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位置的信息推薦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于位置的信息推薦系統,至少由車載終端、空車燈、后臺數據中心構成;車載終端與空車燈相連以獲取空滿載狀態信息,車載終端與后臺數據中心通過無線通訊方式雙向通信。當乘客打車時,空車燈由空載變為滿載,將信號傳輸至車載終端。車載終端接收到該信號后,即將本次打車的目的地與存儲的位置信息進行比對,然后根據位置信息與需推薦內容之間的對應關系,查詢與本次打車目的地相匹配的推薦內容,然后通過顯示模塊播放該推薦內容給打車乘客。
【專利說明】一種基于位置的信息推薦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于位置的信息推薦系統,屬移動通訊和車聯網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由于具有人群覆蓋廣、接觸頻次高、乘客停留時間長等特點,出租車行業一直被許多廣告商所看重,出租車廣告這種廣告形式也已經運作多年。但是,出租車行業同樣存在乘客人群隨機性強的特點,導致廣告很難精準定位用戶群,也難以提供更加個性化和針對性的廣告,廣告效果難以評估,更難以提升。而事實上出租車乘客的最重要特點,在于其打車行為具有明確的目的地,如果能夠針對其目的地做出分析,就可以提供更精準和有效的廣告或者其他服務,改變傳統出租車廣告漫無目的的投放模式。
【發明內容】
[0003]設計目的:避免【背景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基于位置的信息推薦系統。
[0004]設計方案: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上述設計目的,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基于位置的信息推薦系統,一種基于位置的信息推薦系統,至少由車載終端、空車燈、后臺數據中心構成;車載終端與空車燈相連以獲取空滿載狀態信息,車載終端與后臺數據中心通過無線通訊方式雙向通信。
[0005]技術方案1:車載終端包含處理器、存儲模塊、無線通訊模塊、衛星定位模塊、顯示模塊、輸入模塊。處理器與存儲模塊及無線通訊模塊雙向連接,衛星定位模塊信號輸出端接處理器信號輸入端,顯不模塊信號輸入端接處理器信號輸出端,輸入模塊輸出端接處理器輸入端。
[0006]技術方案2:后臺數據中心中存儲有地點位置信息、推薦信息內容和用戶的身份信息,以及三者之間的對應關系;車載終端通過無線通訊方式獲取后臺數據中心中存儲的上述內容并定期更新,或者通過有線傳輸方式如數據線、優盤等存儲設備獲取后臺數據中心中存儲的上述內容,并定期更新保持與后臺數據中心的信息同步。
[0007]當乘客打車時,空車燈由空載變為滿載,將信號傳輸至車載終端。車載終端接收到該信號后,即將本次打車的目的地與存儲的位置信息進行比對,然后根據位置信息、推薦內容和乘客身份之間的對應關系,查詢與本次打車目的地相匹配的推薦內容,然后通過顯示模塊播放該推薦內容給打車乘客。
[0008]技術方案3:在技術方案2的基礎上,所述的位置信息、推薦信息和用戶身份的對應關系是動態更新的。當向乘客播放推薦內容后,同時監控該乘客的反饋互動,如播放的內容為商家優惠券,則可以通過播放的優惠券的實際使用比率來判斷該推薦內容的有效性。當乘客的反饋互動高于系統預設值(該預設值可人工調整),說明推薦內容有效性高,則將相應提升該目的地和乘客身份與該推薦內容(或相關類別推薦內容)的關系權重,以后將更多推薦該內容以及相關類別內容。相反,如果乘客反饋互動低于系統預設值,說明推薦有效性低,則相應降低該目的地和乘客身份與該推薦內容(或相關類別推薦內容)的關系權重,以后將減少或完全不再播放該內容或相關類別內容。
[0009]本實用新型與【背景技術】相比,提供了一種能夠獲取乘客打車目的地信息,并根據該信息提供更加個性化和精準的廣告和相關服務,大大提高了傳統出租車廣告行業的有效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的系統構成示意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的車載終端模塊結構示意圖。
[0012]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存儲地點和推薦信息數據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獲取和播放推薦信息的邏輯流程圖。
[0014]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動態更新位置信息、用戶身份信息和推薦信息的對應關系的邏輯流程圖。
[0015]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6所述利用智能移動設備代替車載終端的運作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實施例1:參照附圖1-6。一種基于位置的信息推薦系統,至少由車載終端1、空車燈2、后臺數據中心)構成;車載終端I與空車燈2相連以獲取空滿載狀態信息,車載終端I與后臺數據中心3通過無線通訊方式雙向通信;
[0017]車載終端I包含處理器101、存儲模塊102、無線通訊模塊103、衛星定位模塊104、顯示模塊105、輸入模塊106。處理器101與存儲模塊102及無線通訊模塊103雙向連接,衛星定位模塊104信號輸出端接處理器101信號輸入端,顯示模塊105信號輸入端接處理器101信號輸出端,輸入模塊106輸出端接處理器101輸入端。
[0018]其運作方法為:后臺數據中心3中存儲有地點位置信息、推薦信息內容和用戶的身份信息,以及三者之間的對應關系。車載終端I通過無線通訊方式獲取后臺數據中心3中存儲的上述內容并定期更新,或者通過有線傳輸方式如數據線、優盤等存儲設備獲取后臺數據中心3中存儲的上述內容,并定期更新保持與后臺數據中心3的信息同步。
[0019]當乘客打車時,空車燈2由空載變為滿載,將信號傳輸至車載終端I。車載終端I接收到該信號后,即將本次打車的目的地與存儲的位置信息進行比對,然后根據位置信息、推薦內容和乘客身份之間的對應關系,查詢與本次打車目的地相匹配的推薦內容,然后通過顯示模塊105播放該推薦內容給打車乘客。
[0020]比如,如果記錄中表明一個乘客在最近一周內多次前往某一醫院,那么很有可能該乘客有親友在該醫院住院,該乘客是前往探病,則此時可以推薦該醫院周邊的花店、禮品店等,方便該乘客購買探病的常見禮品。相反,如果該乘客較長時期內從未去過該醫院,則此次去醫院最有可能是前往就醫,則此時可以推薦該醫院的資質、介紹等信息,也可以提供該醫院的在線掛號服務,讓乘客在出租車上就可提前掛號,節省就醫時間。
[0021]所述的位置信息、推薦信息和用戶身份的對應關系是動態更新的。當向乘客播放推薦內容后,同時監控該乘客的反饋互動,如播放的內容為商家優惠券,則可以通過播放的優惠券的實際使用比率來判斷該推薦內容的有效性。當乘客的反饋互動高于系統預設值(該預設值可人工調整),說明推薦內容有效性高,則將相應提升該目的地和乘客身份與該推薦內容(或相關類別推薦內容)的關系權重,以后將更多推薦該內容以及相關類別內容。相反,如果乘客反饋互動低于系統預設值,說明推薦有效性低,則相應降低該目的地和乘客身份與該推薦內容(或相關類別推薦內容)的關系權重,以后將減少或完全不再播放該內容或相關類別內容。
[0022]所述需推薦的信息內容可以是相關的廣告信息,比如乘客打車的目的地為王府井百貨,則該推薦內容可以為王府井百貨的購物廣告,或者其同類商家如淘寶網、京東網的購物廣告。所述需推薦的信息內容也可以是服務信息,比如乘客打車目的地為醫院,則該推薦內容可以為該醫院的在線掛號服務,幫助乘客提前完成所需服務。
[0023]車載終端I獲取乘客打車目的地的方法包含:方法一:對于通過電召方式叫車的乘客,叫車成功后電召系統可以將該乘客的目的地發送至車載終端1,或者先發送至后臺數據中心2,再由后臺數據中心2發送至車載終端I。方法二:對于通過打車軟件叫車的乘客,叫車成功后打車軟件可以將該乘客的目的地發送至車載終端1,或者先發送至后臺數據中心2,再由后臺數據中心2發送至車載終端I。方法三:對于直接馬路招車的乘客,可以由出租車駕駛員或者乘客或者其他第三方人員直接通過輸入模塊106將乘客目的地輸入車載終立而I O
[0024]所述車載終端I可以由乘客所持的智能移動設備,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代替,此時其運作方法為:
[0025]后臺數據中心3中存儲有地點位置信息、推薦信息內容和用戶的身份信息,以及三者之間的對應關系。智能移動設備通過無線通訊方式獲取后臺數據中心3中存儲的上述內容并定期更新,或者通過有線傳輸方式如數據線、優盤等存儲設備獲取后臺數據中心3中存儲的上述內容,并定期更新保持與后臺數據中心3的信息同步。
[0026]當乘客打車時,乘客所持的智能移動設備通過車載終端I獲取乘客打車目的地的方法獲取乘客打車目的地,將本次打車的目的地與存儲的位置信息進行比對,然后根據位置信息、推薦內容和乘客身份之間的對應關系,查詢與本次打車目的地相匹配的推薦內容,然后播放該推薦內容給打車乘客。
[0027]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實施例雖然對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思路作了比較詳細的文字描述,但是這些文字描述,只是對本實用新型設計思路的簡單文字描述,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設計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實用新型設計思路的組合、增加或修改,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基于位置的信息推薦系統,其特征是至少由車載終端(I)、空車燈(2)、后臺數據中心(3 )構成;車載終端(I)與空車燈(2 )相連以獲取空滿載狀態信息,車載終端(I)與后臺數據中心(3)通過無線通訊方式雙向通信;所述車載終端(I)包含處理器(101)、存儲模塊(102)、無線通訊模塊(103)、衛星定位模塊(104)、顯示模塊(105)、輸入模塊(106);處理器(101)與存儲模塊(102)及無線通訊模塊(103)雙向連接,衛星定位模塊(104)信號輸出端接處理器(101)信號輸入端,顯不模塊(105)信號輸入端接處理器(101)信號輸出端,輸入模塊(106)輸出端接處理器(101)輸入端。
【文檔編號】H04W4/04GK204029151SQ201420092842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3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3日
【發明者】朱豐富 申請人:杭州九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