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液體噴出控制裝置、液體噴出控制方法、液體噴出控制程序,尤其涉及一種執行多行程印刷的液體噴出控制裝置、液體噴出控制方法、液體噴出控制程序。
背景技術:
::在噴墨打印機中,利用滑架而使噴墨頭向雙向進行移動從而進行印刷。在該雙向印刷時,有時會實施對被印刷的區域進行多次掃描而進行印刷的多行程印刷。一直以來,在多行程印刷中,在第一次的前進路徑中的印刷后,進一步在第二次實施返回路徑中的印刷。將這兩次印刷的時間差稱為行程間時間差。當實施會產生行程間時間差的印刷時,具有與不存在行程間時間差的印刷相比變得較濃的傾向。在專利文獻1所示的技術中,通過在執行多行程印刷的區域中減少油墨的噴出量,從而避免實施多行程印刷的區域成為較濃的條紋的現象。雖然在專利文獻1所示出的技術中,欲通過一概減少噴射量從而抑制產生行程間時間差時的濃度變化,但僅僅通過使噴射量減少,是無法抑制顏色的變化的。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12390號公報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在實施會產生行程間時間差的多行程印刷的情況下對顏色的變化進行抑制。本發明為一種液體噴出控制裝置,其構成為,使具備印刷頭的印刷裝置執行所述印刷頭的掃描次數根據區域而不同的印刷,所述印刷頭在橫穿印刷介質的方向上被直線驅動,所述液體噴出控制裝置具備:顏色轉換結果不同的多個顏色轉換表;色標印刷控制單元,其將預定的顏色轉換前數據作為對象,并使用不同的顏色轉換表,通過掃描次數不同的印刷而印刷多個色標;選擇結果取得單元,其選擇任意一個所述色標;顏色轉換單元,其在相應的掃描次數的印刷時,對在所選擇的所述色標中所使用的所述顏色轉換表進行選擇,并進行顏色轉換。在所述結構中,通過色標印刷控制單元,將預定的顏色轉換前數據作為對象,并使用不同的顏色轉換表,通過掃描次數不同的印刷而印刷多個色標。因掃描次數不同,從而即使將預定的顏色轉換前數據作為對象,印刷結果也會發生變化。另一方面,通過使用不同的顏色轉換表,掃描次數不同所帶來的影響會相互抵消,從而會使差異減小。在通過選擇結果取得單元而選擇這種差異減小的色標時,顏色轉換單元會在相應的掃描次數的印刷時,對在所選擇的色標中所使用的顏色轉換表進行選擇并進行顏色轉換。由此,即使執行掃描次數不同的印刷,也不易產生彼此間的色差。附圖說明圖1為應用了本發明的噴墨打印機的概要框圖。圖2為表示多行程印刷的狀況的圖。圖3為表示在多行程印刷中產生時間差的狀況的圖。圖4為表示在行程數不同的印刷中使用的顏色轉換表的制作處理的圖。圖5為表示每種介質的油墨的滲透的圖。圖6為表示顏色轉換表的設定的處理的流程圖。圖7為表示色標的印刷示例的圖。圖8為表示改變例的顏色轉換表的設定的處理的流程圖。圖9為表示色標的印刷示例的圖。圖10為表示色標的印刷示例的圖。具體實施方式第一實施方式以下,根據附圖來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1為應用了本發明的噴墨打印機的概要框圖。在該圖中,打印機10的印刷頭11將從油墨罐供給的四色或六色的彩色油墨從噴嘴噴出。印刷頭11通過由滑架電機21驅動的帶而在預定的范圍內往復驅動。壓印板23通過壓印板電機24而被驅動,并對應于印刷頭11的往復移動而對紙張進行輸送。饋送電機25對供紙輥26進行驅動,所述供紙輥26對被收納在預定的紙張托盤內的紙張進行供給。在該情況下,紙張為印刷介質的一個示例,印刷頭11以在印刷介質的寬度方向上橫穿的方式被直線驅動。控制電路30通過組合專用的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電路)而構成,并功能性地具備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處理器)、rom(readonlymemory:只讀存儲器)、ram(randomaccess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控制電路30對印刷頭11、滑架電機21、壓印板電機24、饋送電機25的驅動進行控制。在控制電路30中安裝有操作面板41和顯示面板42,通過操作面板41來接受由用戶實施的預定的操作,并通過顯示面板42來實施預定的顯示。將所述硬件統稱為印刷機構。打印機10相當于印刷裝置,由控制電路30實施的印刷控制相當于液體噴出控制裝置。在控制電路30上連接有讀卡器50,通過安裝可拆裝的存儲卡,從而能夠對該存儲卡的數據進行讀取,或對預定的數據進行記錄。此外,在控制電路30上連接有i/o(input/output:輸入/輸出)電路60,從而能夠通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與其他的外部設備以通信的形式進行連接。控制電路30從外部設備或存儲卡取得圖像的數據文件,并基于該數據文件對所述設備進行控制而執行印刷。圖2為表示多行程印刷的狀況的圖。當使印刷頭11往復掃描而進行印刷時,有時會在行程間相接的部分處出現黑色條紋或白色條紋。在該圖左側,圖示了于在從左向右進行移動的同時實施印刷的第一行程、在從右向左進行移動的同時實施印刷的第二行程、在從左向右進行移動的同時實施印刷的第三行程中,各個由印刷頭11的噴嘴列印刷的區域的重疊情況。在印刷頭11中噴嘴被形成為列狀,將能夠使用從最初的噴嘴至最后的噴嘴而進行印刷的范圍稱為帶寬。在多行程印刷中,使用印刷頭11的噴嘴列的上游側和下游側的預定數量的噴嘴來實施多行程印刷。在該示例中,在每個行程中對連接部j進行印刷,連接部j通過多行程而被印刷,其他的部分通過單行程而被印刷。通過對噴嘴列的上游側和下游側的預定數量的噴嘴所對應的區域進行多行程印刷,從而即使使印刷頭11往復掃描而進行印刷,在行程間相接的部分也具有寬度,從而不易出現黑色條紋或白色條紋。如該圖右側所示,在單行程印刷的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處產生多行程印刷的部位。當實施多行程印刷時,會實施產生行程間時間差的兩次印刷,從而有可能產生課題中所記載的濃度的變化。圖3為表示在多行程印刷中產生時間差的狀況的圖。該圖圖示了實施雙向印刷的情況下的印刷頭11的掃描路徑。在最初的工序m1中,通過滑架電機21而使印刷頭11于紙張上從左向右進行移動,在移動后于該位置進行待機的期間,在工序m2中通過壓印板電機24而將紙張饋送小于印刷頭11的帶寬的長度。在工序m3中,通過滑架電機21而使印刷頭11于紙張上從右向左進行移動。以此方式,在連接部j處,使在前一次的掃描中印刷頭11的噴嘴列的一部分所面對的區域在下一次的掃描中也與印刷頭11的噴嘴列的一部分相面對,從而實現多行程印刷。在印刷頭11從左向右進行移動,再從右向左進行移動的掃描路徑中,圖中所示的斜線的區域隔開時間差而被實施兩次印刷。將各個印刷時刻標注為t1~t4。在該斜線的區域的情況下,在左側的區域中,印刷在時刻t1和時刻t4結束,將兩次印刷的時間差td求解為(t4-t1)。此外,在右側的區域中,印刷在時刻t2和時刻t3結束,將兩次印刷的時間差td求解為(t3-t2)。顯然,后者的時間差較短。從該圖也能夠理解到,時間差能夠通過掃描路徑和印刷頭的移動位置而求出。圖4為表示在行程數不同的印刷中使用的顏色轉換表的制作處理的圖,圖5為表示每種介質的油墨的滲透的圖。在本實施方式中,對使用油墨的滲透難易度不同的四種介質md1~md4,并在各介質上實施僅行程數不同的印刷,從而制作不易產生濃度差的顏色轉換表的處理進行說明。四種介質md1~md4分別為光面相紙、噴墨紙張1、噴墨紙張2、普通紙。介質md1最難滲透,介質md4最容易滲透。在為了制作顏色轉換表而印刷色標的情況下,由于印刷全色的色標是不現實的,因此限定為固定的顏色數量。將該各顏色的基于rgb的顏色數據作為色標數據pd而保存。將單行程用的顏色轉換表作為基準lut(look-uptable:查找表)71而預先準備好。然后,基于色標數據pd并參照基準lut71,通過單行程印刷而在介質md1~md4上印刷色標(工序1)。由于印刷多個色標,因此將其稱為色標組pg1~pg4。色標組pg1~pg4對應于各介質md1~md4而被準備。接下來,對各色標進行測色。將測色的結果與色標的基于rgb的顏色數據相對應而形成數據庫db1~db4(工序2:測色至數據庫化)。數據庫db1~db4也對應于各介質md1~md4而被準備。接下來,單行程用的顏色轉換表使用基準lut71,并基于色標數據pd,通過多行程印刷而在介質md1~md4上印刷色標(工序3)。執行行程數在兩次以上且為所需的行程數的印刷。雖說是多行程印刷,但如果需要兩次的多行程印刷,則實施行程數為兩次的多行程印刷。此時,為了不使印刷品質下降,以單向印刷的方式且在不輸送紙張的條件下實施印刷。為了在不輸送紙張的條件下實施多行程印刷,需要對所使用的噴嘴進行變更等對策。此外,如果噴嘴間隔與點間距間隔不一致,則會實施紙張輸送。通過采用單向印刷,從而不會產生由雙向印刷所引起的噴落位置的位置偏移,此外,如果采用單向印刷,則還具有無論印刷頭11的移動位置如何,行程間時間差均為固定的優點。通過多行程印刷所印刷的色標組pg5~pg8也對應于各介質md1~md4而被準備。接下來,對各色標進行測色。將測色的結果與色標的基于rgb的顏色數據相對應而形成數據庫db5~db8(工序4:測色至數據庫化)。數據庫db5~db8也對應于各介質md1~md4而被準備。接下來,參照通過單行程印刷所制成的數據庫db1~db4,從通過多行程印刷所制成的數據庫db5~db8之中搜索與對應于各rgb數據(r0,g0,b0)的測色數據(l0,a0,b0)相一致的數據(工序5)。在該示例中,如參照該圖,則可知與測色數據(l0,a0,b0)相對應的rgb數據在通過多行程印刷所制成的數據庫db5~db8之中為r1,g1,b1。即,在某介質md1的情況下,基于rgb數據(r0,g0,b0)并使用單行程印刷的基準lut71而進行印刷的結果與在多行程印刷的情況下基于rgb數據(r1,g1,b1)而進行印刷的結果一致。接下來,在基準lut71中,找出與rgb數據(r1,g1,b1)相對應的轉換目標的顏色轉換數據(c1,m1,y1,k1)(工序6)。然后,針對原本的色標的顏色數據(r0,g0,b0)而將多行程印刷時的顏色轉換數據設為(c1,m1,y1,k1)。對于其他的色標也經由同樣的工序來制作顏色轉換lut72(工序7)。這是由于,當在將顏色數據(r0,g0,b0)轉換為rgb數據(r1,g1,b1)之后,利用在基于該rgb數據(r1,g1,b1)而進行多行程印刷時所使用的顏色轉換數據(c1,m1,y1,k1)來實施印刷時,該測色結果會成為測色數據(l0,a0,b0),因此即使在實施了多行程印刷時,在印刷結果中也不會產生濃度差。針對各介質md1~md4而制作顏色轉換lut72。接下來,圖6為表示顏色轉換表的設定的處理的流程圖。介質的數量是不勝枚舉的。因此,針對全部的介質而經由上述那樣的工序來準備顏色轉換lut72并不是現實的對策。因此,通過如下的方式而在實施會產生行程間時間差的多行程印刷的情況下抑制顏色的變化。在本實施方式中,控制電路30內的cpu執行與圖6所示的流程圖相對應的程序。cpu在s100中取得多個顏色轉換表。各顏色轉換表的顏色轉換結果是不同的。如上述那樣針對每個介質md1~md4所制成的顏色轉換lut72相當于該情況下的多個顏色轉換表。雖然在本實施方式中預先準備了顏色轉換表72,但也可以在需要時經由網絡而取得顏色轉換表,或者將被壓縮的lut還原而生成顏色轉換表。接下來,圖7為表示色標的印刷示例的圖。該圖所示的色標由常規部、連接部和常規部構成。大致矩形形狀的各色標沿著通過壓印板電機24而實施饋送的饋送方向,依次具備常規部、連接部和常規部,常規部通過單行程印刷而被印刷,連接部通過多行程印刷而被印刷。常規部是基于使用基準lut71而進行顏色轉換后的結果所印刷的,連接部是使用基于所制成的顏色轉換lut72而進行顏色轉換后的結果所印刷的。色標通過基于固定的顏色數據而對某一區域進行印刷而獲得,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用一種顏色涂滿一個獨立的矩形區域而獲得。所使用的顏色數據是任意的。在本實施方式中,準備了四個顏色轉換lut72,并針對一個顏色數據而印刷四個色標。此外,各色標中的每一個包含實施單行程印刷的常規部和實施多行程印刷的連接部。換言之,常規部和連接部為獨立的色標,并且能夠將使常規部和連接部鄰接而形成的色標稱為一組色標。在圖7所示的色標的情況下,成為如下位置關系,即,在通過單行程印刷而形成的常規部之間夾持通過多行程印刷而形成的連接部的位置關系。此外,連接部的長度與常規部相比較短,假設連接部與常規部的濃度大不相同時,會呈現為條紋狀。通過如上述那樣采用在常規部之間夾持連接部的位置關系,從而易于對濃度差進行目視確認。在理論上,也能夠以不使連接部與常規部分別相接的方式而進行配置。然而,通過使掃描次數不同的多個色標(常規部和連接部)相互鄰接并印刷多組,從而通過目視確認來識別濃度差會變得容易。cpu在步驟s102中通過單行程印刷并使用基準lut71而對色標的一部分(常規部)進行印刷,在s104中使用顏色轉換lut72中的一個而對連接部進行印刷,在s106中通過單行程印刷并使用基準lut71而對色標的一部分(常規部)進行印刷。基準lut71為在單行程印刷中共用的lut。色標被印刷四組,在各組中使用不同的顏色轉換lut72。即,使用對應于各介質md1~md4而制成的各顏色轉換lut72來進行印刷。以此方式,四組色標使用各不相同的lut而被印刷。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圖7所示的色標中,執行通過印刷頭11的多次掃描而對連接部進行印刷的多行程印刷,以及通過印刷頭11的一次掃描而對常規部進行印刷的單行程印刷,并以使單行程印刷的色標與多行程印刷的色標鄰接的方式而進行印刷。以此方式,各組的色標以預定的顏色轉換前數據為對象,并使用不同的顏色轉換表,通過掃描次數不同的印刷而被印刷,s102~s106的處理相當于色標印刷控制單元。在印刷了色標之后,cpu在s108中等待選擇結果的輸入。在此,利用gui(graphicaluserinterface:圖形用戶界面)等。具體而言,在顯示面板42上顯示“請在各色標中選擇最不易在中央處觀察到濃度不同的條紋的色標”的消息和提示。例如,從左側起依次分配編號1~4,用戶能夠使用操作面板41而以編號1~4來輸入選擇結果,cpu等待所述選擇結果被輸入。并,在s110中,cpu待機,直至所述選擇結果被輸入。以此方式,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用顯示面板42來顯示消息,使用操作面板41而等待選擇結果的輸入,從而構成了通過人機界面而取得選擇結果的選擇結果取得單元。以此方式,s108、s110的處理為對任意一種色標進行選擇的處理,相當于選擇結果取得單元。基本上,應當選擇行程數不同的印刷的結果中的無色標的濃度差的結果。然而,并不一定存在完全無濃度差的結果,并且也存在能夠目視確認為濃度差最小的色標根據環境的不同而發生變化的情況。因此,只需處于預定的范圍內即可。cpu在s112中對與選擇結果相對應的lut進行確定,并在s114中將其指定為連接部用lut。例如,在選擇了左起第二個色標的情況下,可知該色標為使用顏色轉換lut72中的與介質md2相對應的顏色轉換lut72而印刷出的色標,從而實施在多行程印刷中使用與介質md2相對應的顏色轉換lut72來進行印刷的指定。在此后的印刷時,控制電路30在通過滑架電機21而使印刷頭11在印刷紙張的寬度方向上進行位置移動的同時使印刷頭11噴出預定的彩色油墨滴,并在通過壓印板電機24而將印刷紙張在長度方向上進行饋送從而使印刷頭11與印刷紙張的相對位置發生變化的同時實施印刷。此時,在實施單行程印刷的常規部的印刷中,使用基準lut71而實施顏色轉換,在實施多行程印刷的連接部的印刷中,使用上面所指定的顏色轉換lut72中的任意一個而實施印刷。以此方式,在實施相應的掃描次數的印刷時,選擇在所選擇的色標中所使用的顏色轉換表來進行顏色轉換,從而相當于顏色轉換單元。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雖然假定了實施單行程印刷和兩次的多行程印刷的情況,但印刷頭的掃描次數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即使在通過于印刷開始部分處通過兩次的掃描,在中途通過一次,此外在其他的區域內通過三次的掃描來實施印刷的情況下,也能夠針對各個掃描次數而選擇適當的顏色轉換表。第二實施方式圖8為表示改變例的顏色轉換表的設定的處理的流程圖,圖9為表示色標的印刷示例的圖。控制電路30內的cpu執行與圖8所示的流程圖相對應的程序。cpu在s200中取得多個顏色轉換表。對應于各介質md1~md4而制成的顏色轉換lut72相當于該情況下的多個顏色轉換表。圖9所示的色標由常規部和連接部構成。雖然在圖7所示的色標中,采用了在常規部與常規部之間夾持連接部的位置關系,但在圖9所示的色標中,以使大小幾乎相同的常規部與連接部鄰接的方式而對大致矩形形狀的各色標進行印刷。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如后述那樣,不是通過人的目視,而是基于掃描圖像來對濃度差進行判定的,因此不僅是常規部,連接部的面積也被設定為較大。當然,常規部是通過單行程印刷而被印刷的,連接部是通過多行程印刷而被印刷的。常規部是基于使用基準lut71而進行顏色轉換后的結果所印刷的,連接部是基于使用所制成的顏色轉換lut72而進行顏色轉換后的結果所印刷的。在本實施方式中,準備了四個顏色轉換lut72,從而針對一個顏色數據而印刷四個色標。以此方式,多組色標分別具有一對色標,并且針對一個色標而使用在各組中共用的顏色轉換表來進行印刷,針對另一個色標而使用在各組中不同的顏色轉換表來進行印刷。cpu在s202中通過單行程印刷并使用基準lut7而對色標的一部分(常規部)進行印刷,在s204中使用顏色轉換lut72中的一個而對連接部進行印刷。色標被印刷四組,在各組中使用不同的顏色轉換lut72而進行印刷。在印刷了色標后,通過掃描儀來實施彩色圖像的讀取。作為掃描儀,只需使用外部的掃描儀即可。作為掃描結果的圖像數據可以經由網絡而輸出,或者寫入到能夠由讀卡器50進行讀取的存儲卡中。在色標的印刷后,cpu在s206中實施掃描圖像數據的指定的待機。為了接收指定,cpu在顯示面板42上顯示催促掃描圖像數據的指定的消息,并等待通過操作面板41而實施的指定的操作。由于掃描圖像數據的位置為網絡上的計算機的預定的目錄下,或者為被安裝在讀卡器50中的存儲卡中,因此能夠實施各目錄的指定。在指定了掃描圖像數據的位置之后,cpu在s208中取得該掃描圖像數據。在被實施掃描的原稿上,通過s202、s204而印刷有色標,從而掌握了色標的位置信息。因此,cpu在s210中對常規部的區域進行確定,并在s212中取得濃度的數據。常規部存在于每個色標中,從而即可以取得各個色標中的濃度的數據并進行平均值化,也可以將任意一個色標的數據作為代表。接下來,cpu在s214中對各個色標的連接部的區域進行確定,并在s216中取得各個濃度。在此,所稱的濃度為,包含各種表現的彩色數據的總稱,并表示色調、亮度等。cpu在s218中對各個濃度差進行計算。濃度差為各連接部的區域的濃度與常規部的區域的濃度之差。各個區域為印刷部分。一般而言,只需計算出色差即可,但并不限定于色差。在計算出各個濃度差之后,cpu在s220中對是否存在濃度差處于閾值以下的色標進行判斷。如果是色差,則可以將δ2e設為閾值。δ2e被稱為大致能夠由人類目視確認的極限。在與閾值的對比中,也可以考慮環境。例如,也能夠通過指定觀察者所處的場所的照明的種類,從而在考慮到照明的影響的基礎上來判斷是否易于對濃度差進行目視確認。另外,在s220中判斷為不存在濃度差處于閾值以下的色標的情況下,不指定連接部用的lut而結束流程。在該情況下,也能夠顯示該含義的消息,或者顯示可作為對策而參照的http地址。在判斷為存在濃度差處于閾值以下的色標之后,cpu在s222中將相應的色標作為選擇結果,并在s224中對與選擇結果相對應的顏色轉換lut72進行確定,且在s226中將其指定為在連接部的印刷中所使用的顏色轉換lut72。另外,取得與各個色標對應的濃度差并與閾值進行比較的處理與選擇任意一個色標的處理相對應,從而相當于選擇結果取得單元。在此后的印刷時,控制電路30在通過滑架電機21而使印刷頭11于印刷紙張的寬度方向上進行位置移動的同時使印刷頭11噴出預定的彩色油墨滴,并且在通過壓印板電機24將印刷紙張在長度方向上進行饋送從而使印刷頭11與印刷紙張的相對位置發生變化的同時實施印刷。此時,在實施單行程印刷的常規部的印刷中,使用基準lut71而進行顏色轉換,在實施多行程印刷的連接部的印刷中,使用在上面所指定的顏色轉換lut72中的任意一個而實施印刷。以此方式,在s208中,取得色標的掃描圖像數據,在s218中,計算出掃描次數不同的印刷部分的濃度差,在s220中,將濃度差處于預定的范圍內的色標的組指定為選擇結果。第三實施方式圖10為表示色標的印刷示例的圖。圖7與圖9所示的色標是以使常規部與連接部鄰接的方式而印刷的。在圖7所示的色標中,為了使人類以目視的方式進行目視確認,優選為鄰接。然而,在取得掃描圖像數據并通過數據的對比而計算濃度差的情況下,并不是一定要使色標鄰接。因此,如圖10所示,對印刷的條件不同的色標獨立地分開進行印刷。如該圖所示,以2行4列來印刷色標,上述的常規部僅印刷在左上的一個位置處,其他的位置為連接部等非常規部的色標。此外,在該示例中,以附加條形碼或二維條形碼的方式對各色標的數據進行印刷。在圖中,對色標標注編號1~7而進行印刷,并且,沿著色標上部而印刷了條形碼。如果預先印刷了條形碼或者二維條形碼等,則能夠在對掃描圖像數據進行分析時對各種數據進行關聯。例如,通過對成為色標的源的數據的內容(rgb數據)進行關聯,從而即使印刷大量的色標也會減少人工的處理,并且,能夠使用盡可能多的色標而獲得準確的對應關系。另外,通過隨著時間的經過而實施以上所說明的處理的各工序,從而實現了液體噴出控制方法,使控制電路30內的cpu(計算機)執行處理的指令的流程構成了印刷控制程序。另外,本發明顯然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雖然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理所當然的,但作為本發明的一個示例而公開了如下內容,即:對于在所述實施例中所公開的能夠相互置換的部件以及結構等,以適當地變更其組合的方式而應用;對于雖未在所述實施例中公開,但為公知技術且能夠與在所述實施例中所公開的部件以及結構相互置換的部件以及結構等,以適當地進行置換或者變更其組合的方式而應用;對于雖未在所述實施例中公開,但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基于公知技術等而設想為在所述實施例中所公開的部件以及結構等的替代品的部件以及結構等,以適當地進行置換或者變更其組合的方式而應用。符號說明10…打印機;11…印刷頭;21…滑架電機;22…帶;24…壓印板電機;25…饋送電機;26…供紙輥;30…控制電路;41…操作面板;42…顯示面板;50…讀卡器;60…i/o電路;71…基準lut;72…顏色轉換lut。當前第1頁12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