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互聯網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單向聯通的多層網絡中的通訊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在互聯網技術領域中,一般都是包含內層網絡和外層網絡的多層網絡,在這種多層網絡中,內層網絡可以訪問外層網絡,但外層網絡不能訪問內層網絡。圖1示出了一種多層網絡的結構示意圖,從內層到外層依次是辦公內網110、服務網120、隔離網130。如圖2所示,辦公內網110相對于服務網120和隔離網130是內層網絡,服務網120相對于隔離網130是內層網絡;辦公內網110可以訪問服務網120和隔離網130,服務網120可以訪問隔離網130。因為隔離網130相對于辦公內網110和服務網120是外層網絡,隔離網130既不能訪問服務網120,也不能訪問辦公內網110;服務網120相對于辦公內網是外層網絡,服務網120不能訪問辦公內網110。
但是,當外層網絡中出現變更或者需要向內層網絡傳輸相關信息的時候,因為外層網絡不能訪問內層網絡,就會造成信息不能及時傳輸給內層網絡,內層網絡不能及時獲得相關信息,進而影響整個網絡系統的運行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問題,提出了本發明以便提供一種克服上述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的單向聯通的多層網絡中的通訊方法和相應的系統。
依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單向聯通的多層網絡中的通訊方法,其中,在所述多層網絡中內層網絡可以訪問外層網絡,但外層網絡不能訪問內層網絡,該方法包括:
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確定存在與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的交互事項;
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將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存放到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
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通過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
其中,第M層網絡和第N層網絡是所述多層網絡中的不同層的網絡,且第M層網絡相對于第N層網絡是內層網絡,M和N均為自然數。
可選地,所述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包括如下中的一種或多種:
日志數據;
指定操作的執行結果數據;
指示第M層網絡中的執行主體執行特定操作的標志信息。
可選地,該方法進一步包括:
主體A判斷所獲取的數據中是否包含指定標志信息;
如果包含指定標志信息,則主體A執行與所述指定標志信息所對應的操作。
可選地,該方法進一步包括:
主體A通過查詢預先保存的第一執行邏輯表,確定與所述指定標志信息對應的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執行邏輯表中保存了不同的標志信息和相對應的執行操作。
可選地,在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將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存放到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之前,該方法進一步包括:
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選定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并將該指定位置通知給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
可選地,所述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通過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包括如下中的任一種:
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通過rsync方式將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處的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同步到本地;
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在固定時間點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來獲取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以及
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以固定頻率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來獲取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
可選地,該方法進一步包括:
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通過訪問第L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指定數據;第L層網絡相對于第N層網絡是外層網絡;
主體B將所獲取的指定數據存放到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從而使得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通過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該指定數據。
可選地,第L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處的指定數據,具體是第L層網絡中的主體C與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的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單向聯通的多層網絡中的通訊系統,其中,在所述多層網絡中內層網絡可以訪問外層網絡,但外層網絡不能訪問內層網絡,該系統包括: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和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
主體B,適于確定存在與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的交互事項,以及適于將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存放到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
主體A,適于通過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
其中,第M層網絡和第N層網絡是所述多層網絡中的不同層的網絡,且第M層網絡相對于第N層網絡是內層網絡,M和N均為自然數。
可選地,所述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包括如下中的一種或多種:
日志數據;
指定操作的執行結果數據;
指示第M層網絡中的執行主體執行特定操作的標志信息。
可選地,所述主體A,進一步適于判斷所獲取的數據中是否包含指定標志信息;如果包含指定標志信息,則執行與所述指定標志信息所對應的操作。
可選地,所述主體A,適于通過查詢預先保存的第一執行邏輯表,確定與所述指定標志信息對應的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執行邏輯表中保存了不同的標志信息和相對應的執行操作。
可選地,所述主體A,進一步適于選定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并將該指定位置通知給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
可選地,所述主體A通過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包括如下中的任一種:
適于通過rsync方式將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處的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同步到本地;
適于在固定時間點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來獲取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以及
適于以固定頻率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來獲取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
可選地,所述主體B,進一步適于通過訪問第L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指定數據;第L層網絡相對于第N層網絡是外層網絡;以及適于將所獲取的指定數據存放到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從而使得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通過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該指定數據。
可選地,進一步包括:L層網絡中的主體C:
主體C,適于將與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的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存放到第L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處的。
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當多層網絡中內層網絡可以訪問外層網絡,但外層網絡不能訪問內層網絡的時候,如果內層網絡總的主體與外層網絡中的主體存在交互事項,且外層網絡需要將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發送給內層網絡,那么,外層網絡的主體就將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存放到外層網絡中的一個指定位置;內層網絡中的主體通過訪問外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實時獲取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這樣外層網絡就可以通過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傳輸給內層網絡,以便內層網絡獲得數據后進行進一步的處理,進而解決了外層網絡不能將信息傳輸給內層網絡的問題。綜上所述,本發明將與內層網絡和外層網絡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存放到外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內層網絡就通過訪問該指定位置獲得相應信息,實現外層網絡及時向內層網絡傳輸數據的操作,保證整個網絡系統的運行效率。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下文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各種其他的優點和益處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變得清楚明了。附圖僅用于示出優選實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認為是對本發明的限制。而且在整個附圖中,用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一種多層網絡的結構示意圖;
圖2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單向聯通的多層網絡中的通訊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3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單向聯通的多層網絡中的通訊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單向聯通的多層網絡中的通訊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雖然附圖中顯示了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本公開而不應被這里闡述的實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公開,并且能夠將本公開的范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在多層網絡中內層網絡可以訪問外層網絡,但外層網絡不能訪問內層網絡。為了解決外層網絡因不能范圍內層網絡而無法實現信息傳輸的問題,圖2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單向聯通的多層網絡中的通訊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如圖2所示,該方法包括:
步驟S210,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確定存在與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的交互事項。
其中,第M層網絡和第N層網絡是多層網絡中的不同層的網絡,且第M層網絡相對于第N層網絡是內層網絡,M和N均為自然數。
例如,根據圖1所示,第M層網絡相對于第N層網絡是內層網絡,可以取M=1,即第一層網絡是辦公內網110,取N=2,即第二層網絡是服務網120;或者取M=1,即第一層網絡是辦公內網110,取N=3,即第三層網絡是隔離網130。
本發明首先確定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與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存在交互事項,如果存在交互事項,說明第N層網絡的主體B需要向第M層網絡的主體A傳輸相關數據,需要實施本方法;如果沒有交互事項,則可以不實施本發明中的方法。
步驟S220,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將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存放到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
如果第N層網絡的主體B和第M層網絡的主體A存在交互事項,那么第N層網絡的主體B需要向第M層網絡的主體A傳輸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但是第M層網絡相對于第N層網絡是內層網絡,第N層網絡不能訪問第M層網絡,為了是第M層網絡的主體A及時的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將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存放到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這里的指定位置是指可以被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訪問到的地方。
步驟S230,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通過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
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將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存放到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那么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只要訪問該指定位置,就可以及時的獲得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以便進行下一步處理。
還需要說明的是,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存放在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中的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一方面是必須和交互事項相關的,另一方面還必須是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可以感知的。
綜上所述,本發明將與內層網絡和外層網絡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存放到外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內層網絡就通過訪問該指定位置獲得相應信息,實現外層網絡及時向內層網絡傳輸數據的操作,保證整個網絡系統的運行效率。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步驟S220中的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包括如下中的一種或多種:
(1)日志數據。
當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需要獲取第N層網絡的主體B的系統操作事件的記錄時,第N層網絡的主體B就可以將日志數據存放在指定位置。
(2)指定操作的執行結果數據。
當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需要獲取第N層網絡的主體B的某一指定操作的執行情況時,第N層網絡的主體B就可以將指定操作的執行結果數據存放在指定位置。
(3)指示第M層網絡中的執行主體執行特定操作的標志信息。
當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需要根據第N層網絡的主體B的某一指定操作的執行情況進行下一步的操作時,第N層網絡的主體B就可以將指示第M層網絡中的執行主體執行特定操作的標志信息存放在指定位置。例如,對于某一操作指令a包括步驟a1和步驟a2,需要第M層網絡的主體A分別控制第N1層網絡主體B1進行步驟a1,當a1執行完畢后還需要控制第N2層網絡主體B2進行步驟a2。為了保證步驟a2的順利進行,當第N1層網絡主體B1完成步驟a1后,需要將完成a1的標志信息1(例如“1”代表完成;“0”代表未完成)存放在指定位置,那么當第M層網絡的主體A訪問該指定位置獲取標識信息“1”后,會繼續將執行步驟a2的指令發送給第N2層網絡主體B2進行步驟a2的執行;如果還沒有我按成步驟a1,則第M層網絡的主體A訪問該指定位置會獲取標識信息“0”,第M層網絡的主體A不會向第N2層網絡主體B2發送進行步驟a2的指令。
如果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需要根據第N層網絡的主體B的某一指定操作的執行情況進行下一步的操作時,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圖2所示的方法進一步包括:主體A判斷所獲取的數據中是否包含指定標志信息;如果包含指定標志信息,則主體A執行與指定標志信息所對應的操作。
其中,指定標志信息所對應的操作可以預先存放在主體A中的一個執行邏輯表中,則上述方法方法進一步包括:主體A通過查詢預先保存的第一執行邏輯表,確定與指定標志信息對應的操作。
這里的第一執行邏輯表中保存了不同的標志信息和相對應的執行操作。例如,對于某一操作指令a包括步驟a1和步驟a2,“1”代表完成;“0”代表未完成。當第M層網絡的主體A訪問指定位置獲取標識信息“1”后,說明a1已經執行完畢,則可以發送執行下一步驟a2的指令;如果第M層網絡的主體A訪問該指定位置會獲取標識信息“0”,說明a1沒有被執行,則第M層網絡的主體A不會發送進行步驟a2的指令。或者,直接用“a2”代表完成;“a1”代表未完成。當第M層網絡的主體A訪問指定位置獲取標識信息“a2”后,說明a1已經執行完畢,則可以發送執行下一步驟a2的指令;如果第M層網絡的主體A訪問該指定位置會獲取標識信息“a1”,說明a1沒有被執行,則第M層網絡的主體A不會發送執行步驟a2的指令。
為了確保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一定可以實現指定位置的訪問,本發明中的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可以經過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的設定。所以,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在步驟S220中的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將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存放到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之前,圖2所示的方法進一步包括: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選定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并將該指定位置通知給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
需要說明的是,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包含一個或者多個,那么與主體A存在交互事項的主體也可以包含一個或多個,每個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可以通過各自的指定位置或者通過主體A選定的指定位置存放于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那么主體A通過分別訪問每個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存放數據的指定位置獲得相應的數據。
主體A通過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可以實時進行,也可以定期進行,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步驟S230中的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通過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包括如下中的任一種:
(1)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通過rsync方式將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處的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同步到本地。
這里的rsync是一種數據鏡像備份工具,可以快速將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同步到主體A的本地。
(2)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在固定時間點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來獲取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
這里的固定時間點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設定,例如,設定每天的零點和12點進行獲取。也可以同時設定固定時間點以及每天獲取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的次數,例如,設定每天獲取兩次,設定每天的零點和12點進行獲取。
(3)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以固定頻率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來獲取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
這里的固定頻率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設定,例如每四個小時訪問一次。
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訪問頻率不同于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中的數據的更新頻率,是通過具體情況進行設定。如果希望以最快的速度獲取到最新的數據,則可以訪問頻率高一些;相反,如果最大程度的獲取較多的更新數據,則設定訪問頻率低一些,但是也可能錯過中間的數據。
當存在多層網絡時,例如存在第M層、第N層、第L層網絡時,第M層網絡相對于第N層網絡是內層網絡、第N層網絡相對于第L層網絡是內層網。當第L層網絡中的主體與第M層、第N層的主體均有交互事項時,那么最外層的第L層網絡中的主體可以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存放在第L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圖2所示的方法進一步包括: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通過訪問第L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指定數據;其中,第L層網絡相對于第N層網絡是外層網絡;主體B將所獲取的指定數據存放到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從而使得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通過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該指定數據。
這里的第L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處的指定數據,具體是第L層網絡中的主體C與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的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
需要說明的是,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同樣也可以通過訪問第L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指定數據。
但是當第L層網絡中的主體與第M層、第N層的主體存在的交互事項是層層遞進的關系時,就需要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通過訪問第L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指定數據;主體B將所獲取的指定數據存放到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從而使得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通過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該指定數據。例如,某一操作指令a包括步驟a1和步驟a2,需要第L層網絡主體C進行步驟a1以及第N層網絡的主體B進行步驟a2,且只有步驟a1執行完畢后,第N層網絡的主體B才能執行步驟a2。為了第M層主體A需要獲得整個操作指令的執行結果,當第L層網絡主體C完成步驟a1后,需要將完成a1的數據存放在指定位置,當第N層網絡的主體B訪問第L層網絡的指定位置獲取完成a1的數據后,會繼續將執行步驟a2,完成步驟a2后,主體B將完成a1的數據以及完成步驟a2的數據一通存放在第N層網絡的指定位置,則第M層網絡的主體A訪問第N層網絡的指定位置會獲取整個操作指令a的執行情況。
在多層網絡中內層網絡可以訪問外層網絡,但外層網絡不能訪問內層網絡。為了解決外層網絡因不能范圍內層網絡而無法實現信息傳輸的問題,圖3示出了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單向聯通的多層網絡中的通訊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所示,該單向聯通的多層網絡中的通訊系統300包括: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310和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320。
主體B320,適于確定存在與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310的交互事項,以及適于將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存放到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
其中,第M層網絡和第N層網絡是多層網絡中的不同層的網絡,且第M層網絡相對于第N層網絡是內層網絡,M和N均為自然數。
例如,根據圖1所示,第M層網絡相對于第N層網絡是內層網絡,可以取M=1,即第一層網絡是辦公內網110,取N=2,即第二層網絡是服務網120;或者取M=1,即第一層網絡是辦公內網110,取N=3,即第三層網絡是隔離網130。
本發明首先確定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320與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310存在交互事項,如果存在交互事項,說明第N層網絡的主體B320需要向第M層網絡的主體A310傳輸相關數據,需要實施本方法;如果沒有交互事項,則可以不實施本發明中的方法。
如果第N層網絡的主體B320和第M層網絡的主體A310存在交互事項,那么第N層網絡的主體B320需要向第M層網絡的主體A310傳輸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但是第M層網絡相對于第N層網絡是內層網絡,第N層網絡不能訪問第M層網絡,為了是第M層網絡的主體A310及時的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將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存放到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這里的指定位置是指可以被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310訪問到的地方。
主體A310,適于通過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
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320將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存放到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那么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310只要訪問該指定位置,就可以及時的獲得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以便進行下一步處理。
還需要說明的是,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320存放在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中的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一方面是必須和交互事項相關的,另一方面還必須是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310可以感知的。
可見,本發明將與內層網絡和外層網絡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存放到外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內層網絡就通過訪問該指定位置獲得相應信息,實現外層網絡及時向內層網絡傳輸數據的操作,保證整個網絡系統的運行效率。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包括如下中的一種或多種:
(1)日志數據。
當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310需要獲取第N層網絡的主體B320的系統操作事件的記錄時,第N層網絡的主體B320就可以將日志數據存放在指定位置。
(2)指定操作的執行結果數據。
當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310需要獲取第N層網絡的主體B320的某一指定操作的執行情況時,第N層網絡的主體B320就可以將指定操作的執行結果數據存放在指定位置。
(3)指示第M層網絡中的執行主體執行特定操作的標志信息。
當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310需要根據第N層網絡的主體B320的某一指定操作的執行情況進行下一步的操作時,第N層網絡的主體B320就可以將指示第M層網絡中的執行主體執行特定操作的標志信息存放在指定位置。例如,對于某一操作指令a包括步驟a1和步驟a2,需要第M層網絡的主體A310分別控制第N1層網絡主體B1進行步驟a1,當a1執行完畢后還需要控制第N2層網絡主體B2進行步驟a2。為了保證步驟a2的順利進行,當第N1層網絡主體B1完成步驟a1后,需要將完成a1的標志信息1(例如“1”代表完成;“0”代表未完成)存放在指定位置,那么當第M層網絡的主體A310訪問該指定位置獲取標識信息“1”后,會繼續將執行步驟a2的指令發送給第N2層網絡主體B2進行步驟a2的執行;如果還沒有我按成步驟a1,則第M層網絡的主體A310訪問該指定位置會獲取標識信息“0”,第M層網絡的主體A310不會向第N2層網絡主體B2發送進行步驟a2的指令。
如果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310需要根據第N層網絡的主體B320的某一指定操作的執行情況進行下一步的操作時,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主體A310,進一步適于判斷所獲取的數據中是否包含指定標志信息;如果包含指定標志信息,則執行與指定標志信息所對應的操作。
其中,指定標志信息所對應的操作可以預先存放在主體A310中的一個執行邏輯表中,主體A310,適于通過查詢預先保存的第一執行邏輯表,確定與指定標志信息對應的操作。
其中,第一執行邏輯表中保存了不同的標志信息和相對應的執行操作。例如,對于某一操作指令a包括步驟a1和步驟a2,“1”代表完成;“0”代表未完成。當第M層網絡的主體A訪問指定位置獲取標識信息“1”后,說明a1已經執行完畢,則可以發送執行下一步驟a2的指令;如果第M層網絡的主體A訪問該指定位置會獲取標識信息“0”,說明a1沒有被執行,則第M層網絡的主體A不會發送進行步驟a2的指令。或者,直接用“a2”代表完成;“a1”代表未完成。當第M層網絡的主體A訪問指定位置獲取標識信息“a2”后,說明a1已經執行完畢,則可以發送執行下一步驟a2的指令;如果第M層網絡的主體A訪問該指定位置會獲取標識信息“a1”,說明a1沒有被執行,則第M層網絡的主體A310不會發送執行步驟a2的指令。
為了確保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310一定可以實現指定位置的訪問,本發明中的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可以經過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310的設定。所以,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主體A310,進一步適于選定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并將該指定位置通知給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320。
需要說明的是,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包含一個或者多個,那么與主體A存在交互事項的主體也可以包含一個或多個,每個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可以通過各自的指定位置或者通過主體A選定的指定位置存放于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那么主體A310通過分別訪問每個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存放數據的指定位置獲得相應的數據。
主體A310通過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可以實時進行,也可以定期進行,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主體A310通過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包括如下中的任一種:
(1)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310通過rsync方式將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處的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同步到本地。
這里的rsync是一種數據鏡像備份工具,可以快速將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同步到主體A310的本地。
(2)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310在固定時間點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來獲取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
這里的固定時間點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設定,例如,設定每天的零點和12點進行獲取。也可以同時設定固定時間點以及每天獲取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的次數,例如,設定每天獲取兩次,設定每天的零點和12點進行獲取。
(3)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310以固定頻率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來獲取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
這里的固定頻率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設定,例如每四個小時訪問一次。
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訪問頻率不同于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中的數據的更新頻率,是通過具體情況進行設定。如果希望以最快的速度獲取到最新的數據,則可以訪問頻率高一些;相反,如果最大程度的獲取較多的更新數據,則設定訪問頻率低一些,但是也可能錯過中間的數據。
當存在多層網絡時,例如存在第M層、第N層、第L層網絡時,第M層網絡相對于第N層網絡是內層網絡、第N層網絡相對于第L層網絡是內層網。當第L層網絡中的主體與第M層、第N層的主體均有交互事項時,那么最外層的第L層網絡中的主體可以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存放在第L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圖4示出了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單向聯通的多層網絡中的通訊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如圖4所示,該單向聯通的多層網絡中的通訊系統400包括: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310、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420和第L層網絡中的主體C430。其中,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410、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420與圖3所示的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310、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320具有對應相同的功能,相同的部分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主體B420,進一步適于通過訪問第L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指定數據;第L層網絡相對于第N層網絡是外層網絡;以及適于將所獲取的指定數據存放到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從而使得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410通過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該指定數據。
主體430,適于將與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的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存放到第L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處的。
需要說明的是,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同樣也可以通過訪問第L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指定數據。
但是當第L層網絡中的主體與第M層、第N層的主體存在的交互事項是層層遞進的關系時,就需要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通過訪問第L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指定數據;主體B將所獲取的指定數據存放到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從而使得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通過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該指定數據。例如,某一操作指令a包括步驟a1和步驟a2,需要第L層網絡主體C進行步驟a1以及第N層網絡的主體B進行步驟a2,且只有步驟a1執行完畢后,第N層網絡的主體B才能執行步驟a2。為了第M層主體A需要獲得整個操作指令的執行結果,當第L層網絡主體C完成步驟a1后,需要將完成a1的數據存放在指定位置,當第N層網絡的主體B訪問第L層網絡的指定位置獲取完成a1的數據后,會繼續將執行步驟a2,完成步驟a2后,主體B將完成a1的數據以及完成步驟a2的數據一通存放在第N層網絡的指定位置,則第M層網絡的主體A訪問第N層網絡的指定位置會獲取整個操作指令a的執行情況。
綜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當多層網絡中內層網絡可以訪問外層網絡,但外層網絡不能訪問內層網絡的時候,如果內層網絡總的主體與外層網絡中的主體存在交互事項,且外層網絡需要將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發送給內層網絡,那么,外層網絡的主體就將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存放到外層網絡中的一個指定位置;內層網絡中的主體通過訪問外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實時獲取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這樣外層網絡就可以通過將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傳輸給內層網絡,以便內層網絡獲得數據后進行進一步的處理,進而解決了外層網絡不能將信息傳輸給內層網絡的問題??梢姡景l明將與內層網絡和外層網絡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存放到外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內層網絡就通過訪問該指定位置獲得相應信息,實現外層網絡及時向內層網絡傳輸數據的操作,保證整個網絡系統的運行效率。
需要說明的是: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顯示不與任何特定計算機、虛擬裝置或者其它設備固有相關。各種通用裝置也可以與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據上面的描述,構造這類裝置所要求的結構是顯而易見的。此外,本發明也不針對任何特定編程語言。應當明白,可以利用各種編程語言實現在此描述的本發明的內容,并且上面對特定語言所做的描述是為了披露本發明的最佳實施方式。
在此處所提供的說明書中,說明了大量具體細節。然而,能夠理解,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在沒有這些具體細節的情況下實踐。在一些實例中,并未詳細示出公知的方法、結構和技術,以便不模糊對本說明書的理解。
類似地,應當理解,為了精簡本公開并幫助理解各個發明方面中的一個或多個,在上面對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中,本發明的各個特征有時被一起分組到單個實施例、圖、或者對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應將該公開的方法解釋成反映如下意圖:即所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要求比在每個權利要求中所明確記載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確切地說,如下面的權利要求書所反映的那樣,發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開的單個實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體實施方式的權利要求書由此明確地并入該具體實施方式,其中每個權利要求本身都作為本發明的單獨實施例。
本領域那些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可以對實施例中的設備中的模塊進行自適應性地改變并且把它們設置在與該實施例不同的一個或多個設備中??梢园褜嵤├械哪K或單元或組件組合成一個模塊或單元或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們分成多個子模塊或子單元或子組件。除了這樣的特征和/或過程或者單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組合對本說明書(包括伴隨的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開的任何方法或者設備的所有過程或單元進行組合。除非另外明確陳述,本說明書(包括伴隨的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每個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來代替。
此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理解,盡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實施例包括其它實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實施例的特征的組合意味著處于本發明的范圍之內并且形成不同的實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權利要求書中,所要求保護的實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組合方式來使用。
本發明的各個部件實施例可以以硬件實現,或者以在一個或者多個處理器上運行的軟件模塊實現,或者以它們的組合實現。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在實踐中使用微處理器或者數字信號處理器(DSP)來實現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單向聯通的多層網絡中的通訊系統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發明還可以實現為用于執行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設備或者裝置程序(例如,計算機程序和計算機程序產品)。這樣的實現本發明的程序可以存儲在計算機可讀介質上,或者可以具有一個或者多個信號的形式。這樣的信號可以從因特網網站上下載得到,或者在載體信號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應該注意的是上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說明而不是對本發明進行限制,并且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的情況下可設計出替換實施例。在權利要求中,不應將位于括號之間的任何參考符號構造成對權利要求的限制。單詞“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權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驟。位于元件之前的單詞“一”或“一個”不排除存在多個這樣的元件。本發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適當編程的計算機來實現。在列舉了若干裝置的單元權利要求中,這些裝置中的若干個可以是通過同一個硬件項來具體體現。單詞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順序。可將這些單詞解釋為名稱。
本發明公開了A1、一種單向聯通的多層網絡中的通訊方法,其中,在所述多層網絡中內層網絡可以訪問外層網絡,但外層網絡不能訪問內層網絡,該方法包括:
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確定存在與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的交互事項;
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將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存放到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
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通過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
其中,第M層網絡和第N層網絡是所述多層網絡中的不同層的網絡,且第M層網絡相對于第N層網絡是內層網絡,M和N均為自然數。
A2、如A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包括如下中的一種或多種:
日志數據;
指定操作的執行結果數據;
指示第M層網絡中的執行主體執行特定操作的標志信息。
A3、如A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
主體A判斷所獲取的數據中是否包含指定標志信息;
如果包含指定標志信息,則主體A執行與所述指定標志信息所對應的操作。
A4、如A3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
主體A通過查詢預先保存的第一執行邏輯表,確定與所述指定標志信息對應的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執行邏輯表中保存了不同的標志信息和相對應的執行操作。
A5、如A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將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存放到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之前,該方法進一步包括:
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選定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并將該指定位置通知給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
A6、如A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通過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包括如下中的任一種:
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通過rsync方式將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處的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同步到本地;
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在固定時間點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來獲取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以及
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以固定頻率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來獲取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
A7、如A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
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通過訪問第L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指定數據;第L層網絡相對于第N層網絡是外層網絡;
主體B將所獲取的指定數據存放到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從而使得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通過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該指定數據。
A8、如A7所述的方法,其中,
第L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處的指定數據,具體是第L層網絡中的主體C與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的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
本發明還公開了B9、一種單向聯通的多層網絡中的通訊系統,其中,在所述多層網絡中內層網絡可以訪問外層網絡,但外層網絡不能訪問內層網絡,該系統包括: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和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
主體B,適于確定存在與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的交互事項,以及適于將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存放到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
主體A,適于通過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
其中,第M層網絡和第N層網絡是所述多層網絡中的不同層的網絡,且第M層網絡相對于第N層網絡是內層網絡,M和N均為自然數。
B10、如B9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所述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包括如下中的一種或多種:
日志數據;
指定操作的執行結果數據;
指示第M層網絡中的執行主體執行特定操作的標志信息。
B11、如B9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
所述主體A,進一步適于判斷所獲取的數據中是否包含指定標志信息;如果包含指定標志信息,則執行與所述指定標志信息所對應的操作。
B12、如B11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
所述主體A,適于通過查詢預先保存的第一執行邏輯表,確定與所述指定標志信息對應的操作;
其中所述第一執行邏輯表中保存了不同的標志信息和相對應的執行操作。
B13、如B9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
所述主體A,進一步適于選定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并將該指定位置通知給第N層網絡中的主體B。
B14、如B9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
所述主體A通過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包括如下中的任一種:
適于通過rsync方式將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處的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同步到本地;
適于在固定時間點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來獲取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以及
適于以固定頻率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來獲取與所述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
B15、如B9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
所述主體B,進一步適于通過訪問第L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指定數據;第L層網絡相對于第N層網絡是外層網絡;以及適于將所獲取的指定數據存放到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從而使得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通過訪問第N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獲取該指定數據。
B16、如B15所述的通訊系統,其中,進一步包括:L層網絡中的主體C:
主體C,適于將與第M層網絡中的主體A的交互事項相關的數據存放到第L層網絡中的指定位置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