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應用切換方法及通信終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應用切換方法及通信終端。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智能手機等通信終端在需切換應用時通常采用三種方法一、從桌面點擊應用圖標;二、通過長按Home鍵調出最近打開的應用界面,點擊應用圖標;三、在通知欄點擊應用通知進入(如短信、未接來電等)。現(xiàn)有技術在用戶需頻繁在某兩個應用之間切換時會顯得過于繁瑣。例如用戶在瀏覽網(wǎng)頁時與朋友進行短信聊天,用戶需頻繁的拉下通知欄點擊短信回復,之后再返回桌面點擊瀏覽器繼續(xù)瀏覽網(wǎng)頁。增加了用戶的操作復雜度,導致用戶體驗很差。綜上可知,現(xiàn)有通信終端的應用切換技術,在實際使用上顯然存在不便與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進。
發(fā)明內(nèi)容
針對上述的缺陷,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應用切換方法及通信終端,其能夠更為方便地切換主應用和次應用,從而提高用戶體驗。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應用切換方法,包括步驟有收到切換模式啟動指令后,在屏幕上顯示至少一窗口界面,所述屏幕用于顯示主應用,所述窗口界面用于顯示次應用;當所述窗口界面收到觸發(fā)指令后,判斷當前是否存在所述次應用和所述主應用;若存在所述次應用和所述主應用,則將所述主應用切換成新的次應用并顯示于所述窗口界面,將所述次應用切換成新的主應用并顯示于所述屏幕。根據(jù)本發(fā)明所述的應用切換方法,所述窗口界面為透明或半透明的懸浮窗口。 根據(jù)本發(fā)明所述的應用切換方法,所述在屏幕上顯示至少一窗口界面的步驟之后還包括 當所述窗口界面收到位置調節(jié)指令后,根據(jù)所述位置調節(jié)指令對所述懸浮窗口的位置進行調節(jié);和/或當所述窗口界面收到大小調節(jié)指令后,根據(jù)所述大小調節(jié)指令對所述懸浮窗口的大小進行調節(jié)。根據(jù)本發(fā)明所述的應用切換方法,所述當窗口界面收到觸發(fā)指令后,判斷當前是否存在所述次應用和主應用的步驟之后還包括若存在所述次應用但不存在所述主應用,將所述次應用切換成新的主應用并顯示于所述屏幕,同時關閉所述窗口界面。根據(jù)本發(fā)明所述的應用切換方法,所述當窗口界面收到觸發(fā)指令后,判斷當前是否存在所述次應用和所述主應用的步驟之后還包括若不存在所述次應用,則顯示次應用選擇界面;
當所述次應用選擇界面收到次應用選定指令后,將所述次應用選定指令對應的應用設置為次應用;將所述次應用顯示于所述窗口界面。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通信終端,包括有窗口顯示模塊,用于收到切換模式啟動指令后,在屏幕上顯示至少一窗口界面,所述屏幕用于顯示主應用,所述窗口界面用于顯示次應用;判斷模塊,用于當所述窗口界面收到觸發(fā)指令后,判斷當前是否存在所述次應用和所述主應用;第一切換模塊,用于若存在所述次應用和所述主應用,則將所述主應用切換成新的次應用并顯示于所述窗口界面,將所述次應用切換成新的主應用并顯示于所述屏幕。 根據(jù)本發(fā)明所述的通信終端,所述窗口界面為透明或半透明的懸浮窗口。根據(jù)本發(fā)明所述的通信終端,還包括位置調節(jié)模塊,用于當所述窗口界面收到位置調節(jié)指令后,根據(jù)所述位置調節(jié)指令對所述懸浮窗口的位置進行調節(jié);和/或大小調節(jié)模塊,用于當所述窗口界面收到大小調節(jié)指令后,根據(jù)所述大小調節(jié)指令對所述懸浮窗口的大小進行調節(jié)。根據(jù)本發(fā)明所述的通信終端,還包括第二切換模塊,用于若存在所述次應用但不存在所述主應用,將所述次應用切換成新的主應用并顯示于所述屏幕,同時關閉所述窗口界面。根據(jù)本發(fā)明所述的通信終端,還包括選擇界面顯示模塊,用于若不存在所述次應用時,顯示次應用選擇界面;次應用選擇模塊,用于當所述次應用選擇界面收到次應用選定指令后,將所述次應用選定指令對應的應用設置為次應用;次應用顯示模塊,用于將所述次應用顯示于所述窗口界面。本發(fā)明將當前操作的應用定義為主應用,將需要替換的應用定義為次應用;當切換模式被啟動后,在屏幕上顯示窗口界面,所述窗口界面優(yōu)選為透明或半透明的懸浮窗口,所述屏幕用于全屏顯示主應用,所述窗口界面用于顯示次應用;當用戶觸發(fā)窗口界面時,判斷當前是否存在次應用和主應用,若存在則將主應用切換成新的次應用并顯示于窗口界面,同時將次應用切換成新的主應用并顯示于屏幕,以完成主應用和次應用的切換。借此,本發(fā)明只需用戶觸發(fā)窗口界面即可實現(xiàn)主、次應用之間的切換,從而使得應用切換操作變得更為方便,提升了用戶體驗。本發(fā)明尤其適應于用戶需在某兩個應用之間頻繁切換的場
口 ο
圖I是本發(fā)明通信終端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fā)明優(yōu)選通信終端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fā)明應用切換方法的流程圖;圖4是本發(fā)明優(yōu)選應用切換方法的流程圖;以及圖5是本發(fā)明應用切換方法的界面實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圖I是本發(fā)明通信終端的結構示意圖,所述通信終端100可以是手機、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個人數(shù)字助理)、平板電腦等,并且所述通信終端100包括窗口顯示模塊10、判斷模塊20以及第一切換模塊30,其中所述窗口顯示模塊10,用于收到用戶的切換模式啟動指令后,在屏幕上顯示至少一窗口界面,所述窗口界面的尺寸小于屏幕的尺寸,所述屏幕用于顯示主應用,窗口界面用于顯示次應用;若窗口界面有多個,那么可以同時顯示多個次應用。優(yōu)選的是,所述窗口界面為透明或半透明的懸浮窗口,這樣用戶可透過懸浮窗口看到主應用的內(nèi)容。更好的是,所述懸浮窗口的大小以及位置可由用戶選擇,通信終端100默認不開啟切換模式,用戶根據(jù) 實際需要來開啟。所述判斷模塊20,用于當窗口界面收到觸發(fā)指令后,例如用戶觸摸點擊所述窗口界面,判斷當前是否存在次應用和主應用。當前是否存在次應用是指窗口界面是否已經(jīng)設置了需要替換的應用,當前是否存在主應用是指屏幕上是否存在當前操作的應用。所述第一切換模塊30,用于若存在所述次應用和主應用,則將所述主應用切換成新的次應用并縮小顯示于窗口界面,將所述次應用切換成新的主應用并全屏顯示于屏幕,從而完成主、次應用的切換。同理,若用戶再次觸發(fā)窗口界面,則再次完成新的主、次應用的切換(還原)。本發(fā)明考慮到用戶需頻繁進行切換操作的應用一般不會太多,將需切換的兩個應用分為主應用和次應用,主應用為用戶當前操作的應用,次應用為用戶需切換應用,當然次應用也可設置兩個以上。主應用在屏幕正常顯示,次應用顯示在一窗口界面中。用戶觸發(fā)窗口界面,便可方便地完成主、次應用的切換。圖2是本發(fā)明優(yōu)選通信終端的結構示意圖。所述通信終端100包括窗口顯示模塊10、判斷模塊20、第一切換模塊30、位置調節(jié)模塊40、大小調節(jié)模塊50、第二切換模塊60、選擇界面顯示模塊70、次應用選擇模塊80和/或次應用顯示模塊90,其中所述窗口顯示模塊10,用于收到切換模式啟動指令后,在屏幕上顯示至少一窗口界面,所述屏幕用于顯示主應用,窗口界面用于顯示次應用。所述窗口界面優(yōu)選為透明或半透明的懸浮窗口。更好的是,所述懸浮窗口的大小以及位置可由用戶選擇。所述位置調節(jié)模塊40,用于當所述窗口界面收到用戶的位置調節(jié)指令后,根據(jù)位置調節(jié)指令對懸浮窗口的位置進行調節(jié)。用戶可以直接通過拖動窗口界面來移動懸浮窗口的位置,以便于用戶查看主應用的內(nèi)容。所述大小調節(jié)模塊50,用于當所述窗口界面收到用戶的大小調節(jié)指令后,根據(jù)大小調節(jié)指令對懸浮窗口的大小進行調節(jié)。用戶可以直接通過拖拽窗口界面的邊緣來控制懸浮窗口的大小,并且考慮到通信終端100的屏幕大小有限,所以懸浮窗口不宜過大,否則會遮擋主應用。所述判斷模塊20,用于當窗口界面收到觸發(fā)指令后,例如用戶觸摸點擊所述窗口界面,判斷當前是否存在次應用和主應用。所述第一切換模塊30,用于若所述判斷模塊20判斷出存在次應用和主應用,則將主應用切換成新的次應用并顯示于窗口界面,將次應用切換成新的主應用并顯示于屏幕,從而完成主、次應用的切換。所述第二切換模塊60,用于若所述判斷模塊20判斷出存在次應用但不存在主應用,將次應用切換成新的主應用并顯示于屏幕,同時關閉窗口界面。所述選擇界面顯示模塊70,用于若所述判斷模塊20判斷出不存在次應用時,顯示次應用選擇界面。例如,當用戶點擊窗口界面時該窗口界面中未添加次應用,則彈出次應用選擇菜單,該應用選擇菜單可以列出通信終端100中已安裝的所有應用供用戶選擇。更好的是,應用選擇界面可以分析次應用的歷史使用頻率,通過該歷史使用頻率動態(tài)排序應用以方便用戶選擇。
所述次應用選擇模塊80,用于當所述次應用選擇界面收到次應用選定指令后,將所述次應用選定指令對應的應用設置為次應用。例如,待用戶在次應用選擇菜單上選擇某應用后,將該應用設為次應用。更好的是,次應用選擇模塊80具有記憶功能,即用戶選擇窗口界面對應的次應用之后,即使關閉窗口界面,下次啟動窗口界面依然是原來選擇的次應用。所述次應用顯示模塊90,用于將次應用縮小顯示于窗口界面。次應用顯示模塊90可以顯示次應用的部分內(nèi)容或者全部內(nèi)容。圖3是本發(fā)明應用切換方法的流程圖,其可通過如圖I或圖2所示的通信終端100實現(xiàn),包括步驟有步驟S301,收到切換模式啟動指令后,在屏幕上顯示至少一窗口界面,所述窗口界面的尺寸小于屏幕的尺寸,所述屏幕用于顯示主應用,窗口界面用于顯示次應用;若窗口界面有多個,那么可以同時顯示多個次應用。優(yōu)選的是,所述窗口界面為透明或半透明的懸浮窗口,這樣用戶可透過懸浮窗口看到主應用的內(nèi)容。更好的是,所述懸浮窗口的大小以及位置可由用戶選擇,通信終端100默認不開啟切換模式,用戶根據(jù)實際需要來開啟。步驟S302,當窗口界面收到觸發(fā)指令后,例如用戶觸摸點擊所述窗口界面,判斷當前是否存在次應用和主應用。步驟S303,若存在次應用和主應用,則將主應用切換成新的次應用并縮小顯示于窗口界面,將次應用切換成新的主應用并全屏顯示于屏幕,從而完成主、次應用的切換。同理,若用戶再次觸發(fā)窗口界面,則再次完成新的主、次應用的切換(還原)。圖4是本發(fā)明優(yōu)選應用切換方法的流程圖,其可通過如圖2所示的通信終端100實現(xiàn),包括步驟有步驟S401,收到切換模式啟動指令后,在屏幕上顯示至少一窗口界面,所述屏幕用于顯示主應用,窗口界面用于顯示次應用。優(yōu)選的是,所述窗口界面為透明或半透明的懸浮窗P。步驟S402,當窗口界面收到位置調節(jié)指令后,根據(jù)位置調節(jié)指令對懸浮窗口的位置進行調節(jié)。用戶可以直接通過拖動窗口界面來移動懸浮窗口的位置,以便于用戶查看主應用的內(nèi)容。步驟S403,當窗口界面收到大小調節(jié)指令后,根據(jù)大小調節(jié)指令對懸浮窗口的大小進行調節(jié)。用戶可以直接通過拖拽窗口界面的邊緣來控制懸浮窗口的大小,并且考慮到通信終端100的屏幕大小有限,所以懸浮窗口不宜過大,否則會遮擋主應用。步驟S404,窗口界面收到觸發(fā)指令。例如用戶觸摸點擊所述窗口界面。步驟S405,判斷當前是否存在次應用,若是則執(zhí)行步驟S409,否則執(zhí)行步驟S406。步驟S406,若不存在次應用 ,則顯示次應用選擇界面。例如,當用戶點擊窗口界面時該窗口界面中未添加次應用,則彈出次應用選擇菜單,該應用選擇菜單可以列出通信終端100中已安裝的所有應用供用戶選擇。更好的是,應用選擇界面可以分析次應用的歷史使用頻率,通過該歷史使用頻率動態(tài)排序應用以方便用戶選擇。步驟S407,當次應用選擇界面收到次應用選定指令后,將次應用選定指令對應的應用設置為次應用。例如,待用戶在次應用選擇菜單上選擇某應用后,將該應用設為次應用。更好的是,次應用選擇模塊80具有記憶功能,即用戶選擇窗口界面對應的次應用之后,即使關閉窗口界面,下次啟動窗口界面依然是原來選擇的次應用。步驟S408,將次應用顯示于窗口界面。步驟S409,若存在次應用,再判斷當前是否存在主應用,若是則執(zhí)行步驟S410,否則執(zhí)行步驟S411。步驟S410,若同時存在次應用和主應用,則將主應用切換成新的次應用并顯示于窗口界面,將次應用切換成新的主應用并顯示于屏幕。例如,當用戶點擊窗口界面,若此時窗口界面中已經(jīng)設置了次應用并且當前已經(jīng)有打開了的主應用,則將次應用將全屏顯示在屏幕,同時將主應用作為新的次應用縮小顯示到窗口界面中,從而完成主、次應用的切換。步驟S411,若存在次應用但不存在主應用,將次應用切換成新的主應用并顯示于屏幕,同時關閉窗口界面。例如,當用戶點擊窗口界面,若窗口界面中已經(jīng)添加了次應用且當前沒有打開主應用,則將次應用全屏顯示于屏幕,同時關閉窗口界面,自動關閉應用切換模式。更好的是,若需更改主應用、次應用的兩個應用中的一個時,例如將作為次應用的瀏覽器更改為電子書,考慮到窗口界面不方便操作,可先將瀏覽器切換為主應用,關閉瀏覽器并打開電子書即可。更好的是,若窗口界面已經(jīng)顯示有次應用,用戶又通過點擊圖標等方式啟動該次應用,這時可自動關閉窗口界面,也可提示讓用戶選擇關閉窗口界面。圖5是本發(fā)明應用切換方法的界面實例圖,例如用戶想通過通信終端100 —邊瀏覽網(wǎng)頁一邊與朋友短信聊天,那么用戶可以啟動應用切換模式,并將短信設為次應用,而當前操作的瀏覽器則直接作為主應用。此時,在通信終端100的屏幕的右上角會顯示一個懸浮窗口,瀏覽器應用作為主應用全屏顯示于屏幕,短信應用作為次應用則縮小顯示于懸浮窗口。當用戶需要收發(fā)短信時,只需點擊一次懸浮窗口,此時短信應用將切換成新的主應用并全屏顯示到屏幕,而瀏覽器應用將切換成新的次應用并縮小顯示到懸浮窗口。當用戶收發(fā)短信完畢后想繼續(xù)瀏覽網(wǎng)頁,則可再次點擊該懸浮窗口,此時瀏覽器應用又將切換成主應用并全屏顯示到屏幕,而短信應用又將切換成次應用并縮小顯示到懸浮窗口。綜上所述,本發(fā)明將當前操作的應用定義為主應用,將需要替換的應用定義為次應用;當切換模式被啟動后,在屏幕上顯示窗口界面,所述窗口界面優(yōu)選為透明或半透明的懸浮窗口,所述屏幕用于全屏顯示主應用,所述窗口界面用于顯示次應用;當用戶點擊窗口界面時,判斷當前是否存在次應用和主應用,若存在則將主應用切換成新的次應用并顯示于窗口界面,同時將次應用切換成新的主應用并顯示于屏幕,以完成主應用和次應用的切換。借此,本發(fā)明只需用戶點擊窗口界面即可實現(xiàn)主、次應用之間的切換,從而使得應用切換操作變得更為方便,提升了用戶體驗。本發(fā)明尤其適應于用戶需在某兩個應用之間頻繁切換的場合。當然,本發(fā)明還可有其它多種實施例,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 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jù)本發(fā)明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發(fā)明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應用切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有 收到切換模式啟動指令后,在屏幕上顯示至少一窗口界面,所述屏幕用于顯示主應用,所述窗口界面用于顯示次應用; 當所述窗口界面收到觸發(fā)指令后,判斷當前是否存在所述次應用和所述主應用; 若存在所述次應用和所述主應用,則將所述主應用切換成新的次應用并顯示于所述窗口界面,將所述次應用切換成新的主應用并顯示于所述屏幕。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應用切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界面為透明或半透明的懸浮窗口。
3.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應用切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屏幕上顯示至少一窗口界面的步驟之后還包括 當所述窗口界面收到位置調節(jié)指令后,根據(jù)所述位置調節(jié)指令對所述懸浮窗口的位置進行調節(jié);和/或 當所述窗口界面收到大小調節(jié)指令后,根據(jù)所述大小調節(jié)指令對所述懸浮窗口的大小進行調節(jié)。
4.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應用切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當窗口界面收到觸發(fā)指令后,判斷當前是否存在所述次應用和主應用的步驟之后還包括 若存在所述次應用但不存在所述主應用,將所述次應用切換成新的主應用并顯示于所述屏幕,同時關閉所述窗口界面。
5.根據(jù)權利要求I 4任一項所述的應用切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當窗口界面收到觸發(fā)指令后,判斷當前是否存在所述次應用和所述主應用的步驟之后還包括 若不存在所述次應用,則顯示次應用選擇界面; 當所述次應用選擇界面收到次應用選定指令后,將所述次應用選定指令對應的應用設置為次應用; 將所述次應用顯示于所述窗口界面。
6.一種通信終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窗口顯示模塊,用于收到切換模式啟動指令后,在屏幕上顯示至少一窗口界面,所述屏幕用于顯示主應用,所述窗口界面用于顯示次應用; 判斷模塊,用于當所述窗口界面收到觸發(fā)指令后,判斷當前是否存在所述次應用和所述主應用; 第一切換模塊,用于若存在所述次應用和所述主應用,則將所述主應用切換成新的次應用并顯示于所述窗口界面,將所述次應用切換成新的主應用并顯示于所述屏幕。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界面為透明或半透明的懸浮窗口。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終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位置調節(jié)模塊,用于當所述窗口界面收到位置調節(jié)指令后,根據(jù)所述位置調節(jié)指令對所述懸浮窗口的位置進行調節(jié);和/或 大小調節(jié)模塊,用于當所述窗口界面收到大小調節(jié)指令后,根據(jù)所述大小調節(jié)指令對所述懸浮窗口的大小進行調節(jié)。
9.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終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切換模塊,用于若存在所述次應用但不存在所述主應用,將所述次應用切換成新的主應用并顯示于所述屏幕,同時關閉所述窗口界面。
10.根據(jù)權利要求6 9任一項所述的通信終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選擇界面顯示模塊,用于若不存在所述次應用時,顯示次應用選擇界面; 次應用選擇模塊,用于當所述次應用選擇界面收到次應用選定指令后,將所述次應用選定指令對應的應用設置為次應用; 次應用顯示模塊,用于將所述次應用顯示于所述窗口界面。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適用于通信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應用切換方法,包括步驟有收到切換模式啟動指令后,在屏幕上顯示至少一窗口界面,所述屏幕用于顯示主應用,所述窗口界面用于顯示次應用;當所述窗口界面收到觸發(fā)指令后,判斷當前是否存在所述次應用和所述主應用;若存在所述次應用和所述主應用,則將所述主應用切換成新的次應用并顯示于所述窗口界面,將所述次應用切換成新的主應用并顯示于所述屏幕。相應地,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通信終端。借此,本發(fā)明能夠更為方便地切換主應用和次應用,從而提高用戶體驗。
文檔編號H04M1/725GK102929478SQ20121036164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25日
發(fā)明者林鹿堃 申請人:東莞宇龍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