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麥克風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會議麥克風,主要包括一上蓋、一底座及一長管狀麥克風;上蓋呈凹弧狀并穿設有多個聲音通孔;會議麥克風進一步包含ㄇ型框體,該ㄇ型框體嵌設于上蓋與底座之間,使上蓋與底座更加緊密蓋合;長管狀麥克風插設固定于上蓋角落;上蓋前端另穿設有一橢圓形固定孔,使按鍵蓋由上而下對應套設于橢圓形固定孔內;該按鍵蓋穿設有至少一按鍵孔,按鍵孔對應套設有按鍵,當按鍵蓋套設有2個按鍵時,可分別將按鍵設為主席按鍵和列席按鍵;會議麥克風的底座內部設置有一金屬板,金屬板上設置有一PC板模組,以進一步電性連接產生各種所需要的電子功能,有效提高聲音的傳導效果,達到最佳音質并增加會議麥克風整體流線的外觀美感。
【專利說明】會議麥克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會議麥克風,特別是涉及可有效利用簡易凹弧面結構,達到音質佳、擺放穩固的會議麥克風。
【背景技術】
[0002]傳統會議麥克風不但音質不佳、聲音傳導性差,因此,常常于會議進行中造成聲音中斷的情況,且其體積龐大,移動不方便,有時,甚至要配合整個會議桌的結構并需要一定的空間來擺放,才能使用;這些缺點,不但造成使用者極大的不便與困擾,更是從事這一行業人員無法突破的長期弊端;有鑒于此,如何能研發一種輕巧方便,可穩固擺放于桌面上,且聲音傳導性佳,移動方便,更不會占據空間的會議麥克風,乃是當前從事這一行業人員所亟欲研發及突破的技術及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發明人有鑒于前述傳統會議麥克風在使用上及功效方面仍有許多問題無法突破,對此本發明人乃著手進行研究并積極的研發、創造,希望突破現有的技術功能局限,經多年從事于這一行業的專業經驗與心得,從而發明了本實用新型。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提供一種會議麥克風,其上蓋呈凹弧狀,使喇叭經由凹弧狀上蓋的聲音通孔所傳送的音質達到最佳效果,且上蓋與底座之間嵌設有一 Π型框體,使上蓋與底座更加緊密蓋合,不但可提高聲音的傳導效果及整體外觀美感,更可使會議麥克風穩固擺放于桌面上,提高會議麥克風的利用價值與便利性。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會議麥克風,主要包括一上蓋、一底座以及一長管狀麥克風;其中,上蓋呈凹弧狀并穿設有多個聲音通孔;該會議麥克風進一步包含Π型框體,該π型框體嵌設于上蓋與底座之間,使上蓋與底座更加緊密蓋合;其中,上蓋與底座內部設置有PC板模組,以電性連接提供電子功能;該長管狀麥克風插設固定于上蓋角落并與PC板模組電性相連接;該上蓋前端另穿設有一固定孔,使按鍵蓋由上而下對應套設于固定孔內;其中,按鍵蓋穿設有至少一按鍵孔,按鍵孔對應套設有按鍵,且按鍵對應PC板模組上的按鍵開關;其中,按鍵蓋套設有2個按鍵,據此分別將按鍵設為主席按鍵和列席按鍵;其中,PC板模組底部設置有一金屬板;其中,PC板模組側邊電性連接設置有錄音插孔與耳機插孔;該錄音插孔與耳機插孔分別對合套設于底座相對位置的第一穿孔與第二穿孔;其中,PC板模組側邊另電性連接設置有音量調整旋鈕;該音量調整旋鈕突露出于底座,以方便使用者調整音量的大??;其中,PC板模組后端電性連接設置有第一網絡線插座與第二網絡線插座;該第一網絡線插座與第二網絡線插座分別對合套設于底座相對位置的第一網絡線插孔與第二網絡線插孔,以分別提供電性連接至主機及分機;由上述的技術手段得知,本實用新型會議麥克風利用上蓋凹弧面結構,提高聲音傳導效果,且上蓋與底座之間嵌設有一 π型框體,進一步增加上蓋與底座蓋合的緊密度,使聲音傳送更加穩定,且音質佳,提高會議麥克風的利用價值?!緦@綀D】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0007]圖2為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0008]圖3為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
[0009]圖4為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俯視圖;
[0010]圖5為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俯視圖;
[0011]圖6為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0012]圖7為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0013]附圖標記說明
[0014]1:會議麥克風;10:上蓋;11:聲音通孔;12:麥克風插孔;13:固定蓋;15:固定孔;16:按鍵蓋;160:按鍵孔;161:按鍵;20:底座;21:第一穿孔;22:第二穿孔;23:槽溝;25:第一網絡線插孔;26:第二網絡線插孔;30: π型框體;50:長管狀麥克風;61:喇叭;62:金屬板;70:PC板模組;71:按鍵開關;72:錄音插孔;73:耳機插孔;75:音量調整旋鈕;76:第一網絡線插座;77:第二網絡線插座。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使審查員能進一步了解本本實用新型結構、特征及功效所在,現附以優選實施例并結合附圖詳細說明。
[0016]請參閱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會議麥克風I主要包括一上蓋10、一底座20以及一長管狀麥克風50 ;其中,上蓋10呈凹弧狀并穿設有多個聲音通孔11,上蓋10背面的聲音通孔11處環設有固定環槽,以套設一喇叭61,喇叭61背面再覆蓋一固定蓋13,再由定位件將固定蓋13固定于上蓋10的背面,使喇叭61得以穩固定位于上蓋10的背面;會議麥克風I進一步包含π型框體30,該π型框體30嵌合于上蓋10與底座20之間,使上蓋10與底座20更加緊密蓋合,不但可提高聲音的傳導效果,更可增進整體外觀美感;該上蓋10的角落穿設有一麥克風插孔12,以提供長管狀麥克風50插設固定于上蓋10 ;其中,上蓋10前端另穿設有一橢圓形固定孔15,使按鍵蓋16由上而下對應套設于橢圓形固定孔15內;該按鍵蓋16穿設有至少一按鍵孔160,按鍵孔160對應套設有一按鍵161,當按鍵蓋16套設有2個按鍵161時,可分別將按鍵161設為主席按鍵161和列席按鍵161 ;會議麥克風I的底座20內部設置有一金屬板62,以增加底座20的重量;金屬板62上設置有一 PC板模組70,以電性連接產生各種所需要的電子功能;PC板模組70電性連接長管狀麥克風50以及喇叭61并設置有分別對應按鍵161的按鍵開關71,該按鍵開關71與PC板模組70電性連接,PC板模組70側邊亦電性連接設置有錄音插孔72與耳機插孔73,該錄音插孔72與耳機插孔73分別對合套設于底座20相對位置的第一穿孔21與第二穿孔22,以供使用者插設錄音機及插設耳機;PC板模組70與錄音插孔72及耳機插孔73相同的側邊另電性連接設置有音量調整旋鈕75,且音量調整旋鈕75也突露于底座20的槽溝23,方便使用者調整聲音的大?。籔C板模組70后端另電性連接設置有第一網絡線插座76與第二網絡線插座77,該2個網絡線插座76、77同樣分別對合套設于底座20相對位置的第一網絡線插孔25與第二網絡線插孔26,可分別電性連接至主機及分機,再由分機電性連接至其它分機。[0017]請參閱圖4-7所示,本實用新型優選實施例的會議麥克風1上蓋10呈凹弧狀,使喇叭61經由上蓋10的聲音通孔11所傳送的音質更加清晰宏亮,且上蓋10與底座20之間所嵌設的π型框體30使上蓋10與底座20更加緊密蓋合,可有效提高聲音的傳導效果,且增加整體外觀美感;本實用新型會議麥克風1的上蓋10的按鍵161,可依據需要如圖4所示,同時設置有主席按鍵161和列席按鍵161,當主席需要對外演講時,可按下主席按鍵161,進行發表演說,當演說者為列席者,則按下列席按鍵161 ;本實用新型亦可如圖5所示,只設置列席按鍵161,提供列席者使用發表演說,以提高會議麥克風1使用的便利性。
[0018]綜合上述實用新型結構說明得知,本實用新型結構的新穎性及進步性在于本實用新型會議麥克風上蓋呈現特殊的凹弧狀,可有效向其喇叭提供經聲音通孔所傳送的最佳音質與傳導效果,不但聲音清晰宏亮,再配合上蓋與底座之間所嵌設的Π型框體,使上蓋與底座更加緊密蓋合,提高聲音的傳導效果,并增加整體外觀美感,亦可使會議麥克風更加穩固貼緊擺放于桌面上,達到實用性及利用價值,確實提高應用的多樣化與整體美觀的視覺效果。
[0019]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其中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其它所有依本實用新型相同精神下及權利要求范圍內所做的任何變化與修改或等同性的設計,均為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疇及權利要求范圍所涵蓋。
[0020]本實用新型基于以上特點而為一相當杰出且優異的設計;其未見于刊物或公開使用,滿足實用新型專利的申請要件,依法提出申請。
【權利要求】
1.一種會議麥克風,主要包括一上蓋、一底座以及一長管狀麥克風;其中,上蓋呈凹弧狀并穿設有多個聲音通孔;該會議麥克風進一步包含Π型框體,該π型框體嵌設于上蓋與底座之間,使上蓋與底座更加緊密蓋合;其中,上蓋與底座內部設置有PC板模組,以電性連接提供電子功能;該長管狀麥克風插設固定于上蓋的角落并與PC板模組電性相連接;該上蓋前端另穿設有一固定孔,使按鍵蓋由上而下對應套設于固定孔內;其中,按鍵蓋穿設有至少一按鍵孔,按鍵孔對應套設有按鍵,且按鍵對應PC板模組上的按鍵開關。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會議麥克風,其中,按鍵蓋套設有2個按鍵,據此分別將按鍵設為主席按鍵和列席按鍵。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會議麥克風,其中,PC板模組底部設置有一金屬板。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會議麥克風,其中,PC板模組側邊電性連接設置有錄音插孔與耳機插孔;該錄音插孔與耳機插孔分別對合套設于底座相對位置的第一穿孔與第二穿孔。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會議麥克風,其中,PC板模組側邊另電性連接設置有音量調整旋鈕;該音量調整旋鈕突露出于底座,以方便使用者調整音量的大小。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會議麥克風,其中,PC板模組后端電性連接設置有第一網絡線插座與第二網絡線插座;該第一網絡線插座與第二網絡線插座分別對合套設于底座相對位置的第一網絡線插孔與第二網絡線插孔,以分別提供電性連接至主機及分機。
【文檔編號】H04R1/08GK203492170SQ201320523200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6日
【發明者】高榮徽 申請人:大喬電子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