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鑄式手機中框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壓鑄式手機中框,包括鍛造工藝制成的外框和通過壓鑄工藝成型于所述外框內側的內部構件,所述外框的內側面用于連接所述內部構件的位置設置有連接部,所述連接部于所述外框厚度方向上的前后兩側分別與所述內部構件相接。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鑄式手機中框,通過于外框用于連接內部構件的內側面處設置有連接部,并通過內部構件連接于連接部于外框厚度方向上的前后兩側,使得連接部和內部構件呈嵌入地連接,從而有效增加外框和成型于外框內側的內部構件的連接強度。
【專利說明】
壓鑄式手機中框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機配件,尤其涉及一種手機中框。
【背景技術】
[0002]當前,智能手機設備,特別是高端智能手機,均采用金屬中框、后蓋以迎合消費者對金屬質感的需求,但金屬中框的制造存在以下問題:如果整體采用鍛造在CNC加工的工藝進行制造,則制造成本太高,而采用壓鑄的方式進行生產,則手機中框成品的外表面致密度不夠,并會有疏松的沙孔,嚴重影響外觀。
[0003]對此,目前較常采用的是鍛造、壓鑄相結合的制造工藝,即先通過鍛造或其他方式成型中框的外框、然后再通過在外框內部通過壓鑄的方式成型中框的內部構件,從而解決制造成本和外觀要求之間的矛盾。
[0004]但是,由于壓鑄過程中的高溫會導致材質發生熱脹冷縮,進而導致鍛造出的外殼和壓鑄出的內部構件結合強度不足,不能滿足設計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手機中框的外框和內部構件具有較佳連接強度的手機中框,以滿足設計要求。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壓鑄式手機中框,包括鍛造工藝制成的外框和通過壓鑄工藝成型于所述外框內側的內部構件,所述外框的內側面用于連接所述內部構件的位置設置有連接部,所述連接部于所述外框厚度方向上的前后兩側分別與所述內部構件相接。
[000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鑄式手機中框,在外框和內部構件面連接的基礎上,還增加連接部以使得兩者呈嵌入式地卡接,避免外框和內部構件在壓鑄過程中因材質熱脹冷縮可能導致的面連接強度不足、外框和內部構件相脫落的情況發生。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鑄式手機中框,通過于外框用于連接內部構件的內側面處設置有連接部,并通過內部構件連接于連接部于外框厚度方向上的前后兩側,使得連接部和內部構件呈嵌入地連接,從而有效增加外框和成型于外框內側的內部構件的連接強度。
[0008]較佳的,所述連接部為開設于所述外框內側面的凹槽或凸出于所述外框內側面的凸緣部;所述內部構件填充所述凹槽或包覆所述凸緣部。
[0009]具體地,所述凹槽或所述凸緣部沿所述外框的邊長方向設置。
[0010]具體地,所述連接部或所述凸緣部設置于所述外框的相對兩側;連接部設置于外框的相對兩側,使得外框和內部構件的兩側同時受力,從而進一步增加外框和內部構件脫離的難度。
[0011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連接部位凹槽,且所述凹槽為燕尾槽。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壓鑄式手機中框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壓鑄式手機中框的外框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圖2中A-A方向的剖面圖。
[0015]圖4為本實用新型壓鑄式手機中框的內部構件示意圖。
[0016]圖5圖4中B部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0018]如圖1、圖2和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壓鑄式手機中框,包括鍛造工藝制成的外框100和通過壓鑄工藝成型于外框100內側的內部構件200,外框100的內側面用于連接內部構件200的位置設置有連接部110,連接部110于外框100厚度方向上的前后兩側分別與內部構件200相接。結合圖3、圖5所示,更具體地:
[0019]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鑄式手機中框包括外框100和內部構件200。其中,如圖2和圖3所示的外框100是通過鍛造或擠壓等工藝成型,并經CNC加工而成。外框100也不排除通過其他工藝加工而成。外框100大致呈封閉矩形結構,CNC加工出的外框100的外偵W的光滑度和致密度較高,從而使得制成的手機具有較佳的外觀。如圖4和圖5所示,內部構件200是在外框100的基礎上,通過壓鑄工藝,將外框100置于壓鑄模具內、將熔融狀態的材料注入外框100的內制成,壓鑄成型出的內部構件200和外框100依靠其與外框100內側面的面接觸,使得外框100和內部構件200實現緊固連接。
[0020]如前所述,本實用新型是為解決壓鑄過程中的高溫外框100和內部構件200因可能的熱脹冷縮進而導致鍛造出的外框100和壓鑄出的內部構件200結合強度不足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如圖2-圖3所示,于外框100的內側面用于連接內部構件200的位置設置有連接部110,連接部110于外框100厚度方向上的前后兩側分別與內部構件200相接。
[0021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和圖3所示,連接部110位開設于外框100內側面的凹槽,內部構件200填充凹槽110。優選的,凹槽110沿外框100的邊長方向設置,具體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和圖3所示,凹槽110開設于外框100長邊方向的左右兩側的內側面,且凹槽110沿外框100的邊長方向設置;結合圖4和圖5所示,壓鑄成型的內部構件200填充凹槽110。根據該結構,凹槽110和內部構件200的填充凸起部210構成嵌入結構、填充凸起部210無法從凹槽110內脫離,從而大大增加了外框100和內部構件200的連接強度。較佳的,凹槽110可以為燕尾槽。
[0022]在不同于本實施例的其他實施例中,可以理解的,連接部110亦可以為凸出于外框100內側面的凸緣部。與前述實施例相同的,該凸緣部亦可以沿外框100的邊長方向設置,并可選擇地對應設置于外框100的左右兩側,且凸緣部沿外框100的邊長方向設置。此時,壓鑄成型的內部構件200對應凸緣部形成凹嵌部,根據該結構,凸緣部和內部構件200的凹嵌部構成嵌入結構、凹嵌部無法與凸緣部相脫離,同樣能夠大大增加外框100和內部構件200的連接強度。
[0023]在一較佳實施例中,連接部110位凹槽,且凹槽為燕尾槽。
[002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鑄式手機中框,在外框100和內部構件200面連接的基礎上,還增加連接部110以使得兩者呈嵌入式地卡接,避免外框100和內部構件200在壓鑄過程中因材質熱脹冷縮可能導致的面連接強度不足、外框100和內部構件200相脫落的情況發生。根據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壓鑄式手機中框,通過于外框100用于連接內部構件200的內側面處設置有連接部110,該連接部110可以為開設于外框100內側面的凹槽,亦可以為凸出于外框100內側面的凸緣部,壓鑄成型的內部構件200對應連接部110的形狀對應形成與之相連接的凸起部或凹嵌部,從而使得連接部110和內部構件200呈嵌入地連接,從而有效增加外框100和成型于外框100內側的內部構件200的連接強度。
[0025]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實用新型所涵蓋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壓鑄式手機中框,包括鍛造工藝制成的外框和通過壓鑄工藝成型于所述外框內側的內部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的內側面用于連接所述內部構件的位置設置有連接部,所述連接部于所述外框厚度方向上的前后兩側分別與所述內部構件相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鑄式手機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為開設于所述外框內側面的凹槽或凸出于所述外框內側面的凸緣部;所述內部構件填充所述凹槽或包覆所述凸緣部。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鑄式手機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或所述凸緣部沿所述外框的邊長方向設置。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鑄式手機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或所述凸緣部設置于所述外框的相對兩側。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鑄式手機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為燕尾槽。
【文檔編號】H04M1/02GK205725919SQ201620546959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7日
【發明人】康鼎玉, 王桂彪
【申請人】東莞市發斯特精密五金有限公司