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通信裝置、通信方法和程序與流程

文檔序號:11162095閱讀:1242來源:國知局
通信裝置、通信方法和程序與制造工藝

本發明涉及一種通信系統、通信裝置、通信方法、以及程序。

注意到本發明基于2014年6月30日提交的日本專利申請第2014-133616號的并要求其優先權,將其全部公開通過引用并入于此。



背景技術:

在移動通信系統中,諸如移動電話的通信終端可通過與基站進行通信并且經由核心網來接入互聯網。通信終端經由在通信終端與在核心網中提供的裝置(例如網關)之間建立的路徑(例如承載)來執行通信。

在NPL 1的第5.10.4節中公開了如上所述的用于在移動通信系統中進行網關重新定位的技術。參考NPL 1的圖5.10.4-1,響應于網關重新定位而切換經由其來轉發數據的網關。

此外,PTL 1公開了這樣一種技術,其中當ATM連接切換時,重排源連接和重排目標連接兩者都被保持一定時間段,從而防止分組丟失。

此外,PTL 2公開了這樣一種技術,其中在具有不同屬性的路徑之間的業務遷移中,通過完成遷移目標路徑的配置來觸發對用于將業務遷移到遷移目標路徑的處理的發起,從而防止分組丟失。

[引用列表]

[專利文獻]

[PTL 1]

日本未經審查的專利申請公開No.H10-023035

[PTL 2]

日本未經審查的專利申請公開No.2006-025101

[非專利文獻]

[NPL 1]

3GPP TS23.401 V12.4.0“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 and System Aspect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enhancement for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Access”,[2014年4月8日檢索],互聯網<http://www.3gpp.org/DynaReport/23401.htm>



技術實現要素:

[技術問題]

根據在NPL 1中所描述的技術,如上所述,響應于網關重新定位而切換經由其來轉發數據的網關。在這里,當路徑切換時,經由該路徑發送/接收的分組可能丟失。

然而,NPL 1沒有公開用于防止在與網關重新定位相關聯的路徑切換時的分組丟失的任何技術。

另外,如上所述,在PTL 1所描述的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在ATM連接切換時防止分組丟失的技術。然而,PTL 1沒有公開用于防止在ATM交換機之間切換時的分組丟失的任何技術。

此外,如上所述,在PTL 2中所描述的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在路徑切換時防止分組丟失的技術。然而,PTL 2沒有公開用于防止在交換節點之間切換時的分組丟失的技術。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了這樣一種技術,該技術可解決上述問題并且可防止在伴隨通信裝置切換的路徑切換時的分組丟失。

[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通信裝置是用于對與終端有關的數據進行處理的通信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件,該第一部件能夠在虛擬機上操作第一網絡節點;以及第二部件,該第二部件能夠響應于從第一網絡節點切換到與第一網絡節點相對應的第二網絡節點而將下述控制信號轉發到用于操作第二網絡節點的虛擬機,所述控制信號用于終止經由在第一網絡節點與第三網絡節點之間建立的通信會話執行的通信。

本發明的通信裝置是用于對與終端有關的數據進行處理的通信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件,該第一部件能夠在在虛擬機上操作的第一網絡節點與通信裝置之間建立第一會話;以及第二部件,該第二部件能夠響應于從第一網絡節點到具有與第一網絡節點相對應的功能的第二網絡節點的切換而發送用于指示第一會話終止的控制信息。

本發明的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在虛擬機上操作第一網絡節點;以及響應于從第一網絡節點切換到與第一網絡節點相對應的第二網絡節點而將下述控制信號轉發到用于使第二網絡節點操作的虛擬機,所述控制信號用于終止經由在第一網絡節點與第三網絡節點之間建立的通信會話執行的通信。

本發明的通信方法是一種用于對與終端有關的數據進行處理的通信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對與終端有關的數據進行處理的通信裝置與在虛擬機上操作的第一網絡節點之間建立第一會話;并且響應于從第一網絡節點切換到具有與第一網絡節點相對應的功能的第二網絡節點而發送用于指示第一會話終止的控制信息。

本發明的程序的特征在于使得計算機執行:用于使第一網絡節點在虛擬機上操作的處理;用于響應于從第一網絡節點切換到與第一網絡節點相對應的第二網絡節點而將下述控制信號轉發到用于使第二網絡節點操作的虛擬機的處理,所述控制信號用于終止經由在第一網絡節點與第三網絡節點之間建立的通信會話執行的通信。

本發明的程序的特征在于使得計算機執行:用于在用于對與終端有關的數據進行處理的通信裝置與在虛擬機上操作的第一網絡節點之間建立第一會話的處理;以及用于響應于從第一網絡節點切換到具有與第一網絡節點相對應的功能的第二網絡節點而發送用于指示第一會話終止的控制信息的處理。

本發明具有可防止在隨著通信裝置切換的路徑切換時的分組丟失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示出了可應用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系統的示例的架構示圖。

圖2是示出了與根據本發明的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中的通信裝置重新定位相關聯的會話切換操作的概要的示意圖。

圖3是示出了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裝置10的配置的示例的方框圖。

圖4是示出了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的操作的示例的序列圖。

圖5是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虛擬化通信裝置10的服務器20的功能配置的第一示例的方框圖。

圖6是示出了第二示例性實施例中的VNF 200的功能配置的示例的方框圖。

圖7是示出了第二示例性實施例中的控制部210的功能配置的示例的方框圖。

圖8是示出了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虛擬化通信裝置10的服務器20的功能配置的第二示例的方框圖。

圖9是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虛擬化通信裝置10的服務器20的功能配置的第三示例的方框圖。

圖10是示出了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虛擬化通信裝置10的服務器20的功能配置的第四示例的方框圖。

圖11是示出了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虛擬化通信裝置10的服務器20的功能配置的第五示例的方框圖。

圖12是示出了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中的操作的示例的序列圖。

圖13是示出了與根據本發明的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中的通信裝置重新定位相關聯的會話切換操作的概要的示意圖。

圖14是示出了第三示例性實施例中的分組轉發裝置30的功能配置的示例的方框圖。

圖15是示出了存儲在第三示例性實施例中的管理DB 31中的信息結構的示例的示圖。

圖16是示出了根據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中的操作的示例的序列圖。

圖17是示出了與根據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中的通信裝置重新定位相關聯的會話切換操作的另一示例的概要的示意圖。

圖18是示出了第三示例性實施例中的虛擬交換機2102的功能配置的示例的方框圖。

圖19是示出了在圖17中所圖示的通信系統中的操作的示例的序列圖。

圖20是示出了與根據本發明的第四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中的通信裝置重新定位相關聯的會話切換操作的概要的示意圖。

圖21是示出了第四示例性實施例中的控制裝置40的功能配置的示例的方框圖。

圖22是示出了在圖20中所圖示的通信系統中的操作的示例的序列圖。

圖23是示出了根據第四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中的操作的第一示例的序列圖。

圖24是示出了根據第四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中的操作的第二示例的序列圖。

圖25是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中的操作的第一操作示例的序列圖。

圖26是示出了根據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中的操作的第一操作示例的序列圖。

圖27是示出了根據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的第二操作示例的序列圖。

圖28是示出了根據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的第二操作示例的序列圖。

圖29是示出了根據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的第三操作示例的序列圖。

圖30是示出了根據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的第三操作示例的序列圖。

圖31是示出了根據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的第四操作示例的序列圖。

圖32是示出了根據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的第四操作示例的序列圖。

圖33是示出了根據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的第五操作示例的第一示例的序列圖。

圖34是示出了根據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的第五操作示例的第二示例的序列圖。

圖35是示出了根據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的第五操作示例的第三示例的序列圖。

圖36是示出了根據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的第五操作示例的第四示例的序列圖。

圖37是示出了根據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的第五操作示例的第五示例的序列圖。

圖38是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第六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裝置10的功能配置的示例的方框圖。

圖39是示出了根據第六示例性實施例的VNF 200的功能配置的示例的方框圖。

圖40是示出了根據第六示例性實施例的控制裝置40的功能配置的示例的方框圖。

圖41是示出了存儲在第六示例性實施例中的管理DB 13中的信息的結構的示例的示意圖。

圖42是示出了存儲在第六示例性實施例中的管理DB 13中的信息的結構的另一示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參考圖1將給出對本發明的實施例所應用的通信系統的概述的描述。應該注意的是為了方便起見作為示例對元素賦予在該概要中所提及的附圖中的附圖標記以便于理解,并且對該概要的描述并不旨在施加任何限制。

圖1中所圖示的通信系統圖示了LTE(長期演進)。然而,根據本發明的通信系統不局限于圖1所示的示例。

在圖1的示例中,通信系統包括終端1以及多種類型的網絡節點(在下文中將一個或多個網絡節點統稱為“通信裝置10”)。終端1經由多種類型的通信裝置10與諸如互聯網的外部網絡進行通信。

通信裝置10是諸如例如基站2、S-GW(服務網關)3、P-GW(分組數據網絡網關)4、以及MME(移動性管理實體)5的網絡節點。每個網絡節點執行與通信系統提供的通信服務有關的各種信號處理。例如,作為網絡節點的MME5執行與終端1的移動性管理有關的信號處理。

終端1經由核心網與基站2相連并且接入互聯網等。核心網例如包括S-GW 3、P-GW 4、以及MME 5。

圖1所示的示例中的網絡節點包括例如以下網絡功能。

例如,基站2具有用于根據PDCP(分組數據匯聚協議)與終端1(U平面功能)進行數據通信的功能。此外,基站2具有用于對控制信令進行處理的功能(C平面功能)。

例如,S-GW 3具有對數據分組進行處理的功能(U平面功能)以及對控制信令進行處理的功能(C平面功能)。

例如,P-GW 4具有對數據分組進行處理的功能(U平面功能)、根據通信來管理計費狀態的功能(PCEF:策略與計費實施功能)、對諸如QoS的策略進行控制的功能(PCRF:策略和計費規則功能)、以及用于偵聽通信的合法偵聽(LI:合法偵聽)功能等等。

例如,MME 5具有對與用于通信、移交控制等的會話的配置和釋放有關的控制信令進行處理的功能(C平面功能)、與HSS(歸屬用戶服務器)相協作地管理與通信系統的訂戶有關的信息的功能等等。

1.第一示例性實施例

在下文中,將參考圖2至圖4對本發明的第一示例性實施例進行描述。應該注意的是在每個下述示例性實施例中為了方便起見作為示例對元素賦予在附圖中給出的附圖標記以便于理解,并且對每個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并不旨在施加任何限制。

1.1)系統架構

圖2是用于對根據本發明的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的架構的示例以及與通信裝置重新定位相關聯的會話切換操作進行描述的示意圖。在圖2中,通信裝置實質上具有相同配置(這將在后面描述),但是為了方便而通過像通信裝置10、10(A)、10(B)之類的附圖標記來區分。

圖2所示的示例描述了將與通信裝置10相連的通信裝置10(A)切換到通信裝置10(B)的情況。響應于從通信裝置10(A)到通信裝置10(B)的切換,與通信裝置10的會話也從會話A切換到會話B。在這種情況下,當會話切換時可能發生分組丟失。例如,如果在終止切換源會話之前切換會話,則不將經由切換源會話傳送的分組轉發到切換目標通信裝置,并且其結果是可能會發生分組丟失。

因此,在本示例性實施例中,響應于由切換目標通信裝置10(B)接收到指示已終止切換源會話A的通知而切換會話。利用這種配置,避免了由于會話切換而導致的分組丟失。

參考圖3,根據本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裝置10包括控制部11和信號處理部12。控制部11與所謂的C平面相對應并且具有對在通信系統中傳送的控制信號進行處理的功能。信號處理部12與所謂的U平面相對應并且具有對在通信系統中傳送的數據進行處理的功能。

應該注意的是通信裝置10不是必須包括控制部11和信號處理部12兩者,而是可以被提供有它們中的任何一個。此外,通信裝置10可以是諸如圖1中所示的基站2、S-GW 3、P-GW 4、以及MME 5的任何網絡節點。

1.2)操作

圖4是示出了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的操作的示例的序列圖。

假設通信裝置10的信號處理部12經由會話A執行與通信裝置10(A)的通信(操作S1-1)。

假設在該通信期間發起從通信裝置10(A)到通信裝置10(B)的切換(操作S1-2)。例如,通信裝置10(A)的控制部11可根據其自身裝置上的負載或響應于其自身裝置中的故障的發生而發起到另一通信裝置10(B)的切換。此外,還可能的是通信裝置10(B)的控制部11響應于來自通信裝置10(A)的心跳信號的斷開而發起從通信裝置10(A)切換到通信裝置10。應該注意的是不局限于上述示例,從通信裝置10(A)到通信裝置10(B)的切換可以是在任何情況下(諸如出現了來自通信系統的操作者的請求等)發起的。

當發起了從通信裝置10(A)到通信裝置10(B)的切換時,通信裝置10的信號處理部12經由會話A執行與通信裝置10(A)的通信并且經由會話B執行與通信裝置10(B)的通信(操作S1-3a和S1-4)。例如,通信裝置10的信號處理部12分別經由會話A和B將相同數據發送到通信裝置10(A)和10(B)的每一個,并且通信裝置10(A)的信號處理部12經由新建立的會話將從通信裝置10接收到的數據轉發到通信裝置10(B)(操作S1-3b)。

響應于從通信裝置10(A)到通信裝置10(B)的切換的完成(操作S1-5),通信裝置10(B)的控制部11向通信裝置10通知該切換完成(操作S1-6)。

響應于接收到來自通信裝置10(B)的完成通知,通信裝置10的控制部11向通信裝置10(A)通知經由會話A的通信終止(操作S1-7)。例如,通信裝置10的控制部11可以通過控制信號處理部12以向通信裝置10(A)發送指示會話終止的分組來通知會話終止。在將最后分組發送到通信裝置10(A)之后,信令處理部12隨后發送指示分組轉發終止的結束標記分組(終止通知分組)。通信裝置10(A)通過接收結束標記分組而認識到經由會話A的通信終止。

響應于接收到來自通信裝置10的終止通知,通信裝置10(A)的控制部11向通信裝置10(B)通知經由會話A的通信終止(操作S1-8)。替選地,通信裝置10(A)的信號處理部12還可以將接收到的結束標記分組轉發到切換目標通信裝置10(B),從而通知經由切換源會話的通信終止。

響應于接收到來自通信裝置10(A)的終止通知,通信裝置10(B)的控制部11控制信號處理部12以將用于經由會話A和B來接收分組的操作模式轉換為僅經由會話B來接收分組的操作模式,從而執行經由會話B的通信(操作S1-9)。

1.3.效果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第一示例性實施例,響應于經由切換源會話A接收到通信終止的通知,切換目標通信裝置10(B)將與通信裝置10的會話切換到會話B。這允許即使當從通信裝置10(A)切換到通信裝置10(B)的切換會話時,通信裝置10(B)在沒有任何丟失的情況下接收從通信裝置10發送的分組。因此,根據第一示例性實施例,可防止在由于通信裝置切換所引起的路徑切換時的分組丟失。

2.第二示例性實施例

將參考附圖對本發明的第二示例性實施例進行描述。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技術也可應用于上述第一示例性實施例以及根據下述實施例的任何技術。

在本發明的第二示例性實施例中,由在圖1中所圖示的多種類型的通信裝置10(基站2、S-GW 3、P-GW 4、MME 5)提供的各個網絡功能是通過使用虛擬機上的軟件來實現的。

與在硬件通信裝備之間切換相比,期望從操作中的虛擬機切換到另一虛擬機需要更長的時間。因此,在通過使用虛擬機上的軟件來實現通信裝置10提供的網絡功能的情況下,可以預料到在隨著虛擬機切換的路徑切換時更容易發生分組丟失。例如,如果在不考慮虛擬機切換完成的時間的情況下切換路徑,則可能發生分組丟失。

因此,在第二示例性實施例中,向切換目標虛擬機通知切換源會話的終止,從而執行會話切換。按照這種方式,切換源會話終止的通知觸發執行會話切換,這導致避免分組丟失。

在虛擬機上執行的網絡功能例如是與圖1所示的網絡節點(基站2、S-GW 3、P-GW 4、和/或MME 5)執行的信號處理有關的網絡功能。網絡節點執行如上所述的信號處理,例如,以為了通信系統向用戶提供諸如數據通信的服務。

2.1)服務器配置(第一示例)

圖5示出了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虛擬化通信裝置10的服務器20的配置的示例。例如,服務器20包括控制部210和虛擬網絡功能(VNF:虛擬網絡功能)200。應該注意的是虛擬化通信裝置10的裝置并不局限于服務器20,而可以是例如路由器等等。

控制部210可將通信裝置10執行的網絡功能作為虛擬機上的VNF 200進行操作。例如,VNF 200可作為虛擬通信裝置10(虛擬eNB、虛擬MME、虛擬S-GW、虛擬P-GW等等)進行操作。應該注意的是網絡功能例如是圖1的示例中的各個網絡節點(基站2、S-GW 3、P-GW 4、以及MME 5)的功能。然而,控制部210可在虛擬機上操作的功能并不局限于這些示例。

例如,基站(eNB)2可由諸如虛擬機的軟件來執行。例如,控制部210可將基站(eNB)2的功能作為虛擬機上的VNF 200進行操作。

可以將基站(eNB)2分為執行數字基帶信號處理的功能(基帶處理部分:BBH)以及執行模擬射頻(RF)信號處理的功能(無線部分:RRH)。

RRH負責模擬RF信號處理并且向移動站提供空中接口。模擬RF信號處理包括D/A轉換、A/D轉換、上變頻、下變頻、放大等等。

BBU與高階網絡(例如運營商的回程網或核心網)相連接并且執行對無線電基站的控制和監測以及數字基帶信號處理。數字基帶信號處理包括:層2信號處理和層1(物理層)信號處理。層2信號處理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個:(i)數據壓縮/解壓縮;(ii)數據加密;(iii)層2報頭的添加/刪除;(iv)數據分段/串接;以及(v)通過數據復用/解復用生成/分解轉發格式。在作為具體示例之一的E-UTRA的情況下,層2信號處理包括無線鏈路控制(RLC)和媒體接入控制(MAC)處理。物理層信號處理包括信道編碼/解碼、調制/解調、擴展/解擴、資源映射、通過快速傅里葉逆變換(IFFT)生成OFDM符號數據(基帶OFDM信號)等等。

可以由諸如虛擬機的軟件來執行BBU執行的功能。例如,控制部210可以將BBU提供的功能作為虛擬機上的VNF 200進行操作。

圖6示出了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VNF 200的配置的示例。例如,VNF 200包括控制功能201和信號處理功能202。控制功能201和信號處理功能202分別具有與通信裝置10的控制部11和信號處理部12相等效的功能。

控制功能201與所謂的C平面相對應,并且具有對在通信系統中傳送的控制信號進行處理的功能。信號處理功能202與所謂的U平面相對應,并且具有對在通信系統中傳送的數據進行處理的功能。

可以通過使用能夠虛擬化計算機的控制軟件(諸如例如管理程序)來配置服務器20的控制部210。

控制部210能夠將接收到的信號轉發到VNF 200并且使得VNF 200執行與VNF 200的功能相對應的信號處理。該信號是經由承載發送/接收到的通信數據(分組等)、網絡節點發送/接收到的消息等等。

圖7示出了第二示例性實施例中的控制部210的配置的示例。例如,控制部210包括VM(虛擬機)控制部2100和會話控制部2101。

VM控制部2100控制用于操作與由網絡節點執行的信號處理相對應的VNF 200的虛擬機。例如,VM控制部2100可執行虛擬機的啟用、刪除、以及停用中的至少一個。此外,例如,VM控制部2100還可以將操作中的虛擬機遷移到另一虛擬機。VM控制部2100還可根據通信系統的狀態來控制VM機器的啟用、停用、遷移等。例如,VM控制部2100根據通信系統中的通信量、其擁塞狀態、服務器20上的負載等動態地執行VM機器的啟用、停用、遷移等。

VM控制部2100例如響應于來自VNF 200的控制功能201的指令,將正在執行VNF 200的虛擬機切換到另一虛擬機。此外,例如,VM控制部2100可指令VNF 200的控制功能201以開始虛擬機切換。VM控制部2100例如根據執行200的虛擬機上的負載來關于虛擬機切換而指令VNF 200的控制功能201。此外,例如,VM控制部2100可以響應于在操作中的虛擬機中出現故障而關于虛擬機切換地指令VNF 200的控制功能201。此外,例如,VM控制部2100可以響應于來自操作中的虛擬機的心跳信號斷開而向VNF 200的控制功能201指令虛擬機切換。應該注意的是并不局限于上述示例,可以在任何情況下(諸如出現了來自通信系統的操作者的請求等)發起虛擬機切換。

會話控制部2101可將接收到的信號轉發到與該信號相對應的VNF 200。此外,會話控制部2101可將由VNF 200發出的信號轉發到與該信號相對應的目的地。

2.2)服務器配置(第二示例)

圖8示出了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虛擬化通信裝置10的服務器20的配置的另一個示例。如圖8中所圖示的,控制部210可執行多個虛擬機中的相應一個上的多個子功能中的每一個。這多個子功能例如是圖8中的功能A、B、C并且與在圖1中所圖示的網絡節點的各個網絡功能相對應。如圖8所圖示的,控制部210操作用于執行與每個子功能相對應的VNF 200的虛擬機。

下面列出了與每個網絡節點的網絡功能相對應的子功能的示例。

P-GW的子功能:

·處理分組的功能(用戶平面功能)

·根據通信來管理計費狀態的功能(PCEF:策略與計費實施功能)

·控制諸如QoS的策略的功能(PCRF:策略和計費規則功能)

·偵聽通信的合法偵聽(LI:合法偵聽)功能

S-GW的子功能:

·處理分組的功能(用戶平面功能)

·處理控制信令的功能(C平面功能)

MME 4的子功能:

·處理控制信令的功能(C平面功能):例如,對用于通信、切換控制等的會話的配置/釋放。

·與HSS(歸屬用戶服務器)相協作地管理與通信系統的訂戶有關的信息的功能。

基站2的子功能:

·執行數字基帶信號處理的功能

·執行模擬射頻(RF)信號處理的功能

針對上述子功能中的每一個,控制部210可操作用于執行VNF 200的虛擬機。

2.3)服務器配置(第三示例)

圖9示出了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虛擬化通信裝置10的服務器20的配置的另一示例。如圖9所圖示的,控制部210還可操作虛擬機上的多種類型的網絡實體(圖9中的網絡節點(1)和(2))。

此外,可以將VNF 200獨立地部署在多個服務器20之間。例如,在圖8或圖9的示例中,可以將分別與功能“A”和“B”相對應的VNF 200部署在服務器20(1)上,并且將與功能“C”相對應的VNF 200部署在服務器20(2)上。

2)服務器配置(第四示例)

圖10示出了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虛擬化通信裝置10的服務器20的配置的另一示例。

控制部210的VM控制部2100可根據VNF 200提供的功能來控制要分配給與VNF 200相對應的虛擬機的計算資源。在圖10的示例中,VM控制部2100根據由VNF 200提供的各個功能(功能“A”、“B”、“C”)來改變要分配給VNF 200的計算資源的比例。在圖10的示例中,VM控制部2100根據VNF 200的功能來控制要分配給每個VNF 200的資源量(“LAW”、“MID”、“HIGH”)。

一些通信裝置10包括需要對響應于信號處理的通信狀態改變進行管理的功能。作為這種功能的示例,MME 5包括管理承載的上下文的功能。例如,在就與無線電通信有關的技術規范(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而言的文獻(TS23.401 V12.3.0)的第5.17節及其它部分中描述了承載上下文。此外,作為另一個示例,P-GW 4包括根據通信量來管理計費的功能。

在VNF 200管理通信狀態的情況下,例如當將該VNF 200遷移到另一虛擬機上時,VM控制部2100將包括其通信狀態的VNF 200遷移到另一虛擬機。通信狀態具有的信息量越大,遷移通信狀態花費的時間越長,并且因此預料到與遷移中的VNF 200有關的通信服務的性能降低了。因此,例如,如果VNF 200提供了管理通信狀態的功能,則抑制了這種VNF 200的向外擴展(諸如設立或遷移)的執行的執行,這可抑制通信服務的性能降低。

VM控制部2100可向包括通信狀態管理功能的VNF 200分配比基于性能要求等設定的資源量更多的資源。也就是說,VM控制部2100向VNF 200分配冗余資源,從而可抑制諸如設立或遷移的VNF向外擴展(scale-out),并且可避免如上所述的性能降低。VM控制部2100可根據VNF 200更新通信狀態的頻率來控制分配給VNF 200的資源量。例如,VM控制部2100可以向提供了以高頻率更新通信狀態的功能(例如,P-GW 4的PCEF等)的VNF 200分配冗余資源。

2.5)服務器配置(第五示例)

圖11示出了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虛擬化通信裝置10的服務器20的配置的另一示例。

在圖11的示例中,VM控制部2100可根據VNF 200的功能來控制諸如VNF 200的設立和遷移的動態縮放的頻率(在下文中,改變的頻率)。例如,根據通信系統或虛擬機的負載狀態等來執行VNF 200的設立或遷移。例如,VM控制部2100通過調節用于執行VNF 200的設立或遷移的負載狀態閾值來控制VNF改變的頻率。

例如,VM控制部2100根據通信狀態管理功能的存在/不存在或者更新通信狀態的頻率來控制VNF改變的頻率。例如,當VNF 200包括頻繁地更新通信狀態的功能(例如PCEF)時,VM控制部2100將這種VNF 200的改變頻率設定為低于根據性能要求等設定的改變頻率。此外,例如,當VNF 200包括具有低的更新通信狀態的頻率的功能(例如U平面功能)時,VM控制部2100將這種VNF 200的改變頻率設定為高于根據性能要求等設定的改變頻率。應該注意的是在VNF 200包括具有低的更新通信狀態的頻率的功能的情況下,VM控制部2100可以將這樣的VNF 200的改變頻率設定為與根據性能要求等設定的改變頻率相同的水平。

如圖11所示的示例那樣控制VNF改變的頻率,由此防止由于VNF 200的向外擴展而導致的性能降低。

2.6)操作

圖12是示出了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中的操作的示例的序列圖。

假設通信裝置10的信號處理部12經由會話A執行與VNF 200(A)的通信(操作S2-1)。

在該狀態下,假設發起從VNF 200(A)到VNF 200(B)的切換(操作S2-2)。例如,VNF 200(A)的控制功能201發起到VNF 200(B)的切換。

響應于發起從VNF 200(A)到VNF 200(B)的切換,通信裝置10的信號處理部12執行經由會話A與VNF 200(A)的通信、以及經由會話B與VNF 200(B)的通信(操作S2-3a和S2-4)。例如,通信裝置10的信號處理部12可分別經由會話A和B將相同數據發送到VNF 200(A)和200(B)中的每一個。此時,VNF 200(A)的信號處理功能202將從通信裝置10接收到的數據轉發到VNF 200(B)(S2-3b)。

響應于從VNF 200(A)到VNF 200(B)的切換的完成(操作S2-5),VNF 200(B)的控制功能201向通信裝置10通知該切換完成(操作S2-6)。

響應于接收到來自VNF 200(B)的完成通知,通信裝置10的控制部11向VNF 200(A)通知經由會話A的通信終止(操作S2-7)。例如,通信裝置10的控制部11向VNF 200(A)通知指示經由會話A的通信終止的消息。此外,例如,通信裝置10的控制部11還可以控制信號處理部12以向VNF 200(A)發送指示會話終止的分組。在將最后分組發送到VNF 200(A)之后,信號處理部12發送指示分組轉發終止的結束標記分組(終止通知分組)。使用該結束標記分組,VNF 200(A)意識到經由會話A的通信終止。

響應于接收到來自通信裝置10的終止通知,VNF 200(A)的控制功能201向VNF 200(B)通知經由會話A的通信終止(操作S2-8)。此外,例如,VNF 200(A)的信號處理功能202還可以將接收到的結束標記分組轉發到切換目標VNF 200(B),從而通知經由切換源會話的通信終止。

響應于接收到來自VNF 200(A)的終止通知,VNF 200(B)的控制功能201請求信號處理功能202以將要涉及的分組從經由會話A和B的每一個接收到的分組切換到經由會話B接收到的分組,從而轉換到經由會話B的通信(操作S2-9)。

2.7)效果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第二示例性實施例,切換目標VNF 200(VNF 200(B))響應于接收到經由切換源會話的通信終止通知而切換會話。這允許即使當與從VNF 200(A)到VNF 200(B)的切換協同地切換會話VNF 200(B)時也可在沒有任何丟失的情況下接收從通信裝置10發送的分組。因此,根據第二示例性實施例,即使在由虛擬機等來執行由通信裝置提供的功能的情況下,也可防止在與通信裝置切換相關聯的路徑切換時的分組丟失。

3.第三示例性實施例

將參考附圖對本發明的第三示例性實施例進行描述。根據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技術還可應用于上述實施例中的每一個以及根據下述實施例的任何技術。

根據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當切換通信裝置10時,通信裝置10的切換對對方通信裝置10隱藏。

3.1)第一示例

<系統架構>

如圖13所示,假設通信裝置10(A)被切換到通信裝置10(B)。在該切換中,通信裝置10(B)可從通信裝置10(A)接管通信裝置10(A)的通信狀態(諸如其IP(互聯網協議)地址)。

當通信裝置10(A)切換時,分組轉發裝置30將從對方通信裝置10發送到通信裝置10(A)的會話切換到切換目標通信裝置10(B)。也就是說,分組轉發裝置30可代表對方通信裝置10切換會話的目的地。因此,在第三示例性實施例中,分組轉發裝置30可以將通信裝置10(A)的切換對對方通信裝置10隱藏。

圖14示出了根據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分組轉發裝置30的配置的示例,并且圖15示出了本示例性實施例中的管理信息的示例。如圖14所示,分組轉發裝置30包括管理DB(數據庫)31、分組處理部32、以及控制部33。

管理DB 31管理識別會話的條件(圖15中的“會話識別條件”)以及與該條件相匹配的會話轉發目的地。會話識別條件例如包括與會話相關聯的標識符。會話標識符例如是TEID(隧道端點標識符)或GRE(通用路由封裝)密鑰。

分組處理部32參考管理DB 31以轉發經由會話接收到的分組,例如,分組處理部32將管理DB 31中的會話識別條件與包含在接收到的分組中的信息進行比較,并將接收到的分組轉發到與已匹配的會話識別條件相對應的轉發目的地。如在圖15中所圖示的,(1)在切換之前,轉發目的地僅是通信裝置(A),但是(2)一旦切換發生,則轉發目的地是通信裝置(A)和(B)兩者,并且(3)當切換完成時,轉發目的地僅變為通信裝置(B)。

控制部33對從通信裝置10接收到的控制信號進行處理。例如,控制部33可根據從通信裝置10接收到的控制信號來改變存儲在管理DB 31中的表中的條目。此外,例如,控制部33可根據從通信裝置10接收到的控制信號來控制分組處理部32的操作。

<操作>

圖16是示出了根據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中的操作的示例的序列圖。

參考圖16,通信裝置10的信號處理部12通過分組轉發裝置30執行與通信裝置10(A)的會話-A通信(操作S3-1)。分組轉發裝置30的分組處理部32將經由會話A接收到的分組轉發到通信裝置10(A)(操作S3-2)。在圖16的示例中,將從分組轉發裝置30轉發到通信裝置10(A)的會話標為“會話A1”,但會話A和A1是實質上相同的會話。分組轉發裝置30中繼會話A,并將其作為會話A1轉發到通信裝置10(A)。

在該狀態下,假設發起從通信裝置10(A)到通信裝置10(B)的切換(操作S3-3)。例如,通信裝置10(A)的控制部11發起到通信裝置10(B)的切換。

在發起切換時,通信裝置10(A)的控制部11向分組轉發裝置30發送切換發起通知。分組轉發裝置30的控制部33根據接收到的切換發起通知來改變管理DB 31中的條目。例如,如圖15中所示的示例,控制部33將會話A的轉發目的地從僅通信裝置(A)變為通信裝置(A)和(B)(參見圖15中的“(2)切換期間”)。

響應于發起從通信裝置10(A)到通信裝置10(B)的切換,分組轉發裝置30的分組處理部32將會話A轉發到通信裝置(A)和(B)兩者(操作S3-4、S3-5)。應該注意的是在圖16中,分別將轉發到通信裝置(A)和(B)的會話標為“會話A1”和“會話A2”,但是“會話A”、“會話A1”、以及“會話A2”是實質上相同的會話。例如,假設“會話”表示屬于根據諸如TCP或UDP的協議配置的連接的所有分組,則如果由分組轉發裝置30將從通信裝置10接收到的相同分組轉發到通信裝置10(A)和10(B),則“會話A”、“會話A1”、以及“會話A2”是實質上相同的會話。例如,分組處理部32將管理DB 31中的會話識別條件與接收到的分組中的信息進行比較,并將分組轉發到與會話A相對應的轉發目的地。在圖16的示例中,因為從通信裝置10(A)到通信裝置10(B)的切換正在進行,所以管理DB 31中的條目變為圖15中的狀態“(2):切換期間”。分組處理部32參考已改變的管理DB 31并將會話A轉發到通信裝置(A)和(B)。

通信裝置10(A)的信號處理部12將經由會話A1接收到的分組從分組轉發裝置30轉發到通信裝置10(B)(操作S3-4)。

響應于從通信裝置10(A)到通信裝置10(B)的切換的完成(操作S3-6),通信裝置10(B)的控制部11向分組轉發裝置30通知該切換的完成(操作S3-7)。

響應于接收到來自通信裝置10(B)的完成通知,分組轉發裝置30的控制部33向通信裝置10(A)通知經由會話A1的通信終止(操作S3-8)。例如,控制部33控制分組處理部32以將指示會話終止的分組發送到通信裝置10(A)。

響應于接收到來自分組轉發裝置30的終止通知,通信裝置10(A)的控制部11向通信裝置10(B)通知經由會話A1的通信終止(操作S3-9)。例如,控制部11控制信號處理部12以將接收到的結束標記分組發送到切換目標通信裝置10(B)。

響應于接收到來自通信裝置(A)的終止通知(或結束標記分組),通信裝置10(B)將用于經由A1和A2接收分組的操作轉換到經由會話A2接收分組的操作,從而執行經由會話A和A2的通信(操作S3-10、S3-11)。

當正在執行通信裝置10(A)與(B)之間的切換時(操作S3-3至S3-9),通信裝置10的信號處理部12繼續經由會話A的通信(操作S3-1、S3-10)。即使執行了通信裝置10(A)與(B)之間的切換,分組轉發裝置30代表對方通信裝置10來切換會話的目的地,并且因此切換可對通信裝置10隱藏。因此,即使在通信裝置10(A)與(B)之間切換期間對方通信裝置10也可以繼續經由會話A的通信。

3.2)第二示例

<系統架構>

在圖17所示的示例中,在第二示例性實施例中所圖示的VNF 200之間執行切換。用于在VNF 200之間切換的操作與上述第二示例性實施例相似,并且因此將省略對其的詳細描述。

在切換中,例如,VNF 200(B)接管VNF 200(A)的通信狀態(諸如其IP(互聯網協議)地址)。

當切換VNF 200(A)時,虛擬交換機2102將VNF 200(A)與其對方通信裝置10之間的會話切換到切換目標VNF 200(B)。也就是說,虛擬交換機2102可代表對方通信裝置10切換會話的目的地。因此,虛擬交換機2102可對對方通信裝置10隱藏VNF 200(A)的切換。

在圖17的示例中,可以將VNF 200(A)切換到在該VNF 200(A)正在操作的服務器20上操作的另一VNF 200(B)。此外,可以將VNF 200(A)切換到在與該VNF 200(A)正在操作的服務器20不同的服務器20上操作的VNF 200(B)。

例如,由服務器20的控制部210實現虛擬交換機2102。在圖17的示例中,在VNF 200(A)和(B)在相同服務器20上操作的情況下,在服務器20上實現的虛擬交換機2102切換會話。

此外,在VNF 200(A)和(B)在不同服務器20上操作的情況下,在切換源VNF 200(A)在其上進行操作的服務器20上實現的虛擬交換機2102切換會話。這種情況下,虛擬交換機2102將會話切換朝向在VNF 200(B)在其上進行操作的服務器20上實現的虛擬交換機。經由交換機、路由器等將切換的會話轉發到在服務器VNF 200(B)在其上進行操作的服務器20上實現的虛擬交換機。

圖18示出了根據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的虛擬交換機2102的配置的示例。如圖18所示,虛擬交換機2102具有與圖14中圖示的分組轉發裝置30相似的功能,因此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操作>

圖19是示出了在圖17圖示的通信系統中的操作的示例的序列圖。

通信裝置10的信號處理部12經由虛擬交換機2102執行與VNF 200(A)的會話-A通信(操作S4-1)。虛擬交換機2102的分組處理部32將經由會話A接收到的分組轉發到VNF 200(A)(操作S4-2)。在圖19的示例中,從虛擬交換機2102轉發到VNF 200(A)的會話被標為“會話A1”,但會話A和A1是實質上相同的會話。虛擬交換機2102中繼會話A并將其作為會話A1轉發到VNF 200(A)。

在該狀態下,假設發起從VNF 200(A)到VNF 200(B)的切換(操作S4-3)。例如,VNF 200(A)的控制功能201發起到VNF 200(B)的切換。

例如,VNF 200(A)的控制功能201向虛擬交換機2102發送切換發起通知,并且虛擬交換機2102的控制部33根據接收到的通知而改變管理DB 31中的條目。例如,控制部33將會話A的轉發目的地變為VNF 200(A)和200(B)。

響應于發起從VNF 200(A)到VNF 200(B)的切換,虛擬交換機2102的分組處理部32將會話A轉發到VNF 200(A)和(B)兩者(操作S4-4、S4-5)。在圖19中,轉發到VNF 200(A)和(B)的會話分別被標為“會話A1”和“會話A2”,但是“會話A”、“會話A1”、以及“會話A2”是基本相同的會話。例如,分組處理部32對管理DB 31中的會話識別條件與接收到的分組中的信息進行比較并將該分組轉發到與會話A相對應的轉發目的地。分組處理部32參考管理DB 31并將會話A轉發到VNF 200(A)和(B)。

VNF 200(A)的信號處理功能202將經由會話A1接收的分組從虛擬交換機2102轉發到VNF 200(B)(操作S4-4)。

響應于從VNF 200(A)到VNF 200(B)的切換完成(操作S4-6),VNF 200(B)的控制功能201向虛擬交換機2102通知該切換完成(操作S4-7)。

響應于接收到來自VNF 200(B)的完成通知,虛擬交換機2102的控制部33向VNF 200(A)通知經由會話A1的通信終止(操作S4-8)。例如,控制部33控制分組處理部32以向VNF 200(A)發送指示會話終止的分組。

響應于接收到來自虛擬交換機2102的終止通知,VNF 200(A)的控制功能201向VNF 200(B)通知經由會話A1的通信終止(操作S4-9)。例如,控制功能201控制信號處理功能202以將接收到的結束標記分組轉發到切換目標VNF 200(B)。

響應于接收到來自VNF 200(A)的終止通知(或結束標記分組),VNF 200(B)將用于經由會話A1和A2接收分組的操作轉換到用于經由會話A2接收分組的操作,從而執行經由會話A和A2的通信(操作S4-10、S4-11)。

當正在執行VNF 200(A)與(B)之間的切換時(操作S4-3至S4-9),通信裝置10的信號處理部12繼續經由會話A的通信(操作S4-1、S4-10)。即使執行VNF 200(A)與(B)之間的切換,虛擬交換機2102代表對方通信裝置10來切換會話的目的地,并且因此即使在VNF 200(A)與(B)之間的切換期間對方通信裝置也可繼續經由會話A的通信。

4.第四示例性實施例

將參考附圖對本發明的第四示例性實施例進行描述。根據第四示例性實施例的技術也可應用于上述實施例中的每一個以及根據下述實施例的任何技術。

4.1)系統架構

如在圖20中圖示的,根據第四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包括通信裝置10以及控制會話切換的控制裝置40。控制裝置40代表通信裝置10發送與會話切換有關的控制信號。因此,可減少通信裝置10傳送的控制信號,并且可減輕通信裝置10上的負載。

在圖20的示例中,控制裝置40控制從通信裝置10(A)到通信裝置10(B)的切換。例如,控制裝置40指令通信裝置10(A)或10(B)以發起從通信裝置10(A)到通信裝置10(B)的切換。此外,控制裝置40在控制通信裝置10之間的切換伴隨的會話切換。例如,響應于通信裝置10之間的切換,控制裝置40發起從會話A到會話B的切換。

圖21示出了根據第四示例性實施例的控制裝置40的配置的示例。如圖21所示,控制裝置40包括資源控制部41、會話控制部42、以及接口43。控制裝置40經由接口43與通信裝置10進行通信。

資源控制部41控制從通信裝置10(A)到通信裝置10(B)的切換。例如,資源控制部41可以指令通信裝置10(A)的控制部11以發起到通信裝置10(B)的切換,或者可以指令通信裝置10(B)的控制部11從通信裝置10(A)到通信裝置10(B)的切換。資源控制部41可根據例如通信裝置10上的負載、通信擁塞狀態等來切換通信裝置10。

會話控制部42控制會話切換。例如,響應于通信裝置10之間的切換的發起,會話控制部42向作為處于切換中的通信裝置10的對方的通信裝置10通知已發起切換。此外,例如,響應于完成在通信裝置10之間的切換,會話控制部42向作為已切換的通信裝置10的對方的通信裝置10通知已完成切換。會話控制部42可通過通知切換完成來控制會話切換的時間。

應該注意的是如與第二或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相同地在由諸如虛擬機的軟件來執行由每個通信裝置10提供的網絡功能的情況下,例如,資源控制部41可以向控制部210的VM控制部2100指令在VNF 200之間的切換。

此外,如與第三示例性實施例相同在分組轉發裝置30代表對方通信裝置10來切換會話的目的地的情況下,例如,會話控制部42可以向分組轉發裝置30的控制部33指示會話切換。

4.2)第一操作

圖22是示出了在圖20中圖示的通信系統中的操作的示例的序列圖。

假設通信裝置10的信號處理部12正在執行經由會話A與通信裝置10(A)的通信(操作S5-1)。

在該狀態下,假設發起從通信裝置10(A)到通信裝置10(B)的切換(操作S5-2)。例如,控制裝置40的資源控制部41指令通信裝置10(A)或10(B)的控制部11以發起從通信裝置10(A)到通信裝置10(B)的切換。

控制裝置40的會話控制部42向作為通信裝置(A)的對方的通信裝置10發送切換發起通知(操作S5-3)。

響應于接收到切換發起通知,通信裝置10的信號處理部12執行與通信裝置10(A)的會話-A通信以及與通信裝置10(B)的會話-B通信(操作S5-4、S5-5)。例如,通信裝置10的信號處理部12分別經由會話A和B向通信裝置10(A)和10(B)中的每一個發送相同數據。應該注意的是在操作S5-4中通信裝置10(A)的信號處理部12將從通信裝置10接收到的數據轉發到通信裝置10(B)。

響應于從通信裝置10(A)到通信裝置10(B)的切換完成(操作S5-6),控制裝置40的資源控制部41向作為通信裝置(A)的對方的通信裝置10通知切換完成(操作S5-7)。

響應于接收到來自控制裝置40的完成通知,通信裝置10的控制部11控制信號處理部12以向通信裝置10(A)發送指示會話終止的分組(操作S5-8)。在將最后分組發送到通信裝置10(A)之后,信號處理部12發送指示分組轉發終止的結束標記分組(終止通知分組)。使用該結束標記分組,通信裝置10(A)意識到經由會話A的通信終止,并且通信裝置10(A)的信號處理部12將接收到的結束標記分組轉發到切換目標通信裝置10(B)(操作S5-8)。

響應于接收到來自通信裝置10(A)的終止通知,通信裝置10(B)將用于經由會話A和B中的每一個的接收分組的操作轉換到經由會話B的接收分組的操作。通信裝置10(B)轉換到用于經由會話B接收分組的操作,從而執行經由會話B的通信(操作S5-9)。

4.3)第二操作

圖23是示出了根據第四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中的操作的另一個示例的序列圖。圖23圖示了在由諸如虛擬機的軟件來執行由通信裝置10的每一個提供的網絡功能的情況的示例。

應該注意的是圖23中的操作的示例(操作S6-1至S6-9)與圖22中的操作(操作S5-1至S5-9)相似,區別僅在于圖20中的通信裝置10(A)和10(B)分別被VNF 200(A)和200(B)替換,并且因此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4.4)第三操作

圖24是示出了根據第四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系統中的操作的另一示例的序列圖。圖24圖示了虛擬交換機2102代表對方通信裝置10來切換會話的目的地的情況。

假設通信裝置10的信號處理部12經由虛擬交換機2102來執行與VNF 200(A)的會話-A通信(操作S7-1)。虛擬交換機2102的分組處理部32將經由會話A接收到的分組轉發到VNF 200(A)(操作S7-2)。在圖24的示例中,從虛擬交換機2102轉發到VNF 200(A)的會話被標為“會話A1”(A),但會話A和A1是實質上相同的會話。虛擬交換機2102中繼會話A,并將其作為會話A1轉發到VNF 200(A)。

在該狀態下,假設發起從VNF 200(A)到VNF 200(B)的切換(操作S7-3)。例如,控制裝置40的資源控制部41指令VNF 200(A)或200(B)的控制功能201以發起從VNF 200(A)到VNF 200(B)的切換。

控制裝置40的會話控制部42向虛擬交換機2102發送切換發起通知(操作S7-4)。虛擬交換機2102的控制部33根據接收到的切換發起通知來改變管理DB 31中的條目。例如,控制部33將會話A的轉發目的地改變為VNF 200(A)和200(B)。

當正在執行VNF 200(A)與(B)之間的切換時(操作S7-3至S7-11),通信裝置10的信號處理部12繼續經由會話A的通信(操作S7-1、S7-5、S7-12)。

響應于發起從VNF 200(A)到VNF 200(B)的切換,虛擬交換機2102的分組處理部32將會話A轉發到VNF 200(A)和(B)兩者。在圖24中,轉發到VNF 200(A)和(B)的會話被分別標為“會話A1”和“會話A2”,但是“會話A”、“會話A1”、以及“會話A2”是基本相同的會話。例如,分組處理部32對管理DB 31中的會話識別條件與接收到的分組中的信息進行比較,并將該分組轉發到與會話A相對應的轉發目的地。分組處理部32參考管理DB 31并將該會話A轉發到VNF 200(A)和(B)。

VNF 200(A)的信號處理功能202將經由會話A接收到的分組從虛擬交換機2102轉發到VNF 200(B)(操作S7-6)。

響應于從VNF 200(A)到VNF 200(B)的切換的完成(操作S7-8),控制裝置40的資源控制部41向虛擬交換機2102通知該切換完成(操作S7-9)。

響應于接收到來自控制裝置40的資源控制部41的完成通知,虛擬交換機2102的控制功能201使得分組處理功能202將指示會話終止的分組(結束標記分組)發送到VNF 200(A)(操作S7-10)。

VNF 200(A)的控制功能201使得信號處理功能202以將接收到的結束標記分組轉發到切換目標VNF 200(B)(操作S7-11)。

響應于接收到來自VNF 200(A)的結束標記分組,VNF 200(B)的控制功能201從經由會話A1和A2接收分組的操作轉換到經由會話A2接收分組的操作,因而執行經由會話A和A2的通信(操作S7-12、S7-13)。

4.5)效果

如上所述,根據第四示例性實施例,控制裝置40代表通信裝置10發送與其相關切換相關聯的控制信號。因此,可以減少通信裝置10傳送的控制信號,并且可減輕通信裝置10上的負載。

5.第五示例性實施例

將參考附圖對本發明的第五示例性實施例進行描述。第五示例性實施例用于描述在上述每個實施例應用于3GPP標準規范(例如3GPP TS23.401)的情況下的操作示例。

5.1)第一操作示例

圖25和圖26示出了本發明應用于根據TS23.401 V12.4.0的第5.10.4節的序列的情況下的示例。TS23.401 V12.4.0的第5.10.4節公開了其中MME觸發S-GW重新定位的序列。

首先,在S-GW 3之間重新定位之前,如在圖25中圖示的,終端1執行經由基站2和S-GW 3(舊)與P-GW 4的通信(操作S8-1)。

在決定重新定位目標S-GW 3(新)時(操作S8-2),MME 5向作為S-GW 3的對方的基站2通知重新定位的發起(操作S8-3:重新定位通知)。在重新定位目標S-GW 3(新)是在虛擬機上操作的VNF 200的情況下,MME 5例如響應于VM啟用的完成而發出“重新定位通知”。

此外,MME 5向S-GW 3(新)發出“創建會話請求”(操作S8-4)。MME 5通過使用“創建會話請求”向S-GW 3(新)通知P-GW 4的地址和用于上行鏈路通信的隧道ID(例如TEID)、以及基站2的地址和用于下行鏈路通信的隧道ID。

當接收到“創建會話請求”時,S-GW 3(新)向P-GW 4發出“修改承載請求”(操作S8-5)。S-GW 3(新)通過使用“修改承載請求”向P-GW 4通知S-GW 3(新)的地址以及用于下行鏈路通信的隧道ID。

在用于下行鏈路通信的路徑之間的切換期間(操作S8-3至S8-5),基站2繼續經由切換前的路徑(經過P-GW 4、S-GW 3(舊)、以及基站2的路徑)來接收下行鏈路通信業務(操作S8-6)。應該注意的是在用于下行鏈路通信的路徑正在切換時基站2可以經由上述切換前的路徑以及切換后的路徑(經過P-GW 4、S-GW 3(新)、以及基站2的路徑)兩者來接收下行鏈路通信業務。

響應于用于下行鏈路通信的路徑的切換完成(例如操作S8-5完成),P-GW 4經由切換前的路徑發送會話終止通知(“結束數據通知”)。例如,響應于下行鏈路通信的路徑切換完成,P-GW 4發送指示經由切換前的路徑的會話終止的分組(結束標記分組)。

響應于接收到“結束數據通知”,基站2將用于接收下行鏈路分組的路徑從切換前的路徑切換到切換后的路徑(經過P-GW 4、S-GW(新)、以及基站2的路徑),并且接收下行鏈路數據(操作S8-8)。例如,響應于接收到來自P-GW 4的結束標記分組,基站2將接收下行鏈路分組的路徑從切換前的路徑切換到切換后的路徑。

P-GW 4向S-GW 3(新)通知對“修改承載請求”的響應(“修改承載響應”)(操作S8-9)。

S-GW 3(新)通過使用“創建會話響應”向MME 5通知S-GW 3(新)的地址以及用于上行鏈路通信的隧道ID(操作S8-10)。

MME 5通過使用“S-GW重新定位通知”向基站2通知S-GW 3(新)的地址以及上行鏈路通信的隧道ID(操作S8-11)。

在用于上行鏈路通信的路徑之間執行切換(操作S8-9至S8-11)時,如圖26中圖示的(操作S8-12),P-GW 4經由切換前的路徑(經過基站2、S-GW 3(舊)、以及P-GW 4的路徑)來接收上行鏈路通信業務。應該注意的是在切換用于上行鏈路通信的路徑時P-GW 4可以經由切換前的上述路徑以及切換后的路徑(經過基站2、S-GW 3(新)、以及P-GW 4的路徑)兩者來接收上行鏈路通信業務。

響應于用于上行鏈路通信的路徑切換完成(例如操作S8-11完成),基站2經由切換前的路徑(經過基站2、S-GW 3(舊)、以及P-GW 4的路徑)來發送會話終止通知(“結束數據通知”)(操作S8-13)。例如,響應于用于上行鏈路通信的路徑切換完成,基站2經由切換前的路徑發送指示會話終止的分組(結束標記分組)。

響應于接收到“結束數據通知”,P-GW 4將接收上行鏈路分組的路徑從切換前的路徑切換到切換后的路徑(經過基站2、S-GW 3(新)、以及P-GW 4的路徑),并且接收上行鏈路數據(操作S8-14)。例如,響應于接收到來自基站2的結束標記分組,P-GW 4將用于接收上行鏈路分組的路徑從切換前的路徑切換到切換后的路徑。

基站2向MME 5發送“S-GW4重新定位ACK”(操作S8-15)。

5.2)第二操作示例

圖27和圖28所示的第二操作示例與圖25和26所示的第一操作示例的不同之處在于網關切換期間的業務路徑以及“結束數據通知”的傳輸路徑。應該注意的是除了操作S9-6、S9-7、S9-12、以及S9-13不同之外,第二操作示例與第一操作示例相類似,并且因此將省略對類似操作的詳細描述。

參考圖27,在執行對用于下行鏈路通信的路徑的切換(操作S9-3至S9-5)時,基站2經由經過P-GW 4、S-GW 3(舊)、S-GW 3(新)、以及基站2的路徑來接收下行鏈路通信業務(操作S9-6)。應該注意的是在執行對用于下行鏈路通信的路徑的切換時,基站2可以經由上述路徑、以及經過P-GW 4、S-GW 3(新)以及基站2的路徑兩者來接收下行鏈路通信業務。

響應于用于下行鏈路通信的路徑切換完成(例如操作S9-5完成),P-GW 4經由經過P-GW 4、S-GW 3(舊)、S-GW 3(新)、以及基站2的路徑來發送會話終止通知(“結束數據通知”)(操作S9-7)。例如,響應于用于下行鏈路通信的路徑切換完成,P-GW 4經由經過P-GW 4、S-GW 3(舊)、S-GW 3(新)、以及基站2的路徑來發送指示會話終止的分組(結束標記分組)。

參考圖28,在正在執行對用于上行鏈路通信的路徑的切換(操作S9-9至S9-11)時,P-GW 4經由經過基站2、S-GW 3(舊)、S-GW 3(新)、以及P-GW 4的路徑來接收上行鏈路通信業務(操作S9-12)。應該注意的是在正在執行對用于上行鏈路通信的路徑的切換時P-GW 4可以經由上述路徑、以及切換后的路徑(經過基站2、S-GW 3(新)、以及P-GW 4的路徑)兩者來接收上行鏈路通信業務。

響應于用于上行鏈路通信的路徑切換完成(例如操作S9-11完成),基站2經由經過基站2、S-GW 3(舊)、S-GW 3(新)、以及P-GW 4的路徑來發送會話終止通知(“結束數據通知”)(操作S9-13)。例如,響應于用于上行鏈路通信的路徑切換完成,基站2經由經過基站2、S-GW 3(舊)、S-GW 3(新)、以及P-GW 4的路徑來發送指示會話終止的分組(結束標記分組)。

5.3)第三操作示例

圖29和圖30示出了在本發明應用于根據TS23.401 V12.4.0的第5.5.1.1.3節的情況下的序列的示例。TS23.401 V12.4.0的第5.5.1.1.3節公開了其中S-GW重新定位是由基于X2的移交來觸發的序列。

參考圖29,假設終端1在基站2(源)和基站2(目標)之間執行基于X2的移交(操作S10-1)。

在已執行了基于X2的移交之后,如果在S-GW 3的切換之前,終端1經由切換前的路徑(經過基站2(目標)以及S-GW 3(舊)的路徑)向P-GW 4發送上行鏈路數據(操作S10-2)。

MME 5向基站2(目標)(其是作為S-GW 3的對方的基站)發送切換發起消息(重新定位通知)(操作S10-3)。在重新定位目標S-GW 3(新)是在虛擬機上操作的VNF 200的情況下,例如響應于VM啟用完成,MME 5通知“重新定位通知”。

基站2(目標)向MME 5發送“路徑切換請求”(操作S10-4)。使用該“路徑切換請求”,基站2(目標)可向MME 5通知終端1(UE:用戶設備)正停留的小區已經改變。

MME 5向S-GW 3(新)發送“創建會話請求”(操作S10-5)。使用該“創建會話請求”,MME 5可向S-GW 3(新)通知P-GW 4的地址以及用于上行鏈路通信的隧道ID、以及還有基站2的地址和用于下行鏈路通信的隧道ID。

S-GW 3(新)向P-GW 4發送“修改承載請求”(操作S10-6)。使用該“修改承載請求“,S-GW 3(新)可向P-GW 4通知S-GW 3(新)的地址以及用于下行鏈路通信的隧道ID。

P-GW 4向S-GW 3(新)通知對“修改承載請求”的響應(“修改承載響應”)(操作S10-7)。

在接收“修改承載響應”時,S-GW 3(新)通過使用“創建會話響應”向MME 5通知S-GW 3(新)的地址以及用于上行鏈路通信的隧道ID(操作S10-8)。

在正在執行通信路徑的切換時(操作S10-3至S10-8),基站2經由切換前的路徑(經過P-GW 4、S-GW 3(舊)、以及基站2(目標)的路徑)來接收下行鏈路通信業務(操作S10-9)。應該注意的是在正在執行通信路徑的切換時,基站2可以經由上述切換前的路徑、以及切換后的路徑(經過P-GW 4、S-GW 3(新)、以及基站2(目標)的路徑)兩者來接收下行鏈路通信業務。

響應于通信路徑切換完成(例如操作S10-7完成),P-GW 4經由切換前的路徑(經過P-GW 4、S-GW 3(舊)、以及基站2(目標)的路徑)來發送會話終止通知“結束數據通知”(操作S10-10)。例如,響應于通信路徑切換完成,P-GW 4經由切換前的路徑來發送指示會話終止的分組(結束標記分組)。

響應于接收到“結束數據通知”,基站2(目標)將用于接收下行鏈路分組的路徑從切換前的路徑切換到切換后的路徑并且接收新的下行鏈路數據(操作S10-11)。例如,響應于接收到來自P-GW 4的結束標記分組,基站2(目標)將用于接收下行鏈路分組的路徑從切換前的路徑切換到切換后的路徑。

參考圖30,在正在執行通信路徑的切換時(例如操作S10-3到S10-8),P-GW 4經由切換前的路徑(經過基站2(目標)、S-GW 3(舊)、以及P-GW 4的路徑)來接收上行鏈路通信業務(操作S10-12)。應該注意的是在正在執行通信路徑的切換時,P-GW 4例如可以經由上述切換前的路徑、以及切換后的路徑(經過基站2(目標)、S-GW 3(新)、以及P-GW 4的路徑)兩者來接收上行鏈路通信業務。

響應于通信路徑切換完成(例如,操作S10-8完成或接收到“結束數據通知”(操作S10-10)),基站2(目標)經由切換前的路徑(經過基站2(目標)、S-GW 3(舊)、以及P-GW 4)的路徑來發送會話終止通知(“結束數據通知”)(操作S10-13)。例如,響應于通信路徑切換完成,基站2(目標)經由切換前的路徑來發送指示會話終止的分組(結束標記分組)。

響應于接收到“結束數據通知”,P-GW 4將用于接收上行鏈路分組的路徑從切換前的路徑切換到切換后的路徑(經過基站2(目標)、S-GW 3(新)、以及P-GW 4的路徑),并且接收新的上行鏈路數據(操作S10-14)。例如,響應于接收到結束標記分組,P-GW 4將用于接收上行鏈路分組的路徑從切換前的路徑切換到切換后的路徑。

MME 5向基站2(目標)通知“路徑切換請求ACK”(操作S10-15)。

5.4)第四操作示例

圖31和32中所示的第四操作示例與上述第三操作示例(圖29和30)的不同之處在于網關切換期間的業務路徑和用于發送“結束數據通知”的路徑。應該注意的是圖31和32中所示的第四操作示例與第三操作示例相似,除了操作S11-9、S11-10、S11-12、以及S11-13不同之外,并且因此,將省略對與第三操作示例(圖29和30)相似的操作的詳細描述。

參考圖31,在正在執行對用于下行鏈路通信的路徑的切換時(例如操作S11-3至S11-8),基站2經由經過P-GW 4、S-GW 3(舊)、S-GW 3(新)、以及基站2的路徑來接收下行鏈路通信業務(操作S11-9)。應該注意的是在正在執行對用于下行鏈路通信的路徑的切換時,基站2可以經由上述路徑、以及切換后的路徑(經過P-GW 4、S-GW 3(新)、以及基站2的路徑)兩者來接收下行鏈路通信業務。

響應于用于下行鏈路通信的路徑切換完成(例如,操作S11-7完成),P-GW 4經由經過P-GW-4、S-GW 3(舊)、S-GW 3(新)、以及基站2的路徑來發送會話終止通知(“結束數據通知”)(操作S11-10)。例如,響應于用于下行鏈路通信的路徑切換完成,P-GW 4經由經過P-GW 4、S-GW 3(舊)、S-GW 3(新)、以及基站2的路徑來發送指示會話終止的分組(結束標記分組)。

參考圖32,在繼續切換用于上行鏈路通信時(操作S11-3至S11-8),P-GW 4經由經過基站2、S-GW 3(舊)、S-GW 3(新)、以及P-GW 4的路徑來接收上行鏈路通信業務(操作S11-12)。應該注意的是在正在執行對用于上行鏈路通信的路徑的切換時,P-GW 4可以經由上述路徑、以及切換后的路徑(經過基站2、S-GW 3(新)、以及P-GW 4的路徑)兩者來接收上行鏈路通信業務

響應于用于上行鏈路通信的路徑切換完成(例如,操作S11-8完成、接收到“結束數據通知”(操作S11-10)),基站2經由經過基站2、S-GW 3(舊)、S-GW 3(新)、以及P-GW 4的路徑來發送會話終止通知(“結束數據通知”)。例如,響應于用于上行鏈路通信的路徑切換完成,基站2經由經過基站2、S-GW 3(舊)、S-GW 3(新)、以及P-GW 4的路徑來發送指示會話終止的分組(結束標記分組)。

5.5)第五操作示例

圖33至圖37示出了在本發明應用于下述技術的情況下的操作示例,所述技術用于更新包括在配置在通信系統中的EPS(演進分組系統)之中的部分承載。

通過在3GPP TS23.401 V12.4.0的第5.3.2節中公開的“附接過程”將包括在EPS承載中的各種類型的承載(S5/S8承載等)配置在通信系統中。然而,當由于資源設立等而改變了承載所經過的通信裝置10(S-GW 3、P-GW 4等)時,重新執行在第5.3.2.1節中公開的“初始附接”過程以配置與改變之后的通信裝置10相對應的新承載。如果重新執行“初始附接”,則預料到對通信服務的各種影響(諸如,通信服務的中斷)。

因此,在圖33至圖37示的第五操作示例中,更新了包括在EPS承載之中的部分承載。例如,當設立了通信系統的資源(設立網絡節點等)時,更新與所設立的資源有關的承載。在包括在EPS承載之中的部分承載被更新的情況下,重新執行承載配置過程允許避免通信服務的中斷等。

然而,當部分更新承載時,有可能丟失分組。例如,如果在終止經由切換源承載的通信之前切換承載,則經由切換源承載傳送的分組未被轉發到切換目標通信裝置10,這導致可能的分組丟失。

因此,在第五操作示例中,切換目標通信裝置10響應于接收到指示已終止經由切換源承載的通信的通知而切換承載。使用該配置,可避免由于承載切換造成的分組丟失。

5.5.1)第一示例

圖33示出了切換在虛擬機上操作的S-GW(VNF 200)的情況下的操作示例。

當VNF 200(舊)被切換到VNF 200(新)時,例如,VNF 200(舊)的控制功能201發起該切換。在這種情況下,VNF 200(舊)在切換后通過使用“修改承載請求”向P-GW 4通知例如VNF 200(新)的地址以及隧道ID(操作S12-1)。

當正在執行VNF 200(舊)與VNF 200(新)之間的切換時(操作S12-2至S12-4),例如經由切換前的路徑和切換后的路徑兩者,傳送來自P-GW 4的業務(操作S12-3)。

響應于完成VNF 200(舊)與VNF 200(新)之間的切換(操作S12-4),VNF 200(新)向P-GW 4通知切換完成通知(“完成通知”)(操作S12-5)。

P-GW 4向VNF 200(新)通知對“修改承載請求”的響應(“修改承載響應”)(操作S12-6)。

響應于接收到“完成通知”,P-GW 4經由切換前的路徑來通知“結束數據通知”(操作S12-7)。例如,響應于接收到“完成通知”,P-GW 4經由切換前的路徑來發送指示會話終止的分組(結束標記分組)。

響應于接收到“結束數據通知”,VNF 200(新)將用于接收分組的路徑從切換前的路徑切換到切換后的路徑,并且接收新的下行鏈路數據(操作S12-8)。例如,響應于接收到來自P-GW 4的結束標記分組,VNF 200(新)將用于接收分組的路徑從切換前的路徑切換到切換后的路徑。

5.5.2)第二示例

圖34示出了切換在虛擬機上操作的P-GW(VNF 200)的情況下的操作示例。

當VNF 200(舊)被切換到VNF 200(新)時,例如,VNF 200(舊)的控制功能201發起該切換。在這種情況下,VNF 200(舊)在切換后通過使用“修改承載請求”來向S-GW 3通知例如VNF 200(新)的地址以及隧道ID(操作S13-1)。

當正在執行VNF 200(舊)與VNF 200(新)之間的切換時(操作S13-2至S13-4),經由切換前的路徑和切換后的路徑兩者來傳送來自S-GW 3的業務(操作S13-3)。

響應于完成VNF 200(舊)與VNF 200(新)之間的切換(操作S13-4),VNF 200(新)向S-GW 3通知切換完成通知(“完成通知”)(操作S13-5)。

S-GW 3向VNF 200(新)通知對“修改承載請求”的響應(“修改承載響應”)(操作S13-6)。

響應于接收到“完成通知”,S-GW 3經由切換前的路徑來通知“結束數據通知”(操作S13-7)。例如,響應于接收到“完成通知””,S-GW 3經由切換前的路徑來發送指示會話終止的分組(結束標記分組)。

響應于接收到“結束數據通知”,VNF 200(新)將用于接收分組的路徑從切換前的路徑切換到切換后的路徑,并且接收新數據(操作S13-8)。例如,響應于接收到來自S-GW 3的結束標記分組,VNF 200(新)將用于接收分組的路徑從切換前的路徑切換到切換后的路徑。

5.5.3)第三示例

圖35示出了切換在虛擬機上操作的MME(VNF 200)的情況下在MME和S-GW之間的序列。

當VNF 200(舊)被切換到VNF 200(新)時,例如,VNF 200(舊)的控制功能201發起該切換。在這種情況下,VNF 200(舊)在切換后通過使用“修改承載請求”來向S-GW 3通知VNF 200(新)的地址(操作S14-1)。

當正在執行VNF 200(舊)與VNF 200(新)之間的切換時(操作S14-2至S14-4),經由切換前的路徑和切換后的路徑兩者來傳送來自S-GW 3的業務(操作S14-3)。

響應于完成VNF 200(舊)與VNF 200(新)之間的切換(操作S14-4),VNF 200(新)向S-GW 3通知切換完成通知(“完成通知”)(操作S14-5)。

S-GW 3向VNF 200(新)通知對“修改承載請求”的響應(“修改承載響應”)(操作S14-6)。

響應于接收到“完成通知”,S-GW 3經由切換前的路徑來通知“結束數據通知”(操作S14-7)。例如,響應于接收到“完成通知”,S-GW 3經由切換前的路徑來發送指示會話終止的分組(結束標記分組)。

響應于接收到“結束數據通知”,VNF 200(新)將用于接收分組的路徑從切換前的路徑切換到切換后的路徑,并且接收新數據(操作S14-8)。例如,響應于接收到來自S-GW 3的結束標記分組,VNF 200(新)將用于接收分組的路徑從切換前的路徑切換到切換后的路徑。

5.5.4)第四示例

圖36示出了在切換在虛擬機上操作的MME(VNF 200)的情況下在MME與基站eNB之間的序列。

當VNF 200(舊)被切換到VNF 200(新)時,例如,VNF 200(舊)的控制功能201發起該切換。在這種情況下,VNF 200(舊)在切換后通過使用“配置更新”來向eNB(基站)2通知VNF 200(新)的地址(操作S15-1)。

當正在執行VNF 200(舊)與VNF 200(新)之間的切換時(操作S15-2至S15-4),經由切換前的路徑和切換后的路徑兩者來傳送來自eNB 2的業務(操作S15-3)。

響應于完成VNF 200(舊)與VNF 200(新)之間的切換(操作S15-4),VNF 200(新)向eNB 2通知切換完成通知(“完成通知”)(操作S15-5)。

eNB 2向VNF 200(新)通知對“完成通知”的響應(“完成通知ACK”)(操作S15-6)。

響應于接收到“完成通知”,eNB 2經由切換前的路徑來通知“結束數據通知”(操作S15-7)。例如,響應于接收到“完成通知”,eNB 2經由切換前的路徑來發送指示會話終止的分組(結束標記分組)。

響應于接收到“結束數據通知”,VNF 200(新)將用于接收分組的路徑從切換前的路徑切換到切換后的路徑,并且接收新數據(操作S15-8)。例如,響應于接收到來自eNB 2的結束標記分組,VNF 200(新)將用于接收分組的路徑從切換前的路徑切換到切換后的路徑。

5.5.5)第五示例

圖37圖示了在切換在虛擬機上操作的S-GW(VNF 200)的情況下在S-GW和MME與基站eNB之間的序列。

當VNF 200(舊)切換到VNF 200(新)時,例如,VNF 200(舊)的控制功能201發起該切換。在這種情況下,VNF 200(舊)在切換后通過使用“修改承載請求”消息來向MME 5通知VNF 200(新)的地址以及隧道ID(操作S16-1)。

MME 5將接收到的“修改承載請求”轉發到eNB 2(操作S16-2)。

當正在執行VNF 200(舊)與VNF 200(新)之間的切換時(操作S16-3至S16-5),經由切換前的路徑和切換后的路徑兩者來傳送來自eNB 2的業務(操作S16-4)。

響應于完成VNF 200(舊)與VNF 200(新)之間的切換(操作S16-5),VNF 200(新)向eNB 2通知切換完成通知(“完成通知”)(操作S16-6)。

eNB 2向MME 5通知對“修改承載請求”的響應(“修改承載響應”)(操作S16-7)。

MME 5將接收到的“修改承載響應”轉發到切換后的VNF 200(新)(操作S16-8)。

響應于接收到“完成通知”,eNB 2經由切換前的路徑來通知“結束數據通知”(操作S16-9)。例如,響應于接收到“完成通知”,eNB 2經由切換前的路徑來發送指示會話終止的分組(結束標記分組)。

響應于接收到“結束數據通知”,VNF 200(新)將用于接收分組的路徑從切換前的路徑切換到切換后的路徑,并且接收新數據(操作S16-10)。例如,響應于接收到來自eNB 2的結束標記分組,VNF 200(新)將用于接收分組的路徑從切換前的路徑切換到切換后的路徑。

6.第六示例性實施例

將參考附圖對本發明的第六示例性實施例進行描述。根據第六示例性實施例的技術也可應用于根據上述實施例的任何技術。

根據第六示例性實施例,承載可以按照多個承載所屬于的組進行切換。由于承載可以按組切換,因此可減少承載切換所需的時間。當承載按組切換時,存在會丟失一些分組的可能性。例如,如果在經由切換源承載的通信終止之前切換承載,則經由切換源承載發送的分組未被轉發到切換目標通信裝置10,這導致可能的分組丟失。

因此,在第六示例性實施例中,切換目標通信裝置10響應于接收到指示已終止經由切換源承載的通信的通知而按組切換承載。使用該配置,當按組切換承載時,避免了由于承載切換造成的分組丟失。

圖38示出了根據第六示例性實施例的通信裝置10的配置的示例。除了在上述示例性實施例中所示的配置示例之外,通信裝置10還包括管理DB 13。

管理DB 13具有與根據承載相關屬性等設定的承載組有關的信息。在圖41和圖42中圖示了該數據的示例。

控制部11通過參考管理DB 13來使多個承載形成組。控制部11可使多個承載形成組并且按組切換承載。例如,響應于接收到指示已終止經由切換源承載的通信的通知,通信控制部11參考管理DB 13并且按組切換承載。

響應于發起在通信裝置10之間的切換,信號處理部12執行經由切換源承載的通信以及經由切換目標承載的通信。例如,信號處理部12可經由切換源承載和切換目標承載的每一個來發送相同數據。

響應于完成在通信裝置10之間的切換,控制部11使得信號處理部12經由切換源承載發送指示已經終止經由切換源承載的通信的通知。例如,在經由切換源承載發送了最后分組之后,信號處理部12發送指示分組轉發終止的結束標記分組(終止通知分組)。響應于接收到該終止通知,切換目標通信裝置10將用于通過經由切換源承載和切換目標承載兩者來接收分組的操作轉換到經由切換目標承載來接收分組的操作。

如圖39所示,在第六示例性實施例中,還可能通過使用諸如虛擬機的軟件來實現由圖1中圖示的多種類型的通信裝置10(基站2、S-GW 3、P-GW 4、以及MME 5)提供的網絡功能。也就是說,除了在上述示例性實施例中圖示的配置示例之外,根據第六示例性實施例的VNF 200還包括管理DB 203。管理DB 203具有與通信裝置10的管理DB 13相等效的功能。

通信裝置10可根據具有(例如,具有在圖41中圖示的結構的)信息的管理DB 13來管理承載組。在圖41的示例中,通信裝置10根據承載相關屬性來使承載形成組。承載相關屬性的示例如下所示。

·終端1正位于的區域(E-UTRAN小區ID等)

·就終端1而言的計費方法(正常計費、預付費計費、固定費率等)

·終端1的通信狀態(在一定時間內是否進行了一定量或以上的通信)

·終端1是否是MTC(機器類型通信)設備

·終端1所屬于的MTC設備組

·適于終端1進行通信的MTC應用的類型

·操作者ID(與終端1相連接的核心網的操作者的ID)

·與終端1相連接的分組數據網(PDN)

·QoS特性

·終端1的狀態(IDLE狀態、CONNECTED狀態):IDLE狀態是指例如其中終端1不是連續地與核心網交換用于會話管理和移動性管理的控制信號的狀態、或者其中與基站的無線連接被釋放的狀態。CONNECTED狀態是指例如其中終端1連續地與核心網交換用于會話管理和移動性管理的控制信號的狀態、或者其中終端1與基站無線連接的狀態。

應該注意的是為了說明而列出上述屬性,并且通信裝置10還可以根據另一屬性來使承載形成組。

通信裝置10可根據在標準規范(3GPP TS23.401)的第5.7節中公開的“EPS承載上下文”的UE相關信息來使承載形成組。

通信裝置10可根據終端1的用戶與運營商之間的合同的內容來使承載形成組。例如,通信裝置10可以使與運營商已簽訂比其他用戶更高費用的合同的用戶(例如“高級訂戶”)相關聯的承載形成組。此外,通信裝置10可以使那些與標準合同下的用戶相關聯的承載形成組。

通信裝置10可根據與終端1的位置有關的信息(例如GSP信息、或者終端1附連到的基站2)來使承載形成組。例如,通信裝置10可以根據GSP信息或者與終端1附連到的基站2有關的信息來使與彼此接近的終端1相關聯的承載形成組。

通信裝置10可根據每個承載的QoS(服務質量)信息來使承載形成組。例如,通信裝置10可根據與每個承載相對應的QCI(質量等級指示符)來使承載形成組。例如,通信裝置10使與具有比預定值低的優先級的QCI相對應的那些承載形成組,并且當通信裝置10被新啟用時,通信裝置10將屬于該組的承載切換到新啟用的通信裝置10。當承載切換到新啟用的通信裝置10時,預料到由于切換而在與承載有關的通信中發生了延遲等,這導致用戶的QoE(體驗質量)降低。使與具有較低優先級的QCI相對應的承載形成組,并且如上所述將屬于該組的承載切換到新啟用的通信裝置10,由此可以將可能遭受QoE降低的承載限制到較低優先級承載。

作為上述屬性的示例,將描述MTC(機器類型通信)相關屬性。MTC意味著不一定需要人類參與的數據通信的形式(諸如例如智能儀表和自動售貨機)。MTC的標準化正在技術標準規范(3GPP TS22.368等)中進行。可以想到的是MTC設備在指定時間(例如“每天晚上12:00”、“每周五早晨3:00”等)執行通信。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預料到多個相同類型的MTC設備(例如智能儀表)在同一時間開始通信,這導致在指定時間發生大量的業務。例如,通信裝置10可將與MTC設備相關聯的承載切換到專用于處理與MTC設備相關聯的這樣的承載的通信裝置10。將與MTC設備相關聯的承載切換到專用于MTC設備的通信裝置10,由此可避免其中與MTC設備有關的通信使與非MTC設備有關的通信的性能劣化的情況。

應該注意的是,在由軟件(諸如圖39所示的虛擬機)來執行由多種類型的通信裝置10中的每一個通信裝置10所提供的網絡功能的情況下,也可能通信系統的操作者操作通信系統使得將在期望MTC設備開始通信的時間動態啟用操作專用于MTC設備的通信裝置10的虛擬機。此外,當已經完成MTC設備的通信時,操作者可以操作通信系統使得將刪除操作專用于MTC設備的通信裝置10的虛擬機。

通信裝置10還可根據用于標識識別PDN連接組的CSID(連接集標識符)來使多個載體形成組。

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來分配每個承載的TEID:可共同地識別屬于一個組的多個承載的各個TEID。例如,將TEID分配給屬于一個組的多個承載中的每一個使得TEID(其中每個TEID是由32比特信息組成)將具有相同的上部24個比特。通過按照這種方式來分配TEID,通信裝置10可根據它們的TEID的上部24個比特信息來共同地識別屬于一個組的多個載體。例如,如圖42的示例,通信裝置10可根據TEID位掩碼(圖42的示例中的TEID的上部24個比特)來管理一組承載。

應該注意的是在通信裝置10將多個承載作為組來管理的情況下的通信系統中的操作的示例與圖33至圖37中單獨示出的操作示例相類似,因此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如圖40中圖示的,與通信裝置10相似,控制裝置40被配置為允許控制裝置40也將多個承載作為組來管理。除了在上述示例性實施例中圖示的配置示例之外,控制裝置40還包括管理DB 44。

例如,管理DB 44具有其具有圖41或圖42中圖示的結構的信息。也就是說,管理DB 44具有與根據如上述的承載相關屬性等配置的承載組有關的信息。

如在上述第四示例性實施例中所描述的,資源控制部41控制從通信裝置10(A)到通信裝置10(B)的切換。

例如,會話控制部42通過參考管理DB 44來控制承載切換。例如,會話控制部42可通過參考管理DB 44來決定要分配給重新定位目標通信裝置10的承載組。會話控制部42根據如上所述的屬性向切換目標通信裝置10分配承載組。例如,會話控制部42將具有相同QoS特性的多個承載分配給切換目標通信裝置10。此外,例如,會話控制部42將與同一MTC設備組有關的多個承載分配給切換目標通信裝置10。

會話控制部42可指令通信裝置10以切換屬于一個組的承載。響應于該切換指令,通信裝置10的控制部11切換屬于該組的多個承載。例如,會話控制部42指令切換源通信裝置10以切換屬于該組的多個承載。例如,會話控制部42向切換源通信裝置10通知包括與該組相對應的屬性的信息(例如,QCI值、TEID位掩碼、MTC設備組等)。切換源通信裝置10的控制部11將與所通知的信息相對應的承載切換到切換目標通信裝置10。應該注意的是會話控制部42可以指示切換目標通信裝置10以切換屬于該組的載體。

應該注意的是,在其中控制裝置40將多個承載作為組來管理的情況下的通信系統中的操作的示例與在圖22至圖24中所分別示出的操作的示例相似,因此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第六示例性實施例,響應于接收到指示已經終止經由切換源承載的通信的通知,切換目標通信裝置10按組切換承載。使用該配置,即使按組切換承載,也可避免由于承載切換而導致的分組丟失。

在上文中已描述了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中的每一個。可以根據對每個實施例的修改、替換、和/或調整來實現本發明。此外,還可以通過對任何示例性實施例進行組合來實現本發明。也就是說,本發明包括本說明書的全部公開內容以及可根據技術思想而實現的其任何類型的修改和調整。此外,本發明還可應用于SDN(軟件定義網絡)的技術領域。

[附圖標記列表]

1 終端

2 基站

3 S-GW

4 P-GW

5 MME

10、10(A)、10(B) 通信裝置

11 控制部

12 信號處理部

13 管理DB

20 通信裝置

30 分組轉發裝置

31 管理DB

32 分組處理部

33 控制部

40 控制裝置

41 資源控制部

42 會話控制部

43 接口

200 虛擬網絡功能(VNF)

201 控制功能

202 信號處理功能

210 控制部

2100 VM控制部

2101 會話控制部

2102 虛擬交換機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玉县| 沙坪坝区| 蓝田县| 阿拉尔市| 石林| 邢台市| 仙桃市| 张掖市| 临清市| 高碑店市| 江川县| 北辰区| 河池市| 北宁市| 普洱| 辽宁省| 思茅市| 肇州县| 巴里| 漳平市| 玉树县| 临高县| 满城县| 泗水县| 晴隆县| 太湖县| 高要市| 岳普湖县| 界首市| 娄底市| 台南县| 吉林市| 衡阳县| 景泰县| 凉城县| 偃师市| 巫山县| 武山县| 云阳县| 成武县| 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