS傳輸小區下行同步信號中的PS S (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主同步信號),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不信道)、F1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ICH(Physical HARQ Indication Channel,物理混合自動重傳指示信道)、F1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等;UpPTS 傳輸 PRACH(Packet Random Access Channel,分組隨機接入信道)以及 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監測參考信號),不能傳輸 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及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GP是DwPTS和UpPTS之間的保護時間間隔,主要是為了避免由于多徑延遲造成的DwPTS中的數據對UpPTS中數據的干擾。為了支持不同尺寸的小區半徑,TD-LTE系統中提供了多種特殊子幀的長度配置選項,即3個特殊時隙的長度是靈活可配的,如表I所示,為特殊子幀的配置格式;例如,在常規CP(Cyclic Prefix,循環前綴)下,對應于最短GP長度的特殊子幀配置為 DwPTS GP UpPTS= 11 I 2 或 DwPTS GP UpPTS= 12 I I ;對應于最長 GP 長度的特殊子幀配置為DwPTS GP UpPTS = 3 : 10 : I。表I
權利要求
1.一種遠端干擾距離的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設備獲得遠端干擾信號的功率;所述基站設備根據所述遠端干擾信號的功率的拖尾開始位置信息以及拖尾結束位置信息確定遠端干擾源與所述基站設備之間的遠端干擾距離。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設備根據所述遠端干擾信號的功率的拖尾開始位置信息以及拖尾結束位置信息確定遠端干擾源與所述基站設備之間的遠端干擾距離,包括所述基站設備對所述遠端干擾信號的功率進行差分操作,并搜索功率差分值的峰值以及峰值所在的位置;其中,所述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為所述遠端干擾信號的功率的拖尾開始位置信息;所述基站設備計算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并通過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確定所述遠端干擾信號的功率的拖尾結束位置信息;所述基站設備根據所述拖尾開始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拖尾結束位置信息確定所述遠端干擾距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設備對所述遠端干擾信號的功率進行差分操作,包括所述基站設備通過如下公式對所述遠端干擾信號的功率進行差分操作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設備搜索功率差分值的峰值以及峰值所在的位置,包括所述基站設備通過如下公式搜索功率差分值的峰值和峰值所在的位置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設備計算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包括所述基站設備通過如下公式計算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其中,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I表示根據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Hiaxlros對取窗的位置進行調整后的調整值,Windiff表示功率差分窗長,pdiff (i) 表示功率差分值。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設備通過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確定所述遠端干擾信號的功率的拖尾結束位置信息,包括所述基站設備從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向后搜索,找到第一個小于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的樣值點為所述遠端干擾信號的功率的拖尾相對于本小區底噪的結束位置; 所述基站設備通過如下公式計算所述樣值點與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相差的樣點個數L :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設備根據所述拖尾開始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拖尾結束位置信息確定所述遠端干擾距離,包括所述基站設備通過如下公式確定所述遠端干擾距離dinterfmaxpos*Ts*c+ Δ d其中,dinterf表示所述遠端干擾距離,maxpos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Ts 表示指定數值,c表示光速,Δ d表示根據拖尾結束位置信息所得到的距離修訂值。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確定方式包括所述基站設備通過如下公式計算Ad:
9.一種基站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獲取模塊,用于獲得遠端干擾信號的功率;確定模塊,用于根據所述遠端干擾信號的功率的拖尾開始位置信息以及拖尾結束位置信息確定遠端干擾源與基站設備之間的遠端干擾距離。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確定模塊包括第一處理子模塊,用于對所述遠端干擾信號的功率進行差分操作,并搜索功率差分值的峰值以及峰值所在的位置;其中,所述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為所述遠端干擾信號的功率的拖尾開始位置信息;第二處理子模塊,用于計算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并通過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確定所述遠端干擾信號的功率的拖尾結束位置信息;確定子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拖尾開始位置信息以及所述拖尾結束位置信息確定所述遠端干擾距離。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設備,其特征在于,第一處理子模塊,進一步用于通過如下公式對所述遠端干擾信號的功率進行差分操作Pdiff (i) = p(i)/p(i+Windiff) i = O, · , Nis-Windiff-I其中,Pdiff (i)表不功率差分值,Nts表不遠端干擾信號包含的米樣點個數,Windiff表不功率差分窗長,P (i)i =0,·,Nts-I表示遠端干擾信號的功率線性值。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設備,其特征在于,第一處理子模塊,進一步用于通過如下公式搜索功率差分值的峰值和峰值所在的位 置,
13.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處理子模塊,進一步用于通過如下公式計算功率差分值的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
14.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處理子模塊,進一步用于從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向后搜索,找到第一個小于谷底平坦部分的均值的樣值點為所述遠端干擾信號的功率的拖尾相對于本小區底噪的結束位置;以及通過如下公式計算所述樣值點與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相差的樣點個數
15.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確定子模塊,進一步用于通過如下公式確定所述遠端干擾距離dinterfmaxpos*Ts*c+ Δ d其中,dinterf表示所述遠端干擾距離,maxpos表示所述功率差分值的峰值所在的位置,Ts 表示指定數值,c表示光速,Δ d表示根據拖尾結束位置信息所得到的距離修訂值。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確定子模塊,進一步用于通過如下公式計算Ad: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遠端干擾距離的確定方法和設備,該方法包括基站設備獲得遠端干擾信號的功率;所述基站設備根據所述遠端干擾信號的功率的拖尾開始位置信息以及拖尾結束位置信息確定遠端干擾源與所述基站設備之間的遠端干擾距離。本發明實施例中,在判斷存在遠端干擾的情況下,可以測量出遠端干擾源與基站設備之間的遠端干擾距離,繼而可以輔助定位遠端干擾小區簇,便于對干擾小區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規避遠端干擾的影響。
文檔編號H04W24/08GK102595471SQ20121000643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0日
發明者李瓊, 董文佳, 陳艷霞 申請人: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