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音可調耳機,具體涉及耳機的調音筒結構。
背景技術:
普通小耳塞耳機通常由喇叭、前殼、后殼及耳機線(耳機線一端連接喇叭,另一端為插頭)構成,入耳式耳機還有膠套件,通常是雙耳耳機,即分左耳和右耳,也有單耳耳機。喇叭樣式可以是動圈式、電動式、動鐵式等其他類型的喇叭。
不同類型的喇叭發音音質不同,動圈式低音效果較好,動鐵式高音效果較好,由于人們的聽覺感受需求不同,為了實現音頻可調,現有技術中對耳機結構做了各種改進。
例如在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號:201020290208.9)中公開了一種可調音效耳機,通過在入耳聲筒和后蓋上設置不同密度的阻尼物來改變音效,在后蓋上設置阻尼物是為了改變低頻音質,在入耳聲筒上設置阻尼物是為了改變高頻音質。
由于阻尼物的原理是阻擋和吸收發聲,要依靠材質、密度、厚度等特征綜合來調節音頻,所以調節手段不便于選擇和控制,效果不理想。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音可調耳機,通過設置長度不等的調音筒來調節耳機高頻音質,調節手段易于選擇和控制,調節效果較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音可調耳機,包括外殼,所述外殼上安裝有前蓋,所述外殼或前蓋中設置有發聲單元,所述前蓋上安裝有調音筒,所述調音筒包括連接段和 調音段,通過改變所述調音段的長度來調節耳機高音音頻,通過所述連接段與所述前蓋連接固定。
進一步,所述調音筒為若干個,每個調音筒的調音段長度不等,每次在所述前蓋上安裝其中一個調音筒,所述調音筒和前蓋通過螺紋連接或者卡接。
進一步,所述調音筒與前蓋的連接長度可調,從而調節耳機高音音頻。
進一步,所述發聲單元采用動圈單元或動鐵單元。
進一步,所述調音筒的調音段長度范圍為0.4-1.0mm。
進一步,所述調音筒出聲口處設置有密度不等的調音網布。
進一步,所述調音筒連接段上安裝有密封圈。
進一步,所述耳機設置有入耳硅膠套,所述入耳硅膠套卡接在所述調音筒上。
采用上述結構設置的高音可調耳機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長度不等的調音筒來調節耳機高頻音質,調節手段易于選擇和控制,調節效果較好。
本實用新型滿足人們使用同一款耳機可以享受不同的聽音感受。
本實用新型組裝簡單,制造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分解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采用前蓋的主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采用出聲筒的對比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前蓋和調音筒的連接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前蓋和調音筒的連接示意圖。
圖中:1.外殼;2.發聲單元;3.前蓋;3-1.連接段;3-2.卡柱;4.調音筒;4-1.調音段;4-2.連接段;4-3.卡槽;5.調音網布;6.硅膠套。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之一,在該實施例中,高音可調耳機包括外殼1,外殼1上安裝有前蓋3,外殼1或前蓋3中設置有發聲單元2,前蓋3上安裝有調音筒4,調音筒4包括連接段4-2和調音段4-1,通過改變調音段4-1的長度來調節耳機高音音頻,通過連接段4-2與前蓋3連接固定。
如圖3所示,調音筒4為若干個,每個調音筒4的調音段4-2長度不等,每次在前蓋3上安裝其中一個調音筒4,調音筒4和前蓋3通過螺紋連接,如圖4所示。
調音段4-2長度越長,對耳機高音音頻降低越顯著。
作為一種補充調節手段,調音筒4與前蓋3的連接長度可調,從而調節耳機高音音頻。
在本實施例中,發聲單元2采用動圈單元或動鐵單元。
調音筒4的調音段長度范圍為0.4-1.0mm,具體可以設計為0.4mm,0.5mm,0.6mm,0.8mm,1.0mm等等長度。
調音筒4出聲口處設置有密度不等的調音網布5,調音網布5也可以起到調節耳機高頻的效果。
為了提高耳機的音質效果,調音筒4連接段4-2上安裝有密封圈。
如圖1所示,耳機設置有入耳硅膠套6,入耳硅膠套6卡接在調音筒4上。
實施例2
在該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調音筒4和前蓋3通過卡接組合。具體地,可以在連接段3-1上設置卡柱3-2,在連接段4-2上設置卡槽4-3,卡槽4-3可以具有多個卡位。
作為一種補充調節手段,調音筒4與前蓋3的連接長度可調,從而調節 耳機高音音頻。
這樣設計可以為調音筒4和前蓋3提供另外一種連接結構。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擴展等,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